书城文化古代军事思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46199400000051

第51章 清朝社会的巨变

公元1644年,李自成进北京后,原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并迅速逼李自成向陕西转移。清军入北京后,迁都于此。以后先收西北,后定东南,逐个消灭反清力量,实现全国统一。

清初统治者改变入关之初的屠杀和仇视汉民政策,确立以满族贵族为主的各族统治者的联合政体,学习汉文化,在官制、法律、军制等方面逐步消弭满汉的差异,社会生产也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了经济和文化相对繁荣的局面,国家也得到空前的统一。清中叶起,由于封建社会的衰老,封建王朝的机能已失去再生能力,资本主义萌芽又得不到正常成长,社会出现多种危机,清王朝全面走向下坡路。1840年,英国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由于长期闭关自守,经济和军事技术上的落后暴露无遗,清朝皇帝和不少大臣的观念之陈旧更令世人咋舌。尽管民众和部分爱国官兵英勇顽强地进行抵抗,但腐败的政治和软弱的国防力量还是使战争以中国的失败结束。鸦片战争后,丧权辱国的清廷更加失去民心,洪秀全趁势发展拜上帝会,建立太平天国,领导起义军从广西一直打到南京。以曾国藩组建的湘军为主的清军,历时十数年,才把太平天国镇压下去。与此同时,西方列强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更加巨大的灾难。

痛定思痛,部分清廷官员开始把目光转向西方,希望在军事技术和工业等方面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以实现“自强”“富国”。于是“洋务”运动兴起,中国开始出现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出现了新式的海军和陆军,出现了新式的学校和书刊等。1894年,日本继入侵朝鲜后侵略中国,中国海军在对日作战中损失殆尽。以后康有为等的变法维新又被镇压下去,清廷已如汪洋中千疮百孔的破船。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先后宣告脱离清廷。次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