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尚勇篇
45446200000011

第11章 李寄斩蛇

李寄,东晋时期福建将乐县人。她小小年纪便机智勇敢地杀死了一条巨大的蟒蛇,为民除了祸害。

连绵起伏,大树遮天蔽日的山区,是凶恶的蟒蛇经常出没的地方。位于山区腹地的将乐县,便有一条凶恶的大蟒蛇,盘桓在山洞里,时常伤害百姓。

当地的农民非常惧怕这条大蟒蛇,不仅仅是因为自家牲畜经常被蟒蛇袭击吞食,更可怕的是它还特别喜欢吃小孩子。当地农民基本上没有文化,于是动不动就去求神灵来保佑,但是小孩子还是免不了遭受伤害。

有一个可恶的老巫婆,看见农民们好欺骗,千方百计地装神弄鬼,大肆宣传那是一条天上的蛇神,下凡来到人间,将乐县的农民们必须修建一座神庙来祭祀它。农民们信以为真,不惜花费了许多的钱财和劳力,把神庙建好了。祭祀的香火长年不断,但蛇神还是不肯饶过农民们。继续受到蟒蛇威胁的人们总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地方官员害怕因此地方上不太平,要是老百姓全逃走了,他们就无法征税派捐了,便暗地里和老巫婆串通一气,公开宣布:农民们每年必须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儿去祭蛇,便可以得到太平。

祭蛇的日子定在农历八月。每年到了那一天,农民们全部走出家门,诚心诚意地去蛇神庙焚香朝拜之后,便把事先安排好的小女孩儿送到蟒蛇栖居的洞口。一直等待凶恶的蟒蛇出来,把小女孩儿吃掉后,他们才离开。按照规定,凡是有小女孩儿的人家应该轮流送。有钱人家用银子去买穷人家的小女孩儿,或者逼迫自家奴仆的女孩子来代替;而穷人家却为此家破人亡。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了,一连送了9个小女孩儿祭蛇。但蟒蛇还是照样出来作恶逞凶。

官府和巫婆看到农民心甘情愿地听从他们的摆布,倒也十分满意。

到了第十个年头,夏天刚过,村民们又该送小女孩儿祭蛇了。这时候,人们的心情十分沉重,都害怕轮到自家的女儿。

有一个又贫穷又老实的忠厚农民叫李诞,他共生了6个女儿,虽然拼命干活儿,日子过得还是少吃缺穿的。他有个最小的女儿叫李寄,既聪明又美丽,还特别知道孝敬父母。她主动提出去祭蛇。父母对此很惊讶,也很伤心。

李寄恳切地对父母说:“女儿我虽然愿意尽力孝敬你们,但是我却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光宗耀祖,我心里很不好受。所以想来想去,还是让你们卖掉我,也好换来一笔钱,过几天舒坦的日子。即使顶替有钱人家的女孩儿,让蟒蛇吃掉了,我心里也会好受些。”

听了小女儿的一番话,李诞夫妇哭得跟泪人儿一样。不管孩子怎样苦苦哀求,他们就是死活不同意。最后李寄还是狠着心,真的按自己说的去做了。村里该送女孩儿的那家有钱人给李诞送来了许多银子,还说了不少感谢的话。

祭蛇的日子到了,李寄已做好了一切准备。不过,谁也没有更多地注意,她临去祭蛇时,还偷偷带了一把利剑和一条凶猛的狗。李诞夫妇光顾着伤心掉泪,也不知道女儿带狗有什么用,只是默默地任她去干。那些参加祭蛇的人们更不知道李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都好奇地跟着观看。

李寄来到神庙,叩了几个头,烧上一束香,然后起身走向蟒蛇藏身的山洞外面。她不慌不忙地从身上取出几个用蜂蜜和特大糯米团子,放在紧靠出口的地方。过了好一阵子,可怕的大蟒蛇慢慢爬了出来。惊恐极了的人们看见那巨大的蛇头犹如圆圆的谷仓,一双可怕的巨眼闪着绿光,好像两尺直径的大镜子。凶焰毕露的蛇神一出洞,便把祭蛇神的人们吓得浑身发抖,全都伏倒在地,口中不住地念着“天神保佑”。

可是,李寄却沉着冷静地站在那里等待时机。人们都以为小女孩儿立即要被吞食了,他们全部屏住气息,不敢抬头去看。此时,凶恶的蟒蛇只是大口大口地吞食又香又甜的特大糯米团子,根本顾不得干别的。

李寄只做了一个小小的手势,驯养有素的狗飞箭一般向蟒蛇扑了过去。蟒蛇毫无准备,再想抵挡已来不及了。只见那狗狠命地咬住了蟒蛇的头部。这时,身体轻捷的李寄飞快地赶上前去,掏出怀中藏着的利剑,用尽力气向蟒蛇露在洞外的前身猛刺。那蟒蛇拼命挣扎,整个身子都从山洞里窜了出来,痛得满地打滚。那狗狠狠咬住蟒蛇不放,李寄继续用剑往蟒蛇身上刺了又刺。最后,多年来祸害老百姓的蟒蛇再也爬不动了。

人们这才恍然大悟,李寄早就有了杀死蟒蛇的打算,所以她才干得这么出色。人们一起拥上前去,流着激动的泪水,拥抱这个为民除害的小英雄。

言行导航

年仅十岁的李寄有勇有谋,凭借自己的勇气,凭借自己的智慧,勇斗大蟒蛇,为民除了一害。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