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轻轻松松把孩子培养成才:让孩子接近完美的12个关键
45438800000033

第33章 健康篇(2)

有的家长只担心孩子的睡眠时间不足,容易让孩子养成睡懒觉的习惯,这是不对的。应该想办法让孩子睡得深沉一点。可以叫孩子早晨早醒,由于睡眠不够,晚上自然要早睡,睡得也深沉。晚上八九点钟,家里就要安静,要创造一个使孩子能够入睡的环境。父亲也不要在孩子正在入睡的前后回家,可以把回家的时间错开。

家庭成员都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起床后打开窗户,放进新鲜空气,叠被子、穿衣服、上厕所、洗脸漱口等有关活动,大人要起带头作用。

如果孩子睡眠充足,还是起不来,身体不舒服,就要找大夫检查,身体和精神上二如有病要赶快治疗。

有的孩子不容易入睡,进了被窝以后,一个多小时还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一有什么小动静,马上又睁开眼睛。这种睡眠问题与父母教养不当有关,如母亲过分担心,孩子养成睡前开灯,要吃东西,或要玩具等撒娇的习惯,因此不好好睡。或者对孩子管教过严,孩子因此产生反抗情绪不好好睡。

还有身体有病的原因。比如本来睡得挺好,突然变得一有动静就醒,一旦睁开眼睛就再也睡不着。这就可能是身体有什么毛病。身体的病痛或瘙痒,就会刺激大脑,使精神不安,睡觉时不断翻身,或者咬牙,或者说梦话。如发现孩子有这些睡眠异常,就要就医治疗。

也有精神紧张的原因。环境和情绪的变化,引起精神紧张,也会变得不容易入睡,睡后容易醒。

怎样才能使孩子容易入睡,并睡得香呢?生活要有规律,早起早睡的时间要严格。孩子睡前尽量要洗澡,睡前不给孩子听到或看到高兴或害们的事,避免神经兴奋。

上床后30分钟内,家庭气氛要平静下来,屋子的灯要调暗。不要在被窝里给孩子食物、玩具或画册。睡前一定要上厕所,被子要轻、暖,睡衣要清洁。屋子不能过热或过冷,还要通风良好。

要持之以恒,不能有例外。如果以星期日、假期等为理由,允许孩子晚睡,就可能破坏良好的习惯。要明白睡眠重要的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睡觉的深沉程度。

睡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和发育,所以,家长应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小胖子的烦恼

胖,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意味着“福气”、“财富”和“健康”。小孩子嘛,胖乎乎的,又结实又可爱,有什么不好。再说,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个时候限制他的饮食,不是影响他生长吗?其实,胖绝对不等于健康,真正最需要减肥的是那些年纪尚小,却已大腹便便的孩子。

近年调查显示,我国北京、上海等小学生肥胖儿高达20%。估计3岁左右幼儿肥胖发生率约3%。随着“三多三少”,即“肉食多粗粮少、看电视多运动少、饮料多白开水少”的不良饮食行为增加,肥胖症患儿还将有所增加。

肥胖的危害还不仅仅在于脂肪肝,因为80%的儿童肥胖将延至成人肥胖,所以儿童肥胖是成人发生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硬化等一系列“富贵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对于正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而言,肥胖除引起脂肪肝外,还可引发一些特殊的病理变化:肥胖可影响甲状旁腺激素和维生素D的代谢,易致佝偻病;肥胖儿生长激素分泌迟钝,性激素分泌紊乱,男性可引起性功能低下、阳痿,女性可引起月经不调和不孕;肥胖还可抑制肌体的免疫功能。

导致儿童肥胖症的原因很多,但大多都是孩子因为吃得过多、营养过剩,以及缺乏运动造成的。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不限制孩子看电视、打游戏机的时间等等,所以在城市里,儿童肥胖症就日趋增多。

另外,据有关专家报道,肥胖儿童的父母也大多患有肥胖症。这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更重要的是家庭膳食习惯。据统计,父母均是肥胖者,其孩子肥胖占70%~80%;父母单方肥胖者,其孩子肥胖占40%~60%。

控制孩子的体重可真是门学问,一点也不比大人自己减肥容易。

不少孩子采用目前成年人常用的减肥方法,比如节食、物理疗法等等。但是,生长发育是儿童青少年期独特的生理现象,儿童不能采用成人期减肥方法去减重和减脂肪。

对于轻度肥胖儿童,通过参加一定体育活动还是可以达到调整体形的效果的。对于问题更严重一些的肥胖儿童,还需要参加运动处方的训练。具体的情况,家长还是应该向医生和专家请教,不要盲目为自己的孩子定计划减肥。另外,食物中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脂肪,糖类。既然肥胖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所致,那么能否用蛋白质、糖类食物完全代替脂肪类食物呢?当然不可以,它们各有各的生理功能。脂肪类食物对小儿生长发育、脑细胞核的代谢、皮肤与毛发的完整、心肌收缩及免疫功能的健全都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儿童(1岁~16岁)脂肪类食物供能量应占总能量的25%~30%。小儿需要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至少不低于总热量的1%(主要是亚油酸),才能保持正常生长。因此,家长在给肥胖儿搭配膳食时,可以适当提高蛋白质含量,减少脂肪、糖的含量,肥胖儿脂肪提供能量不应低于总能量的20%,同时应适当增加含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物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大豆和谷物植物油及海产品、淡水鱼等鱼类食物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鸡、鸭、鹅等禽类次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的高低也是影响肥胖的因素,但在上述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恰恰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反,所以搭配膳食时应记往“四条腿食物不如两条腿食物,两条腿食物不如无腿食物”。

当然,要完全控制体重的过度增长,减少皮下脂肪积聚,光靠调整饮食是不够的,还必须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增加适当运动等综合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孩子有希望变成高个子吗

一般来说,孩子的身高都会受到父母身高的直接影响,但除了先天的因素之外,孩子的身高与众多的后天因素也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的。比如食物结构、营养吸收、情绪波动、内分泌等多种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身高增长的高峰期:第一个是出生后第一年,身高可增长25厘米;第二个高峰期在12~14岁出现,此时生长速度再次加快。在这个时期身高可增长25~30厘米。过了青春期,骨骼中的骨骺开始闭合,身高便停止不前了。因此,想要达到理想的身高,儿童及青少年的营养与情绪问题切不能忽视。

据有关营养学专家介绍,婴儿出生后4~6个月完全依赖纯母乳喂养,可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在此阶段添加其他饮食,婴儿就会少吃一口母乳,这还会增加婴儿患腹泻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损害了婴儿身体的发育。4~6个月以后,婴儿必须开始添加辅食。研究与实践已证实,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热能与营养素如锌、铁等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及蔬菜。18~24个月的婴幼儿如在食物中添加动物性食物的比例提高10%,其身材矮小的发生率则会下降2.6%,添加蔬菜水果类食物也可得出相似结果。所以在婴幼儿生长高峰期,每一天,每一顿,不论食物贵贱,都要保证吃饱吃好。

孩子断奶以后,就更应当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物质是砌成儿童身高增长的“砖瓦”,理想的身高当然与合理的营养密不可分。

身高是由骨骼决定的,身高的增长主要取决于长骨的生长和发育,即骨胶质基质及其矿物质的形成沉积。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它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首要“建筑材料”。在骨骼形成和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胶原,含有大量的特殊氨基酸即甘氨酸、脯氨酸等。在膳食中,仅仅以植物性蛋白质为主,其质量是不够高的,特别是有益于长高的赖氨酸含量不足。因此,在儿童的一日三餐中必须保证有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如鱼、虾、瘦肉、禽蛋、牛奶和豆制品等。

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也要供给孩子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维生素A对骨骺软骨中细胞的活性有重要作用,它可通过甲状腺激素来影响身高增长。

维生素C是产生人体胶原组织的必需元素,一旦停止供应,骨骼的生长也会停止。猕猴桃、大枣、山楂、柿椒、菜花中含维生素C较多。

胡萝卜、红薯、绿色蔬菜和黄色水果中含有大量胡萝卜素,具有抗病助长的作用。

禽蛋和动物内脏含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含磷丰富的食物有:蛋黄、大豆、花生、南瓜籽、葵花籽、核桃、鱼。

铁是人体血液之魂,动物内脏、鱼虾、瘦肉、动物血中含铁丰富,与含维生素C的食物同时吃,可提高铁的吸收率。

锌参与体内许多酶的合成,缺锌的孩子生长发育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缺锌还会使免疫力下降而生病,影响生长发育。经常吃海产品、瘦肉、动物肝、花生能有效防止缺锌。

碘是组成甲状腺素的必需元素。甲状腺素对智力和身高至关重要。

铜元素是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若缺乏,不仅可引起贫血、心脏病、糖尿病等,还可累及骨骼。小儿缺乏铜,影响骨的新生,造成骨龄延迟,是小儿身材矮小的又一原因。俄罗斯研究人员对一组中学生比较研究后发现,血清铜含量正常者的平均身材较血清铜低下者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