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国家安全
45255100000038

第38章 转型发展下的社会安全(3)

2012年9月14日,中国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正式在京发布。报告指出,中国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该书指出,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具有三个标志性的阶段性特征:人口突破13亿、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和城市化率突破50%。而新的社会需求、社会矛盾、社会现象,使得社会系统性的风险不断增加。蓝皮书认为,一些不稳定因素正处于从潜在风险向公共危机转化的临界点上。首当其冲的是中国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逼近社会容忍线。分析指出,近年来,资本市场的“火热”表现,强化了资本财富的累积效应,造成“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越来越没钱”。而且,资本与土地、资源之间的互相拉升,加剧了贫富差距。

《2013胡润财富报告》称,截至2012年底,除港澳台之外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千万富豪(含亿万富豪及以上)人数已达105万人,比上一年增加3万人,涨幅3%;其中亿万富豪人数已达6.45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000人,涨幅2%。千万富豪和亿万富豪人数增速已连续2年放缓,且均为5年来最小涨幅。目前,全国每1300人中有1人是千万富豪,每2万人中有1人是亿万富豪。报告将中国内地千万富豪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商人、高收入人士(如跨国公司高层)、“炒房者”和“职业股民”。

2.中国收入较高的群体向管理层转移

如今,官员已经成为中国收入较高的群体。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发布、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底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一书认为,国家干部(公务员)被公众认为是收入最高的群体。公众对职业收入评价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国家干部、演艺人员、私营企业主、国有集体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值得注意的是,工人、农民工的收入被公众评价为不如农民,这可能与农民拥有土地有关系,也说明作为“苦累脏险差”行业主要劳动者的农民工没有得到应得的报酬。根据《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课题组2001年、2005年的实际收入调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增加最快的阶层依次为:私营企业主、经理人员、国家社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个体工商户。月均最高收入阶层与最低收入阶层的极比,从1971—1980年的3.8∶1跃升到2005年的19.9∶1,差距越拉越大。这种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引起了广大公众强烈的不满。

贫富差距问题已成为引发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重要因素,它削弱了社会成员对于经济增长的认同,容易引起心理不平衡,潜伏社会动荡的危险。当个人通过不正当手段窃取的财富达到“富可敌城”、当个人通过“政策允许”手段窃取的财富也达到“富可敌城”之时,社会真是非常危险了!中国社会巨大的贫富差距,已经影响到国家正常发展。

3.中国农村仍有近1亿贫困人口

依照世行的贫困线标准,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依然占全国贫困人口的90%,城市居民中的贫困人口仅占全国总贫困人口的1%—3%。2012年10月17日,全球将迎来第20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从******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获悉,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近1/10。2014年10月17日,中国设立第一个国家扶贫日,希望能唤起人们对贫困问题更多的关注。按照中国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2014年中国将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

2014年10月17日,中国迎来第一个“扶贫日”。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扶贫办公室副主任郑文凯介绍说,最近30多年来,中国一共有6亿多人摆脱了贫困,但贫困状况依然十分严峻。“一是贫困人口多,按照国家的标准,到2013年底还有8200多万贫困人口,如果参考国际标准,还有2亿多人。二是贫困程度还比较深,贫困人口不仅收入水平低,一些地方还面临着吃水、行路、用电、上学、就医、贷款等方面的诸多困难。三是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大部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自然灾害多、基础设施落后的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方的贫困问题是我们难啃的硬骨头。”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呈现如下状态:虽然中国贫困人口在持续减少,但致贫因素较多且复杂、返贫压力增大;虽然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收入差距仍在扩大;虽然中国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总体有了改善,但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虽然部分贫困地区已经实现整体脱贫,但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积重难返;虽然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总体得到初步遏制,但生态环境保护区农民的生计问题还没有稳定解决,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

(二)中国的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

当下的中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两张面孔,仿佛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度。当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一些人把打高尔夫、买豪华别墅、购名车、去国外度假作为主要谈话内容时,中国的另一部分人,主要在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口却因贫困而不得不在毫无安全可言的条件下出卖苦力。当然,在那些事故频发的煤矿、烟花爆竹加工厂以及毒害超标的各种加工厂卖命的也都是农民。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必然会引发恶性事件,众所周知的安徽、河南、内蒙古的那些艾滋病高发区,卖血曾是农民感染该病的唯一途径。而农民之所以卖血,原因很简单,就是贫困!为了活命,他们以无节制的卖血来换取一点微薄的收入,成为“职业卖血者”。

1.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突破警戒线

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测定收入分配差异和公平状况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以收入分配公平度为中介影响着政治稳定。国际上一般将基尼系数0.4作为收入分配的警戒线。基尼系数超过0.4,意味着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同时也暗示着政治稳定局面被打破。

衡量贫富差别的基尼系数,是一个中性指标,不带意识形态性质,二战后世界各国都在使用。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处于0.2以下为收入分配高度均等;0.2—0.3之间为收入相对均等;0.3—0.4属于合理区间。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可能会引起社会不稳定,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社会处于极度危险的边缘。

那么,中国显示贫富差别的基尼系数又是一个什么现状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估计结果,1978年我国城镇基尼系数为0.16,说明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非常低,农村基尼系数处在0.2左右,比城镇基尼系数高0.04个点,这一系数表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比城镇高,但仍比较均等。此时居民收入虽然比较均等,但实际上是共同贫穷,普遍贫穷。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经济得到全面迅速发展,同时中国的贫富差距迅速扩大。国家统计局《中国信息报》透露,中国的基尼系数,1984年为0.24、2004年为0.47,20年间翻了一番。贫富差别拉大的速度如此之快,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当计入偷税漏税、官员腐败和其他非法收入后,实际基尼系数上升到了0.49。而且,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加剧,最富有10%的家庭与最贫穷10%的家庭的消费额比值,1991年为2.42倍,2003年则剧增到5.66倍。根据世界银行在《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关于部分国家2003年贫困及收入分配状况表,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47,除了个别情况特殊的国家外,远远高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一般发展中国家。例如世界上最富裕的美国,也是西方国家贫富最悬殊的国家,2003年基尼系数为0.408,而中国的基尼系数竟比美国高出9.6%。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2003年基尼系数为0.249,中国比它高出约80%。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2003年基尼系数为0.316,中国比它高出41%以上。近邻印度这个贫富悬殊举世闻名的发展中的大国,2003年基尼系数为0.325,中国比它高出37.5%。

表征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度。但这种说法只讲对了一半。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基尼系数的上扬究竟出于何种原因。如果豪强的财富来路不当,或者制假贩假,或者坑蒙拐骗,或者欺行霸市,或者行贿受贿,那么,底层民众在生存比较中感受到太大的落差,并对暴富者心生怨恨,就有可以辩解的充分理由。因此,在拒绝“大锅饭”均分方案而接受市场经济制度的前提下,要缓解或化解民众的相对剥夺感,唯一的路径选择就是将市场运行纳入规范化的法治轨道,使博取稀缺资源的竞争成为公平游戏,以保证财富占有的价值正当性。

中国的贫困底线低于联合国划定的贫困底线,而贫富差别高于国际划定的基尼系数警戒线。从1997年到2007年,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国有企业的职工不足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之比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1扩大到2007年的3.33∶1。我国基尼系数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中国财富集中程度远远超过美国,我国劳动报酬低于发达国家10.26个百分点,垄断行业、金融等部门职工占比在个位数,而工资收入占比却高达55%,城乡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而且迅速拉大。这些数据怎能不让人惊讶。

2.中国贫富差距仍然在扩大

2004年,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68元的标准,年末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有2610万。按年人均收入669—924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中国现行的绝对贫困标准为食物需求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占80%左右,而国际标准为60%。若按联合国规定的每天人均生活费1美元为标准计算,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贫困人口还有2.12亿!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基尼系数为0.473。新加坡2013年的基尼系数为0.463,不过美国2012年的基尼系数则高达0.477。因此,如果仅对比数据,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似乎也并不是特别地糟糕,虽然它远高于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财富分配非常不均。不过,即使我们不去探讨中国公众对于官方基尼数据的质疑是否合理,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现状也绝对比数据表象要严峻得多。因为基尼系数只是基于居民公开有据可查的正规收入而已,而并没有完全反映人们实际可支配或可享受的财富和其他社会资源的差距情况。

一方面,中国还有许多穷人挣扎在温饱线下,另一方面,人均GDP排名世界100多位的中国大陆,却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上海的一栋别墅卖到了1.3亿元的天价,40多万元一桌的黄金宴也在西安和深圳、广州纷纷登场。标价1188万的宾利豪车,在中国的销量居世界第一。从1993年开始,中国取代了美国,成为全球进口法国高档葡萄酒的头号市场,年消费1.6万瓶。瑞士产的世界最贵的一款手表——宝帕表,标价600多万元,被一位住在北京的顾客买走。世界上的名烟、名表、名酒、名牌服装、名车、名牌化妆品和高档珠宝钻翠在中国的销路都极好。中国大城市娱乐场所的豪华程度和消费水平绝不次于东京、巴黎、伦敦和纽约。美国高盛公司发表报告认为,2003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增速世界第一,预计10年后其规模将居全球第二,拥有世界最大的奢侈品客户群。

3.“笑贫不笑娼”的价值取向

2010年5月,北京城里发生了两件全国闻名的事。一件是顶级********“天上人间”夜总会被新上任的北京市公安局长查封,另一件是媒体明星任志强发表博文称“无论如何都不应为贫穷而自豪”。这两件事都登上了各大网站的显要位置,都引起了众多网民的争相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