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国家安全
45255100000034

第34章 数字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5)

五是发展自主的网络安全的科技产品。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迄今基本掌握在个别国家手中,这就意味着其他国家的民族信息产业大厦是建立在个别国家的核心技术的基石之上,其安全性受到威胁。大力发展自主的网络安全高科技,其根本意义就在于使中国网络系统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产品能够有自己独立研制、拥有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从而根除网络安全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发展网络安全高科技包括IT行业基础元器件和基础设备,比如芯片技术、高速计算机,此外还要发展网络本身的安全防卫技术。

三、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断裂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却在历史上饱受冲击,特别是打开国门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西方思潮与国内思潮猛烈碰击,原有仅存的文化遗产又被逐渐同化甚至吞噬,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正在逐渐丧失。

(一)文化断裂形成“迷惘空间”

在中国,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颠覆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到了20世纪的中后期,“**********”又把传统美德扫进了垃圾箱。如今,西方的现代化模式以及它的思潮又剧烈地撞击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许多中国人,可以说堕入了文化断裂的“迷惘空间”!

只要我们留心地观察一下当今社会,就会发现确有那么一些人,既热衷于个人财富与地位的增加和提高,又热衷于追求西方生活方式的腐朽面和价值观念,一些人已经没有什么理想,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受到冲击。这真是十分令人担忧的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危机。产生这种危机的深层原因,是植根于西方文化背景的现代化模式同中国文化传统的不协调,经济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不同步。这种文化失衡,正是现今社会诸多反文化现象的重要渊源:个人至上主义、拜金主义出现,其渗透力之猛,无孔不入;集体乐群的传统难以抵挡。不正之风在一定范围内盛行,“水货”横行,假冒伪劣商品有所抬头……

由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断层和缺失,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现崇尚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学热”。然而,这种“国学热”的过头又令学界担心将国学庸俗化。如今,走进北京大小书店,国学书籍都堆放在明显位置,在媒体推波助澜下,国学成为读者宠儿。在大陆,“国学热”和“经典热”近乎同义词,国学之所以“热”,和媒体的炒作有关。央视的“百家讲坛”,打造一批“学界超男”与“学界超女”。因此,学界有人担心“国学热”有可能过度商业化,最终有被庸俗化的危险。一位出版界人士说,电视媒体率先炒作,其他媒体和出版社紧跟在后,于是各种有关历史、国学与经典的讲坛节目与通俗读物一哄而上,竞相抢食国学大饼。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形容目前的“国学热”是“虚热”,是一种表面的热,探讨内容过于单一,主要以孔孟代表的儒家为主,谈到老庄或佛学则非常肤浅。钱文忠说,“国学热”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还债”,因为以前丢失太多。北大教授乐黛云认为,“国学热”不是复古热,需要与时俱进,和现代文化创造结合,否则谈不上以新观点去看待未来。学界普遍认为,崛起若没有自己的文化作为底蕴,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大国。

(二)多元文化又使母语文化体系面临挑战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的浪潮席卷着中国大地,外来文化冲击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枝独秀”的格局。然而,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和科技手段,显示出强劲势头,以一种“强势文化”入侵者的姿态,不断冲击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1.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面临的危机

从多元文化角度而言,面临西方文化冲击的中华民族文化,如今正经受着如何建构自身文化而又不迷失自我的巨大挑战:两种各有长短的文化在当代中国激烈地碰撞着。多元文化的碰撞,尤其是多元价值观的冲突,让人们感到一种精神的迷茫和心灵的困惑:在对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依恋和对外来现代文明的理性认同的尖锐矛盾中无所适从,以致引发一定程度上的文化价值失范。

迄今为止的全球化,依然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凭借高科技特别是计算机信息网络手段,以西方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为附带现象的对外征服扩张的过程。美国布热津斯基所说的“今后我们应该通过网络外交的方式来实现炮舰外交不能实现的目的”一席话,就是强势文化国家倡导文化全球化目的最露骨的表白。“强势文化”向来是凭借其优势对其他“弱势文化”进行各种各样的渗透、控制和强行干涉,他们通过在全世界推广其文化价值观念,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能够具有与其相似的文化制度,以便于全球化的沟通,借此来消除经济全球化的障碍。从文化方面来说,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文明古国;但从经济发展来看,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文化与经济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制约了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前进中的步伐,并且相对处于“弱势文化”的地位,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其传统地位岌岌可危。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之根,是民族发展的坚实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就不能称其为民族或国家,它就犹如一棵无根的稻草。因此,如果民族文化出现了危机,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国家出现了危机,乃至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2.外语热下的汉母语教育危机

中小学的母语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热爱本国民族语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然而,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是一门靠长期积累才能显示“政绩”的学科,无法急功近利,即便突击也难以有显著的提高。然而,全民“外语热”挤占了母语学习的时间和心力,且滋生“母语自卑症”。

如今,曾经在中小学校课程里排行“老大”的语文日渐“失宠”,其地位一路下滑,和英语已无法相提并论。英语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后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潮水般涌向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和社会的各个角落:从幼儿园、学前班、小学、中学、大学直至研究生教育阶段都有“英语”的一席之地;硕士生、博士生考试、职称评定、出国留学等等都对英语水平有所要求。英语成了认定一个说汉语的中国人能否读研、读博,能否评职称、出国留学的硬杠杠。于是,有些幼儿园搞双语,小学教双语,以此作为学校的亮点与特色,作为向家长兜售的卖点;而一些大学甚至出现了将教授是否以双语授课与其业绩挂钩的反常现象。由于社会与学校对英语的双重重视,学生迫于英语考试、就业的压力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一路高涨,以致严重挤占了母语学习的时间与心力。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曾于2004年10月对非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做过一项调查,想了解他们“在大学期间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有多少”。结果有19%的同学选择了“几乎全部时间”,56%的同学选择了“大部分时间”,16%的同学选择了“正常学习时间”,仅有9%的同学选择了“很少时间”。既然有一大半同学“大部分时间”在学习英语,再除去专业课和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留给语文的还能有多少?或许中小学的情况比大学要好一些,但从中小学生争相参加各类英语培训班、补习班的现象中也足以看出语文的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