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服从:优秀员工必备的职业精神
44970000000038

第38章 具有企业家的胆略和魄力

胆略和策略不仅对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至关重要,在个人的职业发展过程中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的人能勤勤恳恳地做好日常工作,但在遇到职业生涯发展瓶颈时只能是焦虑无奈,缺乏胆略改变或创建新的职业发展道路;有的人有胆略跳出原有的职业围城选择一个发展前景更好的新职业,却没有策略适应新的职业环境和迅速具备新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难得的胆略似乎变成了草率。因此,只有同时具备胆略和策略的人,才能在商场和职场中如鱼得水,成就大业。

胆略意味着风险,战略的前瞻性往往意味着风险性。所以我们常常认为:战略的执行往往是企业家胆略的结果。

作为一个想基业常青的企业家,需要的是良好的战略判断,靠的是胆略。“胆”在前边,敢赌是前提,唯大赌者才能大赢,胆略可谓是成功企业的充分条件。“略”在后边,谋划是关键。成功的企业一定具有谋略,“谋”是成功企业家的必要条件。企业家就是要有赌徒的胆量加上谋士的头脑。

战略的冒险具有两种结果:失败,或者成功。有人可能要说,我宁可选择一个保守的战略。可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一个企业家不能制定超前的战略,没有胆略和谋划,那么他就不会全心全力地投入,而企业的任何战略都有可能导致竞争对手的模仿,如果不能在竞争对手还没有强大之前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和规模经济的话,那么我们就不会在竞争之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这种意义上说,企业家只有通过超前投资,具有置死地而后生的精神,“烧不死的鸟才会是凤凰”。所以,成功的战略往往需要的是胆略,这种胆略是建立在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之上,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又需要前瞻性的判断。

我们所说的“唯韬略者才能赢”并非是一些企业家拍脑门式的疯狂冒险,也不是鼠目寸光般的投机行为,更不是打着避免风险旗帜的四面出击、浅尝辄止。

华为在很多年前,就积极进入欧美等主流市场,和思科等500强公司进行正面较量,把大旗插到了纽约,插到了巴黎。当时被很多人评价为“一场赌博”。今天看来,如果当时总裁任正非没有敢于进军欧美主流市场的胆识,没有敢于挑战思科的勇气,那华为就不会率先取得国际化的成功,也不会突破成长的瓶颈。

海尔的张瑞敏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张瑞敏当初力排众议,进入了当时世界上最难进入的市场——美国市场,尽管当时舆论批评其为“艰难的旅程”,海尔依然义无反顾地实施着既定的战略。

同样,联想加入奥运TOP计划,被媒体和业界称为一场“豪赌”;联想并购IBMPC业务,又被有些媒体称为的一场赌博。我们相信有一天,当联想的国际化取得成功的时候,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和联想的良苦用心,才能理解企业家们壮举背后的胆略。

企业家眼光的前瞻与否,反应到企业的角度就是战略的进与退。我们所提倡的“唯韬略者才能赢”的前提是“大舍”。舍去次要的目标和业务,通过企业资源的持续投入,保持战略的连贯性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20世纪60年代,IBM希望研发出360系列大型机以彻底改变电脑行业的结构,当时IBM投入的资源比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费用还要高,一旦失败将会直接把IBM推向死亡的峡谷。IBM的此番集中资源大赌,直接导致IBM对主机几十年的垄断,实现了大赢。

做企业,有时候就像是一场赌博,因为前路未知,做决策靠的是企业家的胆略和魄力,由此看来,企业家一定要有点“赌”性,要敢“赌”。在大赌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降低风险,这又需要企业家拥有一个平常的心态,拥有科学决策的依据和敏锐的判断。基于科学决策的战略,将会使中国的企业在日益紧迫的国际化进程中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