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再不理财就晚了
42948500000059

第59章 投资自己,储备战力

虽然以赵文龙稳妥的投资,晚年生活可以过得无后顾之忧,但他还是希望能再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所以他到邻近的大学旁听一些感兴趣且对于事业也有帮助的课程,他着重的方向是先提升外语能力,以便和国外的客户沟通。他认为:想做生意就要有国际观,不懂别人的语言,怎能说服对方掏出钱来消费呢?学习他国的语言不仅能顺利打入国际市场,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而且用国际通用的语言,消费者才知道你卖的商品是什么,有哪些特色值得他们购买,或是有哪些优惠促销活动? ?否则光是卖弄影像处理技巧,将图片修成艺术照,没有适当的文字解说,很容易被曲解,就算图片能引起购买欲望,消费者看不懂也是徒劳。因此若不懂外语,在市场上很难和他人竞争,就算自己卖的产品再好,也无缘让更多人知道及购买。

赵文龙觉得学习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尤其是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且,大学的旁听可以不费分文,更让他感到万般兴奋。所以在课堂上,赵文龙除了认真听讲外,还不时提出问题请教授指点迷津,教授对于他的上进心很是欣赏,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授的倾囊相授令他感动万分,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学习,缴交了学费的大学生却不积极,反而当教室是“冷气开放中”的餐厅或旅馆,将认真教学的教授视若无物,这奇怪的现象真让他瞠目结舌。但看教授似乎习以为常,他自然也无权说些什么,毕竟他只是一位免费听课的旁听生。

他感叹现代的学生不惜福,浪费国家资源,也浪费父母辛苦的血汗钱,而且不懂得尊师重道,公然在课堂上睡觉、吃东西和聊天,还有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无心学习的结果造就了只会用手指打“火星文”,却不懂提笔写字的“新文盲”。看他们的学习态度,真替他们的未来及国家的前途忧心呀!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像他们一样,所以除了学校的课程外,只帮儿子选了外语班,为的就是不希望儿子将时间浪费在没兴趣的学习上,宁可多点时间到户外做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他已经计划好要将生活过得很充实,不想让生命留白,所以除了外语,他还选择了极感兴趣的房地产相关科目。他认为大多数人打拼一辈子,为的就是想从“无壳蜗牛”变成“有巢氏”,因为“家”是一种归属感,唯有将家人安置在自己搭造的城堡里,才能够安心,也才能放心继续为生活努力。土地及房子对大部分人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许多老年人对“祖产”有很深的感情,并不是因为那块地或是那栋房子价值连城,而是里头蕴藏着成长的足迹及传承的使命,在他们眼中那的确是无价之宝,因此多半都舍不得重建或变卖。

因为深知不动产对人们的重要性,所以他认为这是个极大的商机。除了在课堂上用心学习相关法规及注意事项外,他还利用工作之余,观摩具有房地产买卖经验的朋友实际看屋、买地,以了解实际买卖的情形。虽然眼前房市低迷,但却不失为入手的好时机,就算只学到半吊子功夫,至少自己要买房或换房时不怕受骗或产生纠纷。

另外,赵文龙对徐中博为何能在工作方面有那么亮眼的成绩感到好奇,因此他当然也不放过可以解开谜底的机会,做人嘛!总不能输得不明不白,情场失意,也要在其他方面扳回一城。虽然和徐中博是好朋友,向他请教他应该不会不愿意指点迷津,可是以徐中博多疑的个性,就算曾是他情场上的手下败将,也会有防备之心,既然如此,还不如自己找地方学习。要是不研究出徐中博是怎么成功的,赵文龙总觉得不甘心。

虽然赵文龙不像徐中博那样四海之内皆兄弟,但却也有自己的交际圈,朋友经常为他总是在一个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就跳槽或转换跑道感到奇怪,问他原因,他总是不愿多加说明。可是他会这么做,自有他的一番道理,因为深知自己的个性,不会到处与人称兄道弟,既然无法用“装熟”和陌生人攀关系,那就只好借换工作来培养人脉了。至少职场上认识的人都有相当程度的熟悉度,不是路上的阿猫阿狗,喊不出名字,也不了解底细。他的妻子对他时常换工作也颇有微词,担心在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全家人都得跟着他喝西北风,但赵文龙却没让他们挨饿受冻,反而在扣除固定支出外,还能有余钱可以做投资,这让她感到很好奇。

赵文龙搂着妻子的肩,微微地叹一口气:“亲爱的,请对我有信心一点,不要把我看成那么不负责任的人好吗?我的肩膀是可以依靠的,不久之后你就能了解我的用意了。”他的妻子虽然忧心,却也明白自己的老公虽然爱钱,但也不至于会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既然爱他,只好选择相信他。

赵文龙虽然一有空闲就喜欢研究股市行情,不过对于同事间的情谊也是细心维护,所以和同事们都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因此当他提出辞呈时,大家都极力挽留,但为了认识更多不同层面的人,也为了学习更多不同性质的经验,他还是离开了。他知道在熟悉的环境待久了,人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惰性,满足于现状的一切,害怕改变,于是在原地踏步,永远都不会有进步的一天,所以他还是坚持不在同一个环境待太久,免得让自己找借口怠惰。

一直以来,赵文龙的妻子总认为她的老公没什么朋友,似乎除了陈嘉璋和徐中博外,很少听他提及其他人的名字。可是随着老公换工作次数多了,家里电话响起的次数也多了起来,多半都是他以前的同事想找他叙旧。因为赵文龙待在同一家公司的时间不长,所以对于他的同事,她总没能来得及认识,因此她对“叙旧”这两个字感到好笑,他们的交情到底有多深啊?有什么旧好叙的呢?

“老公,你们要去叙旧,我也要去。”赵文龙的妻子实在太好奇了,所以就主动提出想一同出席的要求。

“你什么时候开始对无聊的饭局感兴趣了?如果你不怕睡着的话,就一起来吧!”赵文龙甩了一下头,以示邀请。

饭局中,赵文龙的妻子像个小侦探般地观察他们的互动,她发现他们看起来一点也不像“点头之交”,反而真的像老朋友一样,难道短短几个月的相处,就能如此推心置腹吗?她一边切着鱼排,一边用眼角余光来回地观察着。

“龙哥,你什么时候才会旧燕归巢啊?老总不止一次要我们探你的口风,你也知道他不愿挡你财路,怕妨碍你升官发财,但又舍不得失去你这样的人才? ?”被派来当说客的前同事为难地说着,碍于老总“使命必达”的要求,却也不希望有好出路的赵文龙屈就,真是两难。

“咱们这样不是挺好的吗?想到就聚聚,平时各忙各的? ?有机会转换环境,到不同领域工作,才能扩展人脉,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未来设定蓝图,多方学习,就是我为自己设定的路线。每个工作都是我的养分,你们的友谊更是激励我成长的动力,所以我珍惜这些得来不易的缘分,祝福我吧!薄茶代酒,先干为敬。”赵文龙以茶代酒,向这些曾经共事的伙伴们举杯。

“龙哥,升官发财,可别忘了我们唷!”前同事们知道虽无缘再当同事,却能成为永远的朋友,还是很开心地祝福赵文龙有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