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再不理财就晚了
42948500000058

第58章 赵文龙的情况

这是一间办公室。

到了午休的时间,大办公室里没有人了,大家都出去吃饭了,只有赵文龙自己一个人,一边啃着三明治,一边在座位上利用休息时间,关注大盘走势。这是他35岁时的事情。

赵文龙跟徐中博和郑凯琪都是老同学,年轻的时候他与徐中博同时追求校花学妹郑凯琪,但最后输给了徐中博,主要就是因为他不像徐中博常常带着郑凯琪游山玩水,他必须自食其力独立生活及完成学业。赵文龙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喜欢浪费太多时间去做些无聊的事情,在朋友们歌舞升平、狂泡夜店的时候,他经常会先行离去,宁愿多花一些时间整理最近的收支状况,思考下一阶段的预算和计划。

自从他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给自己的薪水做规划和预算,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将自己的支出尽量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最重要的是,他从未中断过投资和储蓄。

赵文龙有一句名言:“今天的自己要为明天的意外做准备。”

大学毕业的他在26岁服完兵役后,先是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因为是第一份工作,没有经验,月收入只有2 万多新台币,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这个薪水只能勉强维持一个人的生活,但即使是这样,他还是每个月都要拿出5000新台币做定期定额投资,又逼着自己存5000 新台币。这样一来,他就自然养成了不随便乱花钱的习惯。30岁以后,赵文龙在投资理财方面也积攒下来了一定的经验和心得。当然随着能力和经验的提高,他换了几次工作,薪水也提高到了每月4万新台币,他给自己制定的存钱和投资的份额也相应地增加了。35岁的时候,他拿出所有存款,购买了一间三房两厅100平方米的中古屋,虽然比起徐中博的豪宅小了很多,但是对于刚刚结婚的他来说,还是很实用的。毕竟这样一来,他的贷款压力小了不少,也能有更多的流动资金用于新的投资。

赵文龙40岁的时候,他有了自己的大办公室,午休时间仍旧研究大盘走势。他的投资项目不少,但是他这个人向来作风稳健,很少投资风险大的标的。他净买些基金类型的股票,或是保守型股票,他的目标就是在不断存钱的过程中,让被存的那些钱不断地运作,产生更多的钱,前提当然是要保障本金的安全,不然存钱就没有意义了。

这个时候的赵文龙有妻子和一个儿子,与徐中博的情况差不多,他的儿子也正上小学。但是跟徐中博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是,他没有盲目跟风让孩子学太多的专长,他只让孩子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外语班。因为他认为,全球化的发展是多元化和多极化的,学习外语应该是最有价值的特长。这样一来,孩子的压力不是很大,也不用在孩子的教育上花费太多,只要不去太多补习班,孩子的压力减轻,教育费用也不至于构成过大开销。

掌握自己拥有的资金,拟订收支预算,并进行合理的分配及投资,才不致存粮告罄,落得断炊的下场。

40岁的赵文龙不含不动产,已经有了500万新台币的储蓄了(基金、股票、黄金存折、定存),而且这些钱是他一直稳妥投资的自我增值,这种增值数值并不仅是本金所产生的利息和一些投资回报,还包括本金和利息所产生的新投资回报。依照他目前稳健且持续的投资方式,年投资报酬率7%,不算苛求,主要是这些是闲钱,自己不会动用的。不算每个月还能投入2畅5 万新台币定期定额,500万新台币的储蓄,30年后,当赵文龙70岁的时候,以年投资报酬率7%的复利计算,他就有近400亿新台币的养老金,即使晚年一点收入都没有了,有了这笔钱,他也一样可以过得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