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中国西南精华游
38175400000019

第19章 精彩贵州(5)

其中中元洞又称“中元禅院”,始建于明嘉靖初年,现存建筑中大佛殿、望星楼、六角亭都是清末的建筑,占地约845平方米。大佛殿是一座重檐歇山式的殿堂,下层用砖石垒砌成墙,上层雕有栏杆、窗棂,十分精美细致。殿后的圆拱门上刻有“渐入佳境”四个字。望星楼建在大佛殿北侧的“千佛岩”上,建筑平面呈六角形,3层,攒尖式顶,中层的过廊与大佛殿的藏经楼相连,下层的回廊和大佛殿的后院相互沟通。祝圣桥修建年代十分久远,并且有一段沟通中外交通的佳话。根据史料记载,缅甸使者数次路过镇远,都是经这座桥的,清人汪炳所题的一副对联有“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句子,指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桥的全长135米。宽85米,为七孔拱形大石桥,始建于明中叶。

铁溪风景区

位于古城镇远东北面,面积37平方公里,深谷幽壑,山峦险峻,遍布奇岩异洞,清冽溪流,溪流两岸平壁雄奇,树木繁茂。铁溪异常清幽,如诗如画,环境宜人。溯流而上有龙池。呈青蓝色,深不可测。乾隆《镇远府志》载:“龙池在城五里,地名翁仲,池中云气蒸郁,白日晦暝,相传有神物居之。”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就有描写铁溪龙池龙神嫁妹的故事。自明代以来这里就已成为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常光顾的胜地。

四官殿

镇远城北九曲岗上的四官殿,是城里观景的最佳地点,漭阳河水将镇远城一分为二。河面上,早起的摆渡人摇起了双橹,隐约还能看见河边晨钓的人们。石屏山脚下的老四合院里也燃起了炊烟。殿里供奉的是战国时的四大名将吴起、廉颇、王翦、李牧,四官殿因此得名。四官殿建在九曲岗的悬崖之巅,惟一的小路从大殿底层穿过,经过一道碉楼式的砖石拱门,可以直登石屏山顶。镇远城东、西、南三面的城门都是水码头,惟有四官殿前的北津关是惟一的陆上关卡。

天后宫

天后为海神,是海边人家信仰的神灵,而镇远处在云贵山区内,远离大海,为何会有这样一座妈祖庙?原来?阳河作为重要的水上通道,这一带多有福建商人来往。他们为求吉祥保平安,在此修了天后宫。天后宫带有山区建筑的特点,又秉承了闽南建筑的特征,其大殿内的窗雕异常绮丽。殿脊上有泥塑“二龙戏珠”。殿内供有天后及侍从塑像。

傅家四合院

四合院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傅家历经七代,一直住在这套老四合院里。傅家四合院分前院后院两部分,老宅里的家具多是明清时期购置的,桌子是明朝的,几张太师椅是清朝的,两张琴凳也是清朝的,还有一张清朝的“百子床”。

潕阳河

位于贵州省镇远、施秉、黄平三县境内,面积400平方公里。1988年8月经******批准升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潕阳河发源于贵州省瓮安县,贯穿了黔东山地,从黄平旧州至镇远城东月亮湾长达95公里的河段为潕阳河风景区,区内有8个著名峡谷。其中,黄平旧州至施秉的头峡、无路峡、老洞峡和观音峡,被称为“上漭阳”;施秉至镇远月亮湾的诸葛峡、龙王峡、西峡和东峡,被称为“下潕阳”。在这两段风景名胜区内,湾多滩险。沿河上下有200多道湾、200多个滩,而其中最有特色、最有名也是游人最多的当属潕阳三峡——诸葛峡、龙王峡和西峡。

潕阳河河谷深邃,地貌奇特,两岸植被繁茂,风光绮丽。一些专家考察后认为:潕阳河的自然景观,兼有长江三峡之雄、桂林漓江之秀和四川九寨沟之幽。有人称潕阳河风景线是一条天造地设的艺术长廊。

下湃阳风景区

景区以高峡平湖、瀑泉飞流、喀斯特峰丛溶柱、茂林修竹、峭壁水景为主体。神秘的下潕阳,不是天堂胜似天堂。鲜明的个性特征之所以撼动人心。主要在于下潕****有长江三峡之雄、蜀地峨眉之秀、桂林漓江之美、阳朔胜景之幽。林则徐曾在此留下著名诗章:“两山夹溪溪水恶,一经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

诸葛峡

又称“诸葛洞”,古名“瓮蓬洞”,是下潕阳的开始,相传诸葛武侯南征时曾在此凿河以便漕运,故得其名。峡长约8公里,河两岸悬崖高耸,瀑布飞泻。峡内有古栈道遗迹、水帘洞飞瀑、乌龟石等景点。在诸葛峡下段河面上,可远眺高碑村东面巨大的卧佛山。龙王峡的两岸是近200米的悬崖峭壁。河床不过30米便是有名的“一线天”。在龙王峡与西峡交汇处,有两座奇峰巧妙地组合成孔雀开屏状。

老洞峡

从棱洞寨至下游的小塘河口,长约8公里,峡谷中段打猴塘附近山高林密,有猴群出没。观音峡从小塘河口起至下游高寨止,长约5公里,峡内一洞中有钟乳石如观音塑像。

故名。峡中河曲水缓,潭深滩平,两岸群峦直冲云胃。自上而下有“犀牛峰”、“钢板滩”、“观音岩”等景点。

龙王峡

从施秉县下高碑村至镇远县涌溪口,长163公里,因峡内有龙王岩及岩上的龙王庙而得名。其入口处有1.1公里的河段,两岸是近200米高的悬崖峭壁。从峡谷中抬头仰望。头上蓝天一线,这就是有名的漭阳河“一线天”。这里瀑泉众多,石洞成群,构成多层次、多系列的自然景观。

雷山县

雷山县位于黔东南州西南部,东邻台江、榕江,西临丹寨、三都。北接凯里,总面积约1218平方公里,人口13万多,其中80%是苗族。

雷山县耸立着苗岭的主峰——雷公山,山上的原始森林保护良好,茂盛葱郁,每到夏季。这里暴雨不断,电闪雷鸣,为多雷地区,故被称作“雷公山”。由于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所以适合动植物繁衍生息。这里孕育了2000多种生物,其中有50多种为国家珍稀保护动植物。在雷山县的深山老林中,生长着猕猴桃、杨梅、刺梨等特产,另外-山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珍稀茶叶,如天麻茶、银球茶、云雾茶等。难怪雷山县素有“茶乡”之称。

西江苗寨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东南面,雷山县的东北面。西江苗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西江苗族有1000多户人家,所以称为“千户苗寨”。

这里民风淳朴,几乎人人都会吹奏芦笙、跳芦笙舞,所以西江又被人称为“芦笙的故乡”、“歌舞的海洋”。整个寨子处于群山环抱当中。苗寨全都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只见翠山绿叶中.分散着青黑色的幢幢矮楼.仿如世外桃源;傍临苗寨楼下,才发现原来几乎都是吊脚木楼,黄色的木板显出古朴的风韵,山下一条小河清澈见底,潺潺流淌。每到秋天,寨前寨后红枫遍染,片片金黄梯田绵延不断,甚为壮观美丽。

只要几十元,你便可以在苗寨享用地道丰盛的苗家晚餐,喝苗家人敬的交杯酒,听苗族人唱歌跳舞,甚至观看铜鼓、芦笙表演。晚上还可借宿苗家吊脚楼。这里苗民一般都在农历十月第一个卯日(兔日)、丑日(牛日)或亥日(猪日)过年。届时人们聚集到寨中的跑马道、斗牛坪、斗鸡台、芦笙场……盛大热闹的活动持续几天几夜,所以到西江过年是个不错的主意。

郎德上寨

郎德上寨同样是一个苗族村寨,郎德上寨是苗语“能兑昂纠”的意译,“能兑”即“欧兑河下游”之意,村以河名;“昂纠”即“上寨”之意。郎德上寨现有100多户苗族人家,寨子同样是吊脚木楼,青瓦黄木,依山傍水而建,寨中铺建着石板路,路上有40多座小桥,东、西、北面都有“寨门”,寨前有弯曲的望丰河流过,河上有风雨桥。寨内苗族着长裙,所以又称为“长裙苗”,他们都具有苗族人热情好客的性格,贵客进入寨子必按苗家礼俗喝拦路酒。每年农历三月,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爬坡活动,雷山、凯里、麻江、丹寨四地交界的苗族男女青年汇聚于此,对歌、赛马热闹非凡,往往有超过万余人参看。

新桥村

这里的苗服新奇特别。妇女的裙子短至臀部,被称为“超短裙苗”;这里的芦笙歌舞独具一格,曲调有十余种,舞步节奏轻快,动作幅度大。这里的建筑除了苗族典型的吊脚楼,还有建在水塘上的“水上粮仓”,据说这样既防火又防鼠虫,足见苗民的智慧所在。

排卡村

排卡以芦笙制作而著名,村里80户苗家,其中有12户专门从事芦笙制作,而且是世代相传。这里已生产数万支芦笙销往国内外,所以记得在这里买一支芦笙带回家啊。另外。这里同样可以欣赏到芦笙舞和苗家飞歌,还有“拦路酒”和“送客酒”。

三宝侗寨

榕江县的都柳江边生长着成排的古榕树,透过这些茂密的大树,对岸便是举世闻名的车江大坝,大坝上密集着青瓦木楼,这就是号称为“天下第一侗寨”的三宝侗寨。寨子由大小不一的侗寨连成,分上、中、下宝寨,所以合称为三宝侗寨。三宝侗寨是全国侗族最大的聚居地。共有3000多户侗族人家。这里的侗族人们保留着完好的民族生活习性,寨中保存着古老的“萨堂”庙。这里家家耕种,户户纺纱织布,维持着自耕自织的生活。侗族歌声不断,每当客人来时,三声铁炮鸣响和一声鞭炮响之后。经过唱拦路歌、喝拦路酒、挂吉祥物等隆重的侗族礼仪,才能走入寨门。侗族少女则拿起琵琶唱起侗族歌,手拉手围成圈的侗族女孩们开始“踩歌堂”,你便可以加入她们之中一起载歌载舞。侗族人们会拿出平时很少吃的腌鱼、腌肉、米酒等招待客人,当客人离去时,他们会送上一双手工鞋垫、咸鸭蛋和腌鱼糯米饭。

从江县

增冲侗寨鼓楼

位于从江县增冲乡增冲村。始建于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被称为侗族建筑艺术的明珠,是侗族文化最杰出的代表。该楼高25米。占地面积160平方米,整幢楼为木质结构,形如宝塔,双葫芦顶。

楼内有4根大柱,每根直径0.8米,高15米,每柱之间距离3.6米,构成锥形方架,是鼓楼的骨干;距4根大柱外围3米处,竖有8根高3.5米的支柱。将大柱团团围住,并以穿枋与内柱相连,呈辐射状。一层楼有数层,每层有8根短柱叠竖,直至第11层;鼓楼顶部,还有两层八檐八角的伞顶宝塔,名日“干梗”,工艺十分精细;在此层顶阁中有一个长约3米、直径约10厘米的木鼓。最顶部嵌有陶瓷宝珠尖顶,直插云霄;顶阁下面各层梁上钉有橡皮,十分牢固;檐阁下画有龙、凤、鱼、蟹、虾等动物图案,华丽壮观:此楼的最低层嵌有3扇大门,正中设有一个火坑,周围铺青石片。鼓楼高耸巍然,甚为壮观宏伟。每当寨中有事商议或节日踩歌堂的时候,人们就击鼓,寨中乡亲都聚在鼓楼大厅中听长老发号施令,平时鼓楼大厅则是休闲的公共场所。

荔波县

漳江风景区

位于贵州省荔波县,面积426平方公里,由小七孔、大七孔、水春河和神仙洞四个景区组成,主要景点有58个,其中有世界级景点6个,国家级景点26个。1994年经******批准成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区内峰峦叠嶂、溪流纵横、原始森林茂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洞、瀑、石、峡谷融为一体,呈现出喀斯特森林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和神奇的特色。风景区附近有著名的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通以公路为主,通往附近各县乡。

小七孔

小七孔景区以奇秀为特色。有峰林峰丛、原始性强的龟背山原始森林、野猪林漏斗森林、响水河68级瀑布、鸳鸯湖迷宫、天钟洞、水上森林。这里是山、水、洞、林、湖、瀑、石多种景物景观集于一身、融为一体的景区。

小七孔得名于一座七孔桥,它在古代是贵州和广西的交界处,走过小七孔桥。你便脚踏两地了。小七孔的所有景点,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水上森林”,水上森林是一条长达数公里的小溪流,赤脚走过溪流,徜徉在林阴之中,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林中有很多不知名的小鸟飞翔放歌,别有一番情趣。小七孔另一个不可不游的景点是鸳鸯湖,鸳鸯湖因湖中有两棵并排参天的大树而得名,这两棵大树半截在水中,枝叶则在上方交错。雌树纤巧秀丽,雄树则二三人才能环抱过来,雄壮挺拔。鸳鸯湖湖面幽静。

湖水碧绿如玉,湖中少有船只。我租了一条划桨的小船,独自荡舟湖上,湖的四周都是各种植物,密密高高地包了好几层,和绿色的湖水相映生辉。当中还掺杂着红色、粉色的花朵,更添妩媚。

大七孔及水春河

大七孔地峨宫景区距小七孔鸳鸯湖景区约5公里,步行不到1小时。大七孔景区是以原始森林、峡谷、地下湖为主体的景区,景观峻险神奇、气势雄峻磅礴。尤其是恐怖峡、地峨宫等景点,洞中有瀑,瀑下有湖,湖上有天窗,阳光投下形如日月星斗,极富惊险性、神秘性、奇特性。高100米、宽数十米,跨江而过的天生桥被专家们誉为“大自然神力所塑造的东方凯旋门”,观之令人感叹天工精巧。

水春河河谷长13公里,由险峰、峭壁、洞穴、沙滩、急流、缓滩、密林组成了独具一格的峡谷景观。水春河两岸都是茂密的森林,水族、布依族村寨依江而居,风情古朴浓郁。乘舟漂流而下,两岸风景不断。

和小七孔一样,大七孔也是得名于一座七孔桥,这座七孔石桥高7米、长35米、宽4.5米,修建于清道光年间,原名万善桥。是荔波通往广西南丹的重要桥梁。因为比小七孔桥大,当地人称之为“大七孔”。

进入大七孔景区,首先来到山神峡,山神峡两岸高达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