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青春映沃土
34257900000009

第9章 大学生村官角色困境的探讨

阮彩艳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研究生。“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向新农村建设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目前,大学生村官面临着一个尴尬的现实,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了村民委员会的产生方式和候选人范围:“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彭飞武,大学生村官之角色重构——对村民自治背景下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再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278.。然而,大学生村官是由上级组织直接委派,这就有悖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大学生村官处于怎样的一个身份呢?根据相关法律制度可知,大学生村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既不属于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委会干部。

一、大学生村官角色的定位

如何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角色定位?当前,国家对大学生村官职务一般定义为“助理”角色——基层村支部书记助理或者村委会主任助理等,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参与权,没有决策权。一些大学生村官将自己的基层工作概括为:“跑跑腿、打印材料、沏茶倒水”。这种模糊的角色定位,使得大学生村官身份尴尬,以至于在基层工作中易被边缘化。

1.国家对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

国家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一方面是为了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干部素质,利用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扎根基层,为新农村建设带去新的观念和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拓宽大学生就业思维,由城市向农村回流人才,使大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从上可知,国家对大学生村官角色的定位,是要求大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农情、振兴农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发展理念引入基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新鲜的活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应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安稳的工作环境,给予一定的政策保护,那大学生村官就能达到国家对其角色定位的标准。

2.基层政府对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

大学生村官是与基层政府直接接触的,因此,从基层政府角度来看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有着特殊的定义。基层政府希望大学生村官能为农村引进更多的知识、信息渠道,引导村民走向新的思想观念,影响基层组织的思维方式和执政理念,从而推动农村建设的发展。

然而,基层政府给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定位不明确,大学生村官处于“非公、非农”的尴尬处境。他们对自身角色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村干部,还是公务员,不知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上比较恰当。这种尴尬的身份约束了他们在农村开展有效的工作,同时也会使他们失去在农村工作的热情。

3.农民对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

在基层的实际工作中,大学生由于基层工作经验不足,在工作中时常碰壁,达不到农民的期望;另外,大学生村官虽身披“村干部”这件光彩的外衣,但实际上只是助理,没有职权,平时只做事务性工作;同时,农民觉得大学生村官流动性很大,他们的想法难以付诸实践,以致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不被信任,很容易让群众敬而远之。

所以,在普通农民眼中,大学生村官也是“官”,他们对大学生村官的定位是从自身的利益和农村发展的角度来衡量。因此,农民想要的大学生村官是能够“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困”。深入基层、落实涉农政策;融入群众,了解风土人情。只有这样放下姿态的大学生村官才能真正走入群众心中。

4.大学生村官自身角色定位

目前,大学生村官是采用政府雇员制,没有行政编制,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合法性”身份。在这个前提下,虽然大多数村官都想利用自己的所学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但工作身份的不明确,有些事情让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学生村官对自身角色的定位是:在基层组织中,自己仅是村干部的参谋或助理,参与的大部分是为农民和村干部服务的事务。从大学生村官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可知,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把自己真正的融入到农村建设中,大部分都把“村官”作为一种“就业跳板”或“增加履历”的筹码。

二、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的重要性

社会上对大学生村官的评价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这为大学毕业生开辟了就业新方向;有的认为到村任职埋没了大学生的才能;有的甚至觉得这个政策是没有意义的。本人认为选聘大学生到基层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向农村基层选派大学生村官,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实现人才合理利用;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和法制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新生事物,对新农村建设的许多方面都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为新农村建设、为改变农村面貌努力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1.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实现人才合理利用

目前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拓宽就业渠道也是势在必行。随着高等教育连年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相应的就业压力成倍增加。针对城市就业紧张的局面,在农村开辟大学生就业岗位,虽然不能彻底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大局面,但毕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为大学生增加了一个新的选择。并且还可以从此形成良好的导向,引导全社会开辟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渠道。

“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做法,必然能从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的积极就业;大学生当村官,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提高积极性,在熟悉国情的基础上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把学校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相联系,对于当代大学生感受民间疾苦,不断增强热爱农村、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认识自身的价值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构建基层组织,推进民主建设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日益推进,农村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更加明确的同时,我国农村社会工作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也开始凸显。而近阶段蓬勃开展的大学生村官计划,目的就是将优秀的大学生群体充实到农村中去,让村民接触先进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带动村民改变农村的贫困状况与落后面貌。然而从身份上说,大学生村官目前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干部,主要是对村干部进行协助,即村官不是官,本质上是一段时期的服务者。

大学生村官相对于目前农村村干部而言,虽然在能力、经验和方法等方面相比村里的干部有不及之处,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优越性。由于身份模糊,大学生在工作中既得不到基层组织的重用,又得不到村民的信任,使得他们想为基层办点事都难。大学生村官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思路活跃,思维敏捷,视野宽阔,给农村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引起农村思想上的碰撞和演进,有利于农村村官在科技文化素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民主法制、科学意识的更新。郑银芳等,大学生“村官”面临的问题及其建议——永州市大学生“村官”现状调研报告[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9):102.他们的加入为农村的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改变了原组织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建设进程。

3.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生村官相比村干部掌握更多的现代知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肩负着党和人民的深切希望。明确的“干部”身份能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当有了“名分”保障后,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舞台上各显其能、尽展风采,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做好充分的准备。

大学生村官应明确自身职责,科学定位自身价值。中国的农村社会很复杂,中国的农村现在也很落后,到既复杂又落后的农村当干部,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是难得的机遇,更是一种历练。当大学生村官们干出一番成就的时候,就会感知到村干部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就会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现今社会物欲横流,很多人认为年轻人娇生惯养,不能担当社会的主角。大学生村官下基层,正好弥补了由于长期徜徉于校园没有吃过苦的缺陷,为他们认识自我提供了一面镜子。

三、重塑大学生村官角色的困境

尽管大学生村官制度能对现今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也都在政策层面为推进大学生村官制度进行着努力。但是,大学生村官合法地位的缺失使得这项制度的推行遭遇根本性困难。

1.缺乏法律依据

从法律制度层面上讲,“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十分尴尬。中央出台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规定:“大学生村官是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世经,解读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相关政策[J]。劳动保障世界,2009,(06):11.大学生“村官”要进入公务员队伍,还必须经过公务员考试。”因此,很多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身份角色感到困惑:“如果是农民,我们没有土地;如果是工人,我们不享受工人待遇;如果是政府工作人员,我们又没有编制,工资跟他们相差一两倍!”在中国现行制度框架下,大学生村官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因而,缺少相关法律制度保障,使得大学生村官制度应有的社会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甚至成为大学生村官制度继续推行的障碍。

2.缺乏政策依据

大学生村官没有一个制度层面的合法地位,由于没有相应的政策保护,使大学生村官觉得名不正言不顺,导致了这支队伍的不稳定。大学生村官是特设的岗位,他们没有具体的工作职责,职权也有限,结果是其身份不清晰,非官非农,无法参与核心村务,角色被边缘化。很多大学生村官类似于短期的雇佣者,甚至平时工作也仅仅是做一些跑腿打杂的事务,没有实权,难以施展才干,证明自己的能力。国家对大学生村官制度没有给予明确的政策,才出现以地方为主导,由于各地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政策上的差异。此外,国家对大学生村官的工资薪酬缺乏制度层面的保障,除了基本的工资,各地按其经济发展状况给予的津贴也很少,使大学生村官不能对自己的职业、人生进行很好的规划。

3.缺乏自我角色认知

很多大学生初进这支队伍时就动机不纯,他们不是为了好好服务农村事业,而是将之作为跳板,为了暂时缓解就业压力,或是为了考公务员时可以给予一些优惠政策。由于这种价值观念的偏差,削弱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也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一些大学生初进农村,不了解村情,又碍于自己“高学历”的身份,难以从“高知识分子”向基层干部转变,总觉得自己学历高,理论知识丰富,胜人一筹。然而,现实的工作环境不像他们想象的简单,对于处理农村的现实事务,他们缺乏经验,不知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常感到迷惑。由于到处碰壁,他们大受打击,他们没有很好地定位自己,没有把自己真正融入到村官这支队伍,也无法在村基层两委群体中获得归属感。

四、分析如何解决角色困境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要真正造就一支在新农村建设中留得下、用得上、起作用的大学生村官队伍,让他们的知识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是当务之急。当大学生村官具有明确的“村干部”身份,拥有一定的职权时,他们感觉自己受到尊重、得到重视,可以更自然地融入村务工作中,平等地与基层村干部共事。因此,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从而使大学生村官的“准干部”身份得到相应的维护。

(一)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予以保障

为鼓励大学生踊跃走进基层,服务农村,国家应为大学生解决诸多现实问题以及排除后顾之忧:如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优厚的政策鼓励和长远的职业规划等。为国家选拔大学生村官,为培养农村基层干部提供重要的人才储备,提供了法律保障。

(1)以法律条文形式明确规定《大学生村官法》,规定其权利及义务,制定相应的工作、考核制度,使他们的工作有法可循、有法可依。

(2)对原来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自治法》及《公务员法》等相关法规做一定的补充和修改,使大学生村官可以经过选举程序合法的参与村两委的选举,或者可以依据政绩优异直接转为编制内的干部。

(3)要适当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制定相关的法规,使其享有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一样的待遇和发展空间,缩小他们的经济预期和非经济预期反差,提高他们的工作动力。

(二)从基层组织层面——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机制

为了让大学生村官更好的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各地基层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大胆创新大学生村官工作机制,积极完善激励政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

(1)建立多元的职务机制。当前,大学生村官职务多为单一的助理身份,通过建立多元化机制,可根据大学生村官在校期间的工作表现、将要任职村的党支部大小等情况作出多元化的选聘担任支部副书记、支部委员、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信息管理员等职位。

(2)建立灵活的晋升机制。根据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晋升与提拔机会,对一部分工作表现优秀、综合素质能力强的青年提供更好发展平台和条件。如多线拓展管理思路、“五个一批”政策、五步梯次培养措施等。

(3)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通过村、镇结合,努力拓展大学生村官的发展空间。即让大学生村官在基层村组织学习一段时间后,借调到乡镇部门锻炼,让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以多视角的思维思考,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村子的范围。

(三)从大学生自身层面——自我角色定位

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后,如何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如何适应农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政策保障,还需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中要扮演好属于自己职责的角色,这样才能脚踏实地地为广大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1)做好“基层群众”的角色。首先,要把自己当做农民的一分子,学会放下架子,虚心向农民学习,主动与农民交朋友,增进与农民的感情,及时了解和掌握作为普通农民身份的广大群众所想、所愿和所盼。其次,到大学生村官要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改变农民,重点是改变农民的保守思想方式,向他们注入现代的新型农业发展理念,而不是让大学生被农民的“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潜移默化。

(2)做好“自愿者”的角色。首先,大学生村官到基层任职是自愿报名到的,带有一定的自愿者性质。大学生村官要深刻领会到基层志愿工作的重要意义,这是响应时代的呼唤、农民的期盼、以及党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其次,大学生到村任职,虽然最初的目的不同,但最终的理想都是为了锻炼、发展自己,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因此,大学生村官在基层,要肩负起充当一名自愿者的职责,主动担当起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员,主动地担当起各级组织推动农村、农业、农民工作的服务员,热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3)做好“大学生村官”的角色。首先,大学生到基层任职,已经成为基层干部队伍中的一员。在工作实践中,对遇到的困难和阻力,要坚强地克服;对自己应履行的职责,不推诿,敢于负责。其次,大学生村官是基层组织的特设岗位,但绝不能因为自己与一般的基层干部身份不同,就乱用职责,滥用职权。大学生村官对自己要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注重发挥自己知识层面广、信息灵通等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服务。

五、结束语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战胜农村各种困难和险阻、保持基层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的时代背景,新的历史使命,赋予了大学生“村官”新的内涵。“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我们响应国家的号召奔赴基层建设新农村,大学生村官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