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路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研究生。当前,在全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党中央出台了相关政策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近几年,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不断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任职。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出现大学生村官消极待岗的现象。有的选择离开,有的由于表现不好被解聘等等问题,在分析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其能够可持续的发展。
一、大学生村官
1.大学生村官的含义
所谓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陈彦,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中央组织部等有关单位更是于2008年3月份发出了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村任职的相关决定,更是将这一计划推到了历史高峰。大量大学生带着回乡创业的激情,胸怀着为国奉献的理想来到农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是打破农村人才匮乏局面,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项有力措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在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为大学生村官政策更好的实施以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2.大学生村官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
大学生村官都是深入到农村最基层工作,相比其他的机关和部门的工作有很大的差异,对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求和其他部门相比也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在农村工作,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不仅有性格各异、年龄跨度比较大的村民群众,还有不时下村作指导检查工作的各级领导同志。因此,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既需要反应敏捷,更要慎之又慎。大学生村官只有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才能够完成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转变:
一是做好心理转变。作为一名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要迅速地融入农村,进入工作,需要经历由学生到村民再到村官的多重角色的转变。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他们没有任何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虽说饱读贤书,但是理论却是晦涩的,而现实又是真真实实的存在的。总是知识再多没有真正的转变成实践一切都将是纸上谈兵。因此,大学生要当好村官,不能沉浸于大学生的身份,而要学会放下身段,先从如何做一名村民开始,再将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以便更快地适应并融入到农村工作中。
二是熟悉村情。熟悉当地的村情对于到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来说是与村民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是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最基本的前提。大学生到农村工作,需要经常翻阅档案等文字材料、向村两委、党员等请教并了解所服务村的各方面情况,利用工作之余深入到村中的每户人家中,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多听、多问、多想、多做,逐渐地让村民认可、接受,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这样才可以和群众打成一片,为以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是服务村民。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这样说过,群众利益无小事。身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需要了解的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农民,服务的内容是村民的衣食住行。
大学生村官要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为村民排忧解难,凡事要从村民的利益出发,在生产生活中为村民提供便利。与此同时,在农村中组织各种类型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而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3.大学生村官工程实施的意义
(1)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在高校不断扩招、经济危机冲击的形势下,为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促进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提高农村社会控制力度的“三全之策”。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中的社会精英大量外流,出现了基层管理人才的缺位和断层现象。大批的农民选择到城市务工,农村中出现了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妇女、儿童、老人等成为农村常住主要人群的局面。农村人才的外流,导致了农村基层组织的人才匮乏,基层组织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学历相对较浅,年龄老化等状况,不利于农村基层党建、教育、医疗卫生及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大学生村官的加入有利于缓解这种局面。大学生可以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带来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理念,有利于新农村的快速发展。
(2)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对农村中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大学生加入为农村地区的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农村的基层组织带来了活力,改变了原来基层组织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基层组织的日常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收到了民主的教育,因此,大学生村官把其一些民主的思想和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带到了工作中,从而使得农村中的民主思想得到宣传,同时调动了农民参加基层民主建设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更加牢固了农村的群众基础。
(3)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做村官,优化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同时有利于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有利于优秀人才资源向广大的农村地区流动,为农村基层队伍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提高农村管理人员的知识面,提高农村干部的业务水平,同时使农村基层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更好、更迅速地发展。
(4)大学生到农村中任职,为农村带来了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尤其是市场经济的思想。我国现在是市场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深入,市场经济制度的日益完善,和城市相比,农村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到农村中工作,可以把市场经济的意识带到农村,转变农民的意识,接受市场经济的意识,进而用市场经济的思想及意识进行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5)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将对农村的文化建设产生巨大的作用。我国的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文化教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一些封建迷信思想依然存在,这严重违背了整个时代的主旋律。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文化和思想教育,树立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念。拥有先进的文化知识的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可以向广大的村民普及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文化思想,进而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4.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现状
(1)大学生村官计划从1999年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针对大学生村官境遇、地位、编制问题的各项工作正在广泛开展,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各项制度也正在建立和完善中杨雪英等,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思想政治建设为视角[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5):59—60.。这些对大学生村官的各项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为以后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到农村任职提供了各项保障工作。
(2)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大学生村官队伍出路不够宽、待遇不够好、和工作能力不够强等现状,针对此,农村基层组织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大学生村官的队伍建设,真正使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才能,真正做到有所作为。一些农村基层组织通过打造学习平台,建立“师徒结对”制度不断提升大学生村官的能力素质;一些基层组织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保障制度和考核力度来切实为大学生村官营造良好的环境;一些基层组织通过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机制、管理机制和输送机制的完善努力来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
二、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大学生村官通过精心的选拔,大多不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素质,同时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作为新时期的国家主人,他们在高素质的基础上同时还关心国家大事,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他们还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主体意识;讲究务实,注重实效;具有开放、竞争、平等和创新的精神。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相比党和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村官的要求,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对大学生村官所给予的希望,大学生村官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理想信念不坚定
目前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到农村工作,但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并不是真正地明白党和国家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工业化和改革发展过程中农村、农民为其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是得到的回报却和付出不相吻合,这就进一步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出现。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时期,党和国家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大举措。在“三农”问题的解决方面,一是需要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更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的支持。大学生毕业选择到农村任职就是为了弥补长期以来农村人才的缺失,壮大农村后备力量,担当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此事具有长远战略意义”,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也曾强调“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战略举措”。
2.缺乏精神支撑,无法融入角色
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到农村任职,他们不是真正的热爱农村工作而到农村任职,也不是出于自己的理想信念而使自己得到真正的锻炼,更不是满腔热血地把大学期间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真正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从而使其转化成农村生产力,而更多的是迫于就业压力的无奈之举。近两年全国高校不断扩招,加之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冲击,导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压力较大。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国有近100万名大学生未能就业。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在大学生村官中并不排除一部分大学生是迫于就业的压力而选择担任村官,而他们的内心并不热爱这份工作,从而导致了他们的工作只是浮于表面而不能也不愿意深入。加上长期的城乡差别,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工作和生活都非常艰苦,尤其是那些相对偏远和贫困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比较差、村容村貌落后、文化生活贫乏;农村的风俗人情、利益复杂,领导层的关系千丝万缕,农村工作又纷繁复杂,且矛盾比较多,广大农村群众的素质相对较低,刚刚到农村任职的大学毕业生村官缺乏在农村工作的经验等等。面对这些困难和不利条件,大学生村官缺乏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以及敢冒风险的精神支撑,他们很难融入农村,很难扮演好在农村的角色。
3.组织纪律松弛
大学生村官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喜欢并热爱农村的工作而选择到农村任职。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毕业生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并不是真正喜欢农村的工作,他们更多的是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的一种内心深处的无奈之举。大学生村官的服务期限是两至三年,在这两至三年的服务期内,他们的状态是虽然人在,但是他们的心并不在此,为了摆脱农村的艰苦环境,以及更好的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经受住金融危机的冲击,他们中很多人整天埋头复习看书考研和准备公务员考试。他们懂得的知识组织上的优越性,却忽视了大学生村官以及农村的各项组织纪律,根本不履行身为大学生村官的职责,有些虽然有履行,但是相对来说效果是比较差的,甚至还存在一些大学生村官遇事不请假,随意离岗等现象。有些学生在选为村官之前想在村官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但是当他们真正深入农村后产生了自我感觉良好的倾向。在农村中,他们自认为自己学历高、有知识、有文化,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是自以为是,缺乏组织观念,因而导致了和村委在意见方面的分歧、组织上相对立、关系上不和谐、工作上有矛盾等一些不协调的关系,使其在农村的各项工作难以开展。
4.缺乏团队合作观念
如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这一状况导致他们在家庭中受到家长的宠爱甚至溺爱现象,在他们身上表现出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一方面是因为在学校时大学生受到的是应试教育,这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以分数决定成败”、“以分数衡量优差”使得他们无法争取的面对合作和竞争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其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不良思潮和现象,受到这些思潮影响,他们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只讲索取、不讲贡献,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竞争,不讲合作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比较严重。以上这些团队合作意识的缺乏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服从组织的安排,不能很好的听从所服务村两委的领导,不能很好的做村两委的参谋和助手,大事做不成小事又不想做,出谋划策少,指手画脚多,不能很好的和村干部和谐相处。不能很好的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不能真正的深入农村了解村情民意,工作流于表面,不懂得只有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把村官工作做好此项最基本的道理。
5.心理素质差,缺乏积极进取精神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还不错,很少经受艰苦环境的锻炼,而农村生活环境相比城市要艰苦很多,面对艰苦的农村工作环境和琐碎的农村事务,他们很容易出现打退堂鼓的现象,工作中稍有不顺就会感到心灰意冷,产生挫败感。大学生在开始村官工作之前,四年的大学接受的是开放民主式的教育,过的是轻松愉快的校园生活。而当他们真正进入基层、深入农村后发现他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法、工作理念和方式与村干部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不可避免会和村干部存在一定的分歧。再加上大学生刚刚迈出大学象牙塔的大门,在人生经验和实际工作经验方面显得有很大的不足,与本村的原干部相比,显得比较稚嫩。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村官计划历史并不长,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寄予厚望;另一方面是“上面千条线,地下一根针”,在大学“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大学生很难融入农村生活,很难打开工作局面,办不成事,内心有挫败感。
三、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过程中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大学生村官的思想素质,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村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既然选择了村官工作就要做到做一行爱一行,把其作为人生中的一项重要的事业做好。大学生村官在自己的心态方面应努力调整好,做到认真工作,并能争取尽快适应农村生活,真正地融入农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并努力使自己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大学生村官还应学会总结,不断总结农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经验,抓住各种机遇,增强创业意识,利用现有的资源开拓市场,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农村中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2.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
不断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工作,不断提高选聘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在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工作中真正的做到严肃、公平、公开和公正,针对不同的地区合理选聘大学生村官,且在选聘过程中要有针对性,重点选聘农业类或者相关专业以及对农村工作有很大热情的大学生,让他们学有所用,让他们更好更快地投入到农村工作中。
3.完善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力度
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高校还应定期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体验农村生活,了解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并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村,地方政府也要定期地组织一些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让大学生在担任村官之前就能感受到党和国家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高度重视,以便提高在担任村官工作后的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高校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力度,加强大学生的在职培训,利用网络或远程培训等形式,使在职培训具备随时随地等特点,使大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和实际工作接轨,使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新农村建设更好地服务。
4.组建大学生村官帮扶政策,形成资源优势互补
各地方政府应抽调专门人才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专项帮扶,重点做好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沟通、政策解读、工作指导等各项工作,同时解决大学生村官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有利于发挥大学生村官之间的相互协助。区域范围内的大学生村官也可以成立互助小组,根据每一个大学生村官的自身专长来帮助其他村官处理相关事宜,取长补短,促进乡镇区域或区域村的形成,有利于地区的发展。
5.加大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制度,完善人事管理机制
为了给农村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应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力度。考核通过,并且表现优秀者可以继续留任大学生村官,表现特别优秀者还可以作为更高一级干部储备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在参加公开选拔过程中享有优先权。加强对大学生村官考核结果的评审,及时反馈信息并且将考核结果与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挂钩,适度合理的运用淘汰制度。
6.政府应加大专项创业资金的扶持力度
资金对于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创业有很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在大学生村官贷款优惠政策和专项创业资金的投入上加大力度,促进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自主创业。大学生村官也应充分利用好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寻找投资渠道及合作伙伴,解决资金、项目、销售等一系列问题。
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大学生村官工程在实施的短短的几年的时间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同时也应注意要使大学生村官真正的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不仅要实施更好的政策来留住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同时也需要给予大学生村官更多的扶持和帮助,想大学生村官之所想,帮助他们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巩固。随着党和国家针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各项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我们相信当代大学生村官的各项能力将在建设新农村中得到更好的施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有利于大学生村官计划战略意义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