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32304900000077

第77章 不和其他孩子比成绩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可以说是优胜劣汰,只有比别人更优秀更出色,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家长都想要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比别人家的孩子出色,比别的小孩子跑得更快。在为数不少的家长眼里,分数的多少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只要孩子比别的孩子考得好就可以。

雨馨上次考试成绩出来了,她进步了5个名次,因此非常高兴。

放学后,雨馨迫不及待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们的考试成绩出来了,我比上次进步了5个名次呢。”妈妈也很高兴:“很好。你可不能骄傲,要继续努力啊。对了,你同桌牛牛这次考了多少名?”雨馨说:“她考了班级第八名,比我还多两个名次呢。”

一听到这里,妈妈的脸上马上晴转阴:“牛牛上次还没你考得好呢,这次超过你了吧?肯定是你学习没牛牛努力,从今天开始好好学习,不能再贪玩了……”一路上妈妈都在教训雨馨。

晚上,写完作业后,雨馨跑去看电视,可是妈妈却说:“从今天起你就别看电视了,去补习功课吧,上次比牛牛考得好,这次就让人家超过去了,你还好意思看电视。”

爸爸替雨馨求情:“雨馨比上次进步了5个名次,已经很不错了。”

妈妈说:“她将来又不是只和自己竞争,只和自己比能有什么出息。”说完,妈妈便让雨馨去补习功课了。

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比较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家长总是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习惯性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你看你,这次又没人家某某考得好。”“你学习好还是某某学习好呀?”

家长爱比较孩子的成绩,还有一种心理,就是家长爱面子的缘故。人们比吃,比穿,比富,作为家长,比得最多的自然就是孩子的成绩了。谁家的孩子成绩多么优秀,谁家的孩子有什么特长,谁家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学校……把孩子的学业成绩当成向别人炫耀的资本。如果谁家的孩子成绩比别的孩子优秀,作为家长的脸上自然特别骄傲。如果自家的孩子成绩不理想的话,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会让做家长的在人前矮三分。

拿自己孩子的成绩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是一种典型的炫耀心理,是用孩子的成就来为自己的脸上贴金。当孩子在别人面前为家长挣足了面子、让家长觉得脸上有光彩的时候,家长就会对孩子宠爱有加,大大奖励一番。当孩子让家长在人前面子尽失的时候,家长又会气急败坏,对孩子大呼小叫。孩子的成绩成了为家长装点门面的工具,殊不知,这样会为孩子增加很大的负担。

小峰的妈妈参加了儿子期末考试后的家长会。家长们聚在一起,聊聊孩子的问题。因为小峰一向成绩优异,大家都对小峰的妈妈很羡慕,这个说“看人家的孩子多让人省心”,那个说“你有什么教育孩子的好办法也教教我们”,让小峰妈妈感到很得意。可是一公布成绩,小峰的妈妈傻眼了:儿子这次只考了个二十几名!尽管老师对小峰妈妈说,孩子只是因为数学考试中的一道大题意外失手,才把成绩拉了下来,其他几门课都考得很好,可小峰妈妈还是觉得这简直是“晴天霹雳”。回到家,小峰妈妈就把儿子叫到身边大声训斥起来:“你这次考试怎么考的呀?怎么会这么马虎,把一道大题的分都丢了!平时你都能考个前三名,这回竟然考了二十几名!你知道我去开家长会时多没面子,别的家长还要向我取经,结果我的孩子考得还不如人家呢!”

其实,孩子的成绩不如别人并不能说明什么。有些孩子对语文的兴趣浓一点,有些孩子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对语文感兴趣的孩子可能语文成绩就会好一点,而对数学感兴趣的孩子数学成绩可能就会好一点。如果你拿自己孩子不擅长的成绩和别人家孩子擅长的成绩去比较,不就是像“田忌赛马”一样,用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家孩子的长处相比吗?这样比较的结果,只能是自己的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对于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最终放弃学习。

尊重孩子个体的差异性,从孩子个性完整的视角对孩子加以培养;多花些时间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对孩子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正确估计,在全面了解孩子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合理要求,让孩子感受生活乐趣与亲情的温暖,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品格,这样孩子才会有真正的成功。

家长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关注孩子的目前,更要关注他的未来发展。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对孩子要多进行纵向比较,让孩子多和自己比,这样孩子才能在肯定自我的基础上获得前进的动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励孩子不断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