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32304900000076

第76章 允许孩子的成绩反复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心太急了,希望孩子的成绩像“稳压器”一样,不允许其丝毫的波动,给孩子造成了太大的压力。

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说,她的女儿今年在中学读高三,她刚进中学时年级排名第一第二,现在却退到第五六名了,不知考重点大学有没有希望。其实这位母亲的担忧是多余的,孩子这不是退步,排名有小幅波动很正常。可是家长的这种忧心忡忡心态会影响孩子。果然,这位母亲说她女儿经她一数落,也急了,学习比以前更用功了。这半年来,放学一回家,就粘在课桌旁看书、解难题,天天到半夜一两点钟才睡。这怎么行呢?孩子要保证睡眠,最好11点以前就睡觉。长此以往,造成了孩子学习效率的下降,成绩更是下滑。

其实,一些平时成绩相当不错的孩子,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考高分。即使是平常学得很好的功课,如果发挥不佳或者因为某种因素,也可能会考得一塌糊涂。这时如果家长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不问青红皂白,轻则辱骂一番,重则打一通,会使孩子感到委屈,自尊心受到伤害。长此以往,会使孩子自暴自弃,造成孩子厌学。

子睿是家里的独生子,爸爸妈妈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一天下午放学后,读小学三年级的子睿无精打采地回到了家。

一回到家,爸爸就问他:“儿子,听你们老师说前两天的考试成绩单已经发下来了,你这次考得怎么样啊?”

子睿这次考试考得非常差,他犹犹豫豫地把成绩单拿给爸爸看。爸爸一看到成绩单,就气不打一处来:“你说说你这次怎么考得这么差啊?你这个学期一定没好好学习,你到底在干一些什么?”

听到爸爸严厉的批评,子睿不敢吭声,便低着头站到一旁。看到他无精打采的样子,爸爸越说越生气,便随手拿起桌子上的塑料水杯向子睿砸去。幸亏子睿躲得及时,水杯才没有砸到他。

妈妈下班后,子睿又挨了妈妈的一顿责骂。其实,子睿这次没考好是有原因的,考试的时候突然肚子有点痛,可是家长却不由分说把自己打骂一顿,这令他很伤心。

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过于看重分数,孩子学习成绩稍微有点反复、不稳定,就对孩子下死命令,定硬杠杠就不对了。

这天是领期末考试通知书的日子,王皓一进门,妈妈就跟在后面迫不及待地问:“皓皓,怎么样?考了第几名?”王皓一边放书包一边回过头来跟妈妈说:“妈,还可以,班上第三名,就是……”

妈妈一听,这明显地话里有话啊,赶忙接上句:“怎么?就是什么?”

王皓低着头,不敢看妈妈的眼睛,吞吞吐吐地说:“就是两门只考了70多?不过,老师说我考得不错呢?”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每门都要90多。”妈妈说。

王皓眼里含着泪说:“妈妈我已经很努力了。”

妈妈“噌”地一下站起来,说:“妈妈不管老师怎么说,你要知道,妈妈这也是为你着想,这个假期哪里也不许去了,我买几套试卷,你给我好好做。”

王皓感到被严重伤害了,对学习渐渐产生了排斥心理,慢慢迷上了网络游戏,不爱学习了,学习成绩下降很厉害。

作为家长,在看到孩子学习成绩突然下降的时候,切忌唠唠叨叨,一味地责备孩子没有学好。

事实上,分数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习状况,而且由于种种原因,比如身体上、情绪上和试卷本身的原因,孩子成绩上上下下是很正常的,我们不应该要求孩子每次都正常或超常发挥,也不应不顾及孩子的智力和特长方面的实际情况,对孩子提出过高的分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