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狼者为王
31298900000045

第45章 捕捉机遇,决不让机遇从眼前溜走

机遇可以改变人生,若想实现自己美好的人生愿望,我们必须善于发现机会,并且要像“饿狼扑食”一样捕捉机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敢地冒险,敢于接受逆境的挑战,并善于从中发现、捕捉和利用商机。

这是一匹正在原野上奔跑的狼,它已经饿了两天两夜。穿越一个丛林时,它发现了一只狐狸正在觅食,于是在丛林的掩护下悄悄向它移去。当狼突然发动进攻的时候,狐狸猛然间发现了它,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丛林前的山中,饿狼可不想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随后追了上去。狐狸身体灵活,在山丘上恣意穿梭,尽量把路线跑得迂回曲折一些,以甩掉后面正在追击的饿狼。然而狼丝毫没有松懈,始终穷追不舍,虽然狐狸的逃跑路线令它感到头疼。

一段时间过后,狐狸的体力渐渐不支了,加之又被狼逼上绝路,最终没有逃脱落入狼口,成了狼的一顿美餐。

狼遇到一次机会,决不会轻易将它放弃。因为它们知道,在竞争激烈的自然法则当中,每一次机会都是非常难得的。遇到一只野兔属于一次较小的机会,但这次较小机会的价值依然不可轻视,因为捕捉到无数个这样的机会后,所获得的价值就是不可估量的。

狼不像其他动物那样,对猎物具有严格的选择性,比如老虎有时对羔羊不屑一顾,狮子有时对野兔看不上眼。狼向来对较小的猎物也给予足够的重视,把每一次或大或小的机会都真正当成非常重要的捕食机会,并牢牢把握它、抓住它。不重视利用有限的时间,不去积极追求自己人生目标的人,眼中总难发现机遇,许多机会便与其失之交臂了。久而久之,这种人必然走上了一个失败的人生。

这个社会中存在着太多不公平的事情,但有一点上帝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即它给每个人的寿命大致相当,而且每天都是24小时。但同样是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的两个人,同样活了一辈子,也同样每天经历了24小时,有的人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有的人却终生一事无成。

人与人在成功的道路上之所以会产生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待机会的态度不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像狼一样重视机会;而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对机会不够重视。石油大王哈默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他能像饿狼一样捕捉成功的机会。

16岁那年,阿曼德·哈默看中了一辆正在拍卖的双座敞篷旧汽车,但这辆车标价为185美元,这个数字对当时的他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尽管如此,他仍然抓住机会不放手,向当时在药店里送货的哥哥哈里借钱,买下了这辆车,利用它为一家商店送糖果。他的运输生意做得很好,几个星期以后,不仅按时将钱如数还给了哥哥,手里还剩下一些足够的零花钱。

1921年,哈默在经过漫长的旅途后,来到了当时的新生政权苏联。他在那里考察时发现,这个国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人们一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哈默的脑子非常灵活,看到这种现象后,立即想到:为什么不出口各种矿产去换回粮食呢?于是向当时执政的领导人列宁提出了建议,很快得到了列宁肯定的答复。

就这样,哈默取得了在西伯利亚地区开采石棉矿的许可权,成为第一个在红色苏联取得开矿权的外国人。美苏之间的贸易从此开始了。后来,哈默通过在莫斯科建立的美国联合公司,领导30多个国家的美国公司同苏联做各种各样的生意。

哈默善于发现机会与捕捉机会,一个偶然的发现,使他产生了在苏联办铅笔厂的念头。

一天,哈默想买铅笔,但他发现每支售价高达26美分,而且是德国货。于是,他拿着铅笔去见前苏联主管工业的人民委员会委员克拉辛。哈默诚恳地对克拉辛说:“您的政府已经制定了政策,为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全民读书、写字。但贵国没有厂家能生产铅笔,而是花巨资从国外进口,这怎能使贵国的政策顺利地贯彻实施呢?所以,我想为贵国办一个铅笔生产厂,请您授予我铅笔生产权。”

克拉辛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他以高薪从德国请来了技术人员,从荷兰引进了机器设备,在莫斯科办起了铅笔生产厂。1926年,该厂生产的铅笔不仅满足了苏联全国的需求,而且出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几个国家。当然,哈默也从中获得了百万美元以上的利润。

20世纪30年代,哈默从苏联返回美国,发现生产葡萄酒的厂家太多,而生产酒桶的少之又少,便做起了“酒桶生意”,结果又大大地赚了一笔。

“二战”期间,美国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吃牛肉的人越来越多,但优质牛肉在市场上很难见到。哈默又抓住时机,迅速筹集资金在自己的庄园“幻影岛”上办起养牛场。他花10万美元的高价买下了上个世纪最好的一头公牛“埃里克王子”,从此,“埃里克王子”像个摇钱树,为哈默赚了几百万美元,而哈默也从此由一个门外汉一跃成为牧场行业公认的领军人物。

哈默从养牛业赚取丰厚的利润后,打算从商界引退,安度晚年。但来自石油业的诱惑又让他蠢蠢欲动,他无法自控,便又开始了“人生始于六十”的新生活。这一年,哈默58岁。

几经周折,哈默买下了配方石油公司因经营不善而造成的将要报废的几口油井,成立了自己的石油公司。成立之初,公司只有三名雇员。该公司当时正处于风雨飘摇、濒临倒闭的困境中,但哈默对自己的选择有抱坚定的信心。他精心挑选了一批专业人才,之后便与当时十几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展开了竞争。竞争开始不久,他花几百万美元钻出的前三口井都被一些“专家”宣布为“干井”。哈默不能接受这个失败的评论,在被宣告“死刑”的干井上架起钻机,继续勘探,终于钻出两个可以生产高级原油的新油井。这样,哈默对经营石油行业充满了十足的信心,后来取得了更加出色的成绩,成为大名鼎鼎的石油巨子。

通过哈默的创业历程我们可以受到这样的启示:人生必须敢于冒险,并善于从冒险中发现、捕捉和利用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