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经典(中华上下五千年)
28916900000067

第67章 闯王李自成

明朝末年,阉党专权,危机四伏。在土地贫瘠的西北黄土高原,天灾频繁发生。天启、崇祯两朝,旱涝相继,飞蝗遍地,许多地方到了颗粒无收的地步。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澄城县知县张斗耀对一贫如洗的农民逼租催赋,激起民变,张斗耀被愤怒的农民杀死。次年,府谷县农民聚众起义,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米脂县一个年轻的放羊娃投入了农民起义军的队伍,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领袖李自成。

李自成出身贫苦,从小给地主放羊,后来当了一个释卒。他善于骑射,在起义军中很快展现出自己的才能。但是没有多久,张存孟降明,李自成只好再投奔至高迎祥部下。高迎祥自称“闯王”,李自成被称为“闯将”。

崇祯九年(1636年),高迎祥在战斗中被俘牺牲,众人共推李自成为领袖,称为“闯王”。在官军的围捕下,农民起义军主力之一——张献忠部接受了明朝的招抚,使李自成部陷入困境。

崇祯十一年(1638年),明军洪承畴在潼关南原围剿李自成军,经过一场殊死的决战,李自成部大多牺牲,仅李自成等18人突出重围。崇祯皇帝以为农民起义军被扑灭,正在额手称庆,不料张献忠部于次年在谷城重新起兵,李自成在商洛山也重新打出了“闯王”大旗。

李自成由商洛山挥师河南,队伍一下子扩展到几十万人。一个叫李岩的举人在这时候参加了李自成的队伍。针对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和苛捐杂税十分严重的社会现实,李岩向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粮”的纲领,为李自成所接受。

李自成治军严格,并且以身作则,他粗衣淡饭,不好酒色,在起义军中威信很高。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破洛阳,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攻下湖北襄樊,次年在襄樊建立农民政权,李自成自称“新顺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宣布在西安建立“大顺国”,年号“永昌”。

当年,李自成亲率百万大军东渡黄河,占领太原后,兵分两路,直捣北京。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军开始进攻北京,十九日,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统治中国276年的明王朝被推翻了。

然而,进入北京的大顺官员和军队开始追求享乐生活,渐渐丧失了斗志。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宗敏整天忙于敛财,并且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本来已经向李自成投降,闻知爱妾被刘宗敏霸占,大怒之下与满族勾结,向农民军发起进攻。李自成军失利,于四月二十六日撤退回北京,二十九日李自成匆匆即位,三十日从北京撤退。

两天后,多尔衮带领清军,大摇大摆地开进了北京城。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多尔衮把清朝顺治帝福临由沈阳接到北京,把北京作为清朝国都。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正式建立起来了。

清军分两路追击大顺军,大顺军因未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连连败退。清顺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撤退至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在察看地形时,遭当地地主武装突然袭击,李自成及手下二十余人同时遇难。

时空隧道

(1)你认为“均田免粮”的纲领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李自成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