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经典(中华上下五千年)
28916900000066

第66章 土木之变

明成祖从他的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得皇位,当时就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明成祖为了监督手下的大臣,迁都北京以后,于东安门外设立“东厂”。“东厂”是一个特务组织,专门负责刺探一切有谋反嫌疑的人。明成祖对大臣不信任,特地让他认为比较可靠的太监充当东厂提督。这么一来,宦官的权力渐渐大了起来。

明成祖重用宦官,太监在当时很吃香。明宣宗与明成祖一样,偏爱并重用宦官,竟然让太监王振做了太子朱祁镇的启蒙老师。太子非常贪玩,王振就变着法子逗太子乐,让他玩得痛快尽兴,所以太子非常喜欢王振。

明宣宗死后,太子继承大统,这就是明英宗。明英宗朱祁镇当时才9岁,什么也不懂。他命王振当司礼监,专门负责为他批阅奏章。就这样,太监王振轻而易举地把持了朝廷的军政大权。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中国北方瓦剌部南犯,挥师进攻大同。消息传到北京,明英宗慌忙召集群臣会议,王振慷慨陈词,力主皇帝亲征,说什么“皇帝亲征,天威所至,所向披靡”。兵部尚书和兵部侍郎极力反对。可是,明英宗是个没有主见的人,从小就听王振的话,王振要他亲征,他也想借此展示天威,任凭诸大臣如何劝谏也没用。明英宗匆匆调兵遣将,两天以后,统率50万大军开赴前线。临行前,明英宗下诏,由其弟弟朱祁钰和大臣于谦留守北京。

皇帝亲自统率的大军浩浩荡荡向大同进发,可是才走了几天,粮草供应就跟不上了。战士饱一顿,饥一顿,还没有与瓦剌军交战,就弄得怨声载道了。

数日后,明军前锋在大同与瓦剌军相遇,被瓦剌军杀得全军覆没。明英宗感到情况严重,急忙下令退兵。从大同回师北京,应当走紫荆关,可是王振却想让皇帝到他的老家去,摆摆自己的威风。

明英宗从小就是一个玩家,听王振把他的家乡描述得绘声绘色,顿时童心勃发,忘了出来是来干什么的,下令大军往蔚州进发。

遭受挫折的明军军容不整,士兵懒懒散散,一路上踏坏了不少老百姓的庄稼。王振见此情景,想到蔚州几乎都是他的地产,几十万大军开过去,他的庄稼不都被糟蹋了吗?想到此,王振又哄骗英宗说:“皇上,听说瓦刺兵追过来了,咱们还是回北京吧!”

于是英宗又下令大军折回,仍走原路。这时,大军已经走了40里路,重新返回,又是40里。这么一折腾,也先率领的瓦剌军真的追上来了。

明军在宦官王振的指挥下,在北京附近的怀来县土木堡与瓦剌军作战,结果大败。土木堡一战,明军死伤过半,损失惨重。兵部尚书及数百大臣被乱军杀害,明英宗突围不成,也成为俘虏。王振被明军处死,死有余辜。土木之变是明王朝由盛而衰的标志。

时空隧道

(1)你觉得明军在土木堡惨败是偶然的吗?

(2)整个战争居然由一个不懂用兵的太监来指挥,说明了明朝统治发生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