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骨科疾病影像诊断及护理知识问答
28688100000061

第61章 何谓呆小症?

一、概述

呆小症的典型症状之一是侏儒,头短小而前额突出,鼻扁而阔,鼻根塌陷,下颌向前,嘴唇和舌头粗厚,躯体和四肢均短小,皮肤干燥粗厚,智力和性发育均明显受阻,甚至可为痴呆,新陈代谢降低。

二、影像学表现

颅骨骨化延迟,可见囟门与颅缝久不闭合,颅底缩短,头颅宽度增大,蝶鞍变小,鼻旁窦发育障碍。

四肢骨化中心出现甚迟,愈合很晚,骨龄较真实年龄明显幼小。骨化中心开始可出现多个,后渐融合,因此可显示密度不匀、边缘毛糙影。干骺端先期钙化带也可不规则,并增宽致密。四肢长骨短小。

在较大儿童中,股骨颈部可变宽,大粗隆上移高过颈部,而头部下垂,颈干角度小呈髋内翻,股骨头部骨骺扁平,密度不匀。可由许多斑点状骨组成。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表现如何?

有血钙增高者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以及肌肉张力降低引起的四肢无力等症状。由于骨骼的受损可有骨病、骨变形不能行走和自发性病理骨折等情况。此外,还可出现尿路结石引起的症状。生化检查,可见血清钙增高,血清磷下降,碱性磷酸酶增高,小便中钙、磷排泄量增高。有尿路结石者可有血尿和蛋白尿等。

如何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骨骼普遍明显脱钙,早期呈普遍性或斑点状骨质稀疏,以后有小囊状区出现并逐渐增大膨胀,形成囊性病变,骨皮质亦变薄。这种改变常见于脊椎和骨盆,骨盆变为扁平,椎体出现双凹。

股骨可明显弯曲,肋骨塌陷。囊肿区常发生骨折,因不易愈合而产生畸形。

骨膜下皮质明显吸收并形成小囊状,特别见于长骨的两端和肋骨的上下边缘。

颅骨内、外板边缘模糊,境界可以消失。顶骨散在小的囊状区,蝶鞍及其附近各部明显脱钙。颅底各骨软弱,后颅窝交浅或凹陷。上、下颌骨呈骨质稀疏,形成囊状改变,同时齿槽硬板也呈吸收现象。有时颅骨可见散在较模糊的硬化灶。

指骨皮质呈花边样脱钙,为骨膜下骨质吸收的结果,一般在第二、第三指骨的中指节桡侧缘最明显,指骨末端呈骨质吸收。

应该说明,只有约1/3的患者X线检查可发现骨骼改变,另1/3仅呈普遍骨质稀疏,其余1/3无变化。有些患者是在检查尿路结石时才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