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经济简史
25845600000014

第14章 明朝作物新品种的引进

明朝时期,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作物新品种玉米、红薯、土豆、烟草引入中国。农业经济作物的推广,一方面为家庭副业或手工业提供了原料市场,另一方面缩小了粮食的种植面积,扩大了粮食商品化的范围,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明朝前期社会安定,人口增加,粮食日益紧张,通过欧洲大帆船贸易,通过在菲律宾南洋一带的中国商人、民工、农民,还有通过其他渠道,很多美洲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烟草等经由东南亚菲律宾等地为中转,开始在明朝进入中国。

印第安人早在7000年前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在1550年左右,也就是西班牙殖民者进入菲律宾之后,玉米就开始进入中国。玉米产量高,收获大,要求的条件比较低,容易成活,所以几百年间成为中国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物。玉米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是一种很稀有的东西,还不是很普及。经过几百年的培育推广,到了19世纪中期玉米在中国就已经非常普遍了,已经占有了中国粮食作物的六分之一。玉米在中国有很多说法,苞米、如苞谷,但是在最早是叫番麦。玉米作为蔬菜的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的粮食作物。

甘薯在中国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红薯、白薯、番薯、山芋、红芋、红苕、地瓜。原产地在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等国。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见到许多新奇的东西,其中就有甘薯。哥伦布谒见西班牙女王伊萨伯拉时,献给女王许多新奇的东西,其中就有甘薯。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甘薯。后来西班牙水手又把甘薯带到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种植,从菲律宾再传播到亚洲其他国家。红薯也是由美洲经南洋于明朝传入两广的。红薯的引进真正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红薯使得中国南部山区得以开发,不能种植水稻的山地得以遍种红薯。红薯的高产,以及富含的高能淀粉一次又一次的在饥荒之年拯救了无数中国饥民。清朝开始的人口膨胀可以说来自红薯的力量。

土豆又叫马铃薯,最早是由荷兰殖民者带进台湾的,所以叫荷兰豆,后来又从台湾传入中国内地。土豆从南美进入中国只有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的传播速度却如此之快,影响力远远超过了红薯,并且成为中国老百姓餐桌上的一道主食。

玉米、红薯、土豆这些粮食作物传进中国,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粮食结构,而且使中国人在其后几百年间度过了一次一次的天灾人祸,也使中国的人口在几百年间不断地翻番上升。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这几种美洲作物的功绩不可小看。

明朝引进的经济作物还有花生(番豆)、向日葵、辣椒(番椒)、西红柿(番茄)。辣椒进入中国以后,就在中国许多地方迅速蔓延。西红柿(番茄)是在16世纪晚期或者17世纪初期传入中国。烟草的原产地在墨西哥,是印第安人一种产品,烟草在印第安人那里有两种功能,一种是祭司用品,一种是药品,用于治疗风湿。西班牙殖民者进入美洲以后,把烟草带回欧洲,在欧洲引起了很大惊异。烟草传入中国在明代万历末年,也就是17世纪初。古时,人们认为吸烟能醉人,避瘴气,治头虱,御寒,避山蛊鬼邪,因此很快传播到各地种植。

上述作物传入中国后,随着长期的发展而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而本土化,又形成各种品种,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甚至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影响着我们的文化。

延伸阅读

番薯的引进

西班牙殖民者进入菲律宾的时候,感到菲律宾当地的作物不足以养活他们,于是就从美洲引进了甘薯在当地种植,解决了当地的粮食问题。陈振龙跟当时广东的很多人一样在菲律宾做生意,他看到了当地漫山遍野种植的甘薯,想到了自己的福建老家粮食短缺,时常有各种各样的水旱风灾,他就想把这种东西引进老家。但是西班牙殖民者也非常严苛,他们不想让这种东西引进中国,在各个口岸严厉盘查。陈振龙非常聪明,他拿了一根红薯的藤条把它编在一个箩筐里,然后带着这只箩筐上船回到福州老家,由此绕过殖民者的检查。还有一种说法是,陈振龙把藤条绞在一根绳子里面偷偷带了回来。就这样,番薯被引进到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