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宁海故事精选
24693700000009

第9章 桃源河与桃源桥

自唐朝永昌元年(689)确定老城区为县治以来,悠悠千余年,桃源河就是宁海县城的母亲河,不仅与县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朝夕相处,而且其历史文化渊源久远,积淀深厚。

桃源河形成的历史,目前留存最早的志书南宋嘉定年间编的《赤城记》载:“……旧传水源出天台,因取刘阮事而名。”“刘阮事”是指晋代干宝所著《搜神记》中的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麓桃花缤纷的溪水溯流而上,结果遇到仙人的传说。宁海县城城址是天台山脉的延伸,前人把此河命名为桃源河,其中也含有一种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宋代无名氏作有《咏桃源河》一诗,具体描绘了桃源河景色,其最后二句为:“赢得天台移一处,寻源已莫羡渔翁。”意为刘阮遇到的天台仙境和宁海这条河连在一起,何必再羡慕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翁,我们就生活在世外桃源之中。

桃源河南北向,南起赵家塘(今供销大楼),北注入大北门西侧蒲湖(今小商品市场),全长60米,宽12~15米。以老街为界,为南北两段。北段沿河两侧为小街,俗称横街。街面以低矮平屋为主,大都是小店铺、小作坊,如棺材铺、嫁妆店、制钉店、染布店等。河畔植有杨柳、溪柳等古树,树阴下是竹木柴炭交易场所。每逢古历“三、六、九”集市,四乡赶集农民肩挑手提,人来人往,算盘声、叫码声、吆喝声,东西两岸连成一片,热闹非凡。南段东侧为民居,沿河而建,窗临河上。西侧亦是横街,有香烛店、医药铺等,药铺门口高挂一个大红葫芦,俗称葫芦店。再向南就是城隍庙。和北段相比,南段桃源河就显得比较冷清,但遇上正月或一二月十九城隍爷生日,庙内演戏,整月不歇,这一条小街又变得人头攒动,水泄不通了。

桃源河两岸临河处均围了石栏板,间以荷花望柱。出资行此善举者,既非官衙,亦非富户,而是一乡民叫潘仁家,清代长洋梁坑人。“独出钜资,作石栏以利行人”(《光绪县志》卷十一),将挑担经商所积的钱全部用于公益事业,其精神实在难得,芳名载入县志,亦当之无愧。

桃源河上共有七座桥,形态和结构各异,自南至北依次叫泥桥、永春桥、桃源桥、步云桥、春浪桥、华家桥和三步桥。泥桥架于如今影都和剧院之间,原名义桥。影都和剧院分别为陈氏和柴氏宗祠旧址上建成的。陈、柴两族世家通好,情深义笃。此桥由两族合建,取名义桥。后此段河道淤塞,桥亦毁损,路上泥泞不堪,这一带就称为泥桥头,而本来的名字也被遗忘了。

永春桥在今狭墙弄和文化馆之间,为条石平桥,无栏杆。狭墙弄为老县城最狭的一条巷道,最狭处0。6米,仅供一人行走,对面若有人来,只能侧身而过,情人若同行,真可谓亲密无间。

桃源桥横跨大街,是桃源河的主桥,为单跨石拱桥,宽6米,两旁有石栏望柱,东西各有台阶。民国二十四年(1935)宁奉公路通车,为在大街通小汽车,将桥改平,并拆除台阶,远望成了一座平桥。桃源桥是古代县城人群聚集的中心,桥上有卖小吃的,有走江湖耍技艺的,有农村来城做“散工”的。尤其是夏夜,天上繁星倒映,桥上流萤飞绕,人们在桥上谈今说古,品论时事,长夜不散。或逢庙会,或传统节日,桥东河中搭一个临时戏台,人们在桥上或横街上观剧,桃源桥又成了一处露天剧场。桃源桥是县城有史以来经济、文化交流和集结所在地。

步云桥位于今杨柳巷口,桃源桥以北,为石板平桥,两旁有石栏,此桥可缓解桃源桥人流拥挤的状况。桥西为县城寺庙建筑群集中之处,有王灵宫殿、都神庙、东岳宫、妙相寺、锡福庙、陈长官祠、李总督祠等,整日香烟笼罩,如入云天,故名步云桥,来此拜佛烧香者,多从此桥过。且桥西还有海道司古井,井壁用石板砌成,水源充沛,大旱之年井水若故。井旁杨柳依依,古趣盎然。桃源八景有“道司柳色”一景,可惜此井在桃源路拓宽时被填没了。

春浪桥,位于今蒲湖路口,石拱桥,精巧玲珑,石栏望柱雕刻精细,块石砌筑整密,为整条桃源河上建筑最精致的一座桥。春浪桥北不远就是华家桥,即通今二轻总公司处。该公司所在地是华氏大宗祠址。华氏为宁海望族,桃源河北段杨柳巷一带原为华姓聚居之所。此桥为华氏家族所建,为石板平桥,两旁有石栏。最后一道桥在今小商品市场门口,桃源河流入蒲湖入口处,叫三步二头桥,桥很短,因三步就迈过桥两头故得名,又称三步桥,亦系石板平桥,有石栏。

桃源河是县城一条历史文化的长河,虽然已被填没了,改成了桃源路,但有很多优秀的人文传统和桃源桥的占韵将会在宁海人民心中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