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转变官念
24588100000055

第55章 自强、自立、自修(1)

1为官的真谛就是要“难得糊涂”,是吗

“难得糊涂”本来是封建官吏对腐朽社会的叹息与无奈。然而,当前某些领导者把它当做了从政做事的“座右铭”,许多领导的办公室墙上都挂着名人或自己手书的“难得糊涂”的书法条幅,许多公务员办公桌上,都有这样的“人生格言”。他们把“难得糊涂”作为自己为官做事的真谛和座右铭。那么为官真的是要“难得糊涂”吗?

要说这“难得糊涂”,倒确实有番来历。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有一年在山东莱州云峰山观摩郑文公碑,借宿于山中茅屋。屋主乃一儒翁,自称“糊涂老人”。老人家中有块极品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连郑板桥也啧啧称赞。老人请他留下墨宝以便刻于砚背,于是郑板桥以“糊涂”为引,题下了“难得糊涂”四字。老人为这四字题写了一段跋语:“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他用了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观之大惊,知是遇上雅士,于是又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从郑先生的“糊涂论”中不难发现,“难得糊涂”其中真意,并非一些官员所信奉的“官场太极”,而是对纷繁世事的通透领悟,对风云变幻的超然态度,是在细枝末节上不计较、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的一种精神境界和人生智慧。反观那些拿“难得糊涂”当为官箴言的,又有几人对此有真切领悟?

当今“难得糊涂”被一些人做了过多的曲解。君不见,在“难得糊涂”思想影响下,特别是一些担负领导职务的人,明哲保身,随波逐流,有的对不正之风、腐败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姑息纵容,甚至在问题暴露时,还捂着盖着,糊涂处之。有的对上投其所好、百般逢迎,立场不定、见风使舵,躲避责任、不求创新,回避矛盾、充当滥好人,推卸责任、以邻为壑。对下,是非面前不讲原则,矛盾面前一味和稀泥。难得糊涂对于某些领导者来说,成了一种为官之道、处世哲学,他们求的是关系第一、升官保官第一,图的是稳稳当当、明哲保身,就是不把事业放在第一位。

当然,对什么事都要一清二楚,都要斤斤计较,倒也未必正确。“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领导若“事事清楚”,往往导致“事事不清不楚”;过分地求真求细,势必分心分神,反而妨碍对大事的贯彻执行。领导者若“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对任何事情都求全责备,往往会使下属心存畏惧、不敢接近;若只求明哲保身,也会导致上下级关系的疏远,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领导者若没有容人的雅量,不仅大事纠缠不清,小事也牵牵绊绊,很可能引发某些无端的纠纷和意气用事,也会让自己落下狭隘自私的骂名。

要说领导者应该糊涂,那么这个糊涂也是有选择的,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绝不是那种不关己事不张口、明哲保身、推诿扯皮的假糊涂。对现代领导者而言,糊涂的真谛何在?领导者应该在这个问题上确立以下几方面认识:

①糊涂的本质告诉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难得糊涂”就是希望一个领导在工作中要以一种冷静的态度静观善变的事物,在“顺其自然”中“以不变应万变”。

②抓大放小。领导者把握方向,合理安排,自已抓好重要的事,不必一头扎进琐事中,而要做到大事不糊涂。

③不求全责备。下属在工作思路、方法上与领导者不尽相同,下属的工作不可能尽如己意,这也是正常的,所以不要总是抱怨下属做得不够好、让你不满意。领导者凡事不要吹毛求疵,追求完美,那样只会挫伤下属的积极性。只要工作落实好,糊涂一点也无妨。

④小事糊涂,大事把握。大事讲原则,小事讲灵活。对下属的弱点和无心之错也要以宽容的态度待之,心胸宽广,不跟下属斤斤计较。

应该说,“难得糊涂”本身无所谓对与错,关键是在什么场合、什么事情上糊涂,事事都真糊涂自不必说,肯定不会成事;事事都装糊涂,则是明哲保身,也难成事;事事都不糊涂,事事较真,恐怕也难做成大事。只有该糊涂时糊涂,不该糊涂时不糊涂,糊涂时糊涂得恰到好处,不糊涂时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才是把握好了糊涂的真谛。

特别是年轻领导者,追求成熟、“糊涂”是成长的需要,也是成长的标志,因为人最忌讳别人说自己不成熟。但追求成熟、“糊涂”切忌走火入魔,失去清纯、质朴、坦诚的本色。与本人年龄不符的成熟、“糊涂”,是一种畸形、变态的早熟,会破坏心性的正常发展,不仅不容易获得别人的悦纳,还降低了人格、心智、心胸、品行和能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年轻领导者成熟、老练、“糊涂”得不像年轻干部,容易令人生畏、生轻、生厌。因此,不要刻意去追求成熟,追求“糊涂”,不要刻意地取悦同事与领导,不要心机太重,自作聪明,还是多保持一点本真的自我为好。

为官者不能过分追求成熟和糊涂,但也不能过分精明,自认为是能人,处处比别人强,那也不行。在工作中,许多大家公认的聪明能干的人被提拔为领导。但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成为好领导,还有的人在领导岗位上非常失败。这样的人大致有这么几种:

①特能干的领导。有的领导确实特别有本事,在本单位中,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是不可多得的全才。由于自己特能干,就经常看不惯别人干的活,口头语:“你这样干不行!看我怎么干。”其结果,自己特别累,大家插不上手,又与人产生隔阂。真是费力不讨好啊!

②特聪明的领导。有的领导,特聪明,看得远,如同下棋,可以走一步看五步,工作中主意、办法全是自己出,下属感觉领导就是有高见,就是不一样,非常佩服。久而久之大家都不参与讨论、出主意了,变成不动脑、只听话的盲目执行者了。

③特牛气的领导。有的领导,气场特强,特别有牛气、霸气。但有时和员工沟通不够,在员工感觉是一种自高自大、不符实际的牛气,是太狂了的假牛气。对外有时也会给人牛气哄哄的现象。

④特义气的领导。有的领导哥们义气严重,经常和大家一起吃吃喝喝,称兄道弟。当大家利益趋向一致时,团体的力量被放大,当团体和个人的利益取向不同时,哥们儿犯错应处罚时,会出现不好意思下手、真处罚后下属反感或不服的“熟不讲理”的现象。

⑤特明星的领导。有的企业搞成功了,领导也成为明星了。没当明星想当明星,当明星时风光无限,当上明星就骑虎难下了,你的个人和企业都被充分曝光、透明化了,没有隐私了,你从此就不允许犯错误了。常人哪有不犯错呀,所以,有些人感叹,当明星后真累啊!

至于在什么事情上“糊涂”些,什么事上清楚些,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正事不可糊涂,小事可糊涂些

正事有两种:一种是单位的正事,如本职工作、领导交办的事等;一种是自己的正事,如薪水、待遇、升迁等,对这些事都要清楚些。除此之外的事,可算是些小事,可以糊涂些。对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随他去吧,谁都有心情不好、抱怨发泄的时候。听到闲话了,只要不是当着你面说的,就当耳边风过去,没什么大不了的。

(2)会上不可糊涂,会下可糊涂些

开会属于正式场合,每个人的言论都要有记录,所以要清楚些,一定要想好了再说,表态要明确;会下属于自由言论,言论可糊涂些,不要轻易表态。

(3)工作不可糊涂,关系可糊涂些

对自己的工作一定要清楚,要钉是钉,卯是卯,不能含糊,“大概、可能、好像”尽可能不要说。处理人际关系上,变数很大,非常微妙,还是做和事佬、少表态,不背后议论他人,难得糊涂些好了。

(4)班上不可糊涂,班下可糊涂些

上班多办正事,尽可能保持清醒头脑;下班言论放开,同事小酌话语偏多,要多糊涂些为好。

(5)对想好的事不可糊涂,未想好的事可糊涂些

职场上会遇到许多事,对已经经深思熟虑、想好的事,可表现得聪明些,提出自己的、有独特见解的意见和建议来;对突发的时间、自己拿捏不准的事情,要表现得糊涂些,不要轻易表态,等想好了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来。

(6)男女间不可糊涂,同性间可糊涂些

男女糊涂,职场大忌,想要在单位发展,就要注意。否则,就会因小失大。

总之,糊涂不招人喜欢,聪明也同样不一定招人喜欢,只有聪明地糊涂着时,才皆大欢喜。有人总结的象棋里的几句话,也许对我们如何看待聪明与糊涂有所裨益。这句话说,做事情不要斤斤计较,红先黑后并不意味着“黑”就吃亏;办事说话要像“象”,总有一条线不可逾越,即使那边的风景再好;追求目标要像“马”,有时需要绕两步才能实现最初的梦想;遇到机会要像“车”,果断利落,不畏首畏尾;赞扬他人要像“炮”,背后的夸奖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干事业要像“卒”,虽然走得慢,但认定了目标就要永不退缩;对待上下级要像“仕”,遇到困难时你是他首先想到的依靠;面对挑战时要像“帅”,生死关头仍不紧不慢,从容应对。这大概就是我们应该树立的聪明糊涂观吧。说到底,聪明也罢,糊涂也罢,要看场合、看对象、看时机。

★★★

年轻领导者追求成熟、“糊涂”是成长的需要,也是成长的标志,因为人最忌讳别人说自己不成熟。但追求成熟、“糊涂”切忌走火入魔,失去清纯、质朴、坦诚的本色。与本人年龄不符的成熟、“糊涂”,是一种畸形、变态的早熟,会破坏心性的正常发展,不仅不容易获得别人的悦纳,还降低了人格、心智、心胸、品行和能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2领导幽默与否不重要,树立威严才是最重要的,是吗

领导幽默作为一种幽默行为或言语,是指领导者讲话诙谐风趣,在面对员工或同事时能不失时机地幽默一下,做到活泼而不失庄重。一个领导在面对复杂局面和下属时应该表现出怎样的气质和魅力?应不应该有幽默?幽默对于领导者而言是否可有可无呢?

在传统的中国人看来,幽默总是和下流的黄色段子、小丑式的滑稽相提并论的,于是民间就有了“包公笑,黄河清,嬉皮笑脸不正经”的说法。许多人也往往认为,领导者就应该严肃严谨,一本正经,幽默不幽默的无所谓。实际中真的是这样吗?

中国人对领导幽默的误解,从源头上说在于长期以来的封建等级意识以及官本位思想,一方面,从领导者的角度看,等级观念的存在使得他们不愿和普通老百姓亲近,他们远离大众既是为了保持一定的神秘感,让老百姓觉得他们高高在上,也是为了保持距离感,以示自己的领导权威不容侵犯。另一方面,从群众角度看,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已经使老百姓对官员、对领导的形象固定化、模式化,他们从心里对领导存在敬畏感,他们所见所听到的领导都是一脸严肃、不苟言笑,如果领导幽默起来,他们反倒觉得领导嬉皮笑脸,不够严肃,继而觉得领导的能力和水平不行,甚至会觉得领导只是在作秀。

要出色地做好工作,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艺术。其中,学会幽默、善于幽默,也是职场人士特别是领导者提高工作艺术、改进工作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政治家都是运用幽默艺术的大师。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也是善于运用幽默艺术的高手。他们借助恰到好处的幽默,往往能收到活跃气氛、赢得人心的独特功效。尤其在处理和解决一些棘手问题时,他们不仅仅靠权力,而且辅之以适度的幽默,使工作的阻力大大减少,使问题的处理大为顺利。现代管理学认为,有一种领导魅力叫幽默。真正的领导者有洞悉人员心理的能力,并有能力思考和采取行动,使人员的抵抗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而幽默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好领导。领导者可以借助幽默的力量,改善自己在下属心目中的形象,使之更加具有人性化,也可以增强自身魅力,实现有效领导,得到下属的拥护和支持。即使不幸要面对事业的失败,幽默也能开阔领导者和员工的心胸,在挫折和困难中获得快乐。幽默作为领导的重要物质,已成为现代领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以人为本”领导方式的重要手段。

人都喜欢与幽默的人一起相处,幽默在领导过程中的作用决不低估:

①幽默能够使领导化解尴尬,摆脱困境。在管理中,难免会有尴尬意外的情形出现,领导者如果言辞激烈,结果可能会弄巧成拙,使自己变得被动;反之,领导者若能在适当的时机幽默一下,不但能尽快地解决问题,掌握主动权,还能使人消除紧张、减轻压力,避免尴尬并化解矛盾。

②幽默能够活跃气氛,拉近与下属之间的距离。有经验的领导者都知道,幽默的领导者比古板严肃的领导者更易于与下属拉近距离。要使下属能够和自己齐心合作,就有必要通过幽默展现领导魅力,增强亲和力。没有人愿意追随一个枯燥的、死气沉沉的领导人。

③幽默能够体现自己的风度。幽默是人的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的结晶,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是人的内在气质在语言运用中的外化,它寓庄于谐,通过可笑的形式表现真理、智慧,于无足轻重之中显现出深刻的意义,在笑声中给人以启迪和教育,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趣味,同时在幽默中也能体现出自己的风度和包容。

④幽默能够能体现自己的才华素养。幽默是一门艺术,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和情趣,又是一个人修养和魅力的展示。一个说话幽默风趣的领导者,能使听者在含笑中评判是非,领悟哲理,增长智慧。在重大的社交场合,领导者的幽默可以充分展现自己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强化自己的个性风采,让自己在幽默中变得更有魅力,更好地赢得下属的尊重和爱戴。

⑤提高领导的威望。幽默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笑声,其中还蕴涵着有助于提高管理者威望的一种力量。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名西方记者不怀好意地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中国有妓女吗?”周总理坦然自若,双眼盯住了这位记者,思索了一下,正色回答:“有。”这一回答引起了全场的骚动,周总理接着说:“在中国的台湾省。”话音刚落,全场爆发出一阵掌声。这种机智而幽默的回答,不仅表现出了一名政治家的聪明才智,也为中国人民在外交事务中赢得了荣誉。

⑥调节人际关系。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在人际关系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当下属间、上下级之间出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时,得当的幽默技巧有时能迅速化解这类矛盾,让人际关系重新变得融洽畅通。切莫小看那些即兴发挥的三句两句简短的幽默的话,它蕴涵着言者平时勤奋好学、博览多识和日积月累的心血。一个管理者只有平时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才能真正学会幽默的艺术。

可以这么说,一个有着非凡智慧的领导不一定是个懂得幽默的领导,而一个幽默感十足的领导必定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魅力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