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不可思议的惊世预言
17828600000014

第14章 天文学家有“第二职业”:开普勒对华伦斯坦的预言(2)

不可思议的是,开普勒经常运用占星术做天气预报,而预报结果常与实际相符。当然,在利用占星术进行预测的时候,开普勒一直十分自觉地提防宿命论的色彩。他认为,谁要以为自己的命运都是由星辰决定的,那他就没有成熟,他就没有把上帝为他点燃的理性之光放射出来。因此,他所做的一切预测,都只限于把天上的征兆说成是全知上帝的警告,因为上帝发出警告目的只是为了改善那些不幸人们的境遇和安慰那些被压迫者的;所有的不幸不是来自星辰,而是来自于人本身,来自于人们骨子里的权势欲和宗教方面的不宽容性。

2.神圣罗马帝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预言

在开普勒的占星生涯中,对神圣罗马帝国元帅华伦斯坦(Wallenstein)的预言堪称欧洲占星术的经典故事。

故事要从1608年说起,有一天,开普勒接到了一桩占星生意,要求他为一位“不想说出姓名”的贵族排算算命天宫图,并预测此人的未来。开普勒虽推算之后作出了如下预言:

此人忧郁警觉,酷爱炼金术、魔法和通神术,蔑视人类以及一切宗教的戒律习俗,怀疑一切,不论是上帝所为还是人的作为。……因为月亮显得很卑劣,所以他的这些特征将变成为引人注目的缺点,他将受到那些和他打交道的人的蔑视,他将被看作是一个怕见阳光的孤独野人。他残忍不仁,目中无人,放荡淫乐,对下属严厉凶狠,贪得无厌,到处行骗,变化多端,他常常沉默不语,暴躁易怒,好争好斗。……成年以后,大部分恶习都将被磨去,而他的这些不寻常的品性会发展为坚强的办事能力。在他身上还可以看到争名夺利的强烈欲望,企求威严权势,因此他就会有许多强大的、对他不利的、公开和隐蔽的敌手,但他们大部分都将不是他的对手。……由于水星正和木星对立着,因此他将赢得声望,他将成为一个特别迷信的人,依靠这种迷信的方法他能把一大群老百姓笼络在自己周围,并被暴徒们推为首领。

这个匿名来求星占预卜的贵族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神圣罗马帝国元帅华伦斯坦,而开普勒显然已经知道是他来求卜,他将华伦斯坦的名字用他自己的密码文字记在那份算命天宫图的原件中,足以证明这一点。

又过了16年,那份天宫图又被送回开普勒手中,上面写着华伦斯坦的亲笔批语,不过,这次华伦斯坦仍然匿名,要求开普勒为他补充未来命运的细节。此时,华伦斯坦即将参加“三十年战争”,已经出任联军统帅。但开普勒却拒绝了华伦斯坦的要求,他还是坚持认为一个人不应该相信自己的命运全由星辰决定。而华伦斯坦这位当时威震欧洲的大人物并没有生气,仍然对开普勒表示了好感,并慷慨地赞助他的天文学工作,给他提供住宅和各种方便,让他安心编撰星表。不可思议的是,开普勒为这位统帅所作的星占推算到1634年就中止了,而偏偏就在这一年,这位统帅在达到他成就的顶峰之后,因受猜忌而被解职,并且很快在2月25日遇刺身亡!

3. 华伦斯坦的悲剧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华伦斯坦究竟是何许人。

阿尔布雷赫特·冯·华伦斯坦(Albrecht Wenzel Eusebius von Wallenstein,1583~1634年),因“三十年战争”而出名,事业巅峰之时曾出任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总司令、大元帅、公爵、亲王。这位“三十年战争”当中的名将,从小就是占星术的狂热爱好者。他出生于捷克,自幼父母双亡,年轻时曾随同一位占星大师游历欧洲各国。后来因与一位富家之女结婚,成为欧洲著名的富豪。

1617年,华伦斯坦自己出钱招募了一支拥有200名骑兵的部队,开始为神圣罗马帝国服役。在“三十年战争”初期,由于战绩卓著,华伦斯坦被封为捷克总督和弗里德兰公爵,同时还被赐予铸造钱币的特权,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加。当丹麦国王出兵德意志时,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华伦斯坦自己掏钱招募扩充了一支10万人的大军,并被任命为帝国军队总司令,获得了大元帅的称号。 1626年,因打败了丹麦军队,华伦斯坦被封为萨冈公爵,后又晋封亲王。

由于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华伦斯坦的军队战斗力非常强,当然期间也不乏对老百姓的掠夺。在华伦斯坦第一次担任将军期间,他每周发给每个骑步兵上校的军饷为500古尔登,每个上尉100古尔登,每个少尉40-50古尔登,每个军事法庭的法官50古尔登,每个随军神甫8古尔登,每个伤科军医6古尔登。每周普通士兵的军饷就是他每天的给养,包括两个面包、1磅半肉和2升啤酒。关于华伦斯坦的军队数目,1630年时已达150,900人。正所谓功高震主,由于手中掌握了庞大军队和地盘,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费迪南二世(Ferdinand II)造成了危险,华伦斯坦很快就被免职了。

可是没过了多久,1631年,号称“北方雄狮”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Gustavus Ⅱ)率军攻打德意志。而德国军队却连战连败,脓包透顶。危机关头,皇帝费迪南二世不得不再度启用华伦斯坦。1632年4月,华伦斯坦再次出任皇帝军队的最高统帅。而性格孤傲的华伦斯坦却对皇帝提出了强硬的条件:对皇帝的军队和德国境内的西班牙后备部队拥有独立的指挥权;同时取消费迪南王子任总参谋部成员的资格;不受任何人监视;在攻下的土地,他可以不受皇帝制约,拥有没收财产权和赦免权等诸多权利;此外,作为最高统帅,他有权和外国进行各种谈判等等。毫无疑问,他这种大权独揽、专横跋扈的做法也为以后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内,华伦斯坦就武装起来了7万人。1633年11月,在著名的吕岑战役中,瑞典国王古斯塔夫背部中弹身亡,年仅38岁。经过激烈厮杀,最终德国损失了6000人,而瑞典方面损失4000人。局势还尚不明朗,胜负还未最终决定,担心大权旁落的费迪南二世便再次对华伦斯坦下手了。

1634年1月,费迪南二世决定收回了华伦斯坦作为最高统帅的指挥权,并密令手下“要想尽办法逮捕谋反的头目及骨干分子,并把他们押送到维也纳,或者作为铁证如山的罪犯而就地正法。”1634年2月22日,费迪南二世签署布告谴责华伦斯坦犯有叛逆罪,要求全体军官拒绝听命于华伦斯坦。

而恰在几年前,当华伦斯坦花重金请开普勒算命时,开普勒曾经特别他提防1634年3月,说这将是一段充满苦难和危险的时间。

危险的时间快到了,皇帝的突然翻脸让华伦斯坦忐忑不安,就在费迪南二世签署的布告传来后,华伦斯坦就开始在自己所住的城堡周围密布一圈士兵。2月25日夜晚,另一位占星术士撒尼再次提醒华伦斯坦,说他正处于危险之中。然而,似乎已看透生死的华伦斯坦并未在意,而是平静地躺在床上睡着了。就在此时,皇帝雇佣的刺客们已经登上了室内的楼梯,原来,这些刺客的首领正是华伦斯坦的亲信德威路大尉,他已经被皇帝收买,前来刺杀华伦斯坦了。一众刺客冲向卧室门口,先一拥而上将惊慌失措的侍卫当场砍死。然后破门而入来到华伦斯坦的卧室,其中一名刺客责骂道:“你是个大坏蛋,发假誓的家伙,叛逆贼,老无赖!”令人奇怪的是,华伦斯坦既没有抓起利剑自卫,也没有后退躲避,更没有呼喊警卫队,而是任凭对方一把长剑插进了自己的心窝。

两天后,华伦斯坦派驻在西里西亚的军队举行起义,他们宣布放弃对德国皇帝的支持,并宣布弗里德兰公爵华伦斯坦为波希米亚国王,还宣誓效忠于瑞典。至于费迪南二世,一方面对华伦斯坦被刺事件假惺惺地表示了遗憾,并为其举行了葬礼。另一方面,他又喜出望外地对凶手们进行了赏赐,没收了华伦斯坦身后的巨额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