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不可思议的惊世预言
17828600000013

第13章 天文学家有“第二职业”:开普勒对华伦斯坦的预言(1)

科学距离迷信有多远?这个问题恐怕很难回答。当人类从蒙昧主义中一步步走向科学时,迷信的手段也在不断翻新。难道你没见过用电脑算命的场面吗?而回顾科学发展史,我们常常尴尬地发现:原来是炼金术催生了近代化学,原来是占星术催生了近代天文学……正因如此,今天我们熟知的许多大科学家,实际上都曾干过其他行当,而且干得相当“科学”。就像我们马上要认识的这位大天文学家,居然曾准确预言了一位显赫人物的死亡!

不可思议指数:★★★★★☆

1.天文学家的“灰色收入”

公元1600年,丹麦著名天文学家和占星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 1546—1601年)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之邀前往捷克首都布拉格。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29岁的年轻人。一番交谈后,二人一见如故。高兴之余,第谷便邀请对方当自己的助手。遗憾的是仅过了一年,第谷便因病逝世了,而那位年轻人则接替了他的工作。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天文学家开普勒。

知识链接:第谷·布拉赫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家和占星学家,1572年发现仙后座中的一颗新星(银河系的一颗超新星),第二年发表论文《新星》,后来受丹麦国王腓特烈二世的邀请,在汶岛建造天堡观象台,建造了许多大型精密的天文仪器,经过20年的天文观测,第谷发现了许多新的天文现象,如黄赤交角的变化、月球运行的二均差,并重新测量了岁差数值。曾提出一种介于地心说和日心说之间的宇宙结构体系:地球静居中心,行星绕太阳运行,而太阳则带领行星绕地球运转。

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 ,1571—1630年),德国著名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1571年,开普勒出生于德国的威尔德斯达特镇。长大后就读于蒂宾根大学,在这里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当时,大多数科学家都还没有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说。而开普勒早在在蒂宾根大学学习期间,很快就认可了这一学说。大学毕业后,开普勒做了几年教授,并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天文学著作。1600年,开普勒受邀去布拉格附近的天文台给第谷当助手。1601年第谷去世后,神圣罗马皇帝鲁道夫又委任开普勒为皇家数学家。

作为第谷的接班人,开普勒认真地研究了第谷多年来对行星进行仔细观察所做的大量记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后世天文学界一致公认,开普勒定律对行星绕太阳运动做了一个基本完整、正确的描述,解决了天文学上的一个基本问题。而后来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彻底解释了行星轨道运行的牛顿,也是在开普勒理论的基础上完成的。1627年,开普勒秉承第谷遗志,出版了天文学巨著《路德福星表》。这是天文史上令人称道的一部星表,其完备和准确度远胜于前人。此后的百余年间,该表一直被天文学家和航海家们奉为至宝。

知识链接:行星运动三定律

行星运动三定律,统称“开普勒三定律”,是指行星在宇宙空间绕太阳公转所遵循的定律。该定律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根据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等人的观测资料和星表,通过他本人的观测和分析后,于1609~1619年先后归纳提出的。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于任何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的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不幸的是,开普勒的晚年坎坷不断。特别是在“三十年战争”期间,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经常拖欠薪水,结果使子女众多、家庭负担颇重的开普勒陷入了经济困难。此外,在他的晚年,还不断遭到新旧教派两方面的迫害。1630年11月,因数月未得到薪金,生活难以维持,年迈的开普勒不得不亲自到帝国议会所在地雷根斯堡索取。不幸的是,他刚刚到那里就一病不起。11月15日,开普勒在一家客栈里默默辞世。而他死时,除一些书籍和手稿之外,身上仅剩下了7分尼(1马克等于100分尼)。

知识链接: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与他的恩师第谷一样,开普勒在从事天文学研究之余,也以占星家的身份活跃在欧洲。开普勒生来就对神秘主义事物十分入迷,经常卷入当时与重大政治、军事形势有密切关系的占星活动。

据记载,23岁时,开普勒曾被推荐到奥地利格拉茨路德派高级中学出任数学教师。但由于薪水很少,为了度日,他不得不在教学之余靠编制占星历书而养家糊口,对此行为,他自我解嘲地说:“作为女儿的占星术若不为天文学母亲挣面包,母亲便要挨饿了。”

在开普勒生活的时代,上流社会对能够预测人生吉凶祸福的占星术普遍持有浓厚的兴趣。于是,一方面为了生计,另一方面也为了有充足经费支持自己的科学研究,开普勒涉足占星术。

比如,他就曾为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1612年,1576—1612年在位)修订了新的星行表——《鲁道夫星行表》,并据此编定带有占星内容的历书。而在当时众多的历书编撰者中,开普勒一直以其预言的准确性而闻名遐迩。因为他的历书主要是从经验物理学的角度出发,来预报自然情况的。他在第一本自己编纂的年历上就预言:1595年,天气为大寒,且有土耳其人入侵。在一封写给别人的信中,开普勒说到:“年历至今都证明是对的。我们这儿是罕见的严寒。由于严寒,阿尔卑斯山的牧人死了不少。据可靠报告,有些人回家后一擦鼻子,鼻子就掉了;冻僵的关节也发生了骨疡。土耳其人在这些天里把从维也纳到诺伊施塔特的整个地区都夷为荒野,掳掠人口物品。”

除了编纂历书预测自然情况外,对于规模空前的“三十年战争”,开普勒也用占星术进行了预言。他在自己编写的占星年历中对1618年做了这样的预言:春季“不仅气候,而且首先是行星的运行,都使人偏好争斗”。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一年他甚至精确预言了“三十年战争”的爆发时间:“肯定在五月里爆发”。果然在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发生起义,三十年战争因此爆发。

到了后来,随着对占星术研究的深入进行,开普勒已经不把占星术单纯地作为副业来对待,而是把它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他曾说“我们可以看到,占星术无论如何与人们的经验相合,而与任何人都确知的原因则无关,我认为这就是占星术的价值……决不能视占星术为废物而弃之,这一点必须予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