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不可思议的惊世预言
17828600000012

第12章 为革命者吹响号角:克伦威尔时代的预言家

革命的胜利要靠什么?当然是勇气、实力和支持。但是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期间,除了政治家和士兵之外,还活跃着一批特殊身份的人,他们分别站在保王党和革命派两边,为每一场战役、每一次会议甚至每一次选举进行预言,从而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走向。这不可思议的一幕,绝非虚构。

不可思议指数:★★★★☆

1.英国的预言家们

话说在16、17世纪时,也就是近代科学的黎明到来之前,欧洲人对能够做出预言的占星术极为热衷。在当时,由占星家们所编写的历书堪称最为畅销的读物,据说销售册数甚至超过《圣经》。当时的一册占星历书,通常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这一年的天文事件,如日食、月蚀、行星的“合”之类;第二部分给出该年的历日以及注明重大的宗教节日之类;第三部分则对该年重大事件的预测,这些事件包括战争、自然灾害、年成丰歉等等。公众购买这种历书之后,既可以很方便地排算各种时刻的天宫图,又可以“预知”来年的大事,以及日常许多行事的吉凶宜忌等。不过要说起占星家们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无疑要属英国最具代表性了。

提起英国历史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伊丽莎白一世女王(Elizabeth I,1533—1603年),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这位女王虽然拥有众多优秀的品质,并且将英国带向了空前的辉煌。但是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她同样迷信占星术等神秘学说。有史料表明,为了更好地驾驭国家,伊丽莎白女王不仅随身配备了魔镜等用具,而且还曾召集了一批神秘的宠臣顾问,尤以约翰·迪(John Dee)最为得宠。

约翰·迪生于1527年,是英国中世纪著名的占星家,被当时的人们称为“魔术师”,除了在占星方面的傲然成绩外,约翰·迪还是天文学、数学、乐律、光学、地图绘制、航海、地理、密码学、医学、神学、法律、文学和历史方面的专家。由于天资聪明,少年时期,约翰·迪就被称为神童。1542年,约翰·迪才年仅15岁就进了剑桥大学。1548年获得硕士学位之后,约翰·迪来到了布鲁塞尔附近的卢万大学,在那里学习民法和数学,并且很快初露头角,许多当地的贵族都来邀请他。

1550年,约翰·迪回到英格兰,先在英王爱德华六世(Edward VI)的权臣诺森伯兰公爵约翰·达德利家里充当家庭教师。1553年,爱德华六世驾崩后,玛丽·都铎(Mary Tudor)成为英国女王。可两年之后,约翰·迪就被扣上了“预谋”和“做巫法”等罪行遭到逮捕,实际上,他不过是王室权利斗争的牺牲品,因与玛丽女王同父异母的妹妹伊丽莎白结交甚深而获罪。不久后,伊丽莎白也被捕。正因为这一段特殊的经历,使后来成为女王的伊丽莎白与约翰·迪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友谊。

知识链接:爱德华六世

爱德华六世(1537~1553年),英国国王,1547~1553年在位。亨利八世的独子,九岁即位,由舅父萨默塞特公爵爱德华·西摩摄政。坚持其父亲的国教政策。1549年,萨默塞特公爵在宫廷斗争中失势,诺森伯兰公爵摄政。爱德华六世年轻病弱,在位六年便去世。由于他并无遗下任何子嗣,便由其祖父亨利七世的外曾孙女—琴·格蕾继承王位。爱德华六世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他对近代英国的影响很大。他巩固了亨利八世所建立的英格兰圣公会,基本上完成了英国的宗教改革。

1558年,伊丽莎白幸运地登山了王位。经过约翰·迪的推算,女王将自己加冕日期的定在了1559年1月15日。此后,深受女王宠信的约翰·迪进入了人生当中最辉煌的时期。

1566年,约翰·迪搬进伦敦西南八英里处泰晤士河上的一处豪华住宅。在他的豪宅中,收藏有4万册书籍、各种科学和占星仪器,还有好几个实验室在进行着炼金试验。在他的豪宅中,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贵族和探险家络绎不绝,这里成为了探讨科学、研究占星理论的聚集地。尽管当时英国的官方法律禁止占卜术和巫术之类的实验,但是伊丽莎白女王和她的大臣们却对其深信不疑。据说,1577年,英国曾出现一颗彗星,以致于整个宫廷都陷入恐慌中,而约翰·迪便用了三天时间来安慰女王丢掉恐惧。而当航海冒险家德雷克完成环球航行回国后,据说还曾将一面来自美洲的阿兹特克黑曜岩镜子送给约翰·迪。

与约翰·迪这种依靠王侯的庇护供养不同,另一部分占星家已经在这个时代成功地走上了商业化道路。他们纷纷开办占星学事务所公开营业,通过为公众提供咨询来收取费用。在16、17世纪,英国三位最负盛名的占星家:福尔曼(Csimon Forman,1552—1611)、利利(Willian Lilly ,1602—1681)、布克(John Booker ,1603—1667)都曾在伦敦公开营业。这三人可称为那时的三大预言家。

在那个年代,英国人对于求神问卜十分热衷。有关文献资料显示,当时英国的这些专业占星家生意非常红火,他们的事务所经常门庭若市,业务十分繁忙。例如,1597—1601年间,福尔曼平均每年进行1000次占星计算;利利在他业务的高峰期,每年进行占星计算近2000次;布克在17年间处理的咨询则达到16500 次!所谓接待顾客的咨询,可以是主顾亲自前来求教,也可以派人前来或以书信传达。若是问题简单,占星学家或许片言即可发付,否则就要进行占星计算,通常每次耗时不过一刻钟。总的来说,只要是有名望的占星家,通常都能赚到很多钱的。例如身为三大预言家之一的利利,对于穷人的咨询往往不收报酬,还呼吁同行们“无偿地施予穷人”,但仅仅通过向高级政客提供机密建议,他就能获得极高的酬金。例如1647年他为一位保王党派来的中间人提供关于军事行动的建议,取酬20金币;1649年他受雇于国务会议,取酬25镑现金外加每年100 镑的津贴;据说1662年这一年中他赚了500 镑,这在那个时代是可一笔巨款,其购买力抵得上如今的50万英镑。

通常,这些专业占星家所开设的项目大多属于私人性质,其名目包括寻找失物、航海预卜、预测物价、预测胎儿性别、预测寿命等等。但在特殊时期,他们也应邀涉入政治领域。例如在伊丽莎白女王时期,福尔曼就曾被要求预测1597年的国会会议以及1599年埃赛克斯伯爵出征爱尔兰等重大事件的前景。另一位占星学家阿什莫尔则在王朝复辟时期周旋于国王查理二世与国会之间。大臣政客向他探询国王与国会之间关系发展的情况;而国王本人也向他请教与国会间关系方面的占星学意见,并要求阿什莫尔用占星学方法为自己选择吉利时辰,以便自己于1673年10月27日向国会发表演说。

不过在这方面,最令人感兴趣的当属克伦威尔与利利的故事。

2.克伦威尔的革命

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他1599 年出生于英国一个属于清教徒的中等乡绅家庭,1616年进入剑桥大学,后因父亲去世辍学回家料理农庄,1620年同伦敦一个商人的女儿结了婚。当时英国正处于詹姆斯一世统治时期,王权和议会间的裂痕逐渐加大。1625年查理一世(Charles I)即位后,国王与议会彻底决裂。1626年,由于急需资金,查理一世被迫重新召集议会,而克伦威尔就在此时当选为议员。1628年,顽固的查理一世解散议会,开始了11年的漫长独裁统治。在反对国王的运动中,克伦威尔逐渐成为革命派领袖。

1642年8月,英国内战爆发。9月,克伦威尔以上尉军衔统率一支60名志愿者的骑兵团加入战斗。1643年初,克伦威尔成为骑兵团首脑。1644年7月,在著名的马斯顿荒原战役(Battle of Marston wilderness)中,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大获全胜。1645年6月14日,克伦威尔大败王军,战役以胜利告终。1646年5月,查理一世被迫秘密投奔苏格兰人。1648年,由于各地纷纷爆发王党叛乱,二次内战开始。克伦威尔再次率军击败保王党,俘虏了查理一世。

知识链接:马斯顿荒原战役

马斯顿荒原战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国会军同国王军队之间的一次著名战役。1643年,议会和苏格兰签订了一份“神圣的同盟和公约”,根据这个条约,1644年,苏格兰军队与托马斯·费尔法克斯所领导的北部军队以及曼彻斯特和克伦威尔领导的东部联盟所组成的联军,在英格兰北部的马斯顿草原与王党军队展开大会战,国会军包围约克镇,国王查理一世命令鲁伯特王子前往约克镇解围。鲁伯特在约克镇解围后把国会军赶到马斯顿前往约克镇解围。鲁伯特在约克镇解围后把国会军赶到马斯顿,并紧追国会军至马斯顿荒原。7月2日,克伦威尔率部在此击溃鲁伯特军的左翼,并猛攻王军的中路。王军损失惨重,死亡三四千人。这次战役是国会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1649年1月,在克伦威尔的推动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克伦威尔被任命为共和国整个武装部队的总司令。1653年12月,议会全部权力移交给克伦威尔。1654年2月16日,根据新宪法,克伦威尔担任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护国主,开始了将近四年的独裁统治。在1656年9月召开的议会上,克伦威尔被加冕为国王。不过由于健康状况恶化,1658年9月3日,克伦威尔因病去世。

3. “护国主”相信预言家

如同当时绝大多数政治家一样,克伦威尔也未能免俗,他对能够做出预言的占星家们也非常信任,其中最受他青睐的就是身为三大预言家之一的利利。

利利出身于贫苦自由民之家,起先在别人家做仆人,后来因娶了东家的遗孀才摆脱经济上的困境。1641年,虽然他只学习了不到两个月的占星学,但却敢在高手如林的伦敦正式开业,经营占星业务。三年后就出版了他的第一册占星历书。由于与生俱来的天分,他迅速成为占星这一行的后起之秀,又进而成为本行公认的领袖,在平民和上层社会中都拥有巨大影响。

说起17世纪以占星家的身份对王朝军政大事的预测和参与,利利无疑是最著名的一位。从16世纪末开始,英国政局就进入多事之秋。17世纪上半期,国王与议会的长期对立与斗争导致了两次内战,最后王军战败,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接着又轮到克伦威尔独裁,之后是王朝的复辟,一直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之后,英国的政局才稳定下来,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政体才终于建立起来。

不可思议的是,就在这动荡不安的百年间,各方势力都请求占星家为自己预测局势、提供决策建议。正是在这一情形下,利利登场了。

知识链接: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是指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称之为“光荣革命”。1685年,詹姆斯二世不顾国内的普遍反对,改变宗教政策,又向英国工商业主要竞争者法国靠拢,从而危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688年11月1日,其女婿威廉率军在托尔湾登陆,詹姆斯二世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获送回伦敦。12月,威廉兵不血刃进入伦敦,成为英国国王。1689年10月,英议会正式批准《权利法案》。这次政变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作为著名占星家的利利很会观察形势,分析时局,因而左右逢源,几乎从不落入困境。在国王与议会内战期间,他站在了议会方面,利用他的巨大声望为议会军队助威。

据说当克伦威尔的军队在苏格兰时,曾有一位士兵拿着利利编的占星历书,向过路的议会军队鼓动说:“看哪,听利利是怎么说的吧——你们在这个月就能取胜!战斗吧,勇敢的小伙子们!”

而在1648年,当议会军围攻一座王军控制的城市久攻不下之时,利利又和前面提到的三大预言家之一的布克一起,被派去鼓舞士气。这两位影响巨大的占星家一致预言“这座城市将很快被攻克”,结果竟真的应验了。有趣的是,围城战之中也有忠于国王的占星家汉弗莱,尽管他竭力用虚幻的援兵消息鼓舞守城军队的斗志,但是无济于事。

一系列有助于议会军队的预言使得当时社会上甚至流传一种说法,说如果国王能将利利收买过去,足可抵得上六个团的军队。不过,利利还是明智地站在胜利者议会军一面。到了共和国与“护国主”克伦威尔当政期间,利利名望更大,甚至当着克伦威尔和枢密院官员们的面用天宫图推算国会选举的结果。

1660年,王室成功复辟,查理二世(King Chales II)当政,但不可思议的是,曾为共和国竭力服务的利利却安然无恙,并且还能堂而皇之地继续经营他的占星事务所。原来,在他公开反对国王、支持议会的同时,也向国王的支持者提供了一系列帮助国王从被囚之处出逃的建议。此外,他还积极为复辟政府提供占星咨询。可以说,这位占星家用他那一套神秘的理论解释或者塑造了整个16世纪的英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