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1617200000009

第9章 一位坚持实践的伦理学家——泡尔生

弗里德里希·泡尔生,德国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教育家。1846年,泡尔生出生在施勒斯维的一个农民家庭。1871年毕业于柏林大学,四年后任柏林大学教授。其一生的主要活动是在柏林大学从事教学和著述。泡尔生的著述主要包括哲学、伦理学和教育学三个方面。其主要代表作品有《哲学手记》和《伦理学体系》。青年毛泽东十分欣赏其伦理学说,称“百般之价值依个人而存,使无个人则无宇宙”,又称“泡尔生注重内界修养者,所以挽救物质文明之弊”。

【毛泽东评点泡尔生】

此语甚精。

观此语始知泡氏亦以个人主义为基础,此个人主义乃为精神的,可谓之精神之个人主义。个人有无上之价值,百般之价值依个人而存,使无个人(或个体)则无宇宙,故谓个人之价值大于宇宙之价值可也。

——摘自《〈伦理学原理〉批注》,见《毛泽东早期文稿》第151页。

大凡英雄豪杰之行其自己也,发其动力,奋发踔厉,摧陷[廓]清,一往无前,其强如大风之发于长谷,如好色者之性欲发动而寻其情人,决无有能阻回之者,亦决不可有阻回者。苟阻回之,则势力消失矣。吾尝观古来勇将之在战阵,有万夫莫当之概,发横之人,其力甚猛。谚所谓一人舍死,百人难当者,皆由其一无顾忌,其动力为直线之进行,无阻回无消失,所以至刚而至强也。豪杰之精神与圣贤之精神亦然。泡尔生所谓大人君子非能以义务感情实现,由活泼之地感情之冲动而陶铸之,岂不然哉,岂不然哉!

——摘自《〈伦理学原理〉批注》,见《毛泽东早期文稿》第219—220页。

泡尔生固注重内界修养者,所以挽救物质文明之弊。

——摘自《〈伦理学原理〉批注》,见《毛泽东早期文稿》第265页。

【泡尔生小传】

弗里德里希·泡尔生,德国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1846年,泡尔生出生在施勒斯维的一个农民家庭。1871年泡尔生从柏林大学毕业,四年后任柏林大学教授。其一生的主要活动是在柏林大学从事教学和著述工作。

泡尔生的著述非常丰富,涉猎内容十分广泛,不仅有哲学、伦理学的作品,还有教育学的专著。泡尔生的作品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曾产生过很大影响。作为一个哲学家,他在1892年初版的《哲学导论》,曾经风靡一时,到1929年已出版至42版,被人广泛阅读。列宁在1903年流亡日内瓦期间就曾读过此书,并写有一些札记。作为一个伦理学家,《伦理学体系》是他惟一系统的伦理学著作。该书共分为四编。第一编为人生观与道德哲学的历史纲要;第二编论述了伦理学体系的基本概念与原则;第三编是德性与义务论;第四编为国家和社会理论纲要。书前还有一个导论,介绍了泡尔生对伦理学的概念、对象、职能、方法等问题的看法。1900年,日本学者蟹江义丸将《伦理学体系》一书中的序论和第二编译成日文,以《伦理学原理》之名出版。1909年10月,蔡元培先生将日译本翻成中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后多次重印。1917年至1919年,杨昌济先生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即将蔡先生的译本作为该校的伦理学教材。毛泽东同志当时正在一师学习,极爱读这本书,并在他读过的书本上写下了12100余字的批语。从毛泽东同志的批语来看,《伦理学原理》在毛泽东同志伦理思想的形成初期是产生了很大影响的。

泡尔生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已经露出许多危机征兆的时代。在哲学思想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思想家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展开了广泛的争论。培根的唯物主义、斯宾诺莎的心物平行论、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等都对泡尔生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伦理学领域内,传统伦理学中的两大派即形式论派和目的论派,经过近200年的论争,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以法国唯物主义和英国的边沁、穆勒为代表的目的论派,强调行为的效果和目的,认为功利是道德行为的最重要目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求幸福和快乐。以康德为代表的形式论派,则坚持认为道德行为的至善,主要依赖于它的动机,而无需涉及它的效果,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求得快乐,而在于自我实现。伦理学上的两大派的思想,对泡尔生伦理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泡尔生的著作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各派的学术观点都采取了批判的研究态度,对双方对立的观点都能深入地分析其得失,并试图寻找一些能兼顾双方观点的折衷的看法。在泡尔生看来,伦理学不仅是一门实践的科学,并且居于各种实践科学之首。伦理学的职能是双重的,一是决定人生的目的是至善,二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和手段。前者即对最终目的或至善的确立是属于善论的事情,后者即展示通过什么样的内在品质和行为类型可以达到至善,这是属于德论的事情。他的整个伦理思想体系,都是以这两种职能来建构的。

在善论和德论问题上,泡尔生都充分表现了他的折衷调和主义的思想。在善恶确定的标准上,目的论和形式论两派存在着相互对立的看法。目的论一派根据行为和意志对行为者及其周围人的生活自然产生的效果来区别善恶,即有助于保存和推进人类福利的即为善,反之则为恶。形式论一派则坚持认为善恶的概念是意志自身的绝对性质而无需涉及行为的效果和目的。泡尔生试图剖析这两种对立的观点,他认为形式论关于道德本身即有价值,即目的论的论点是不言自明的,但形式论完全不讲实际效果,主张为道德而道德的观点却失之偏颇。在这点上,他明确表示赞成目的论,认为道德是完善人生的一种手段,效果应作为评价善恶的重要根据。但同时他又对目的论的观点有所保留,他认为在道德判断中应当把对人和对事的判断区别开来,前者关系到意向、动机,后者关系到行为的倾向、效果。前者的标准是良心和义务,后者的标准是目的和效果。

在至善问题上,泡尔生提出了他的自我实现论观点。他认为意志并不是指向快乐这样一种主观的感觉,意志具有最高的目标——实现完善的生活内容,这个目标可称之为幸福。他这种指人的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价值的实现的至善论观点,表现出倾向于形式论的思想。他在批评目的论一派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快乐的思想时指出,快乐不是意志的目的,而常常只是意志在实现自己的目的之后产生的满意的感觉。他还从心理学、生物学等方面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论证,指出快乐不能成为判断道德价值的标准,而且快乐本身是否有道德价值还需要依据其它条件来确定。

在通过什么样的内在品质和行为类型可以达到至善——亦即德论问题上,泡尔生以康德的理性意志论为基础,博取各家之长,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他认为,尽管实现完善的生活是意志自身的一种趋向,但是意志并不是本身就具备了指导人们达到这一目标的那些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是要通过培养而获得的。

在德性问题上,目的论认为效果是确定德性是否具有价值的依据,而形式论则认为德性就是幸福,德性自身就是价值。泡尔生把德性定义为旨在提高个人和集体的幸福的意志习惯和行为方式,接受了德性自身就有其形式上的价值的观点,但他同时又认为只讲德性不讲效果是片面的,德性的价值在于它是达到完善的生命表现的可靠向导,在于它能指导行为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德性培养的问题上,泡尔生一方面强调个体的心理经验,一方面又十分强调环境的作用。他认为德性的培养主要是意志的教育和情感的训练两个方面。意志的教育使意志获得对本能冲动的控制能力,情感的训练可以达到合乎理性的情感状态。但是德性的培养过程并不完全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人在青少年时期主要是接受他人的教育,以后他才能在道德上独立并主要通过自我教育来培养德性。为此,泡尔生十分强调青少年时期的社会教育对培养人的德性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教育是社会对个人的意志发展的最主要帮助手段。这种思想大概与其教育家的身份不无关联。

总的来说,泡尔生这本伦理学巨著是对西方传统伦理学思想的一次全面总结和深入研究,是我们了解西方传统伦理学思想的一本难得的教材。

【作者点评】

泡尔生的哲学观点是二元论,其伦理思想的特点是调和直觉与经验、动机与效果、义务与欲望。这种伦理学观点实际上也是哲学二元论思想的一种反映,其实也就是对传统伦理学中目的论派和形式论派观点的一种糅合。他希望避免两派的片面性,这是可取的,但是他并没有真正解决两种见解理论上的对立,而是游离于两种意见之间,形成了一种折衷的理论,这种折衷理论说白了也就是按照他自己的理解,对两派的论点各取所需,因此,最终没有脱离原来的框框,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理论流派。

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泡尔生在伦理学、哲学、教育学理论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作为一个知名的学者,他的著作在世界各地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本身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了泡尔生本人对理论的贡献!

(刘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