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1617200000007

第7章 辩证法的创始人——黑格尔(1)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1770年8月27日,他出生在德国西南部的斯图加特城,少年时期就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后在图宾根神学院攻读哲学,获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他长期担任教师,讲授“实在哲学”、“耶拿逻辑学”、“形而上学”、“哲学史”等课程。并出版了论述唯心辩证法的巨著《逻辑学》(通称《大逻辑》)。1816年,他在海德堡大学任哲学教授,次年出版他的重要著作《哲学全书》,从而形成了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1818年,他被普鲁士国王聘请为柏林大学教授,主持哲学讲座。1831年,他荣获国家奖——三级红鹰奖章。毛泽东称黑格尔“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先生”。

【毛泽东评点黑格尔】

生活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期的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对于辩证法曾经给了很重要的贡献,但是他的辩证法却是唯心的辩证法。直到无产阶级运动的伟大的活动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综合了人类认识史的积极的成果,特别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的部分,创造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个伟大的理论,才在人类认识史上起了一个空前的大革命。

——摘自《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142页。

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他大大地发展了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即客观的辩证。他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先生,也是列宁的先生,也是我们的先生。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没有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摘自1964年2月9日毛泽东接见外宾的谈话。

我劝在座的同志,你们如果懂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那就还需要补学一点它的对立面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康德和黑格尔的书,孔子和蒋介石的书,这些反面的东西,需要读一读。不懂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

——摘自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

【黑格尔小传】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年)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从康德的理性批判的哲学出发,又发挥、改造费希特哲学和谢林哲学,创立了西方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中丰富而系统的辩证法思想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顶峰,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黑格尔曾说过:“就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妄想一种哲学可以超出它那个时代,这与妄想个人可以跳出他的时代,跳出罗陀斯岛,是同样愚蠢的。”见《法哲学原理》第12页,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黑格尔作为一个大哲学家,正是他所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德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和谋求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表现。

1770年8月27日,黑格尔生于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公国的斯图加特城。符腾堡公国是德国许多诸侯封建统治的典型小邦之一,因其西部邻近法国,南部与瑞士接壤,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运动的影响也较快。黑格尔的祖父是路德新教的牧师,诗人席勒诞生时就是由他主持洗礼的。出身于笃信路德新教家庭,对黑格尔的思想信仰有着深刻影响。他父亲是税务局书记官,后任运输局的顾问。他母亲是一个有多方面教养的人,对他影响较大。

黑格尔5岁入拉丁学校,7岁进中学。尽管他各门学科成绩优良,父母还是为他聘请了家庭教师,给他补习几何学、希腊文和拉丁文,这为他阅读古典文学、哲学,根据希腊文、拉丁文的原始材料研究哲学史打下了深厚的基础。黑格尔以读书为最大乐趣,尤其喜欢读严肃的书,并养成了一个独特的习惯,即把读过的重要内容详细地摘录在一张张活页上,然后按照不同学科加以分类,放在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些文件夹伴随了他一辈子。黑格尔读中学时少年老成,安分守己。他喜欢留心观察与记载矛盾的现象,在日记中客观地记载着一些日常琐事和同老师散步时的谈话等。如1785年6月28日的日记,他从少年人对樱桃垂涎三尺,而老年人无动于衷的事实,记下自己悟出的道理:“年青之时,想吃不得吃,年老之时,有吃不想吃。”中学时期,他对研究历史、思索考察历史事件有突出的兴趣,而对哲学的兴趣仅表现在大段抄录洛克、休谟和康德的著作上。

1788年10月到1793年秋,黑格尔在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前两年主要学哲学,他以《论义务的界限》的论文进行了答辩,获哲学学士。后三年主要学神学,毕业时写了一篇关于符腾堡教会史的论文答辩。在大学期间,黑格尔和最杰出的两位同学结下了诚挚的友谊,其中的一位就是对他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另一位代表谢林。他和谢林结交的基础,起初并不是哲学,而是政治,理论方面的共同兴趣是后来才发生的。当时黑格尔对哲学并没有多少爱好,神学院学生们组织了一个研究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团体,年轻的谢林积极地参加活动,黑格尔则无动无衷,他对政治着了迷。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受到德国进步力量的热烈欢呼。图宾根成立了一个政治俱乐部,他和谢林都是俱乐部的积极分子。他在朋友的纪念册中题有“自由万岁”和“卢梭万岁”等口号,他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去郊外种植了“自由树”。黑格尔对法国革命的热情和肯定是始终如一的,直到晚年他在《历史哲学讲演录》中还公开宣称:法国革命,“这是一次壮丽的日出。一切能思维的生物都欢庆这个时代的来临”。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05页。

1793年秋,黑格尔从图宾根神学院毕业后,并没有去当牧师,他根本不想从事宗教生涯。他先后到了瑞士的伯尔尼、德国的法兰克福等一些城市当家庭教师,直到1800年。这期间,他一方面研究哲学、历史、宗教等理论问题,特别是对康德、费希特、谢林的著作进行了认真研读。另一方面他密切关注当时英国的经济和法国革命的发展,经常阅读、系统研究两国报纸上的材料,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些著作也作了较深入地研究,同时对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和新成就也很注意。他本人不像康德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他着重于领会和把握自然科学发展的总趋势,相当自觉地意识到哲学的发展有赖于承认、利用和改造自然科学提供的成熟的资料。黑格尔这种注重实际和实证科学的态度,为他日后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前提和条件。

1801年,黑格尔因父亲一年前去世而分得3000多古尔盾的遗产,于是决定到当时谢林任教的耶拿大学谋求教职,同年10月以就职论文《关于行星轨道的哲学》获得哲学编外讲师的资格。同年,他第一次见到了歌德,并与他结下了终身的友谊。在耶拿大学,黑格尔讲授“实在哲学”、“耶拿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哲学”、“哲学史”以及“高等数学”等。他口才并不出众,讲课比较深奥难懂。他低沉地讲着,费劲地斟字酌句,特别是涉及简单明了的事物更是如此,给人一种印象,仿佛这些事物正因其浅显易懂反而使他作难。一旦突破了这些障碍,谈到问题的本质时,他便变得从容不迫,嗓门也大了,双目炯炯发光。他经常陷于沉思,显得超脱而宁静,好像什么事情也打搅不了他。据说他有一次思考问题,在同一个地方站了一天一夜。还有一次,他一面沉思一面散步,天下雨了,他的一只鞋陷进了烂泥,他都没有察觉,继续往前走,脚上只剩下一只鞋。这期间,黑格尔起初还站在谢林哲学立场上,同他一起办杂志,批判康德和费希特。但是实际上黑格尔哲学思想正在逐渐形成,终于在1807年完成了他的奠基性重要著作《精神现象学》。这部著作已经包含着以后黑格尔全部哲学的雏形、萌芽和主要的观念,他还对谢林的非理性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标志着黑格尔已成为一个成熟的思想家,走上了独立发展自己的体系和方法的道路。正如马克思所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见《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第10页。

1807年,为生活所迫,黑格尔在班堡当了一年报纸编辑。当时班堡在法国部队的占领下,无言论自由,办报受到限制,黑格尔只能当当编辑,他只写过一篇涉及辩证思维的哲学随笔《谁在抽象地思维》。从1808年到1816年,黑格尔到纽伦堡一所文科中学当校长,并亲自讲课。1811年9月16日,黑格尔与出身于纽伦堡名门世家的玛丽·冯·图赫尔结婚,已年过不惑的哲学家终于感受到了家庭生活的幸福和甜美,他在给好友的信中欣喜地写道:“我终于完全实现了我的尘世宿愿。一有公职,二有爱妻,人生在世,夫复何求。”见《黑格尔书信集》第1卷,第271页。黑格尔当中学校长期间,在法国革命的影响下,德国封建制度受到沉重的打击,普鲁士被迫实行某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成分终于摆脱长期停滞状态而走上了发展的道路,最后拿破仑垮台,欧洲包括德国普遍出现了封建反革命势力的复辟。正是在这样历史转折和剧变的条件下,黑格尔完成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专门论述唯心辩证法的巨著《逻辑学》(1812—1816年),分三卷出版,通称《大逻辑》。这部著作全面地论述了辩证的一般发展规律,列宁称“在黑格尔这部最唯心的著作中,唯心主义最少,唯物主义最多”。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第1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