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1617200000004

第4章 人口学家——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英国经济学家,人口理论创立者。1766年,他出生在英格兰一个土地贵族家庭。青年时期,他在剑桥大学攻读历史、文学和哲学,成为优等生。大学毕业后曾留校任教。1799年,他到欧洲一些国家调查人口问题,创立了“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生产资料以算术级数增长”的理论,成为人口学家。此外,他出版了《政治经济学》一书,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提出有效需求论,试图从有效需求不足的角度论证经济危机,在经济学上卓有建树。1824年,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毛泽东称其人口理论是“一套谬论”。

【毛泽东评点马尔萨斯】

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再增加多少倍人口也完全有办法,这办法就是生产。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像马尔萨斯者流所谓食物增加赶不上人口增加的一套谬论,不但被马克思主义者早已从理论上驳斥得干干净净,而且已被革命后的苏联和中国解放区的事实所完全驳倒。根据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的真理,中共中央已命令全国各地的共产党组织和人民解放军,对于国民党的旧工作人员,只要有一技之长而不是反动有据或劣迹昭著的分子,一慨予以维持,不要裁减。十分困难时,饭匀着吃,房子挤着住。已被裁减而生活无着者,收回成命,给以饭吃。……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

——摘自

马尔萨斯(1766—1834年)是人口理论的创立者,英国经济学家,他出生于英格兰一个土地贵族家庭。他的祖父因为曾在英国财政部供职,又是南海公司的董事,因而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在伦敦和剑桥,都置有自己的地产。马尔萨斯的父亲继承了这份家产,其父虽然出身贵族,但颇有自由主义思想,他同卢梭是朋友,经常通信往来,据说他还是卢梭遗嘱的执行人。父亲对马尔萨斯管教很严格,马尔萨斯少年时期并没有进过学校,父亲亲自管理他的教育,曾聘请多名优秀学者担任马尔萨斯的家庭教师。1784年,18岁的马尔萨斯得到剑桥大学耶稣学院的奖学金,在那里学习历史、诗歌和现代语言,也学习哲学和神学,他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成绩非常优秀,在1788年大学优等生考试中,马尔萨斯是九名一等合格者之一。马尔萨斯大学毕业后留在学院任研究员,直到1788年他32岁时加入英国教会的僧职,到奥尔贝里教区去任牧师。1799年他到欧洲一些国家调查人口问题,1805年任黑利伯里学院历史和政治经济学教授。1819年马尔萨斯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18世纪末,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充分暴露出来,大批人口失业,人民贫困化日益严重。英国作家威廉·葛德文在1793年发表了《政治正义的研究》一文,揭露了英国社会人民贫困的原因,论证了消灭私有制的必要性。针对这篇文章,马尔萨斯认为有必要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1798年他匿名发表了《人口原理对于社会将来进步的影响——反对葛德文、康多塞及其他作家思考的评论》,阐述了他对人口问题的看法。

马尔萨斯在此书的序言中说,他已经用和愿望完全不同的心情读了关于社会将来进步的某些思索性文章,感到他们是在幻想,他看到的是在人类进步道路上的“巨大和不可征服的困难”,这就是人口的力量是无限地大于地球生产人的生活资料的力量。

马尔萨斯以英国为例说明人口增长和生活资料增长的关系,他指出:“这岛国的人口,约计700万。我们假设现有产物,恰恰足够维持这个人数。在最初25年间人口增为1400万,食物也增加一倍,生活资料与人口的增加相等。在第二个25年间,人口将为2800万,生活资料仅足维持2100万。在第三个时间内,人口将为5600万,生活资料仅足维持这人数的一半。在100年末,人口将为1.12亿万,生活资料却仅足支持3500万。其他7700万人,遂全无给养。”见马尔萨斯《人口原理》234页。

马尔萨斯接着分析:“随便假定世界有多少人口,比方假定有十亿罢,人类将以1、2、4、8、16、32、64、128、256、512那样的增长率增加;生活资料却将以1、2、3、4、5、6、7、8、9、10那样的增加率增加。250年内,人口对生活资料即将成512对10之比。300年内,将成4096∶13,两千年内,生产物虽有极大的增加,差额亦会弄到几乎不可计算。”

为此,马尔萨斯归纳出自己的人口理论。他的人口理论为3个命题:①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②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显著地抑制。③这些抑制全部归纳为道德节制,贫困和罪恶。他认为这三点是支配人类命运的“人口自然规律”的基本内容。马尔萨斯根据上述基本观点引伸出几点结论:①贫困和罪恶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②只有私有制才能消除人口的过快增长。③工人的工资受人口规律的支配,工资水平随人口的增减而变动。④济贫法促使人口增长。该理论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认为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食物生产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赶不上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人口需要,并认为这是“永恒的人口自然规律”。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错误的,其根本的错误在于他抛开了社会制度,抽象地从生物属性和脱离现实的假设来说明人口规律,并用这杜撰的抽象的人口规律,企图把苦难和罪恶归结为人口增加,以掩盖资本主义社会和贫困的真正根源。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一书发表后,在接下来的五年间,他到欧洲大陆多个国家进行了访问,调查人口问题,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1803年,马尔萨斯用自己的名字发表了人口论的第二版,书名改为《人口原理或关于过去和现在人口对人类幸福的影响的意见》。第二版保留了第一版的基本内容,增加的新内容是,抑制人口增长有积极抑制(饥饿、战争、贫困),还有预防抑制即道德抑制。

除了人口理论以外,马尔萨斯在经济学方面也有建树。马尔萨斯在1814年写出了《论谷物法的影响》,论述了拥护和反对农业保护制的问题。1815年他又写了《对限制外国粮食进口政策的一个意见的论据》,明确主张实行保护制,主张用抬高粮价的办法来振兴农业。1815年,他还发表了《论地租的性质和发展以及调节地租的若干原则》,虽然他的地租理论主要是说明不生产的消费阶级必须永远存在和扩大,地租要永久存在和增长,反映的是土地贵族的经济利益,但马尔萨斯关于农业改良能提高地租的看法,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1820年,马尔萨斯出版了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对政治经济学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总结。他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提出“有效需求论”,试图从有效需求不足的角度来论证经济危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和有效需求论都被后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以新的形式加以发挥。特别是到了20世纪,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被发展成为新马尔萨斯主义。新马尔萨斯主义认为人口过剩是现代社会一切灾难的根源,主张用发动战争、传播病菌、瘟疫等手段把过剩的人口从地球上消灭掉。这个理论显然成为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理论根据,而事实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口过剩,不在于对已有的生活资料来说人口过剩,而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剥夺了这些人口享有生活资料的权利。

马尔萨斯虽然和大卫、李嘉图在理论上有分歧,但他们在私交上是朋友。1821年当“政治经济俱乐部”成立时,他们都是该俱乐部的成员。由于马尔萨斯在学术理论上的成就,1824年,马尔萨斯被选为英国皇家文学协会的十名会员之一,他又是1834年建立的英国统计学会最早的会员之一。马尔萨斯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声望,他是法兰西学院的会员。1823年他被选为道德和政治科学院的五名外籍会员之一,他还是柏林科学院的成员。

马尔萨斯虽然出生土地贵族家庭,但在政治上,他却是辉格党(自由党的前身)员。在当时英国工业发展,经济繁荣的条件下,辉格党的政策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唯物论哲学家洛克也是辉格党的积极活动分子。

1834年12月23日,马尔萨斯和他的妻子正在家里欢度圣诞节时,因心脏病突然发作逝世,享年68岁。

【作者评点】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而中国人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最熟悉不过了。毛泽东是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批判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分析中国之所以发生革命,主要是因为人口太多和受西方思潮影响,而毛泽东尖锐指出:艾奇逊鼓吹中国发生革命的原因,在于人口太多,这表明艾奇逊的历史知识等于零。华盛顿、杰斐逊们之所以举行反英革命,是因为英国人压迫和剥削美国人,而不是什么美国人口过剩。中国人民历次推翻自己的封建朝廷,是因为这些封建朝廷压迫和剥削人民,而不是什么人口过剩。俄国至今还是土地多过人口很远的,照艾奇逊的道理是不能设想会发生革命的,但是却早已发生了。艾奇逊鼓吹发生革命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口过剩的实质是希望中国共产党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只有靠美国的面粉,即是说变为美国的殖民地,才有出路。

毛泽东在人口问题上抓住了实质: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首先是发展生产力,但是在生产力得到发展而人民还没有饭吃时就是社会制度出了问题,那就需要用革命来解决。所以他能够自豪地宣布: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像马尔萨斯者之流所谓食物增加赶不上人口增加的一套谬论,不但被马克思主义者早已从理论上驳斥得干干净净,而且已被革命后的苏联和中国解放区的事实所完全驳倒。山还是这些山,水还是这些水,中国人民生活在解放前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事实是能够足以说明问题的。

夸大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错误的,“人口决定论”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但也应该看到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口增长应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基本适应,也要与生态环境的承受力相适应。而不是如毛泽东所说的“再增加多少倍人口也完全有办法”。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确实很重要,但在特定的条件下,这种发挥是有限度的,必须充分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正因为毛泽东在人口问题上观点的偏颇,导致他对马寅初《新人口论》的两面态度,口头上他对马寅初的人口论是支持的,明白“物质生产要计划,人口生产也要计划”的道理,但毛泽东的自信使他接受不了马寅初的理论。他想的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政策得当,努力生产,方向正确,人口再多也没有什么好害怕的。所以当康生说,马寅初的马不是马克思的马,而是马尔萨斯的马时,毛泽东并没有站出来反对,马寅初由此遭到错误的批判。“错批一人,多生三亿”。这场错误批判所酿成的苦果中国人只能痛苦地吞下,片面强调人口多的好处,不重视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从而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将长期发生作用,为此,“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应当是而且必须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任何掉以轻心的作法都只能遗误中华民族的事业。(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