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宁夏历史名人(上)
14254400000009

第9章 秃发树机能

秃发树机能(?~279),西晋鲜卑族起义首领。“河西鲜卑”秃发部首领匹孤四世孙,他在祖父寿阗死后接替大首领位置。鲜卑族原居牧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额尔古纳河以南至西拉木伦河以北地区。后来部落渐渐繁衍,势力日益强大,便不断向西移动,到了东汉初,已经散布于河西地区(今宁夏北部至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在今宁夏地区活动过的鲜卑族先后有乞伏部、鹿结部、秃发部。魏晋时期,内迁的各少数民族往往被统治阶级视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备受期压与盘剥。地方官员“或以狙诈,侵侮边夷;或干赏啖利,妄加讨戮”,因而各少数民族的反抗怒火犹如干柴烈火,一触即发。

晋秦始四五年(268~269 年)间,河西、陇西地区连年大旱,各族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朝廷不但不进行安抚和救济,反而施行高压手段。新任秦州刺史胡烈一上任,就对少数民族使用武力,先屯兵于高平川(今宁夏固原市清水河流域),后又派兵进占麦田一带(今甘肃、宁夏两省区的靖远、中卫两县市交界地区)的“河西鲜卑”聚居地。为了自卫和保护家园,秃发树机能被迫带领鲜卑族人民进行武装反抗。

泰始六年(270 年),树机能率鲜卑部众与胡烈指挥的官军在万斛堆(今宁夏中卫与甘肃靖远交界地区黄河北岸腾格里沙漠南缘)进行恶战,官军被打败,胡烈毙命。树机能军威大震,士气旺盛,便乘胜率众南下,一举攻占高平(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晋武帝司马炎再派杜预为秦州刺史,命尚书石鉴为安西将军,率大军西征。但是西晋、鲜卑两军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交战,官军不仅没有消灭树机能,反而带动了今陕甘宁境内的各少数民族纷纷参加到反晋的斗争中去,尤其是以原被安置在安定郡的“北地胡”所组建的一支匈奴军队战斗力最强。各民族的军队相互配合,并肩战斗,一举攻占了金城郡(今甘肃兰州),陈斩凉州(今甘肃武威)刺史牵弘,使得北边的凉州、南边的秦州(今甘肃天水)等战略要地都被民族军控制。晋廷朝野大为震动,晋武帝“每虑斯难,忘寝与食”。树机能又乘胜于咸宁元年(275 年),率众向金城和凉州以西的广大少数民族区域发展。晋廷更加惊恐,深怕这支火把会点燃起西部少数民族更大范围和更加猛烈的反抗烈焰。咸宁三年(277年),树机能军在镇西将军、汝阴王司马骏,平虏护军文俶和凉、秦、雍各州数路大军的围攻下,遭到重创,斗争走进低谷。

咸宁四年(278 年),树机能部将若罗拔能重新组织力量,再次率领鲜卑和羌胡各少数民族军大举进攻凉州,并阵斩刺史杨欣,第二次占领河西重镇凉州,引起晋廷朝野的一片恐慌。晋武帝临朝时叹息道:“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当即任命自动请战的马隆充当讨虏护军、凉州刺史。马隆选精兵3500名,配发精锐武器,自带3年给养,向河西地区杀奔。马隆军在当年年底到达凉州地区,先诱抚了树机能部将拔韩、且万能等人,致使10000多民族军不战而降。然后再强迫投降的民族军去攻打树机能,并在混战中杀死了树机能。民族军群龙无首,或死或降或逃,树机能所领导的西北各族人民的反晋斗争,历时10年终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