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宁夏历史名人(上)
14254400000007

第7章 皇甫规

皇甫规(103~174),东汉将领。字威明。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彭阳古城镇)人。将门之子,祖父皇甫棱曾任西汉度辽将军,父亲皇甫旗做过扶风都尉。受家庭影响,喜读兵书,熟谙兵法,具有韬略。第一次担任功曹时,就曾率勇士800名,大败羌人,初步显示了军事才干。汉顺帝死后,由梁太后临朝执政,大将军梁冀主持朝中军政大事。梁冀与太监勾结,专横跋扈,倒行逆施,满朝文武大臣谁也不敢说话。就是在这种黑暗的政局下,朝廷仍按例定期在全国选拔优秀后备人才之,称为“举贤良方正”。皇甫规也报了名,并在称为“对策”的试卷中,公开揭露朝廷的黑暗,还把矛盾直接指向梁冀,所以虽然被录取了,但是只被任命为一个称之为郎中的小官。皇甫规看到自己的远大抱负无法实现,就弃官返回故里,自办一个学馆,先后招收学生300多人,专心为国家培养人才,而且一干就是14年。

汉桓帝和平元年(150 年),梁太后归还朝正,随及病故。桓帝很快就下决心革除了以梁冀为代表的外戚与宦官相勾结联合专权的政治毒瘤。延熹二年(159年),皇甫规被朝廷重新任用,担任太山(今山东泰安)太守。延熹四年(161 年)冬,羌人起义的烈火在西北漫延,护羌校尉段颍出师不利,起义军攻占了并(今山西太原)、凉(今甘肃武威)2 州之后,一直打到了京畿地区,朝廷十分惊恐,三公们一致推举皇甫规担任中郎将,持节监关西兵马,指挥讨伐羌人的战斗。但他并没有沿用“主战派”们习用的大军剿杀的老办法对付羌人,而是采取“招抚”的方式,很快就降服了羌人,使西北地区重新实现了平稳。他本人也被破格提升为度辽将军。永康元年(167年),皇甫规被召回京城升任尚书。一到任就上疏要为党锢株连的人辩冤平反,但是桓帝不接受他的意见,并把他调出京城,先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太守,又改任护羌校尉。熹平三年(174 年),皇甫规病逝在谷城(今山东平阴东阿镇)。生前曾封为寿成亭侯。

皇甫规一生,不主张以武力对付人民,他曾著文说过,君主是舟,人民是水,文武群臣都是乘舟的人,将士们是划浆的人。只有大家同心协力,这条船才能平稳安全。反之就会沉船,大家一起被淹死。他的这种水与船之间辩证关系的思想,影响深远,对历代统治阶级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皇甫规一生尚武、好学,不仅治边有方,与名将张奂(字然明)、段颍(字纪明)齐名,被史家誉为“西州三明”。而且一生中爱才、善文,所著赋、铭、碑、赞、吊、章表、教令、书、檄、笺记等各类文学作品约27篇。还编有《皇甫规集》(已失传),现今只留存著作12篇,被后人辑入《二酉堂丛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