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宁夏历史名人(上)
14254400000011

第11章 张轨

张 轨(255~314),西晋官吏。东晋时期前凉政权的奠基人。字士彦。安定郡乌氏县(今宁夏固原境内)人。他是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代孙。父亲张温做过太官令。“家世孝廉,以儒学显”。

张轨自幼聪明好学,有抱负。是皇甫谧的学生。晋武帝泰始初年(266 年),被赐为五品官入朝为仕,继任太子舍人、散骑常侍、征西军司等职。晋惠帝时,西晋政权内部为争权夺利,发生了一系列的政治残杀和战争,政局混乱、动荡。张轨想远离朝廷,保据一方,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永宁元年(301 年),张轨被任命为持节护羌校尉、凉州刺史,镇守河西。他到任后,剿抚结合,恩威并施,对归顺的鲜卑人给予妥善安置,而对于骚扰州境的鲜卑贵族若罗拔能进行讨伐,使得河西地区成为五胡十六国分裂****年代中北方唯一安定的地方,创造了“乱中求治”的范例。从此“威着西州”,先后被晋室任命为安西将军、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加封为安乐乡侯,使张轨成为西北广大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但是,由于他和他的家族世代受儒家思想影响太深,始终恪守忠君的纲常正统观念,所以他一再救助晋室,在名义上维护朝廷的大一统形象,始终没有宣布独立建国,并对晋帝的多次封侯进爵一一谢绝,为国家的统一做出积极贡献,给西北地区创造了和平的环境。

张轨在河西地区推行实际上的自治,长达13年时间。期间,他在经济建设方面,大兴水利,改进农业技术,同时铸造货币五铢钱,推进商业的发展;在政治方面,立法行令,打击豪强;在教育方面,大办学校,选拔民族人才,为建设“西州”共同努力。当时的“西州”地区成为知识分子的用武之地,内地人民想往的乐土,天下的一块安乐州。正如史书所记“苍生鹄企西望,四海注心大凉。”

建兴二年(314年),张轨病故。全州各界人民一致拥护他的儿子张寔继承父职。从此以后,世代承袭,共传8世,直到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张天赐执政时,才归顺于后秦政权。张氏家族前后割据西凉地区长达76年,史书称张氏的地方政权为“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