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毛泽东瞩目的著名战役
12732000000025

第25章 联合破敌:赤壁之战(公元208年)(2)

“公瑾啊,你方才的一番话,甚合我心。子布、元表诸人子布、元表,系孙权的大臣张昭和秦松的表字。,只考虑自己的家室安危,私心太重,让我很是失望。只有你与子敬跟我是志同道合之人啊!这是上天派你们二人来帮助我啊!五万人马一时难以召集,目前已选好了三万人,战船、粮草、武器都已办妥。你与子敬、程公先行一步程公,即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省丰润县)人。因为是孙权父亲手下的将领,所以被尊称为“程公”。,我一定继续给你们增发兵力,多运去军用物资,使你们后援充足。你如果能够对付得了曹操,就跟他决一死战,万一受挫,就退回东吴,我一定与曹孟德一决胜负。”

说罢,孙权命令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率领三万精锐部队沿江上溯至夏口,与刘备的两万余人会合,齐力抗击曹操。孙权又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周瑜、程普策划作战方案。

翌日,孙刘联军溯江西进,不期与曹操的军队在赤壁相遇。当时,曹操的军队已有很多人染上了病疫,初次交战,曹军便打了败仗,被迫退至长江北岸的乌林(今湖北省洪湖东北),孙刘联军驻扎南岸,双方隔江对峙。

曹操手下的将士来自北方,不习惯水上的生活,有人建议将战船连在一起,以避风浪。曹操一时无计可施,于是听信人言,下令水军用铁索将战船锁在一起,以减轻风浪的颠簸。

这件事很快传到江南岸。这时,周瑜手下的将领黄盖说:

“如今敌众我寡,很难跟它相持太久。听说曹操的军队刚刚把船舰首尾相连,可用火攻之计击退敌军!”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零陵)人。初为郡吏,随后跟从孙坚起兵,是孙吴政权的一员老将。此人足智多谋,带兵有方,曾多次进攻山越贼人,因功任春谷长、寻阳令,寻迁宰九县,迁丹阳都尉。(赤壁之战后,黄盖因功迁武锋中郎将,后为郡守,率领军队镇压“武陵蛮”。官至偏将军。)

周瑜闻言点头称善,采纳了黄盖的火攻之计,于是派人准备10艘蒙上牛皮的战船,装满干燥的芦荻和枯柴,往上浇灌燃油,外面裹上帷幔,船头插上旌旗,另将10艘快舰,分别系于10艘战船船尾。一切准备就绪,黄盖便派人送给曹操一封书信,表示愿意投降。稍后,黄盖率领船队出发,由南岸驶向北岸。

这时,江面忽然刮起了东南风,黄盖下令将10艘装满芦荻干柴的船行驶在最前面,到了江心,升起船帆,其他的船只依次行进。

曹操的将士们都走出军营观看,用手指着江中的船,说:

“看啦!黄盖投降来了!”

黄盖的船队离曹操的水军营寨约莫有二里多地,黄盖便下令同时点火。刹那间,火烈风猛,船队如离弦之箭驶向北岸,与曹操水军的战船相撞,曹操的战船马上着火燃烧起来,腾起一片火海,浓烟滚滚。火焰迅速蔓延到岸上,殃及曹操扎在岸边的军营。顷刻间,火光映红了江面,曹军鬼哭狼嚎,落水溺死、被火烧死的不计其数。

周瑜等人率领精锐部队趁乱发起攻击,战鼓如雷,杀声震天,大败曹军。

曹操被迫率领残余部队从华容(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道逃跑,不巧天降大雨,道路泥泞,寒风劲吹,不便行走。曹操下令让老弱之兵、患病之卒背草填路,让骑兵通过。这些羸弱的士兵被人马践踏,陷于泥淖之中,死者无数。

刘备、周瑜率领军队水陆并进,一直将曹操追赶至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当时,曹军之中缺粮少药,士兵饥寒交迫、疾病缠身,多半死去。万般无奈之下,曹操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驻守江陵,命折冲将军乐进驻守襄阳,自己引军北还。

赤壁之战使曹操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自封为魏王。四年后,他病死于洛阳(今属河南省)。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作者点评】

赤壁之战,使雄心勃勃的曹操打了大败仗。此中所蕴藏的历史深意,耐人寻味。单从军事史的角度看,曹操手下战将如云、谋士如雨,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他平黄巾,杀吕布,灭袁绍,夺荆襄……曹操是怀着必胜的信念南下征讨东吴的。他首先收降了刘琮的水军,占据了战略要地荆州。在此过程中,曹操在长坂坡大败刘备,可谓风头正劲。在给孙权的信中,曹操的霸气和傲慢展露无遗。然而,骄兵必败,此乃兵家之大忌。可叹曹操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竟然在赤壁败给兵力远不及自己的孙刘联军。

从曹操的敌对一方看,诸葛亮、鲁肃、周瑜等人都是坚定的主战派,他们临危不乱,一方面与张昭等投降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另一方面,他们冷静地分析敌我形势,敦促孙权采取联合刘备的势力抗击曹操的战略方针。如此,方能摆脱困境,避免被曹操各个击破。在制定具体的作战方案之前,诸葛亮、周瑜等杰出的军事家们抓住曹操的北方军队不服水土、不习水战的弱点,投降的刘琮水军同床异梦,加之曹操错误地将战船用铁链系在一起,正确地运用诈降计、火攻计,扬己之长,击敌之短,终于大败军力强大的曹军。孙刘联军之所以能够打败曹操,是因为他们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毛泽东对三国故事格外喜爱。因为三国故事充满军事传奇和兵家智慧。对赤壁之战,毛泽东曾在他的两部重要的军事著作中进行过认真的评述。一本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另一本是《论持久战》(1938年5月)。

毛泽东的理论天才和军事思想,很多时候来自于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深沉思考。他强调古为今用,注重历史与现实的交叉,他雄辩地论证在革命战争中,我军在兵力、装备等方面处于劣势,但可以凭着我军指战员的灵活机智,化被动为主动,以弱胜强。这就是毛泽东评述赤壁之战的最终目的。

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是从1927年的秋天开始的,当时根本没有经验。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失败了,秋收起义后,湘鄂赣边界地区的红军,也打了几个败仗,转移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第二年四月,南昌起义失败后保存的部队,经过湘南也转到了井冈山。这就是著名的朱毛会师。毛泽东回忆说,从1928年5月开始,适应当时情况的具有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已经形成,那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16字诀。到红军在江西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又提出了“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而且应用成功了。直至第三次反“围剿”时,红军的全部作战原则都形成了。这是我军军事策略的发展线索。在这些原则中,包含了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的两个阶段,在防御时又包含了战略退却和战略反攻的两个阶段。

然而,从1932年开始,党内的“左”倾机会主义者将上述正确的军事思想诬蔑为“游击主义”,反对“游击主义”的空气在党内弥漫了整整3年。第一阶段,“左”倾机会主义者奉行军事冒险主义,第二阶段转为军事保守主义,到第三阶段变成了军事逃跑主义。直到1935年1月党中央在贵州的遵义召开扩大的政治局会议,才宣告了这个错误军事路线的破产,重新承认过去路线的正确。毛泽东感叹地说:“这是费了何等大的代价才得来的啊!”

对比古时的赤壁之战,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亦犯了军事冒险主义,即让北方不习水战的将士在长江与熟悉水战的南方将士展开决战;亦犯了军事保守主义:下令用铁索将战船锁在一起;更犯了军事逃跑主义:仓促败走华容道,这些不正是我党我军应该吸取的历史教训吗?毛泽东作为伟大的理论家和军事家,他极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述自己深刻的思想和见解,他极善于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来启迪我党我军广大的政治工作者和军事指挥员。在这方面,毛泽东的确是见解高明,独领风骚的。

有意味的是,毛泽东在谈及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时,同时提到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场战役的主角都是曹操,但结果却正好相反。官渡之战,曹操审时度势,以火攻之计烧毁袁绍的粮仓,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胜利。赤壁之战,曹操仰仗优势兵力,骄傲轻敌,在军事部署上出现明显失误,结果反被孙刘联军用火攻之计打败。同样是曹操,同样是火攻之计,同样是以弱胜强,这种强烈的对比折射出的历史辩证法是如此的冷峻和深刻,足以让人警醒,足以让喜爱曹操的毛泽东感慨万千。

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对年轻的统帅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杰出表现十分欣赏。毛泽东在读《南史》卷58《韦睿传》时,写了一个批语,称:“(韦睿)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他念念不忘周瑜,并且号召“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

1953年6月30日,毛泽东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时,提及周瑜。他说:

“要选青年干部当团中央委员。三国时代,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现在要周瑜当团中央委员,大家就不赞成!团中央委员尽选年龄大的,年轻的太少,这行吗?”

无独有偶,1957年4月,毛泽东在上海四省一市党委书记思想工作座谈会上,再次提及赤壁之战,再次流露出他对这场战役的两个关键人物——周瑜和诸葛亮的赞美之情。他说:

“赤壁之战,程普四十多岁,周瑜二十多岁,程普虽是老将,但不如周瑜能干。大敌当前,谁人挂帅?还是后起之秀周瑜挂了大都督的帅印。孔明27岁成名,也未当过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嘛!也是个新干部嘛!赤壁之战以前无名义,之后才当军师、中郎将。古时候可以破格用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大胆提拔呢?”

毛泽东是如此关注赤壁之战,以至于他注意到,历史学家翦伯赞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论述赤壁之战的文章。当然,他关注的焦点仍是提拔青年干部的问题。1965年1月23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重复自己的观点,说道:

“看起来还是青年人行。群英会上的英雄,大多是二三十岁的人。诸葛亮当时27岁,孙策初干事时,不到20岁,孙权更小。”

1958年5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又提及赤壁之战和周瑜、诸葛亮。毛泽东如此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场合讲述赤壁之战,不断地重复自己对赤壁之战的主角周瑜、诸葛亮的赞美之辞,这一现象是不同寻常的。

如果联想到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也不过30岁出头,风华正茂;如果联想到遵义会议毛泽东成为红军的最高统帅时,也不过40岁出头,年富力强,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毛泽东在评价赤壁之战时,除了对这场著名战役进行军事史的点评外,还对这场战役中的几位杰出的军事家的年龄结构饶有兴趣。孙刘联军的统帅孙权、周瑜,军师诸葛亮等人,年龄都在二三十岁左右。他们是如此年轻,是如此富有军事智慧和指挥才能,是如此大有作为,这一切都令毛泽东感奋不已!因为,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让他想起了已成过眼云烟的峥嵘岁月,想起自己曾经拥有的年轻、朝气、敢想敢为和军事传奇……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毛泽东素所诵咏,因为该词对赤壁之战中周瑜、诸葛亮的年轻和神韵展示得格外生动,并有对历史追怀的千古浩叹。词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实际上,毛泽东从青年时代就喜爱乱世英雄。学生时的毛泽东曾醉心于德国哲学家泡尔生(1846—1908)的著作《伦理学原理》,并写了很多批语。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青年毛泽东对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直抒胸臆,称:

“……是故治乱迭乘,平和与战伐相寻者,自然之例也。伊古以来,一治即有一乱,吾人恒厌乱而望治,殊不知乱亦历史生活之一过程,自亦有实际生活之价值。吾人览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至若承平之代,则殊厌弃之,非好乱也,安逸宁静之境,不能长处,非人生之所堪,而变化倏忽,乃人性之所喜也。”

历史证明,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英雄。赤壁之战中的周瑜、诸葛亮之流即可为证,毛泽东的军事传奇亦可为证。

(杜七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