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庄人生
998900000015

第15章 狂是人的天性 (2)

意思是说:人不能忘记已经忘记的,却能忘记还没忘记的,这就是真的忘了。

庄子这话看起来好怪,实际上也相当自然,他的意思大概有以下三层:

一、已经忘记的我知道它已经忘记,既然我知道已经忘记它,就说明它还存在,所以我其实没有忘记它。

二、还没忘记的正好可以忘记,就像没有丢掉的东西可能会丢掉一样。而已经丢失的东西因为不在手上,所以不会再丢掉。

三、忘记不能忘记的,要高手忘记能忘记的,真正的忘记是想忘就忘,这才是真正的忘记。忘了却还记着,这叫“忘记”。忘了就永远不再想起,这叫“忘忘”。

四、但是,“忘忘”也还不是忘,因为它还让我们记得有种东西叫忘忘。更彻底的忘是无名无姓,无事无言,无为无在。所以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意思就是至高无上的人没有自己,连自己都没有就不会有忘不忘的问题。神异的人没有功劳,他不靠做人做事改变世界。圣贤的人没有名字,他不赋予世界万物以性质,世界万物也不能指他为名。

基督教有一段著名的祈祷文: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基督教希望世人尊上帝的名为圣,而庄子说“圣人无名”,这是东西方哲学旨趣的不同,本身并不矛盾,都是指向“圣”。

老子在此处讲“致虚极”,“虚极”是什么呢?就是无极。道家的太极是个阴阳鱼,无极就是个圆圈,表示一切空无。佛家秘宗又借这个圆圈表示圆满,看来太阳的形状蕴涵无限奥义。

太阳热烈而无声,老子因此悟出了道也是时时刻刻热力四射,但又寂静无声的,一切空无,一切虚幻中蕴实有,没有尽头,但有边际。“极”者,极限也,指边界。苦海无边,知也无涯,但虚空有界,这就是“虚极”。

老子说“致虚极”,就是要让我们看到虚空也有尽头,世界是有限的,无限的是运动本身。因此,老子指出:人不应该畏惧虚空,也不应该追逐虚空,一切自有尽头,我们应该在静处品味人生。

老子说“致虚极”,就是要我们到达虚空的尽头,那就是一切实有,如有如来,无为无丧,逍遥自在。

怎样才能“致虚极”?老子马上说“守静笃”。“笃”就是实在,也就是上文说的实在。老子最重实在,从不玩虚,请参考本书前面讲的“虚其心,果其腹”一章。

“守静笃”就是安静下来,守住内心信念。气守丹田,于是体内就会盛开丹田之花。

鹏的回归

鹏从鱼变成鸟后,飞到天上,一直飞了九万里,非常逍遥自在。但慢慢地,它发现风比它快,云比它快,星星比它好看,太阳比它耀眼,月亮比它纯洁。

鹏失落了,它想:我以为我是最好的,原来我还不是最好的。

晚上它头上飞过一颗流星,发现流星的上面是更多的星星。它忽然想明白了:流星是星星中最亮的,也是最好看的。流星就和其他星星比,它没有和太阳比,因此它是最好的。我也应该和同类比,而不应该和异类比。

想到这里,鹏看着天,天上没有一只鸟儿有它快;看看海,海里没有一条鱼有它自由。于是它满足了,知道自己确实拥有最好的逍遥,就算是太阳、月亮也不过如此。

不因做事而活着

事情永远做不完。有的事你不如不做,有的事你可以不做。

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

这话意思是通过不去做,而做成一切。

“不去做”,指只做好自己,不做自身以外的事情。

“做成一切”指通过获道而成就自身。

“无为”是爱自己,“有为”是损自己,“无不为”是成就自身。

《圣经》上耶稣说:“我凭着自己不能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就是无为。“凭着自己”就是把自己交出去,得以自由地挥洒生命的涌泉。泉水所至,必是绿洲。

你怕别人说你“碌碌无为”,希望成一个“有为青年”。亲爱的,你的这种想法很可笑。比如说,那些为美国在伊拉克战场上厮杀的可敬的美国大兵们,称之为“有为青年”是当之无愧的,但究竟有意思没有呢?没意思。

又比如,有的人三十几岁就成为超级大富翁,准备四十岁就“退休了”,然后过纯粹享乐的富翁生活。这些标准的“有为青年”同样无多大意思。

还是碌碌无为好。

还是虚度光阴好。

还是消极一些好。

人一进取,心就堕落。

重要的是,你不能为做事而活着。做事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做事。

所有崇尚做事的人都会遭遇不可避免的挫败。不是不能做事,而是不能崇尚做事。如果你认为通过做事可以成功,那是不可能的,何异于缘木求鱼。

我在《庄子改变一生心态》的后记中写道:

“十八岁的我正崇尚做事,后来才知道任何人都只能做极有限的事,而人短暂的一生就在无休止的做事中死去。做事把人做死了。因此,人应该做更有限的事,从而腾出心力来反观自身,于静处品味流星消失后依然不变的天与地。”

提起所谓统治季彻就好笑

鲁国国君请教将闾葂指导国事,将闾葂推辞不掉就告诉他:“为政必须做到恭敬节俭,选拔公正忠直的人而没有偏私,百姓还有谁敢不和睦。”

将闾葂又不知自己说得是否对,便去请教季彻。

季彻俯身大笑说:“上古圣人统驭天下,让百姓的心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使他们的教化各有所成,陋习各有所改,但百姓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圣人是要百姓同于自然之德而心安,像你说的这些话,对于帝王的德业如同螳臂当车,必不能胜任,真要这样便身处高危,朝廷多事,争着归往的人必然很多。”

将闾葂见季彻曰:“鲁君谓葂也曰:‘请受教。’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请尝荐之。吾谓鲁君曰:‘必服恭俭,拔出公忠之属而无阿私,民孰敢不辑?”

季彻局局然笑曰:“若夫子之言,于帝王之德,犹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且若是,则其自为处危,其观台多物,将往投迹者众。大圣之治天下也,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

庄子借季彻之口在此处讲的“大圣之治天下也,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意思与孔子说的那句名言相同。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子又说过一句更有名的话,那就是“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

你把这三句话联系起来读,吃透,你都可以去统治了。但问题,现在人人都知道这些道理了,你不好再暗箱操作了,大家都是透明的,看又如何!

一定要恢复野性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杜甫

老子说:“鱼不脱于渊。”

鱼儿不能离开水,人不能离开道,这就是老子要说的。“渊”不是让人恐怖的深渊,而是活泼流动的我们的渊源。找到这个渊源,等于找到拯救末日的办法。

道是水,水里面生长生命,并且水本身也是生命,生命生长生命。人与道同一,就能从人的生命进入道的生命。

《圣经》里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正是此意。

杜甫写道:“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那么,就让我们永远做一条山里的清泉吧。山泉不与海水争大,海水也没有山泉清。

有一个人,渴望过真正的人的生活。他努力做人,但依然被各种问题困扰,每天不知怎的总会陷入烦恼中,哪怕一丁点小事也能败坏他整天的心情。每天他昏昏沉沉入睡,又昏昏沉沉醒来,用沮丧的心情度过漫长的一天。他都几乎快绝望了。

一天,他趴在窗子跟前看太阳升起,可是明明是在往常看太阳的位置,太阳竟迟迟不出现。这个人诧异极了,太阳是绝对不会错的,这是怎么回事?他再仔细一看,原来在偏离往常位置很远的地方,太阳已经红彤彤地升起。这个人一下子震惊得不得了:太阳跑这么远了,看来我是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我竟不知道太阳也会挪位。

受此启发,这个人也开始挪位了,几番努力,他的生活终于有了起色,他感觉自己在一步步恢复自我,他的心清澈起来。

往往就那么一点东西,改变人很大。

在华南虎公园里,工作人员为华南虎日渐丧失野性而担心。这些百兽之王已经几代靠人工繁殖了,它们虽然活着,但已不再有它们祖先的雄风。它们很少吼叫,发出雄浑震撼的声音。也很少交配,而它们的祖先在交配时会搞得地动山摇。它们更不会猎杀动物了,传说中它们那让人胆寒的犀利目光和风一样的腿已经退化了。

不是圈养让它们丧失野性,而是它们自己丧失野性。上帝造万物,大道生万物,其性亘古不变,谁能制住一只真正的猛虎?

恢复野生是困难的,突破口是一个传统的办法。工作人员给华南虎天天吃、顿顿吃拌了血的肉,华南虎吃了这血腥的东西,身上的血腥味也渐渐浓了起来,终于有一天飞一般地逮住了一只放进来的野猪,并发出了狂野的吼叫!

看来我们也需要来一点“拌血的食物”了,并非一定用血腥的事情刺激自己,关键在于你的心不要屈从于环境。

看来杜甫的诗可以改写了,无论在山出山,我们都可以是清泉水。

风雨不能久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