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991400000051

第51章 破茧而出:卸去尘妆看自己

大多数的人们感觉到不开心、不幸福都是因为作茧自缚。

人们处在春风得意、左右逢源的顺境中,自然满心欢喜,心旷神怡;但若碰上“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难免郁郁不乐,苦恼烦忧以至于染病。这就是执著不放,网罗重重,作茧自缚,又有多少人懂得应该适时“破茧而出”呢?

非常喜欢李碧华写的这样几个句子:

看,火那么壮大,水却熄灭它。

水那么壮大,土却掩埋它。

土那么壮大,风却吹散它。

风那么壮大,山却阻挡它。

山那么壮大,人却铲移它。

人那么壮大,权位、生死、爱恨、名利……却动摇它。

权位、生死、爱恨、名利……那么壮大,时间却消磨它。

——时间最壮大吗?

不,是“心”。

当心空无一物,它便无边无涯。

是的,人的心总是抵抗不了名利诱惑,让自己仓促的一生不断追,不断求,恍然忘却了知足感。一生艰辛,更谈何养生?

星云大师说,人的本性是天真自然,无染无缚;就因为一念贪执、一念无明,终为名枷利锁所困。若想跳出烦恼深坑,重获自由自在的生活,就如瓶中之鹅,何能安然而出?到这个时候,只能靠认识自我,才能逍遥自在。

是的,试想一个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名利上,名利几乎成了人生的全部目的和意义,这么紧张兮兮的一种心态,如同将自己投入笼中,谈何养生?人的身体是受心灵支配的,心态好是最好的养生。心态要放松,无拘无束,养生自然得法。

《庄子》的《秋水》篇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战国时期,庄子正逍遥地在濮水上钓鱼,楚王派了两个大夫到庄子那里,想要请他出山为相。庄子手拿鱼竿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都三千年了,楚王还把它包上,藏在盒子里放在庙堂之上。你们说这只龟是愿意死了留下骨头被人尊敬呢,还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呢?”两个大夫回答:“当然是愿意活着在泥地里爬。”

于是庄子说:“那好吧,你们请让我在泥地里活着吧。”

有一个小和尚被吩咐去买油。离开前,厨师交给他一个大碗,并警告:“你一定要小心,绝对不可以把油洒出来。”

小和尚答应后就下山买油。他小心翼翼地端着装满油的大碗,丝毫不敢左顾右盼。很不幸的是,在快到庙门口时,由于没有向前看路,踩到一个洞,洒掉1/3的油。小和尚非常懊恼,而且紧张到手都开始发抖。在回到庙里时,碗中的油就只剩一小半了。

厨师拿到碗,大骂了小和尚,小和尚很难过。老和尚看到了,对小和尚说:“我再派你去买一次油。这次我要你在回来的途中,多观察你看到的人和事物,并且要向我做一个报告。”

回来的途中,小和尚发现其实山路上的风景真是很美。远方看到雄伟的山峰,近处又有农夫在耕种。一会儿又看到一群孩子在路边玩得很开心,而且还有两位老先生在下棋。这样边走边看风景,不知不觉就回到庙里了。当小和尚把油交给厨师时,发现碗里的油装得满满的,一点都没有洒。

这也是养生之道,一个人放松了,把紧张的状态释放掉,就会关注到很多人生美景,发现生活的妙趣,当有了这种乐趣以后,就不会失去生命中最珍贵的健康。

名与利是让很多人紧张的根源,名与利是相辅相成的。古往今来功名利禄一直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有了名就会随之而来得到相应的利。在当今社会可以用自己的名去获取更大的利益。有利者也会根据其利的大小不同而会有相应之名。更有甚者,可以以利取名。这种名与利之间的交易并非鲜为人知的事情。

古今中外为名利而“献身”者大有人在。为名利铤而走险者比比皆是。有的人宁愿把自己的生命作为赌注去换取名利,“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说有些人生活就是为了图名图利,反而害了自己的生命。淡泊的心态会使人始终处于平和放松的状态,古代学者老子早就提出“守静”。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淡泊了名利追求,使人心灵洁净。

每一杯过量的酒都是魔鬼酿成的毒汁,多一点的贪婪都是幸福的刽子手。保持放松的状态,避免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淡泊名利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