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真正在生活中体验到他自己生活的意义。生活并不是建立在内心体验和追寻生命的意义上的人。无论他在和别人对比时,在他人对他的羡慕中可以收获多少“幸福”的感觉,内心的声音都会隐隐地告诉他这种存在是有缺陷的。他怕死,是因为他并没有真正找到生的价值!
一个人怕死到什么程度,他就会非理性到什么程度
很多贪官为什么贪婪、疯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末日心态,他不知道自己哪一天就被抓,没有安全感,因此在贪方面根本停不了手。也就是说,不再是金钱对于他来说有什么意义,而是贪婪本身成了他消除恐惧的药方!
如果人不怕死,世界将会怎样?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谁都不怕死,那么,这个世界将不会有独裁和专制。因为一个独裁、专制政府再有暴力支撑,想压榨人民也非常困难,每一个人都可以拿起刀枪和它对干,大不了一死。独裁、专制制度得以维持,抓住的就是人民怕死的弱点,如果人民没有了这个弱点,它统治的基础就崩溃了。
如果谁都不怕死,在一个公司里,经理、主管之类就不必受老板的侮辱,普通职员也可以不受经理、主管的折磨,那种一个人有权就可以对另一个人施暴的现象将消失殆尽。同理,城管不会在大街上对小贩拳脚相加,发达地区城中村的“治安”不会随便拦外地打工仔查暂住证、罚款。这个世界上,也将不会有“血汗工厂”。变成了庞大工业生产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的富士康员工,也不必跳楼来寻求解脱。
我们还可以无尽地想象下去,悲剧的是,这只是一场春秋大梦。事实的真相是:我们怕死,特别特别怕死。
前几年的某一天晚上,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的人说他整日活得神思恍惚,提心吊胆,每到夜晚来临,或者一个人单独在阴暗的巷道里走着,心里都特别害怕。他感觉似乎有一个幽灵正把自己攫住,随时有把自己从这个世界掠去的危险。他说,他有一种“不存在的恐惧”,害怕不知道在哪个时候,自己就不存在了。
在他说完后,我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残忍地告诉他真相:他的恐惧其实是死亡恐惧——以“不存在”来指代“死亡”,说明他不仅恐惧于死亡,而且恐惧于自己的死亡恐惧!
两千多年前,有一个著名的怕死人士,那就是嬴政先生。他是中华怕死协会第一届主席、秦朝有限无责任公司总裁。公元前227年,一个叫荆轲的人,哼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小调,准备用卑劣的手段,就是“图穷匕见”对嬴总搞刺杀。此举创下了在商业竞争中搞“恐怖主义”的危险先例。但没想到嬴总命大,荆轲没有得逞,自己也挂了。不过,经此一劫,嬴总落下了怕死的心理后遗症。
于是,在公元前220年,也就是兼并掉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公司,垄断了中国大陆市场后,在一个阴冷的夜晚,嬴总想到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自己总会死。如果有一天死去,什么权倾天下,什么山珍海味,什么绝色美女,都是浮云,他必须抗拒死亡。
于是嬴总决定要到各地分公司旅游,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前那些地方是别的公司的地盘,而现在既然被自己兼并,那就要视察一番,表明产权归属。旅游分两个阶段:一个属于炫耀文治武功,到处留下自己“到此一游”的痕迹,比如,跑到泰山上,把自己的丰功伟绩刻在石头上,这属于在心理上不想死;另一个是寻求长生不老药,想变成神仙,属于在生理上不想死。
想想,一个人如果来到世界上,不留下足以让后人记住他存在过的东西,比如一种思想、一座庙、一座桥、一件影响巨大的事,有时候真的是一种悲哀,因为人一死,一切都跟着消失了,就像他从未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换言之,一个人如果在他死后就完全消失,等于他从未存在过。而如果他留下了足以标志他存在过的东西,并且这种东西在后人那儿一直存在,参与后来的历史,那就相当于“不朽”。这样,他的生命就得到了延续,他在生理上当然不可避免地要死亡,但在存在的意义上,却相当于不死。
所以,有的人就算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因为这样,在心理上他就不会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会在死后变成一片虚无,被这个世界彻底遗忘。
嬴总一开始正是用这种方式来克服死亡恐惧的。他要让这个世界打上自己的烙印。哪怕他有一天死了,但只要人们看到这些烙印,那就相当于他还存在着。问题是,这个世界本身就是流逝、变化的,真正不朽的只有思想、文学和艺术,物质性的那些东西迟早会湮没。思想家能用这种方式来获得不朽感,而且他有强大的思想力量支撑着他对死亡的坦然,一般人这么干也无济于事,还是不能消除骨子里对死亡的恐惧。
旅游了一段时间后,嬴总领悟到了这一点,觉得心理上不死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于是他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死亡恐惧的问题——追求生理的不死。不死的人,当然就是神仙,想变成神仙,好像可以请神仙来提拔自己一把,次优选择也就是吃些长生不老的药丸之类。于是,嬴总到处问巫求神,大搞封建迷信活动,派方士四处搜索仙丹药丸。
这个时候,一个叫徐福的骗子出现了,嬴总的成仙思想,就是被徐同学灌输的。假如一个人陷入某种不能得到满足却又极其渴望满足的欲念之中不可自拔,他就为自己的被骗扫清了道路,只要骗子做出可以满足他欲念的样子,他就只能被骗子玩弄于股掌之间。一个人被骗往往是因为他实际上渴望被骗,或预设了被骗的结局。被骗的本质是,一个人把他的希望、判断力都押给了骗子。
嬴总正是把自己的希望和判断力押给了徐福。徐同学也太聪明了,一眼就看到了我们的嬴总对长生不死是多么渴望。正常点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徐同学也明白。但一个人既然连常识都不顾及,那就说明他完全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已经被心中的欲念吞没,只要给他一点希望,他就会像一个溺水的人那样本能地紧抓不放,把你当成大救星。何不利用这种心理弱点,狠赚一笔呢?
于是徐同学向嬴总提出申请,搞点财政拨款让他出海找仙药。这本来就是忽悠,哪儿有什么仙药可以让徐同学找。所以,他虽然成了伟大的航海家,但找仙药的事却是一次一次失败。不过徐同学仍然吊着嬴总的胃口,说仙药总会找到,还请继续进行财政支持。弄到最后,为了把戏演得像一点,搞得煞有介事,徐同学还要求派五百童男童女随同出海,神秘地消失了。有人说他们跑到了日本,五百童男童女一配对,便有了现在的日本人,而徐同学也成了日本第一任天皇,叫神武天皇什么的。这个,当然只是一个传说,权作意淫之用。
一个人怕死到什么程度,就会非理性到什么程度。他越怕死,在心理上就越弱。固然,仅仅不怕死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心理强大,但只有不怕死,他在心理上才真正不可战胜。
就是最疯狂的人,也不敢尝试去体验死亡的滋味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平等过,如果有什么可以抹平一切人的差别,那就是死亡,它是绝对的平等主义律令,无论你是总统还是乞丐,老天都一视同仁,没有“特赦”这样的事情发生。存在一个生命,那就逻辑地意味着必死。
看起来死只是一个生物学的事实,但人为什么就那么怕死呢?仅仅是死亡本身并不会产生问题,比如它在动物那儿就不会产生问题。由于只能以本能对外界作出反应,只有死亡的过程让动物产生肉体痛苦,它们没有死亡恐惧。
但对于人来说就不一样了,死亡恐惧是一个心理问题、精神问题,而且是最核心的。并不仅仅是死亡的过程让人恐惧,人们害怕的是死亡本身,以及它在生活中的折射。
法国的存在主义作家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人是不是可以自杀。这种说法属于文人惯有的修辞,是文学上的夸张。准确的说法是,如何对待死亡是最重大的哲学问题、人生问题。
如果说在这个不幸的世界上,大多数人并不是在追求幸福,而只是在想尽办法逃避痛苦,那么,对于几乎所有人来说,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在心理上消除死亡恐惧,逃避死亡的结局!
在哲学上有一种要求,就是为了避免鸡同鸭讲,避免不知所云,一个人在某种语境中,用的概念必须有具体的所指,他要澄清他所用的语言,让人明白他说的是什么,而他到底又想说什么。那么,“死亡恐惧”是什么意思呢?
1、害怕死亡的痛苦
人对这个世界上神秘和未知的东西有着本能的好奇,任何东西他都想尝试,哪怕是毒品。但是,就是最疯狂的人,也不敢去体验死亡的滋味,因为它代表了最难忍受的肉体和精神痛苦,而且是不可逆的,一死,就活不过来了。
这种实验是无法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