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面临的选择就更为普遍,小到穿哪一件衣服,大到在两个各有优劣的工作机会面前,选择哪个工作机会。以后者来说,这种情况让我们非常痛苦,因为在两个工作机会不是那么高下立判的情况下,选择哪一个都有风险,它们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你又会碰到什么麻烦,这一切都是未知的。
3、在社会大潮中随波逐流,感觉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在这个时代,对我们来说,最困难的就是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原因有两点:一是一个人坚持做一样事情,在社会浮躁、变化很快的情况下,有和社会“脱节”的心理后果,这是很多人恐惧的;二是做一件事情能否成功,或能否取得标志着成功的利益,在风险和变数很多的情况下,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心理预期。我们被抛入了一个充满变数的世界,只能被社会的潮流裹挟而走。
如何对抗不确定性对我们的威胁呢?
在前面我们讲过,在人与外部世界“自我—对象”或“主体—客体”这一方向性结构中,只要力是由外部世界指向我们软弱无力的“自我”,只要外部世界显得神秘陌生、无从预知,或变得太快、无从把握,不确定性就吃定了我们。要对抗不确定性,我们必须重建心灵的秩序,重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我们看一下,人们为对抗不确定性都采用了哪些方法:
1、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攫取权力
在现有的利益分配规则下,权力除了可以带来物质利益之外,还可以给人一种控制他人和局势的快感,这种对人和物的控制,能让权力者产生一种他可以控制这个世界的幻觉。而一个人一旦感觉到他可以控制他的心理情境所置身的那个世界,就获得了一个秩序,他就感觉他能主宰和自己有关的一切,不确定性给他的威胁就消失了。
我无意评价很多人攫取权力的伟大抱负。但必须说,这种对付不确定性的策略在逻辑上是自毁的,而且会有可怕的心理后果,所以,要注意,心态要放好。一个人的权力从来不是独立的,而是深嵌在组织或整个社会的系统里面,他能控制别人同时也就意味着他会被别人控制。处长在他的地盘确实可以威风八面,什么都能摆平,那个秩序由他控制。但是,按照这种逻辑,在处长以上的官面前,他又把自己投入到了不确定性之中,因为他控制不了什么东西,相反,只能被人控制,他的权力取决于上级的评价,而这是他无法准确把握的。另外,一个人如果要以权力来确立一个秩序,他就会变成一个施虐狂,因为他只有施虐于他人,在心理上才能体验到自己确立了一个秩序并具有主宰地位。
2、还有一种常见的方法,就是玩洁癖,非常地讲究秩序
比如,一个人在家里,一定要把家里弄得一尘不染,什么东西都要摆放有序,整整齐齐,搞脏了一点,搞乱了一点,他就非常不舒服。
讲卫生和把东西放整齐当然是很好的习惯,但弄得这么夸张,就已经背离了它的目的,而发展成一种心理问题。准确地说,对于有洁癖和过分讲究秩序的人,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卫生和整齐,而是为了消除焦虑、消除恐惧。外面的世界给他造成威胁,他无法控制,于是便通过一种替代性的方案来挽救自己风雨飘摇的自我。毕竟,在家里,在他的小世界,他还是可以通过自己打造一个秩序,来获得一种确定性,一种对生活的控制感的。
这种对抗不确定性的策略当然也不太成功。道理很简单,它是一种逃避,一种鸵鸟战术,一走出家门,这一招就不灵了。
另外,前面已经说过,知识是用来驯服不确定性的,很多人也这样干。
在对抗不确定性的战斗中,这是最不坏的一种武器了,因为一个人了解得越多,他对未来的判断就越可靠。但奇怪的是,很多有知识的人,为什么在变化和混乱面前仍然空虚迷茫、惊慌失措呢?
原因有三。
1、他所掌握的那些知识,只是“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及“未来可能是什么样子”意义上的,没有涉及“是什么让它是现在这个样子,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个层面,说穿了仅仅是对世界表层的一种浅显描述,不是对世界本质的深层探究。而世界是变化的,所以情况一变,他的知识就不管用,用知识建立起来的心理秩序就瞬间瓦解。
对未来的预测仅仅是预测,仍然是从外部猜想这个世界的趋势。我们不可能靠预测把确定性嵌入我们的心理结构。
一个人如果希望用知识来摆平不确定性,只有一条路,就是进行哲学思考。
2、现代社会和古代极不一样,古代人的生活范围很小,世界基本没变,他的经验和知识都是鲜活的,他面对的是一个具体的世界。他知道什么,不仅仅是头脑知道,而且可以用心去感受。但现在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现在的世界对于人来说很抽象、很碎片化,人以知识去和这样的一个世界进行联系,那只是头脑的联系,在心理上,他不像古代人那样,和世界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3、每一个人的知识都是极为有限的,就是“专家”也如此。“专家”除了知道他专业领域的事情,在其他领域基本上也是一个白痴。当然,在现在的中国,“专家”就是“砖家”,他们在一些领域还不如普通人,因为他们连常识都不懂,或者,为了利益,他们装得好像连常识都不懂。
正因为一个人不懂很多领域的知识,所以在抽象而充满风险的现代社会,大家成了迷失的羔羊,为了趋利避害,很多人便需要一个“专家”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事务。也正因为这种情况,很多人在心理上丧失了自己的独立。
组织靠不住,兄弟靠不住,领导靠不住,同事靠不住,专家更靠不住。
能够靠得住的只有两样东西:理性和自我的修炼。
关于理性,前面我已经讲了一些,在这里也无法讲得太多,毕竟不是在专门讲哲学。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思考一样东西的时候,最好有点逻辑。
为什么我们能认识这个世界?是因为这个世界有一种“客观逻辑结构”,它和我们大脑里面的逻辑结构是同构的。你要是看待很多事情时,是尊重逻辑而不是尊重你的情绪的话,你就会有强大的心理力量,因为你触摸的是世界强大的规律,而不是它流逝变化的那些东西。
除了理性,对抗不确定性,我们有一个更重要的方法:静观。
在印度,在喜马拉雅山,灵性大师、宗教隐修者们普遍采用静观的方法来训练自己跳出这个纷扰的世界,让自己变得很警觉,逼近存在的真相。我们还要在这个世界上混,没有必要搞得那么极端和夸张,但借用它的一些原理以及心理学、哲学的一些深刻洞见改变我们自己,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需要澄清的是:我们对抗的不是不确定性本身,也对抗不了,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是防止、阻止它在我们的心理结构里产生作用,掠起情绪。根据“一种东西如果不在人的心理上存在,就等于不存在”这一心理规律,我们可以消除不确定性对我们的威胁。
假如你走在一条小路上,像法国哲学家卢梭那样玩“孤独漫步者的遐思”,抬眼一看,前面有一个人,你是不是只是在感觉他,而不是在思考他?而假如几秒钟后,你开始琢磨他是什么人,为什么出现在这里,你的那种感觉是不是消失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样的一个规律:感觉和思考不能共存!当你在感觉的时候,你的思考即已中止;而当你思考某种东西时,你就不再感觉到它。
与此类似,当你静观一种东西,你就会觉知到它;而当你觉知到它,你对它的感觉就会消失。
所以,当不确定性袭击我们时,当空虚迷茫、恐惧焦虑涌上我们心头时,当人生要我们作出艰难的选择时,我们要训练自己静静地看着它们,一方面,看穿它们的各种幻象;另一方面,保持强大的心理定力。
为什么我们会有空虚迷茫、焦虑恐惧这些情绪呢?根据感觉和思考不能共存的原理,原因正如我们在前面章节中所讲的,我们的思考不能瞬间启动,对刺激我们的那些东西,比如不确定性,我们没有觉知,丧失了防御,任由外界刺激进入我们的心理结构。在外界的刺激下,情绪在我们的心理结构生长,像污水一样,把我们的心理结构弄得混沌不堪。
需要继续阐明的是,情绪是携带着心理能量的。事实上,像我们的欲望、我们的追求、我们的志向等,都携带着一定的心理能量,它们一定要投注到某一点。我们的欲望、追求和志向都投注到外在的世界,但情绪投注的地方,恰恰就是我们的整个身体,它一旦产生,就会携带着心理能量冲撞我们的心理结构、智力结构,以及手、脚等身体器官。
所以,只要你的心理能量不被激起,情绪就会消失。或者,在你被外界刺激有了情绪的情况下,只要你的心理能量能够得到转移,情绪也会消失。
在这两种情况下,置你于心理弱小的不确定性都被驯服了。
为什么一个被情绪笼罩的人,在心理结构上处于混乱之中?因为他只是感觉到情绪,却没有思考、觉知到它。但是,只要我们静静地看着它,就可以洞穿它。原因是,当我们静观、思考这些情绪时,我们的心理能量已经转移到了静观、思考上来了,情绪的心理能量被夺走,它就会消失。
我相信你一定还记得中学物理上有一个“能量守恒定律”。我已经说过,我们的欲望、追求、志向等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中都是一种心理能量,它投注入外部世界。而能量只要被激起,就不会消失。但它可以转移。
灵性大师奥修举过一个例子,大意是假如你是个男人,在一个房间看到有位祼体美女,是不是有性冲动?性是一种巨大的能量。但是,假如你只是静静地看着她、思考她,你还有性冲动吗?没有了!能量都从身体的某个部位,转移到大脑、心理那儿去了。为什么有的男人和女人,觉得彼此在很多方面有共同语言,非常谈得来,却无法产生爱情的火花呢?问题就是,他们彼此的心理能量已经被大脑层面的交谈夺走,在心灵上没有了爱的感觉。
知道了原理后,在技术层面上,我们可以这样来做。
第一步,当不确定性的情境出现时,在内心里告诫自己,一定要冷静。
这一步的目的,是提醒自己关闭心理结构的大门,阻止自己体验到那种焦虑恐惧和自我的软弱无力感。
第二步,很不幸,在不确定性的袭击面前,我们在劫难逃,我们不得不体验情绪对我们身体的冲撞。这个时候,马上静观它,不要压抑。
在这一步,一个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我们总是去想后果会是什么,担心这担心那。比如,当对自己的考试没有把握时,就会想象、推理自己会不会考好。错了!一定要斩断情绪的推理、想象之链,因为在结果最终没有确定前,它通向的恰恰是自我折磨。
我们要做的恰恰相反,是追溯情绪的源头,思考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情绪,是什么引起的,这种情绪意味着什么。一旦这样做,一方面,我们的心理能量就得到了转移;另一方面,我们的理性探触到了产生情绪的那些事情上,在心理上远离了它们!
第三步,打破固有的心理模式。第二步很艰难,因为一个人在一开始很难静下来,你会感觉到头脑混乱、情绪繁杂、焦虑不安,你产生的那个情绪在你的心里到处冲撞。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是因为静观的训练,正要打破你以往的心灵秩序和你与世界的联系方式。而要打破它们,在开始的阶段肯定有某种程度的心理紊乱。但只要坚持,慢慢地,一个新的心灵秩序和与世界的联系方式就会得以重建,使你在心理上变得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