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狠对情,心软对事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郁林郡向汉武帝刘彻进献了一株买于海客之手的“珊瑚妇人”,植于殿前,宫里戏称为女珊瑚。
这株女珊瑚一直枝叶繁茂,然而,两百多年过后,汉灵帝刘宏在位期间,这株珊瑚却突然枯死。自此,大汉王朝便开始走向了濒危,躲在王朝后面的纷乱也渐渐展露矛头。
丈夫病逝尸骨未寒,宫中却火光映天,刀剑涌现,何太后心惊胆战,却又悔恨交加。情事心狠,政事心软。这句话直到此刻,她才品尝到苦果。
早知道索性听了哥哥所言,狠下心来做个决断,如今,宫廷大乱难以收场,如果不是当时自己心太软,或许也不会落到这步田地。
然而,在宫廷之中,宦官与主子的关系既微妙又紧密,如果不是多次得到数位宦官的倾力相助,自己只怕依旧是民间一个卑下的女子。
何太后出生于南阳一个卑微的屠户之家,不过父亲何真倒颇有些资财,何氏天生丽质,容貌出众,父亲一直希望女儿能飞上枝头作凤凰。
从古至今,所有女孩心中都曾有一个辛德瑞拉的幻梦,如果恰巧又能生就靓丽的身姿,那么心怀憧憬的便有可能是整个家庭。
何家便是如此。
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当东汉后宫开始在民间采选时,何真便以大量金帛贿赂负责掖庭采选的宦官,费尽了周折,何小姐才得以冲破身份限制破格入宫。
入宫后,也是在宦官的大力推荐下,灵帝于众多秀女中注意到了她,从此便倍加宠幸。男女之间的一见钟情往往都有几分浪漫色彩,但浪漫过后,现实始终是决定未来的关键。
所幸的是,几度春风后,珠胎暗结,熹平五年(公元176年),何氏生下了皇子刘辩。刘辩出生后不久,母以子贵的何氏莲步轻移,走上了贵人之位。
究竟何氏是如何与宦官结下深厚渊源的呢?这还要从后宫倾轧的金枝欲孽说起。
那时的中宫之主是扶风平陵宋氏家族的宋皇后,宋家虽比起汉朝贵戚阴、马、窦、邓四大家族要略逊一筹,但仍然是朝中的名门望族。
宋皇后出身高贵,有淑媛之懿,在何氏之前入宫,先封贵人,后为皇后,比起何氏的小家品性,她处事大度,待人和善。虽然何贵人颇有觊觎中宫的野心,但在当时却一直无法撼动宋皇后的地位,就在她日夜揪心谋划之际,一个有力的帮手出现了,即宦官中常侍王甫。
王甫素来与渤海王刘悝有些嫌隙,刘悝是先帝桓帝的同母弟弟,而渤海王妃正是宋皇后的姑姑。皇后初立时,刘宏对于宋皇后十分喜爱,王甫一直无法从中作梗,如今,皇帝有了新欢何氏,结发之情渐渐淡漠,王甫便找到了可乘之机。
他先是在灵帝面前诬陷刘悝图谋叛乱,逼得刘悝自杀而亡,宋王妃也冤死狱中。而后,为了避免日后生祸,他指使太中大夫程阿上书诬告宋皇后利用“巫蛊之术”惑乱后宫,诅咒皇帝。从陈阿娇到卫子夫,以巫蛊定罪的汉家皇后不在少数,百口莫辩的宋皇后再次深受其害。
结合之前的刘悝谋反一案,灵帝被怒火遮蔽了头脑,立即诏令废后,并诛杀宋氏父兄,流放其亲眷,冤屈的宋皇后不久便在暴室之中忧愤而死。
对于宋皇后的冤死,后知后觉的灵帝内心也渐渐出现一些疑惑和不安,一直将后位空悬,直到两年之后才册封生育了皇子的何贵人为皇后,那时已是光和三年(公元180年)。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何氏一步登天后,父亲何真被封为午阳宣德侯,一无所长的兄长何进也被封赏为侍中。
然而,与宋皇后的端庄贤淑相比,小人得志的何皇后此时却将其屠户出身的凶狠泼辣无所顾忌地展现了出来。
女人的心性若狠毒下来,便如同妖冶的罂粟,芬芳之中暗藏杀机。
一般来说,越是荒淫无度的帝王,越是子嗣稀少,在何氏生下刘辩之前,灵帝也曾有过几名皇子,但都先后早夭。
刘辩出生后,灵帝专门将他寄养在道士史子眇处,以保其长命,号曰“史侯”。为了巩固儿子的独尊地位,也为了防止后宫其他妃嫔争宠,何氏使出了一切手段陷害有身孕的宫人。
在何皇后的白色恐怖下,最为惊心的便是新获灵帝宠爱的王美人。
王氏是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姿容比何氏有过之而无不及,且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面对如此强劲的情敌,何皇后一直如芒刺在背,难以安心。
偏偏就在王美人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地谋求自保时,一个突如其来的信号让她又喜又惧——她发现自己怀了身孕。王氏聪敏过人,明白知道如果何后得知此事,自己和孩子只怕都难以活命,于是,她便服下了堕胎药,不过,她腹中的孩子十分强健,药物并没能起到作用。
坚信天意如此的王美人便改变了主意,她用棉帛束住腹部,每次进谒何后时都小心翼翼,终于战战兢兢地挨过了十个月。待到何皇后得到消息,她已顺利产下一名男婴,灵帝欣喜若狂,为之取名刘协,即后来的汉献帝。
虽然没能及时让王氏胎死腹中,但何皇后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王美人刚生下孩子不久,何皇后便密遣心腹宦官在其补身调养的药物中下了鸩毒,王美人费尽心思保全了孩子,却依然难逃何氏的毒手。
心爱女人的暴亡让灵帝对心狠手辣的何皇后彻底厌恶,彻查此事后,他决定废黜何后,这一次的危难,仍然是宦官为她阻挡了风雨。
惊慌失措的何皇后赶忙以大量金银珠宝贿赂大宦官张让等人,让其在灵帝面前为其求情。对于灵帝来说,十常侍是自己最为器重信任的心腹,他还曾有过“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的荒唐说法。虽然何皇后鸩杀王美人一事证据确凿,但权宦一说话,他也没有继续追究。
不过,虽然废后的事就此作罢,但对另一件大事灵帝却下定了决心,那就是——易储。
男人是最容易爱屋及乌、恨屋及乌的情感动物,女人和孩子在他们心中往往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
刘辩身为嫡长子,原本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但灵帝出于对其母的厌恶,刘辩在其眼中也成为了个“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的主儿。灵帝希望能够立王美人的儿子刘协为帝,王美人死后,刘协一直在灵帝母亲董太后处抚养,号曰“董侯”。
这或许是他为了自己所爱的女人所能做的最后一次努力,却没想到皇帝也有浑然无力的时候。
当时外戚何进执掌大权,宦官们也站在刘辩的阵营之中,朝臣们也多持有立储以嫡的观点,迫于三方压力,灵帝一直没有采取行动,直到临终前,才将幼子刘协托付给自己的心腹蹇硕,让他诛杀何进,再立刘协。
几番斗争过后,小黄门蹇硕没能完成灵帝最后交代的任务,反而让何皇后与何进抢夺了先机,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皇长子刘辩推上了宝座,史称汉少帝。
也正是在这一系列的宫廷风云之中,何进与宦官的矛盾日渐激化,而此时,已升格为太后的何氏则忙于处治一直对自己心存忿恨的婆婆董太后。
事情进展到此,一切都按照何太后的意愿进行,她如愿以偿地爬到了权力的制高点。在后宫立足,凭的便是如花美貌、如刀心肠,面对后宫的钩心斗角,她没有丝毫的胆怯,没有丝毫的心软,不管是王美人,还是董太后,但凡挡住了她的去路,她便手起刀落。
只可惜,后面的局势发展远远超出了她的掌控范围。兄长何进与宦官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何进一再要求自己尽数诛杀宫中权宦,这时,她却迟疑了。常年的宫廷争斗,她与宦官们已结成了特殊的攻守同盟,实在难下决断。
就在何太后犹豫不决之时,看多了风云突变的权阉早已嗅到了血腥的杀气,这边何太后被迫解散了中常侍、小黄门,那边以张让为首的宦官们火速发动宫廷政变,将入宫觐见何太后的何进砍死于乱刀之下。
惊慌失措的何太后面对兵将逼宫的混乱阵势,没了主意,她与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一起,被张让、段珪等挟持着,从复道逃出。
变乱来得急,去得也快,等她回过神儿来,张让、段珪已被迫投入滚滚东去的黄河之中,而执掌大权的则变成了趁乱入京的董卓。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九月初一日,以董太后同族自居的董卓率领公卿到崇德殿,强迫何太后诏策废除少帝,贬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就这样,刘辩在皇位之上仅仅不安稳地坐了五个月便被推了下来,而昔日董太后的忧死也成为了何太后难以辩解的罪名。
跌落皇位的那一刻,一切便已尘埃落定,望着郎中令李儒手中举着的鸩酒,刘辩悲而歌曰:
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藩。
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他的爱妻唐姬抗袖起舞,和歌曰:
皇天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兮命夭摧。
死生异路兮从此乖,奈何茕独兮心中哀。
歌竟,泣下呜咽,坐者皆欷歔,随后,刘辩饮鸩而亡,时年十四岁。
被扶上皇位的献帝刘协也继哥哥之后,开始了他傀儡皇帝的生涯,坐看群雄并起,风云变幻。
昔日,何太后毒杀过不少妃嫔宫人,最终,她与儿子皆死于董卓的鸩杀之下,这不得不说是命运的轮回。
心狠对情,心软对事,说到底她并没有君临天下的魄力,说到底她只是个小家碧玉的女人。
红菱角,貂蝉冠
貂蝉,貂蝉,饰貂尾,金附蝉,不过一顶冠冕,丝帛交错中却透着权力的杀伐决断。
宫殿寂寥人不见,碧花红菱满潭秋。
曾几何时,那里是权力的旋涡,政治的中心,也是变乱的开端。乱,一乱便开了头,不可收拾,乱的不仅是她的人生,也是整个时代。
一泓碧渊间,接天莲叶,映日荷花,荷塘边,人比花娇。
貂蝉斜倚池畔,暗自出神,耳边传来对她的声声呼唤,远离了宫阙,少了几分战战兢兢,多了几分舒适自在,轻歌曼舞中,她渐渐忘却了宫中的纷繁人事,只有这个名字,如影随形,深深为她打上了宫廷的印记。
司徒府邸,貂蝉随同教习移步至庭园宽阔处,群芳起舞,一时如姹紫嫣红开遍。教习娘子望着领舞的貂蝉慨叹不已: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婉转无限春。如今的女儿越发出落得光彩照人,即便是低眉顺目也别有一番风流韵味,风华无从遮蔽。
纤纤素手采红菱,进宫时,她还是不谙世事的小女孩,仿佛水中脆生生的菱角,带着清晨日头的红晕,透着略带青涩的娇俏。在她被唤作“貂蝉”的那一刻起,她不曾想到,此名竟注定了自己的宿命,被迫卷入权力的旋涡,翻云覆雨,又随波逐流。
武将饰鹖羽,近侍附貂蝉。
董巴在《汉舆服志》中写道:“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帽皮,后代圣人易之,见鸟兽有冠角顶胡之制,遂制冠冕缨。”
貂蝉冠是皇帝身边的侍从近臣们的礼仪冠冕,冠前饰金附蝉,冠侧插饰貂尾,侍中戴左,常侍戴右。貂与蝉的附饰只有在皇帝的特许下才可佩戴,否则便是僭越不道,视同谋逆。
始元年间,昭帝在位,霍光辅政,燕王刘旦曾擅自给侍臣在冠上加饰貂蝉,一高士曾断言:“燕王恐不甘居人臣耳!”后不久,刘旦果真纠结重臣上官桀、桑弘羊谋逆,最终事败自绝。
宫闱深似海,和风细浪中将尖尖的菱角磨平;专司貂蝉冠,她学会了兢兢业业恭恭敬敬。皇宫如同金丝笼,身陷此,心已飞,她一直记着司礼女官的话:若想出去,便要懂得做小伏低,学会以低眉顺目掩盖华彩,才能平安无事地度日,默默无闻地离开。
然而,天生丽质,惊艳难藏,或许她要感激那场动乱吧,乱如潮水,将她随同失魂落魄的宫人们一起冲出了原本守卫森严的皇宫。
那场动乱,源起十常侍,扰乱了宫廷,惊醒了英雄。
庭院舞动春色,司徒王允却无心观赏,原本想铲除狐狸,不想却引入了虎狼,似乎昨日还是大将军何进挥斥方遒,今日已换成奸相董卓施威京城。
昔日决策的那一幕总是回旋在眼前,正是一步错,步步错。他暗自慨叹,那动乱或许是可以避免的吧,如果大将军再果断些,如果不是仓促地引狼入室,如果……可惜,事过之后只留果,不得尽如人意。
在这段风云突变的日子里,女子的悲剧总是源于男人的杀伐。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芒。
宦官掌权,百官靠后,民间童谣唱出了后汉灵帝末宫中常侍的无限风光。
后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京师洛阳,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灵帝驾崩,新君年幼,宦官外戚,剑拔弩张。
前来奔丧的王允一到洛阳,便被大将军何进请进了府邸。何进于己有恩,且权宦张让多次陷害自己,王允一口便答应了何进所求,伺机而动,共谋张让。除了王允之外,何进大肆结交拉拢来京奔丧的地方官吏,他仿佛看到了张让跪地求饶、人头落地的景象,嘴边不由扬起一阵冷笑。
何进府邸,外戚党羽集聚,密议诛除宫中宦官。公卿世家出身的袁绍义气凛烈,慷慨陈词,拿出了他自认为深思熟虑万无一失的计划:召并州牧董卓进京“造反”。
或许是由于自己出身屠户的卑微,何进对“公卿”别有一种情结,也因此一向对袁本初言听计从,这次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