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沿着狭窄的柏油路面行驶着,我问为什么不走高速路。车老板说,这一趟如果都走高速路,就要花很多钱,能省就省点,省下的就是挣下的。
柏油路面的尽头,是一条炭渣路,路面上铺的是炉坑里的煤灰。这样的道路被人们称为简易公路。这是一条几乎被废弃了的路面,路面上少有行人。
大卡车继续向前行驶,突然看到路面被挖断了。没奈何,大卡车只好开进旁边的包谷地里,沿着田间小埂慢慢地向前行驶。小埂上还有别的车辙,显然此前也有别的车辆如法炮制。
田埂边坐着几个小青年,叼着香烟,嬉皮笑脸地斜睨着渐渐驶近的大卡车。车老板也看到了那几个小青年,他满脸都是紧张的神情。他已经意识到了,今天掉进了圈套里。
胖子说:“让我来开。”
胖子和车老板在驾驶室里更换了座位,车子像蜗牛一样缓慢地向前爬行,路边的包谷秆擦着车身。车子开过后,摇晃几下,又站直了。我看到那几个小青年脸上露出了不悦。
车子小心翼翼地驶出了包谷地,那几个小青年突然跑过来了。他们拍打着车门,将我们都拉了下来。我回头望去,有几颗包谷秆被撞倒在地。
一个年龄稍大的头领模样的青年要车老板赔偿1000元钱。
车老板脸上带着尴尬的笑容,他说:“撞倒了包谷,我们赔偿。可是你这啥包谷嘛,咋就要1000块钱。”
头领扬起手臂,作势要打车老板,车老板吓得缩成一团。旁边一个小青年说:“啥包谷?这是中国科学院的试验田,1000块钱都向你少要了。”
我拦住头领模样的人,心平气和地说:“有话好说,有话好说,我们谈谈。”然后,拉着头领向旁边走。
头领梗着脖子说:“什么事就在这里说。”
我笑着说:“大哥,这里说真的不方便,我们还是到一边去吧。”其实,他看起来比我还小。
头领被我连推带拉地离开了大卡车十几米。我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他的脸上始终布满狐疑。我看到我们的说话那边再也听不到了,这才把手从头领的肩膀拿开。我说:“大哥,行个方便,这车是我搭乘人家的。我有紧急采访任务,要采访你们一位县长。”我从身上掏出了工作证让他看。那时候,我没有记者证,报社管理计划生育的、起草通知公告的都有记者证,而我却没有。
头领把我的工作证拿过去,翻来覆去地看,上面有报社的印章。他的脸上露出了迟疑的神情。
他问:“你采访哪个县长?”
我胡乱说了一个名字,一个县一般有7个正副县长,多的会达到9至11个正副县长,一个小混混怎么能全部记得所有正副县长的名字?
头领相信了我的话,他不言语。
我趁机说:“大哥,你看这样行吧。你们种地也不容易,撞倒了包谷秆,是要赔偿的,少陪点吧。这钱肯定是我要出的。”我从口袋里掏出了一百元,递给他。他犹犹豫豫地接过了。
我走向大卡车,头领跟在后面。我一挥手,车老板和胖子都回到了大卡车里。大卡车向前行驶,车下撂上来了一句话:“记者?记者有什么了不起!”
车老板警惕地看着我:“你是记者?”
我说:“我哪里是记者,我给他们说我认识很多记者。他们不让走,我就要打电话叫记者过来。”
车老板拿出一百元要给我,我推辞了;他又给我,我又推辞了;他再给我,我再推辞了。此后,车老板对我的态度好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不冷不热。
车老板问我去西北干什么。
我说,我准备去西北看看哪里会有鹰卖,我以前做蛇生意,但是听说鹰生意的利润比蛇要高出很多。
车老板说:“我倒是认识那些逮鹰的人,你找人找对了。”
我装着很诧异的样子,兴高采烈地看着他:“啊呀,大哥,那就太感谢你了。”
他摆摆手说:“我看你这兄弟很实在,才会告诉你,不过,鹰现在很少了,也很难逮啊。你这回是不是空跑,我就不知道了。”
我问:“我一直很纳闷,鹰飞得那么高,你说人怎么能抓住?”
车老板说:“这世界上谁最厉害?人嘛!人是世界上最聪明也最残暴的动物。人这种动物,你说不上来他是食草的,还是食肉的。别的动物都是满足吃饱就行了,人这种动物多吃多占,贪心不足。人有心眼,是一种会耍阴谋诡计的动物,而那些动物都没心眼。老虎厉害不厉害?没有人不怕,可是人挖了陷阱,老虎就掉进去了。所以嘛,人才是这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
我继续问:“鹰在空中飞,人又不会飞,人怎么才能逮住?”
车老板说:“鹰总不会一直在空中飞嘛。它总有落下来的时候,它落下来人就能想办法逮住。”
我问:“怎么逮法?”
车老板用手比画着说:“你见过鹰没有?西北人应该都见过鹰。鹰落下来的时候是俯冲,升到空中的时候是斜飞。它不是像直升飞机那样直落直飞,这样人就有了机会。那些人先在树林子里布好罗网,四面围起来,中间放一只活鸡,鸡腿拴着,鸡扑棱棱地扇着翅膀,就是飞不起来。鹰在空中飞,看到活鸡,就飞下来。鹰的眼睛很厉害啊,它在几千米的高空中飞,地上跳只蚂蚱它都能看见。人就要藏起来,藏得严严实实,别让鹰发现了。鹰飞的时候是盘旋着飞,它这样飞其实就是侦察,看有没有危险,有没有埋伏。它的飞翔半径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意识到没有危险了,就俯冲下来。那速度真是快啊,就像闪电一样。鸡吓坏了,叫声就好像不是从鸡的喉咙发出来的,瘆人啊,瘆人极了。鹰抓着鸡飞,飞不起来,再飞,还飞不起来,鸡的腿上绑着绳子,绳子又绑在树上。人一听到鸡的声音变了,听到扑棱棱的鹰的翅膀声,就突然从埋伏的地方出来。鹰一看到人,就丢下鸡奋力飞,由于鹰是向斜上方飞,再加上慌不择路,一下子就会撞在罗网上。罗网是用尼龙绳编的,鹰越挣扎越紧,直到最后没有力气了,只能束手就擒。”
我听后,感叹不已。人原来是用卑劣的手段和诡计,才捉住鹰的。
车老板说:“还有更绝的。有的逮鹰人训练蒲鸽,把蒲鸽训练得很聪明,让蒲鸽做鱼饵,来钓鹰。”
“蒲鸽”就是鸽子,这是西北一带人对鸽子的俗称。
我好奇地问:“用蒲鸽钓鹰,怎么钓?”
车老板说:“西北枣刺很多,都处都是。枣刺你该知道吧?枣刺就是迷魂阵。”
我点点头。父亲以前扎耱条,耱条就是用枣刺做的。枣刺的学名叫荆棘,是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时候背上背的那种东西。
车老板说:“有的蒲鸽非常聪明,蒲鸽都能送信,你想想它有多聪明。蒲鸽在旷野上游荡,人埋伏在地上,身上披片麻袋,麻袋是土黄色。鹰根本看不出这是麻袋还是土丘。鹰看到了蒲鸽,就俯冲下来,就在鹰快要接近地面的时候,蒲鸽突然钻进枣刺里。鹰闪躲不及,就会落在枣刺上。枣刺挂住了鹰的爪子和翅膀,鹰飞不起来。人突然起身,把身上的麻袋片盖在鹰身上。鹰就这样被捉住了。”
我越听越震惊,天空之王原来都是被人的诡计捕捉到的。
车老板说:“鹰这种动物非常刚硬,有时候它就是宁肯死,也不让人逮到。有的鹰被枣刺挂住了,还继续往枣刺丛里钻,最后血肉模糊,血流完了,就死了。有的鹰侥幸挣脱了罗网,可是翅膀也折断了,飞不高,它就一头撞在悬崖上,或者树木上,真是宁死不屈。鹰是个烈性汉子啊。”
我感慨不已。鹰一直是我童年和少年时的心中偶像。它搏击长空的英姿一直封存在我的记忆深处。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我身处哪里,无论它是否会灭绝,它都会在我的心中永生。
说起了鹰,我说现在在南方的野生动物交易市场也很难见到鹰了,不知道西北还有多少。鹰这种动物可能也快要灭绝了。
车老板说:“你说的那个交易市场,是不是就在郊外?那旁边有座楼房,经常闹鬼。”
我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闹鬼?”
车老板神色凝重地说:“最初,那座楼房死了一个女人,后来,每天晚上就能听到那个女鬼穿着高跟鞋在楼上楼下走来走去。最后,没搬的人都被吓得搬走了,谁敢和女鬼住在一起?”
车老板知道这个野生动物交易市场,那就说明他去过那里。去过那里的外地人,只有一个目的,给市场送货。显然,车老板给野生动物市场送过货,他和盗猎团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想问他,又担心会让他起疑心。
车老板继续说起了鹰,看来他对鹰的生活习性非常熟悉。他对鹰的运输也绝不是一次两次。
鹰刚生下来的时候,爸爸妈妈对它非常宠爱,鹰妈妈留在巢中专门照顾孩子,鹰爸爸出外捕食。和人类的家庭一样,鹰的家庭和睦而恩爱。
平时,鹰爸爸只要捕猎它自己的食物,而现在,它捕食的数量至少要比原来多两倍半。小鹰胃口很好,食量很大,它生长很快。
鹰爸爸难以应付这种超负荷的工作,它常常疲于奔命,也不能让一家人吃饱。在小鹰一个月大的时候,鹰妈妈不得不把小鹰放在巢穴,和丈夫一起去捕食。
这时候的小鹰还不会飞翔,它的羽翼还不够丰满,它的爪喙还不够坚硬。把小鹰独自留在巢穴中,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会有各种各样的食肉动物循味而来,狼、豺、野猫、毒蛇、雪豹……当然,还有更为狡猾的人。鹰妈妈不能飞得太远,它要照顾小鹰。
为了防备各种天敌的侵袭,鹰的巢穴一般都建在悬崖峭壁上。巢穴的进口很小,从进口通往巢穴的通道四周,遍布着嶙峋的尖石。鹰每次进出自己的巢穴,都要忍受尖石磨砺的痛苦。选择这样巢穴的目的,是为了不让那些个子庞大的天敌钻进来,当然也包括人。
小鹰慢慢长大,食量增加,而鹰爸爸和鹰妈妈的生活压力更大。它们不得不起早贪黑,飞得更远。尽管如此,小鹰一家还是食不果腹。
为了锻炼小鹰以后适应自然的能力,鹰爸爸和鹰妈妈有时候会把一些活的猎物带进巢穴中,让小鹰与它们搏斗。柔弱的小鹰常常会被这些拼死抗争的猎物抓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但是鹰爸爸和鹰妈妈不会帮忙。它们要锻炼小鹰以后独闯江湖的技能。
小鹰长到3个月大后,它的羽翼渐渐长齐了,它的爪喙也足够坚硬了,它具有了独自生活的能力。这时候,它必须学会自立,只有这样,一家3口才不会饿死;也只有这样,小鹰才能成长为一只真正的鹰。
鹰妈妈将小鹰推到了巢穴的出口。此前,小鹰从来没有走出过巢穴一步。它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着种种不可预测的危险,当然也有明媚的阳光和盛开的鲜花。尽管它对巢穴的温暖和衣食无忧充满了无限的依恋,鹰妈妈还是一把将它推出了巢穴,毅然决然。
巢穴下面就是黑暗的深渊,湍急的河流,还有密布的荆棘。
小鹰用尽所有的气力来飞翔。它如果不飞翔,就会掉落在刀刃一样锋利的岩石上,被切割成碎片;就会掉落进无边的黑暗中,被河水吞没。小鹰尽管在不停地扇动翅膀,可还是在不断坠落。它在坠落中将翅膀伸展到了最大幅度,它逐渐感受到了山谷中强劲的风。风托着小鹰,小鹰在初飞中体验到了驾驭风的能力,体验到了躲避危险的能力。几十年前,人们在书籍和作文中经常会用到一个词语:雏鹰初飞。这个词语看起来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其实,小鹰的初飞一点也不英雄,一点也不浪漫,它是被逼无奈的,也是为了求生。
小鹰的初飞一般会飞3公里。3公里的距离,足以远离生活了3个月的巢穴。此后,小鹰开始独立生活。
鹰的王国里有一种雕鹰,它更具有鹰这种高贵动物的王者风范。
据说,雕鹰的寿命可以长达60年,而在它的生命历程走过一半的时候,它的双爪出现了老化,曾经尖利的喙又长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而翅膀下也有了一层衍生物,变得又厚又重,再也不能在高空中自由翱翔。这时候的雕鹰无力捕食,它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坐等死亡降临,要么浴火重生。
所有的雕鹰都会做出后一种选择。它们选择一处怪石嶙峋的悬崖峭壁,那里只有风才来拜访,即使猿猴也难以攀援。它们把自己的喙一下又一下狠狠地磕在石壁上,将那层老茧和老喙一起磕掉。它们在鲜血淋漓中等待着新喙重新长出。
长出新喙后,它们又将双爪上的指甲一个个拔掉,将羽毛一根根拔掉,它们在彻骨的疼痛中等待着新生。这彻骨的疼痛才会让它们收获下半生的30年生命。这样的痛苦要长达3个月。在这3个月的浴火重生中,它们要忍受着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险,可能会因疼痛而死,可能会因饥饿而死,也可能会有雪豹山猫蟒蛇突然闯进来。如果真是那样,它们只能坐以待毙。
3个月后,如果雕鹰还没有死,它新的生命又要开始了。
没有哪种动物会像雕鹰这样顽强,就是一贯在人们心中凶悍的野狼,也远远比不上。
我对鹰这种顽强的生命永远充满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