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趣味婚俗
9711000000022

第22章

俄罗斯族青年男女主要通过自由恋爱结合,虽然也有包办婚姻,但不占主导地位。在以前,媒人说亲和订婚仪式还是不可缺少的。媒人端着一个盘子上女方家去,盘子里面放着一个撒了盐的面包和刀。若是姑娘和她的父母同意,姑娘就亲手把面包分切成四份请大家分尝,并互换戒指表示同意订婚。然后男方家举行个简单的订婚仪式,商定好结婚日期。如不同意,就将男方的面包退回。

婚礼进行曲——欢天喜地新人乐

隆重的教堂婚礼?

婚礼的仪式非常隆重,由于俄罗斯族大多数信奉东正教,有条件的地方婚礼必须在教堂举行。新郎在结婚这天,要赶上马车或步行去迎亲。新娘临行前要跪在一件铺在地上的皮袄上(这象征婚后生活兴旺),接受父母的祝福。接亲的人来后,新娘家要招待一些糖果和食品。大家围坐在桌旁,一边就餐一边唱起欢乐的婚礼歌。?

离开新娘家后,人们就拉着手风琴,簇拥着新郎新娘去教堂举行婚礼。婚礼时,新郎新娘戴上特制的头冠,新娘手中拿一束花,新郎手中拿一枝蜡烛。神父首先问他们愿不愿意和对方结合,如回答是“愿意”,神父再为他们祷告,然后让双方交换戒指,给他们一人一点蜂蜜,意为祝愿他们的生活甜甜蜜蜜。仪式完毕,新郎新娘要行三次跪拜礼和亲吻三次,最后在大家的祝福中离开教堂。?

新郎新娘当众“海誓山盟”

在婚礼上,新郎和新娘要向大家祝酒,大家也要向新郎和新娘祝酒,每当祝酒时,客人都要高声齐喊:“果尔基”(俄语:苦的意思)意为希望新郎和新娘有个甜蜜的接吻,这时,新郎和新娘要在客人面前拥抱接吻。一般这种接吻要进行多次,客人们不断欢呼,新郎和新娘双方在众人面前“海誓山盟”,同时要相互接吻,表示永不分离,永远相爱,使婚礼达到高潮。

同时新人在这一天还要栽下一棵树苗,因为新婚第一天在当地也叫绿婚,有年轻的意思。就是说他们的婚姻还不够成熟。但随着树苗的不断长高,婚姻也就由幼稚走向成熟了。

婚宴上的五彩蛋糕

结婚仪式结束后,要举行盛大的婚宴,要请亲朋好友或亲属前来参加。

婚宴准备的丰富多彩,有各种糕点、糖果、菜肴、水果、果酒请客人品尝。在众多的佳肴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各种高低不同形状和五颜六色的蛋糕。每一种蛋糕都有不同的含义,表达了人们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福,希望新郎新娘过上甜蜜和幸福的生活。

婚宴结束后,青年人唱起歌,拉起各种民族乐器,欢乐和快节奏的乐曲声,使新郎和新娘跳起交际舞和踢踏舞。同时新郎要同岳母跳,新娘要同公公和父亲跳,使人们浸醉在欢乐与幸福之中。?

这种歌舞融为一体的婚礼舞会,使婚礼显得热烈而隆重。而这种庆贺活动要闹到深夜的情形,是常有的事情。

婚礼结尾曲——画上圆满的句号

婚后第三天是回门的日子,娘家要准备酒菜,邀请婆家的人和亲友前来做客。以后,新娘就住在婆家,成为丈夫家庭中的一员。

离婚·再婚——劳燕分飞各觅幸福

东正教是禁止离婚的,俄罗斯族人受东正教的影响,一般很少离婚。

鄂温克族婚俗

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总人口为30005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多与蒙古、达斡尔、汉、鄂伦春等民族交错杂居。

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 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驯鹿曾经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牧区通用蒙古文,农区和山区通用汉文。鄂温克族多信萨满教,牧区居民同时信藏传佛教。

民族婚俗——各有各的说法和讲究

鄂温克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尚保有氏族外婚及姑舅表婚等氏族社会残余。婚姻只能在不同氏族之间进行,同一氏族内禁止通婚。他们也与蒙古、鄂伦春、达斡尔等族通婚。个别地方还有“逃婚”的习俗,有些地区过去还实行过“小女婿”婚俗,即当孩子还很小时,父母就代为订亲,有时甚至“指腹为婚”和摇篮结亲。

鄂温克族也有入赘的习俗,并分长期和短期。长期入赘可以继承岳父家的财产,而短期入赘不能继承财产。入赘的形式很简单,没有繁琐的仪式。“夫兄弟婚”和“妻姊妹婚”也曾在鄂温克族中流行。现在所不同的是妻子死后,可以续娶妻妹为妻,而弟死后兄不能纳弟媳为妻。

婚礼前奏曲——“忙”并快乐的事儿

先斩后奏,娘家无奈

鄂温克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比较自由,当他们互恋订情,确定婚期后,由男方回家告诉父母,父母便开始准备床、毡子,建造一个新的蒙古包,并在蒙古包旁搭盖一个“撮罗子”(一种简易帐篷)。找一个老年妇女住在里面,但这一切都要瞒着女方父母。

到婚期的前一夜,两个恋人约好时间,一起骑马“逃”到搭建好的撮罗子中,由那老年妇女把姑娘的八根小辫梳成两根粗辫,以示结婚。天亮时,新人共同到男方父母的住处,一起拜祖先、火神、 高堂。同时,男方派两个人到女方家通知婚事,向女方父母敬献哈达,并设法请他们喝下两杯酒,女方父母无可奈何,也只好答应下这门亲事。事实上,这是“逃婚”习俗的遗留,现已不多见。

媒人须善言辞和懂规矩

无论男女自由恋爱,还是由父母包办,都要请媒人按照求婚礼节,向女方父母求婚。

媒人一般由男方氏族中辈分大、熟知礼仪且善辩的人担任。媒人到女方家时,带上两瓶酒,并向女方家长借酒壶为主人敬酒。敬酒时说:“某某长辈让我来你们家做客。”女方父母听了这话,便知来意,让女儿避开。之后,媒人再次敬酒说:“听我们氏族的长辈说,你们氏族有个拿剪子的姑娘,我们氏族有个拿弓箭的小伙子,我是为两家的美好姻缘而来的。”

此时,女方父母尽管看中了对方小伙子,也要说些推托之词。媒人使出善于言辞的本事,甚至数次登门,直到订下婚事。

订婚后,男方要送给女方一些驯鹿和酒作为彩礼

婚礼进行曲——欢天喜地新人乐

迎亲路上的驯鹿和神像

到了要结婚时,男方会搬家,住得离女方近一些,同时将通往女方家路的两边的树上的皮切掉一些,给新郎开路。

结婚这天,新郎在父母亲友的陪同下,带上送给女方的10只驯鹿到女方家去,在去女方的路上,还要排成一定的队形。一般是一位长者拿着神像走在最前面,新郎走在第二位,再后是新郎的父母和族人,最后是牵驯鹿的人。

女方也以同样的队形来迎接,新郎新娘相遇后,要先和神像接吻,然后是新郎新娘拥抱接吻。新娘将一个刻有驯鹿头像、象征吉祥的桦皮盒送给新郎,新郎则送给新娘一块手绢。接着新郎新娘从驯鹿中挑出两头最好的,各牵一只绕场三圈,最后大家来到新娘家吃喜酒。

野外婚礼与“欢乐之火”

正式的婚礼仪式不在室内,而是在野外。届时,他们在清理过的河滩谷地上燃起一堆被称为“欢乐之火”的篝火,然后人们把新郎新娘从撮罗子里簇拥到篝火边,并以火为中心围成一个半圆圈,由一位主持婚礼的长者宣布婚礼开始。

主婚人用桦皮杯斟满两杯酒,交由新郎新娘泼在火里,表示对火神的尊敬,接着再向双方父母敬酒。然后新郎新娘互相拥抱接吻,手挽手和所有参加婚礼的人拉成一圆圈,载歌载舞,欢度良宵。

这种歌舞鄂温克人称之为“欢乐之火”舞。它舞姿雄健有力,时而振臂扭腰,时而尽情欢跳。一人领唱,众人齐和。歌伴舞,舞随歌,时快时慢,高低错落。大家在歌舞中纵情欢乐。

婚礼结尾曲——画上圆满的句号

歌舞之后,新郎新娘在女家度初夜。也有的地方歌舞之后,由女方家同姓妇女陪同,将新娘送往男家,在男方家举行婚礼。婚礼结束,陪送新娘的妇女留下一人,小住一宿,以便帮助、指导新娘处理一些新婚事务。

离婚·再婚——劳燕分飞各觅幸福

鄂温克族认为寡妇再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并认为如有人为其做媒,是积德行善的好事。甚至寡妇再嫁可以带走自己的财产,也可以就在亡夫留下的房屋中再嫁他人。

德昂族婚俗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其他分布在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龙陵、耿马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德昂族人口数为17935。绝大多数德昂人与景颇、汉、傈僳、傣等民族交错分寨杂居。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文字流传不广。不少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语。德昂族信仰小乘佛教。

民族婚俗——各有各的说法和讲究

德昂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很少与外族联姻。青年男女的恋爱和婚姻十分自由,男青年到十四五岁时开始便开始寻找意中人,双方建立感情后,男方请寨中老人往女家说媒。只要女方同意了,家长一般是不反对的,他们认为姑娘找到爱着自己的人了,不同意是不好的,至于女婿是不是称心如意,那是女儿命定的,父母无能为力。倘若女方父母坚决反对,姑娘可自行到男家同居。

尤为可贵的是,德昂族的恋爱和婚姻也不受等级地位的限制。只要姑娘和小伙子彼此喜欢,百姓的儿子可以娶头人或富户的女儿,反之亦然。

德昂族在婚恋上的传统习惯法是:姑娘爱上哪个小伙子,不嫁是不行的。因此在婚恋问题上,姑娘有更多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婚礼前奏曲——“忙”并快乐的事儿

泼水节上赠竹篮

泼水节既是德昂族人民欢度新年的典礼,又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寻找心上人的好时机。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一般3~5天。泼水节上,德昂族流行一种赠竹篮习俗。

小伙子们在节日前便悄悄地编织好几个漂亮的竹篮子,并乘夜深人静和姑娘约会时,将篮子分别送给自己所中意的姑娘。最漂亮精致的竹篮,要送给自己最喜爱的姑娘,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意,试探对方的反应。

每个姑娘往往都能收到好几个竹篮,然而姑娘究竟钟情于谁呢?这就要看泼水节那天姑娘背的是谁送她的那只竹篮了。到了这一天,姑娘们人人都背上了一个精致美观的竹篮,但究意是谁的呢?这下可忙坏了小伙子们,他们睁圆双眼,紧盯着姑娘们身上的竹篮,仔细辨认着心上人所背的是否是自己送的那只竹篮。

男女恋人通过一两次见面后,便互相尽情地泼水,嬉戏,以表达自己激动、喜悦的心情。

求婚送礼连续三日

通过互赠信物确定恋爱关系后,姑娘便会把亲手织的“伙森”——用红、黑棉线织成长五尺、宽三尺、两头有线球装饰的棉毯——披在小伙子的身上,暗示小伙子可以来提亲了。小伙子的父母一发现自己的儿子有了伙森,立刻问清情况,请媒人去说亲。

说亲那天,女方家也请一个媒人作陪。男方家的媒人送给女方父母一台芭蕉、一包茶叶、两条干咸鱼,作为开门礼。女方的父母同意后,男方家要把同样的礼物送给姑娘。上述礼物还要送给女方村寨的族长、长者,作为取得族长、长者同意的礼物。求婚要连续进行三个晚上,简单但又重复的送礼仪式到第四天晚上结束,这才正式定下了婚。

婚礼进行曲——欢天喜地新人乐

夜间迎亲唱《欢乐调》

按照德昂族的习俗,迎亲和送亲都要在春节前后的夜间进行。到晚上11点左右,新郎和小伙子们在歌手的引导下,前往女方家迎亲。来到女方家大门外,迎亲者们停下,歌手唱起了《欢乐调》,意即通知女方家迎亲的队伍到了!

女方家早有准备,听到歌声后,女方媒人取出一贡盘,里面装着各种礼物、花束和剪纸,让新娘向家人、宾客逐一告别和敬拜。家人和宾客也对新娘嘱咐再三,并送礼品给新娘。这时候,新娘会禁不住离别的伤感,一边敬拜,一边哭出声来。

五彩花瓣迎新娘

半夜前后,新娘来到男方家中,当新娘登上夫家竹楼的时候,歌手又唱起了《欢乐调》,歌声中,新郎的母亲将鲜花瓣朝她撒去。前三次换着不同颜色的花瓣撒,第四次撒出去的是五颜六色的花瓣。新娘在万花飞舞中上了楼梯,新郎的母亲赶忙领着新娘进了洞房。休息片刻,新郎端着放有鲜花的高脚竹编茶盘,领着新娘给本寨的老人磕头。老人们祝新婚夫妇“白头到老,子孙满堂”。接着喜宴开始。

婚礼结尾曲——画上圆满的句号

晚上对歌,要对3个晚上。这3个晚上新娘由娘家护送的姑娘陪伴着睡在新房的地上。三天之后,护送的姑娘返回去了,新郎新娘才能同房。

在结婚后的10天内,新娘早晚要给公婆洗脸、洗脚。第三天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带着结婚前男家人请人编好的一些小竹篾箩,装上一些礼物送给女方的亲属。

离婚·再婚——劳燕分飞各觅幸福

德昂族家庭夫妻一般感情融洽,离婚的很少。偶有夫妻不睦,男方提出离婚,只要出几斤米、几元钱,请村寨头人祭神权后,即可通知女方回娘家。女方提出离婚,要赔偿男方聘礼。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情况已发生变化,我们这里不再细说。

保安族婚俗

保安族是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其余散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县和青海省的循化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人口数为16505。保安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

聚居区的保安族使用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兼通汉语,尚无文字,通用汉文。“保安”系本族自称。旧时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而被称为“保安回”。

民族婚俗——各有各的说法和讲究

保安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父母为绝对权威,对子女婚姻实行包办,并经媒人说合。以前早婚现象比较普遍,一般是男17岁,女15岁即可成婚,现在有所改善,但是托媒订婚习俗仍然盛行。解放前,保安族还不与非伊斯兰民族通婚,而且不同教派之间也很少通婚。

婚礼前奏曲——“忙”并快乐的事儿

媒人送“定茶”认亲

保安族人的婚姻大事,首先要由男方请媒人去征询女方父母的意见,如果女方父母同意结亲,男方则需准备好茯茶一块、“四色”礼1份、衣料1件,请媒人送到女方家中,叫做送“定茶”, 算是正式订亲。而接过“定茶”的姑娘,就不准再相亲了。如果女方不愿结亲,便会将“定茶”送回男家。认亲后到结婚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每逢“斋月”、“尔德节”男方都要给女方家送些礼物;每年的新粮丰收后,男方也要拿些粮食到女方家去让其品尝收获的粮食。

媒人率领男方的本家弟兄送彩礼

当男女均到结婚年龄了,便由女方家长和媒人商定彩礼的数量,并通知男方按商定的要求逐一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