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趣味婚俗
9711000000011

第11章

哈尼族支系卡多人在迎亲时,有一幕新娘“捶新郎”的喜剧。新娘在出嫁的日子头系红绸、胸前挂满银饰,羞涩地缓缓出现在迎亲队前。然而当她走到新郎面前时,突然愠怒于色,举起双手向新郎劈头盖脸地捶去。这时,大家起哄助兴。只见新娘又哭又捶,新郎则东躲西闪,毫不还手。当新娘捶够了,突然破涕为笑时,新郎这才说“现在该走了吧”。“捶新郎”的本意是为了考验新郎对爱情的忠贞,不还手就表明:你到了我家,我会好好待你,你看,你打了我这么久,我都能忍耐,我是实心爱你的。如果一还手,就意味着失败。

而在云南红河一带,男方要请一对父母儿女都健在的中午男女去迎娶新娘。出了新娘家门后,迎亲者要遭到村寨中姑娘和小伙子的鞭打,只准挨打,不准还手,直到出了村寨门才停止。

牛粪抹衣送祝福

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在婚礼上要请老人唱调子祝福,祝福新娘第一胎生女儿,第二胎生男孩。在婚礼上,村寨中的孩子还要将牛粪、猪食、灶灰拌成的稀泥抹到新郎新娘的身上,以示对他们的祝福。到婚礼结束,还要将本寨年纪最大而又未婚的男子找来,强迫他将特意留下的猪尾巴吃下,最少也要舔一下,勉励他不要做情场上落伍者,赶紧寻找对象婚配。

婚礼结尾曲——画上圆满的句号

婚礼当天晚上,新娘与伴娘在新郎的“公房”里住宿,一般不与新郎同居。据说,新婚之夜新郎新娘同居者,今后的爱情生活会不长久。

回娘家糯米饭送乡亲

当第二天清晨鸡啼头遍时,新娘手握一把白米,在新郎姐妹的陪同下,到村外井里背一背泉水。到了井边,将白米撒进井水中,表示新娘已成了喝这眼井水的人。全家老少喝上新娘背回的泉水,感到无比甘美。等到日头高升,新娘随同伴娘背着用芭蕉叶包的掺着鸡蛋的糯米饭回娘家去。糯米饭的包数必须与女方村里的户数相等,以便分送给村寨里的各家,表示对祖先的确认和孝敬。

在这一天的黄昏时分,新娘要独自返回夫家,方可与夫同居。即使是情投意合的夫妻,初婚期间,新娘每轮(十二天)也只在夫家住二至三天,日后每轮逐次增多,过一两年后就不再每轮一定回娘家了。

回夫家晌午饭送弟妹

哈尼族姑娘每人都有一个精巧别致的细篾笆盒盒,可容一斤饭。每当娘子回夫家的时候,就用这个系有彩带的小篾盒,盛满白花花的大米饭和火熏猪肉干巴、腌鸭蛋等佳品回去。这小盒饭当地人称“合嘎拖”,意即包晌午。据说,凡做娘的都怕自己的女儿在夫家不习惯,怕羞而饿着肚子,包晌午表示亲娘的一副慈善心肠。当然,晌午饭带到夫家,娘子并不自己人独食,有时是小夫妻一同享受,而更多的时候是送给了丈夫的弟妹们吃。

公公领着媳妇回门

??? 第三天早上,新娘亲自到寨外砍回三棵野芭蕉,用芭蕉心做菜招待前来送礼的客人。婚后三个月,新娘在公公的陪同下行回门礼。新娘在娘家只住一夜,回来时带回砍刀、镰刀各一把,还有雨帽和背篮。此后,女婿才能去岳父家。

离婚·再婚——劳燕分飞各觅幸福

哈尼族离婚也较简单,夫妻感情一旦破裂,不论谁提出离婚,一般由女方退还聘金即可。有的地区还履行简单的离婚仪式,请一位中间人主持,男方砍来一木片,木片两侧刻出三道小口,然后将木片劈成两半,各持一片为凭。夫妻一旦离婚,互不讲话,碰到一起也不相看。所生子女一般交由男方抚养。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新中国建立以来,无论结婚、离婚,都依照《婚姻法》为准。

哈萨克族婚俗

哈萨克族多数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于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哈萨克族自治州。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哈萨克族人口数为1250458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

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民族婚俗——各有各的说法和讲究

?? 哈萨克族婚姻形式是一夫一妻的氏族外婚制,即同一部落的人不得通婚,如果通婚,必须在七代以上才可以。哈萨克族的婚姻大多由父母包办。订婚的年龄没有具体规定,一般从幼年至十七八岁都可订婚,但幼年由父母包办订婚的现象较为普遍。哈萨克族结婚后的男女在日常生产生活上的分工是十分明确的,属于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

婚礼前奏曲——“忙”并快乐的事

“姑娘追”和啃羊胸骨

“姑娘追”不仅是哈萨克族传统的游戏,而且是小伙子向姑娘表白感情的良机。活动开始时,姑娘和小伙子骑马并肩而行,小伙子可以向姑娘倾吐爱慕之意、开玩笑,姑娘无论是否愿意,都不能生气,任由小伙子说。到了折回时,姑娘有权用鞭子抽打小伙子,小伙子只能逃不能还手。?因此一到折回的路程时,小伙子就策马逃窜,姑娘在后面紧追不舍。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意,鞭子只在空中乱晃而不打小伙子。如果姑娘没看中小伙子,小伙子可就惨了。

此外,在哈萨克婚俗中还有一项“登门”仪式,在女方家举行。登门时,未婚女婿和姑娘坐在帐篷中共同啃吃一块羊胸骨肉,因为骨肉相连,象征一对新人永远恩爱。

涉河定婚不反悔

哈萨克族订婚的仪式过程很奇特、有趣。公婆第一次见到未来的儿媳,要由婆婆取一块白色细碎花布料送给姑娘,作为见面礼,然后,上前亲一下,把一件带有几束猫头鹰毛的白色三角巾扎在新娘头上。接着,四五个妇女围过来争抢布料,作为订亲的喜果,大家都抢一点,为的是沾沾喜气,讨个吉利。

在这个仪式结束后,还要举行一次“踏水礼”, 女方家的年轻男女把男方家的年轻客人诱至附近的小河边,把他(她)推到河里戏耍逗乐。如附近无河,则事前在门前挖个坑灌满水,把男方家来的年轻客人推入水池中,此为“踏水礼”。男方家的客人离开时,女方家的主人必须给他们送衣料等礼品。此后,双方来往频繁不断,并由男方按双方商定的聘礼,不断地把聘礼送到女方家。

婚礼进行曲——欢天喜地新人乐

赛歌输了要惩罚

哈萨克婚礼举行的时间一般为三天。第一天新郎前去迎亲。并邀请本部落及草原上所有能来的人,来新娘家中做客。客人到后,新娘的毡房里,有四个年轻媳妇,顶着纱巾,围坐在新娘身边,准备向来客提问唱歌,新郎家来的人,也要选出两个精明能干的男歌手,以改歌声回答女方的提问。

这其中所唱的歌词多是祝福、劝告、照顾和希望之类的话语。其他的客人,则全部围坐在毡房跟前,倾听着双方的对唱,有的也随着合声。

在双方的对唱中,如果房内的人唱输了,就要给男歌手每人送一条手绢,条件好的家庭要送一丈白布;如果房外的人唱输了,则由旁边的人抓住,丢进新娘的毡房里,任媳妇们打、闹、笑,骂也不许还手还口,只好抱头外逃,逗得房内房外的人哈哈大笑,并说“跑了,跑了。”

到第二天时,由新娘家最近的亲房,招待新郎家的来客和将要出嫁的姑娘,以及家族中的长者、权威。第三天正式娶新娘。

拦骆驼、挑红纱

哈萨克族婚俗中,有一个迎亲途中拦骆驼的风俗。许多乡邻,男女老少,都围拢过来,拦住新娘的骆驼,要喜果、要喜糖,甚至要骆驼鼻梁上拴的红布,以示惜别、留念。娶亲的人只好拿出一把糖果或一条毛巾送给,这些人才会让新娘等人离开。??

当新娘来到新郎家门前时,新郎家的几个亲戚妇女,便拿着一个鲜红的帐帏,把新娘围起来,再盖上一条红面纱,然后就是撒喜糖、鸣喜炮迎接。进毡房后,又用包尔萨克,奶茶,手抓羊肉,好酒,招待所有来客。吃喝结束,就进行叼羊、赛马、姑娘追等活动。最后,请一位异部落的男子,用系着红、白布条的马鞭子给新娘挑面纱,目的是让新娘一生平安无恙。挑前,还要对新娘进行一番训诫性地说唱:

噢,新媳妇来啦,新媳妇来啦!

霎时,就可以看到她美丽的容颜,

这样好的新媳妇到了,

应该很快挑去她的面纱。

新媳妇呀,新媳妇,

上面坐着你公公,

你要事事处处尽孝心,

问寒问暖多照顾。

婆婆把心掏给了你,

你要迟睡又早起,

勤俭持家勤放牧,

全家对你都欢喜。

妯娌之间要团结,

互敬互爱互体贴,

你若有事出外去,

她们就会连念你。

对待丈夫要尊敬,

衣食住行记心中,

遇事详细作商量,

讲话莫吵莫高声。

每说唱到一个人,新娘就要向其一鞠躬。唱完了“挑面纱歌”,即用鞭杆子轻轻地挑开新娘头上的面纱。于是,人们一齐拥上观看、喜逗,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婚礼结尾曲——画上圆满的句号

婚礼的当天晚上,亲房、邻居、来客、新郎,新娘等等,都聚集在公婆的毡房里,进行夜兴,即:唱歌、跳舞,尽情欢乐。唱歌中,有的是对唱,有的是问答,全是自想自编,随心所唱。?就这样唱呀,跳呀,一直到天亮才结束。

离婚·再婚——劳燕分飞各觅幸福

哈萨克族人不能随便解除,尤其是女方,没有毁约和离婚的权利。旧时还有“安明格尔”的婚姻制度,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遗俗,妇女死了丈夫后,如果要求改嫁,一定要嫁给亡夫的兄弟或近亲,或在本部落中为其选择一人,若此人不同意娶她,才可以自由改嫁,通常中年妇女丧夫后,大都不再改嫁,不愿改嫁的寡妇,被认为是有德行的,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颂。

?傣族婚俗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余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傣族人口数为1158989人。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普洱茶”驰名中外。

使用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本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不尽相同。信仰小乘佛教。

民族婚俗——各有各的说法和讲究

旧时,傣族的家庭和婚姻封建色彩较浓厚,他们恪守族内氏外婚和等级对偶婚。土司之间盛行一夫多妻。广大农民实行父权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动相当自由,可以自由恋爱。未婚青年在节日里或盛会场合“串布少”(找未婚女子谈情说爱)很盛行。招赘上门的婚姻现象很多。

每年的七月十五至十月十五期间,正值农忙季节,傣族青年一般不谈恋爱,也不办喜事。这一古老的传统习俗一直保留至今。傣族的婚礼,民间称为“金欠”,含结婚宴请之意。婚期只能定在每年的“开门节”至“关门节”(傣历12月15日以后至次年9月15日以前)注意期间内。

随着社会的发展,傣族青年已不再恪守旧婚俗,婚姻制度大多与汉族相似。

婚礼前奏曲——“忙”并快乐的事儿

“赶摆黄焖鸡”觅情人

“赶摆黄焖鸡”是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恋爱方式,即每逢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姑娘们便把自己家的肥鸡杀了清炖,做成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含羞低下头,躲避小伙子的目光,并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如果小伙子有意,两人就端着鸡肉,搬起凳子,走进安静的树林里,互相倾吐爱慕之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使劲加价。

“吃小酒”三道菜

订婚时,男方要挑着酒菜去女方家摆宴席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这叫做“吃小酒”。“吃小酒”讲究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

婚礼进行曲——欢天喜地新人乐

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爱定情之后,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去女方家里提亲,父母一般不加阻挠。定婚之后,选择良辰吉日,举行婚礼。傣家的婚礼,古老简朴,按照当地风俗,婚礼必须在女方家竹楼上举行。

傣族婚礼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叫“拴线”。结婚拴线,傣语称为“树欢”,意为拴魂。关于拴线的来历,传说颇多,其中一种与婚姻有关。据说在很久以前,一位年幼的傣族公主不知为何,找到宫中一个少年奴仆询问:“你知道我长大以后会嫁给谁吗?”奴仆张口便答:“我就是你未来的丈夫。”公主怒起,将手中小刀甩向仆人,割破了仆人的额头,仆人也因此而被赶出王宫。不知经过多少周折,那仆人终于成为另一个王国的君王,并且和他曾经入宫为奴的那个王国联姻。在举行婚礼的那天,公主发现新郎额头上的伤疤,知道他就是当年被她用刀子划伤的仆人,悔恨万分。她当即表示:“愿与丈夫心相印、魂相依,永不分离。”并拿起一缕白线将两人之手挂在一起,表示永不离弃。从此,傣家人便有了结婚拴线的习俗。

手腕拴线,永结同心

这一古老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婚礼举行当天,在宽敞的竹楼堂屋摆着一张婚礼桌,桌面上覆盖着芭蕉叶,上面放着芭蕉叶做成的帽子,下面放着雌雄鸡各一只。桌上还放有红布、白布、芭蕉叶盒子等。仪式开始时,主婚人坐在婚礼桌上首,亲友们靠近主婚人围桌而坐。新郎新娘跪在主婚人对面,准备接受“拴线”仪式的洗礼。主婚人揭去盖在食物上的叶帽,先为新郎、新娘祝福:今天是个美好、吉祥的日子,

现在是一天中最好的时辰,

你俩恩恩爱爱结成夫妻,

金凤与铜凤结成一对,

日子会幸福美好,

愿生子会得子,

盼生女会得女,

祝福你们幸福美满,

永不离分……

当主婚人致辞结束后,新郎新娘从桌上抓一坨糯米饭,蘸上酒,掸向四周。之后,举手作揖,以示对祖先的怀念和祭典。接着,主婚人从桌上拿起一根较长的白线(有的地方是红线)从左至右,绕过新郎新娘的肩,把线的两端搭在桌子上。然后,又用较短的白线,分别拴在新婚夫妻的手腕上。表示他们的灵魂和心已经拴在一起,相亲相爱,永不分离。同时,在座的老人也纷纷拿起白线,重复地将线拴在新人的手腕上。并祝福他们婚后幸福快乐。

拴线仪式结束后,要把桌子上的一只鸡献给念祝辞的老人,另一只让未婚小伙子拿去分享,预祝他们早日找到钟情的姑娘。

在这之后,酒宴开始。席上的菜肴多带有傣味特色,其中有一碗是生血加料血炖,以象征着婚姻的吉祥。席间,新郎新娘向客人殷勤敬酒,还要回答客人提出的问题,幽默的问答常引来哄堂大笑,加上赞哈(傣族歌手)美妙的歌声助兴,气氛非常欢快。

婚礼结尾曲——画上圆满的句号

婚礼第二天黎明前,新郎要返回自己家,到晚上才回妻家。第三天,男方母亲挑着凉米粉等东西来女方家认亲戚,并分别向各亲友送凉米粉一块。婚后第五天,新郎新娘又挑着凉米粉来到男方家认亲戚,同时也分别送亲友凉米粉一块,亲友也要向新娘赠送礼物。这样,整个婚事才告结束。

按照傣族婚俗,婚后,男方一般要在女方家住满三年,然后才能携妻回到男方家住,在男方家住满三年后,又可以回到女方家住,即所谓“三年去,三年来”。直到夫妇二人盖起自己的房屋,经济能独立后,才离开双方父母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新郎新婚结婚后即盖起自己的房屋,建立夫妻二人幸福的小家庭。

离婚·再婚——劳燕分飞各觅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