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趣味婚俗
9711000000010

第10章

那马人还流传着这样的民歌:“爹妈生我就是穷,没有钱米送情郎。情哥不嫌小妹丑,送你四鼻子心连心。”姑娘到了十四五岁,就会学着打草鞋,如果打不出像样的草鞋,不但小伙子看不起她,就连父母也骂她没出息。因此,每当姑娘选中了心上人,就开始打起精巧别致的四鼻子草鞋,然后送给心爱的人。

草鞋分两种,一种是送给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的,这种草鞋鼻子只有两支,系在脚尖那一段。一种是专门送给情人的,在原来的两支鼻子上再加上两支,变成四脚落地四支鼻,象征两个人结合,四脚落地,四支鼻子连成一颗心。

婚礼进行曲——欢天喜地新人乐

放响炮与抢枕头

居住不同地域的白族,其婚礼也有很大差异。但是都办得十分隆重而热闹。大理白族的婚礼。实际上在结婚的前一天就已经开始了。这天晚上,男方家的天井里燃起算火,屋里屋外挤满了人。白族的民间艺人被邀请到婚礼上演唱“大本曲”和“吹吹腔”。三弦声唢呐声响成一片,里里外外充满了欢乐气氛。艺人们更是施展浑身解数,使气氛更加热烈,这被称为“婚前踩棚”。

当第二天迎亲日期来到时,新郎会在唢呐和锣鼓声伴奏下来到新娘家门口。这时,新郎会摸出三个蜡丸,一个接一个地向新娘家门口的石墩上砸去,发出三声巨大的炮响。原来这是他们自制土炸弹。炸弹的硝烟未散,小伙子端着装有香烟、酒、茶、糖的大茶盘,向客人一鞠躬,把客人迎进去。在新郎接了新娘回到自己家后,一进男方家门,新郎新娘就抢着往洞房中跑,看谁先强抢到洞房中的枕头,预示谁就是将来当家说了算的人。

新娘被才吉利

按照白族的风俗,新娘来到新郎家时,参加婚礼的一些小孩子会围攻她。他们往往会蜂拥而上。一边朝新娘撒米花,一边争着用手去掐新娘。这是为了吉利。但只能掐三次,否则是失礼。“掐一把喜洋洋,掐两把幸福长,掐掐扭扭闹洞房”,直到把新娘子的脸掐红掐紫,掐得越狠表明对新人祝福越深。即便是掐痛了,新娘也不能发火。不过新娘也早已做好了准备。紧急处,她会拿出一把剪刀来自卫。胆小的孩子还真不敢上前。这是保证相对安全进入洞房的一个办法。

酒加辣椒亲上加亲

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首先要喝辣椒酒。辣椒酒非常难下咽。在白族语言里,“辣”与“亲”的发音相近,酒加辣椒意味着亲上加亲。新郎新娘共饮辣椒酒,表示亲亲热热。有的地方还将辣椒末撒进火盆里,辣烟四起,呛得人们喘不过气来。新郎新娘吃喜面时,按照白族风俗也要放很多辣椒。

白族婚礼上有一项特别的婚俗,吃“东坡肉”。肉是用红曲米染的。事先用麻秆串好,放在碗里让新娘吃。新娘用筷子去夹,一夹就是一串,根本无从下嘴。这是又是新娘早已预备好的剪子起作用。新娘乘人不备,迅速拿出剪子地给新郎。新郎将麻绳剪断,使闹新房的人的阴谋失败而终。

先苦后甜三道茶

三道茶是云南大理地区白族招待宾朋的一种独特的饮茶方式。在大理苍山下、洱海边,茶树遍地可见,人们讲究喝烤茶,年轻的姑娘们都有一手烤茶的好技艺;在婚嫁礼仪中,新郎新娘更有敬烤茶、敬三道茶的传统习俗。

首先,新婚的儿媳一进门就要给公婆敬上一杯冒出绣球一般的沫花的烤茶,这是评价新人的重要标准之一。其次,便是给客人敬三道茶。参加闹洞房的人不论是新郎的同辈以及长辈或晚辈,在这里都一视同仁,毫无顾忌地参与闹,“越闹越热”,“越闹越发”。按照本民族的规矩,新郎新娘向客人敬三道茶时,第一道是苦茶;第二道才是加了红糖、果仁的甜茶;第三道则是用揉碎的牛乳扇和红糖的乳茶。即所谓“一苦、二甜、三回味”,在敬三道茶中充满着人生哲理的内涵。

婚礼结尾曲——画上圆满的句号

? 白族新人婚后第一个街天,新媳妇则要去赶新街,一买柴火,取招财进宝之意;二买鲜鱼,取年年有余之意。赶新街买菜的钱由新娘私房钱支出,晚饭则由新娘进厨做“谢客饭”,三亲六戚吃了晚饭才各自回家。

在第三天“回门日”这一天,新娘的父母要接女儿女婿回家吃顿饭;到了婚后第七天,新郎新娘还得去本村本主庙拜祭本主,祁愿合家平安、早生贵子,这叫“颂平安子”。

?

离婚·再婚——劳燕分飞各觅幸福

按照白族的婚俗,如果丈夫去世,妻子可以一生守寡,也可以改嫁,但改嫁时不得带走前夫的家产。在个别地区,还有转房的习俗,兄死后,嫂子可以嫁给弟弟,称为叔就嫂,但这种现象现在已很少了。

土家族婚俗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也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028133人。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

土家族使用土家语,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言。但目前只有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

民族婚俗——各有各的说法和讲究

土家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的风俗。姑舅表婚也叫“还骨种”,在土家族中比较普遍,有“姑家女伸手取,舅家要隔河叫”之说。土家族在历史上还有同姓为婚的风俗。土家族在同姓为婚的问题上十分谨慎,仅限于同姓不同宗或五服以外的通婚,严禁五服以内通婚,否则会被视为大逆不道。

土家族人的婚姻是比较自由的,男女原多对歌恋爱结婚。在恩施石窑、大山顶等地,有“女儿会”的习俗,即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过“女儿会”,自由恋爱,结为夫妻。

婚礼前奏曲——“忙”并快乐的事儿

绣个香袋送情郎

湘西土家族有一首情歌是这样唱的:一更里等郎来,土家姑娘绣香袋,香袋绣起妹心意,揣在郎腰挂在怀。

由此可见,香袋是土家族青年男女的爱情信物。过去土家族男青年得到姑娘送的香袋,就等于得到了姑娘的心,男方请媒人去求亲就十拿九稳了。香袋又叫鸳鸯荷包,通常上面绣有鸳鸯戏水、鲤鱼跳龙门等,表达着土家族姑娘渴望幸福、渴望自由的美好心愿。

织“打花铺盖”迎嫁期

在土家族习俗中,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习彩织。姑娘结婚时必须有自己织出的打花铺盖作嫁妆。因而,土家姑娘在婚前的日子里总是起早贪黑,精心制作她心爱的打花铺盖。“打花铺盖”又称“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

关于打花铺盖,在土家族社会里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远古时代,有一位心灵手巧,穿针走线,织了有100种花朵图案的西兰卡普。后来,受到了嫂子的嫉妒,诬陷她夜里出门私会,败坏了门风,挑唆其哥,将她残害了。噩耗传出,土家族姑娘非常怀念她,把她织的彩锦,取名打花铺盖。成了土家姑娘的嫁妆。现在打花铺盖一般用三块西兰卡普连缀而成。

在湘西地区的土家族青年男女中,香袋是他们的定情的信物。一般由漂白丝布作袋面儿,红布做袋里儿,上面绣着“鸳鸯戏水”等图案。如果小伙子得到姑娘的香袋,就等于得到了姑娘的心,男方去提亲胸有成竹。

猪腿传递婚期

土家族青年在定婚期间,姑娘一般会仔细查看情郎带来的背笼,看里面猪腿传递的信息。因为那结为良缘的猪腿,是巧传婚期的暗号。

这里面有一些说法。猪腿若光光荡荡,表明他们的婚期男方尚未择定;若靠蹄处有一吹气的窟窿(土家杀年猪,在肥猪的后脚上用尖刀割一小口,吹气鼓胀,用以褪毛),则暗示男方来催(吹)亲来了,要女方做好出嫁的准备;若猪腿上带有猪尾巴,则表明今年的农事忙得差不多了,丰收后这门婚事就要了结收尾了;若女方家来不及办理出嫁的事或一时舍不得女儿离开,就把那条生猪腿上的尾巴砍下来,放在回送的礼物中,男方看到后心里就明白了。

婚礼进行曲——欢天喜地新人乐

迎亲的小伙成“包公”

湘西地区的土家族姑娘在出嫁的那天晚上,有锅灰涂抹“摸米”(代替新郎迎亲的男青年)的风俗。接亲队吃过酒饭,天将黑时,女方的一些年轻姑娘便三三两两地找“摸米”要哭嫁粑粑,并借口哭嫁粑粑给少了,纷纷往“摸米”脸上抹锅烟子。“摸米”怕被抹黑脸,只好设法躲藏。男女戏谑,闹成一片。据说,被摸黑的男青年越多,被女方姑娘爱上的青年就越多,新郎新娘就会更加相亲相爱,幸福偕老。

“十姊妹歌”伤离别

一般情况下,土家姑娘在十一二岁时就开始学哭嫁。在出嫁半月之前,由“伴嫁”相陪哭嫁。地域不同,哭嫁内容也各有特色,一般有“女哭娘”,“娘哭女”,“姐哭妹”、“妹哭姐”,“骂媒人”等几个部分。“开哭”时,是在轻歌微吟中吐露悲伤。后来,离婚期愈近,其词愈恻,其声愈悲,哭得口干舌燥,嗓子嘶哑,两眼红肿,如疯如痴。

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婚俗中非常隆重的礼节。特点是规模大、内容多、形式活、气氛浓。娶亲的前一天,女家请邻居少女 9人,加上新娘共10人,待新娘拜罢祖先后,在堂屋围席而坐,置酒席相陪而哭,称之为“陪十姊妹”。席间互歌,倾述别离之情、父母养育之恩等。歌声通宵达旦,直到新娘出嫁前一个时辰才降下帷幕。

如今,在一些偏远的山寨还存留着这种风俗,但也不兴哭嫁,即便哭,也往往是哭个三声五声,歌伴插科逗趣,新娘忍不住笑了,这也算是一种“哭”。

新娘出门把筷甩

新娘在去新郎家之前,要站在事先放置在堂屋中间的一个方斗上,踩上一双脚印,叫做“踩斗”。“踩斗”寓意着把富贵留给娘家,祝福娘家年年五谷丰登。“踩斗”之后,要手拿两把筷子,在跨过大门时使劲向身前身后撒去。据说,这撒筷子是祝福兄弟姊妹与自己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也表示新娘从此走上自立之路。有首童谣生动地描述了土家人迎亲场的面:“脚踩金斗四角方,手拿金筷十六双。前头八双跟我去,我自拿来我自吃。后头八双给兄弟,多多进些钱和米”。

聪明的新娘抢坐床中央

在新娘迈进婆家的大门前,要用脚踏一下大门的门槛,以示自己来到婆家。按照土家族婚俗,新娘跪拜天地后,新郎新娘要尽快站起来,直入新房,抢先坐在床上,叫“夺床”。其坐床习惯通常是男左女右,以床的中线为界。

聪慧的新娘常抢坐在床的中线上,以象征未来在家庭中地位。新郎亦不甘示弱,尽量把新娘挤到线外,彼此互不相让,挨挨挤挤,若假若真。就在这挨挨挤挤中,新郎会猛然揭开新娘的盖头巾,新娘不由嫣然一笑,“坐床”便随之告终,然后夫妻共饮交杯酒。

婚礼结尾曲——画上圆满的句号

在婚后第二天,新郎新娘端着茶盘向前来贺喜的长辈和亲朋敬茶,长辈还要送茶钱。婚后三天,新娘即偕同夫婿回娘家省亲,叫做“回门”,不论路途远近,都要当天赶回。

离婚·再婚——劳燕分飞各觅幸福

土家族离婚并不十分困难,也不受歧视。在土家族的历史上,妇女再婚并不很自由,但现在遵循婚姻法已很自由了。

哈尼族婚俗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民族之一,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哀牢山和蒙乐山之间地区的新平、镇源、墨江、元江、红河等县。人口143.97万人(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哈尼族大多居住在海拔800至2500米的山区,主要从事农业,善开梯田,还善于种茶。

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并有三种方言,彼此差异很大,不能互相通话。哈尼族过去一直没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但尚未普及。

民族婚俗——各有各的说法和讲究

哈尼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奉行“同姓不婚配”的原则,同一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严禁婚配。男女青年婚前社交、恋爱自由。两人相爱不受父母或他人的干涉,但禁止同胞兄妹、姐弟或堂兄妹、姐弟同时参加一项社交活动。

建国前,哈尼族实行姑表、姨表优先婚配,有的地区尚存叔配嫂的转房婚,故有“鸭子是老鹰的面份,嫂嫂是小叔的面份”的民谣。有的哈尼人还沿袭着古代遗留下来的“抢婚”、“哭婚”及婚后不落夫家的婚俗。

婚礼前奏曲——“忙”并快乐的事儿

配对就宴择恋人

生活在红河沿岸的叶车人(哈尼族支系)的青年男女在丰年往往以配对就宴的方式选择恋人,一般在配对就宴前,男方在征得女方应诺后,由小伙子凑钱,请烹调师傅主厨,杀公鸡、煮肥肉、炒菜、打酒、泡糯米进行准备。夜里10点钟左右开宴,参加者约10~30人,围观者熙熙攘攘。届时灯火通明,桌上摆满各式菜肴。先将煮熟的大公鸡头朝上摆上餐桌,并把两个鸡睾丸和一只活螃蟹悬挂在鸡身上,由“伙子头”和“姑娘头”从首席坐起,其余男女依次配对入座,随后举杯祝酒对歌,尽兴方散。这时小伙子们用芭蕉叶包上糯米饭和菜送给姑娘们在回家的路上吃。如男女双方情意合,可相约下次会面的时间。当地人称这种求爱方式为“阿巴多”,一般常在农闲时举行。

姑娘戴帽等情郎

帽子在云南墨江哈尼族有着特殊的意义。当地姑娘必须戴帽子,如果不戴,就被视为对老人的不尊重,因此碧约人(哈尼族的支系)的婚俗通常体现在帽子上。姑娘们在未成年时期,每人头上要戴一顶十分漂亮的六角花边小帽,成年后,就要加戴一顶,为的是多情的小伙子一旦把帽子抢去,还留一顶在头上,这样回到家里就不至于受父母的呵斥。这顶帽子一直要戴到结婚怀孕之后改为包头为止。

碧约人包头时用几尺长的墨色土布围在头上,看似一块大瓦片。改为包头的时间一般放在婚后第二年春节回娘家时,由妈妈改装。这样外人一看便知姑娘有喜了。假如婚后未怀孕就需要继续戴“包头”。

白伞下谈情,抛松毛觅偶

哈尼族的叶车人如果男女双方彼此都很满意对方,就会在一把白伞下细谈。因为他们认为白伞代表白云,在白伞下谈恋爱就预兆着成功。即使双方没带白伞也可借用一下别人的伞。

气氛最热闹的觅偶场景是叶车人传统节日期间的“抛松毛”活动。参加这一活动的各寨男女到达抛松毛场地后,先是采摘松枝接着便相互抛投。只见一个个多情的叶车姑娘将一枝又一枝松毛抛向自己的意中人,而小伙子们也喜形于色地把松毛投回到喜爱的姑娘手中。按照叶车人的风俗,投给谁的松毛越多,就说明双方越中意谁。

婚礼进行曲——欢天喜地新人乐

跨火断线入夫门

哈尼族一直对火很敬畏。红河元江一带的哈尼族,新娘梳妆结束后,要在太阳下山后哭着离开娘家,此时,新郎早已领着一群小伙子在半路上等候,看见新娘到来,就立即点起三把松明火,并排置于路的左边、中间和右边。同时在路的左右两边分别插上一根金竹、两根金竹之间拴一根白丝横栏在路上。新娘过来,跨过火把,扯断白线,就表示她正式成为夫家的人了,新郎就可以把新娘迎娶回家。

新郎迎亲遭捶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