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感悟华尔街:我的金融风暴之旅
9704300000020

第20章 金葵花绽放曼哈顿(2)

回望中国银行业的赴美旅程,不可谓不坎坷。自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早年获得经营牌照后多年来,美国金融市场门槛高筑,中资银行再难争得一席之地。当时包括工行(工行纽约分行已于2008年10月15日开业)、建行在内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虽前赴后继,多次向美方正式提出设立分行的申请,但美联储均以种种理由将申请束之高阁。

在美国自1991年实行《加强外资银行监管法》17年之后,21岁的招商银行以其风华正茂的独特风采经受住了最严格的考验,征服了最挑剔的目光。

2007年3月,我在与美联储的正式会晤中曾说过:“有人说,招商银行是天生丽质的美女,经得起多角度的审查和检验。检验能够增进美联储对中国银行业的综合评估和了解,招商银行乐意接受这样的检验!”后来这句话被国内的媒体频频引用。

事实上,在申请过程中,美国监管当局对于招商银行本身十分认同,用美联储法律总顾问艾维里斯的话来说:“招商银行的经营情况非常令人满意,显示了很强的组织能力、专业精神和团队凝聚力。审批的焦点在于中国银行业监管水平、反洗钱问题以及股权控制三大问题……”而所有这些问题都超越了招商银行所能解决的范围。对此,当时的纽联储行长盖特纳也直言不讳:“作为美国加强外资银行市场准入之后第一个递交申请的中资银行,招商银行将承担比后来者更大的压力,更全面的考验!”记得我当时自信地应答:“虽然‘第一个’常常面临重大的矛盾和挑战,但我们对做‘第一个’很有兴趣,对做‘第一个’也有心得和收获。”

“八千里路云和月”,个中滋味只有亲历者才能深深体会。与美联储对话21天之后,北京时间2007年11月9日凌晨6点,正在党校学习的我,接到了纽约分行正式获批的消息。那一刻,我静静地坐着,似乎想了很多,似乎什么也没想,突然鼻子一酸,眼眶中不禁涌出泪水……不知是大功告成的喜悦,还是如释重负的欣慰。曾经在不同场合,我都明确表示过,招商银行能够获得美联储的准入,不仅符合预期,而且是义不容辞的使命。

招商银行将这一历史使命郑重地写入了递交给银监会的申请材料中。在2005年9月8日报送给银监会关于设立纽约分行的请示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中资企业拓展美国市场需要我国银行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对此我国银行责无旁贷……我行作为我国较为优秀的银行之一,有责任率先突破美国监管当局长期以来对中资银行的准入限制,为我国银行进入美国市场打开局面,闯出一条路子。”

正是这份责任感,驱使着招商银行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克服了重重困难;也正是这份使命感,使招商银行赢得了中国监管当局的助力,也赢得了国际同业的赞许。

Sullivan & Cromwell律师事务所64岁的董事长科恩作为2007年9月30日那场交锋的目击者之一,至今仍对我说,当时我的那些建议是“非常聪明的想法,让美联储官员恍然大悟,豁然开朗,所有顾虑一扫而光”。

我很自信,因为在我背后有来自招商银行内外的集体智慧,集体力量。

把制度当“圣经”

下午3点30分,我迈入招商银行纽约分行的办公室,受到了纽约分行全体同事的夹道欢迎。纽约分行的行长方辉一一向我介绍了30多名员工的情况。

我和员工们逐一握手,询问每一个员工的个人情况。当得知30名员工中有2/3是外籍员工,其中绝大部分是在纽约当地金融机构有过从业经历的专家时,我非常满意。

接下来,我与分行全体员工合影留念,并参观分行办公室。办公室的装修风格典雅简约,我很认可。

在一位员工的办公桌上,我发现了一本很厚的规章制度手册,我转身对那张办公桌的主人说:“要好好学习规章,要像对待《圣经》一样,凡事以此为准!”

为进一步了解他们,我找机会和员工们聊天。此前受聘于美联银行的理查德·帕甘塔现在是分行的合规经理,他和人事经理林玛瑞·???特曼开始还有些拘束--毕竟是与公司的CEO聊天,而且这个CEO还来自遥远而有些陌生的中国。不过,我的笑容和热情很快就感染了他们。

我向理查德·帕甘塔介绍了招商银行全行上下对合规工作的高度重视,并说,“在纽约,我们也一定要遵守当地的监管规则,做一家合规的银行!所以你要大胆工作,多提意见,我会支持你!”

理查德·帕甘塔听了之后显得有些激动,他对我说:“通常来说,最高层领导的重视对于合规工作很重要,我一定会按您要求的那样去做!”

在与人事经理林玛瑞·考特曼聊天时,方辉特别介绍了她,说:“林玛瑞工作非常敬业,每次看完我们的文件和会议记录,她都会在后面再列一个表,将我们没有想到的地方一一提出来,再逐一去落实,像开业仪式上的摄像头设置和会议室的装修,她都特别细致,这些事情让我们都很感动!”

我一向比较看重员工工作中细致入微的精神,当即称赞了她,接着向她介绍了纽约分行的人才本地化战略,表示会最大限度地使用当地员工,还向她介绍了招商银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最后我对她提出了期望:“你有很多工作要做,我相信你会做好!”

林玛瑞·考特曼此前在华尔街多家金融机构有很长时间的工作经验,这次还是她第一次和来自中国的老板谈话,她郑重地对我表示:“我很荣幸加入招商银行,这是一家年轻的、充满活力的银行……许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工作,这是一个大的挑战。不过我会努力的,会为纽约分行的发展尽到自己的职责!”

纽约分行在这里诞生

下午4点,我和方辉一起共同为新成立的招商银行纽约分行揭牌。我们不约而同,系的都是大红色的领带,鲜红的“招商银行”牌匾将大红色领带映衬得更加醒目。

在揭牌之后致辞时,我难掩内心的激动和振奋。

我首先强调,招商银行作为自1991年以来第一个获得美联储执照进入美国市场的中资银行,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突破,说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监管环境的改善、招商银行的经营已经达到了美国监管当局的标准。这是招商银行国际化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中资银行进入纽约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新起点,所以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尽管现在我们还有很多的挑战和困难,但是我们对纽约分行在这里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的分行能够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历史条件下迎难而上,为招商银行在这里赢得荣誉,为中国的金融业在这里赢得发展的空间。”我告诫大家,我们为获得执照费了不少的周折,但是要办好一间银行比获得执照更困难,所以我希望纽约分行的全体员工要珍惜这个机会,要抓住这样的机遇,虽然面对寒意,仍要勇敢前行,对得起招商银行这面旗帜。

“我们要让金葵花在纽约绽放!”我最后发出号召。21年历史的招商银行,是中国正在崛起的一个年轻的银行。我们要把她的创新精神,和谐、以人为本的文化带到纽约,努力创新,拓展市场,为客户提供一贯的、因您而变的优质服务,让招商银行这朵金葵花在纽约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昂扬盛放。

按照我们根据市场调查制订的规划,招商银行纽约分行的客户主要定位于以下几类:一是走出去在美国投资的中国企业,重点是国内母公司与招商银行有密切业务往来关系的企业在美国设立的子公司等;二是在中国设有子公司或分公司的美国公司,特别是其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已经与招商银行有业务往来的公司;三是经营中美贸易的美国当地公司。

在招商银行纽约分行即将开业的消息传出之后,就有不少在美中资企业踊跃申请开户办理业务。中集(美国)公司和中远(美洲)公司成为首批客户,两家公司的总经理下午也应邀参加了开业仪式。

下午4点30分,我为纽约分行首批客户授牌。中集和中远的两位总经理表示:中集和中远与招商银行在国内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纽约分行开业将双方的合作关系进一步由国内延伸到了国外。这种来自中资银行的金融支持和服务,是中集、中远和其他在美国的中资企业迫切需要的。

授牌仪式之后,大家开启香槟热烈庆祝纽约分行隆重开业。

下午5点30分,分行会议室里聚集着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和凤凰卫视等媒体的记者,我在这里就纽约分行开业接受了他们的联合采访。会议室里,摆放着鲜艳的蝴蝶兰,插着中美两国的国旗。

在异国他乡相见,大家感到分外亲切,严肃的访谈很快变成了朋友间轻松的交谈。

万里长征第一步

媒体采访结束之后,我给全体员工讲话,介绍招商银行的情况,算作大家入行的第一课。

“首先,我代表总行欢迎你们加入招商银行的团队。从今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的开场白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

“今天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日子,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更是一个异乎寻常的日子。说它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日子,是因为纽约分行经过近一年的辛勤筹备,克服了非常多的困难,今天终于顺利开业了;说它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是因为纽约分行选择2008年10月8日在国际金融中心纽约开业,这是招商银行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说它是一个异乎寻常的日子,是因为全球正面临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而招商银行纽约分行在华尔街的冬天里诞生。用纽约市市长彭博先生的话说,我们为这个严冬增添了一抹暖意。”

接下来,我着重介绍了招商银行的战略、管理和文化。“招商银行之所以发展得比较好,比较快,离不开时代的背景。”我说,“从招商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实践看,主要有三点:战略、管理和文化。”这是2008年3月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时总结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们都表示认同。

所谓战略,就是及时抓住机遇,比别人早看三五年,积极适应经营环境变化,力求比别人变得早一点、快一点、好一点。从“一卡通”、“一网通”、“信用卡”到“零售转型”、“多元化发展”,招商银行都是这样做的,所以赢得了机会,赢得了市场,也赢得了品牌。

讲到管理,我一直认为中国的银行与国际上先进银行的差距不在产品和服务,而在于管理。管理的差距不在于管理的手段、制度和方法,而在于管理的理念。二十多年来,招商银行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勇于颠覆传统观念,永远朝着更先进更科学的管理理念不断地转变和超越。理念决定行为,理念跟上了外界的变化,创新才会自觉、深刻、持久。

“一个组织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力,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是招商银行最核心的竞争力。”招商银行没有政府背景,自诞生之日起就没有政府特殊的厚爱和呵护,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形成了服务文化、创新文化和风险文化的基因。

“招商银行恪守以人为本的文化。每一个员工都是银行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当家做主。”我向外籍员工们介绍,我们在招商银行内部办公系统“一事通”上开辟专门渠道,每一名员工都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发表建议,或提出批评,包括对我的批评,“你愿意署上自己的名字我很欢迎。如果批评建议有价值,我可把奖品送给你。如果你有顾虑,也可以匿名,这样奖品就不知道送谁了。”

听了这番话,会议室里欢笑声一片。

讲到最后我照例对新员工提出要求和期望。

“要热爱招商银行。既然选择了她,就要热爱她。不仅要为招商银行现有的成就和荣誉而欢欣鼓舞,还要特别关注招商银行的缺点和不足,并为改进这些问题而努力,这样才能不断前进。”

“要富有创新的精神。创新是招商银行发展的不竭动力。招商银行发展的21年,是不断创新的21年。虽然现在全球正面临金融风暴,但我们也不要因此因噎废食。创新不能停止,停止创新,就会停止生命。希望纽约分行从一开始就种下创新的基因。”

“要关注风险。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提醒我们,金融业确实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当然,防范风险不是要放弃业务。银行就是一个加工风险的机器。要学会管理风险乃至经营风险。定价能力是商业银行最关键、最重要的风险管理能力,希望纽约分行能够在这方面给我们创造经验。”

我最后表示,“希望大家要团结一心。大千世界,我们能够走到一起是一种缘分。我们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的才华,都有独特的背景和文化。纽约分行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小世界,大家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在一个令人愉快的工作氛围中,每个人的才华才能充分得到发挥。”

晚上9点多,我回到华尔道夫酒店,站在阳台上,看着曼哈顿璀璨的夜景,仍止不住思绪万千。

纽约分行的开业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国内外都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专门报道。但毕竟是在国外,毕竟是在冬天,未来如何才能一路走好?

我设想,纽约分行在开业??后的4~5年时间里,主要是依托招商银行在国内的资源和既有优势,开展美元清算、国际贸易结算、国际贸易融资等业务,继而成为专业化的美元清算和贸易融资银行。

按照2007年的统计数据,中国与美国的美元清算规模在每年300亿美元以上,国际贸易结算量每年在300亿~400亿美元之间,这些业务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对贸易融资业务,招商银行也有自己的专长和优势。

几天后,我在华盛顿世界银行年会上见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他是专门来参加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的,我当面向他汇报了招商银行纽约分行开业的情况,并邀请他前往视察指导,易纲副行长欣然答应。

10月15日上午,易纲副行长率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金中夏副司长、美洲代表处包明友首席代表等一行来到招商银行纽约分行视察工作。在与干部员工座谈时,易纲副行长充分肯定了招商银行作为中国最优秀的银行之一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步伐,表示非常高兴看到这样一个国际化的、有能力的、充满朝气的团队,对纽约分行取得成功充满信心。

易纲副行长还对招商银行纽约分行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他说,过去我们看到亚洲的一些银行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本国公司。“尽管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对,但我希望招商银行纽约分行能在立足为中资企业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提高为美国本土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把招商银行纽约分行办成一家活跃在美国本土市场上的、真正的国际银行,同时成为中美合作的象征和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