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冯仑管理日志
9703800000039

第39章 十一月:企业公民 (3)

随后,白桦记述了万通面对社会责任是如何及时行动的:“随之,万通公益基金会紧急启动了‘凝聚力量,点亮希望’救援行动,主动参与和帮助当地灾后重建以及灾民安置工作,重点向灾区捐赠大功率节能应急照明设备,为灾区救援工作提供绿色照明。当时,冯仑已经跟中城联盟各成员单位商议妥当,共同发起了救援赈灾联合行动。”

5月13日,万通系统包括家属开始进行捐赠活动,一周之内捐款220多万元。5月17日开始,高中率万通公益基金会和万通志愿者克服困难,三番五次奔赴灾区,冯仑直达聚源中学等重灾现场,大家一起投入慰问受难居民、送水、赠物、搭帐篷、装灯具等工作。

行动指南

当国家和社会的灾难、紧急时刻来临时,一家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最关键的是要行动,而且要第一时间快速反应,结合自己的企业特点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真正在现实生活中实践社会责任理念。

11月23日 通过公益基金会来承担社会责任

我们准备建立一个“万通公益基金会”,以便推动和实施我们的公益战略。

--摘自《万通·生活家》2007年第10期文章《新万通 新企业公民》

公司最近作了一个决定,成立万通公益基金会,公益战略通过之后,万通就开始进入企业公益时代。万通以前是一个商业机构,今后仍然是一个商业机构,但是我们多了一份责任--“企业公民”责任。以前万通是自觉不自觉地承担了企业公益的那一部分责任,今后万通将进入一个主动的、长期的、理性的企业公益时期。

--摘自《万通》2007年第5—6期

背景分析

2007年,万通公司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至少有两件事令人难忘:第一件,万通地产以上市公司新面貌出现在中国资本市场;第二件,万通成立“万通公益基金会”,以新的公益战略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与之相对应,万通的企业发展与企业价值追求也进入了新的历程。

基金会报批、制定公司章程、从跨国公司挖人、地震后第一时间及时行动……看来,冯仑成立万通公益基金会是动了真格,而冯仑通过公益基金会来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也是严肃的、长远的。

有了万通公益基金会之后,万通的企业公民计划就进入了专业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全新阶段。通过公益基金会,万通能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做一个更加优秀的企业公民。

行动指南

一家企业成立的公益组织也具有专业手法和认真态度,可以反映出该企业重视公益事业的核心价值观。

11月24日 制度化安排公益战略

经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批准通过,万通在当年向主管部门正式申报注册成立公益基金会,每年将拿出上市公司万通地产利润的0.5%、非上市公司万通实业利润的1%给公益基金会。同时决定,这个公益基金会将交由专业人士完全独立运作和考核。

--摘自《万通》2008年7月号文章《企业公民行动》

背景分析

2007年,万通制定了进一步的企业公益战略规划,从此将企业公益纳入了公司法定的制度和行为准则。冯仑甚至花了近4个月的时间,委托顶级猎头公司,广泛寻找兼具国际经验和专业能力的人士,聘任为万通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万通把履行社会公民责任制度化,股东会、董事会以及其他方面进行协商,决定把每年企业赢利中的0.5%~1%,加上公司高管捐出的一部分,以及其他渠道募集的资金,投入并成立“万通公益基金会”,完成万通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平时,公司员工以义工的形式来参与基金会活动,有机会按照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企业公民义务的方向,推动和完善自己的公益行为。

冯仑强调,万通公益基金会能够取信于社会,是因为绝大部分理事是独立专业人士(包括国外人士)。正因为如此,这个公益基金会的法律地位和组织方式能够取得更多人的支持,社会公信力也会更大。

当时,万通公益基金会6个全职成员,没有一个万通的人员。当时的理事会9名理事中两位是万通人员,一是冯仑出任理事长,一是万通地产派出的员工代表,其他7人是专家、学者、独立人士。万通希望公益基金会在节能环保方面多作贡献,而公益基金会也有自己的方向和专业能力,具体做什么万通并不干涉。

行动指南

万通公益基金会的设立思路和制度架构值得借鉴:它属于社会,不属于万通。万通公益基金会的组织架构和制度安排能保证公益的专业化运作和长期持续方向。

11月25日 按世界先进标准做公益

我们专程去美国考察7个最有影响的NG0,特别是公益组织和慈善基金会……考察的基金会都是有上百年历史的基金会,它们在具体运作上都很有经验。这次考察对中国的公益基金会的如何运作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摘自《万通》2008年7月号文章《企业公民行动》

背景分析

2008年6月9日,万通参加了阿拉善生态协会规划、组织的一次大活动,与该协会内外16家企业领导人,专程去美国考察7个最有影响的NG0特别是公益组织和慈善基金会。

这些参观者怀着真诚学习的愿望,完成了为期近两周的详细考察。当时,在全国性抗震救灾的巨大触动下,他们悄悄出国进行的这次考察,实际上承担着社会对企业公益更多的期待。

考察归来,企业家们对各自企业参与或捐建的各个不同的基金会,在制度、治理层面有了新的想法和建议,知道了公益基金会如何更加合理地在独立运作的基础上提高效率。冯仑说,NG0公益组织最重要的就是诚信,首先要取得所有捐资人的信任,其次就是资金的使用效率要非常高,这样才可以花一元钱取得两三元钱的实际效果,帮助支援对象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推动社会进步。

万通公益基金会原秘书长对国外的基金会很熟悉:“福特基金会12年中捐了1.28亿美元,脚踏实地,每个项目不在乎大小,每个项目都要夯实,而且资产运用很有效率。”

行动指南

一家企业做公益事业,并去当前最发达的美国借鉴世界最先进的经验,这样的做法值得更多企业借鉴。在只有30年市场化历史的中国,企业能做公益活动已经非常不易,而如果能在内心里真正把公益作为长久之计,同时按世界先进标准来做公益,一定能让企业走得更远。

11月26日 专业公益人才非常稀缺

公益人才在未来也是非常稀缺的人才,我们要花时间培训自己的公益人才,同时也要选拔社会上优秀的做公益管理组织的人才。实施一个好的战略要有经费、有目标、有战略,更要有人。

--摘自《万通》2007年第5—6期文章《公益新战略》

背景分析

等到冯仑想成立一个专门的万通公益基金会时,才发现没有专业的公益人才。冯仑呼吁,万通需要人才,需要找到最好的人才。

冯仑只有通过猎头来挖人。2008年,冯仑终于从跨国公司找来了高中先生,担任万通公益基金会的副理事长、秘书长。高中从1998年至今一直担任法国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驻中国首席代表,并在2004年创办过“清水同盟”,并任该机构主席。

2009年1月,万通又延请公益人才领域的“海归”李劲,来担任万通公益基金会的新一任秘书长。李劲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公共政策硕士,他担任过近5年时间的国际计划组织中国总部的项目总监,后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做了3年多的高级项目官员。

不仅仅是万通,国内企业想认真做公益基金会时都遇到了专业公益人才奇缺的普遍问题。国内另一个有影响力的南都公益基金会,是房地产行业的知名人士、南都房地产的原董事长周庆治发起的,基金规模1亿元人民币,是在国家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南都公益基金会一开始就按照国际公益基金管理的游戏规则和国内的法律规定组建了专业管理团队。该基金会也选择了从外边挖人,请来了中国青基会原来的秘书长徐永光担任南都公益基金会的秘书长,徐永光是中国最资深的公益基金的秘书长。

行动指南

实施公益战略,除了经费筹集等问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问题。其实,公益基金会是很难的工作。挣钱是本事,花钱是艺术。花钱要有效率,要受人尊重,这件事更不容易。巴菲特为什么把钱投给盖茨的基金会,因为盖茨花钱有效率。

11月29日 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律环境不完善

目前国内建立一个公益机构,相当于20多年前建立非公经济、民营企业时面临的体制环境,在审批规范、管理制度、在人才培养上都是这样……

--摘自《万通》2007年第5—6期文章《公益新战略》

政府给我们提供的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的法律环境目前还不够完善……我有一个朋友注册1亿元的公益基金……最终是国务院副总理批的。这个朋友为了做这件好事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来注册办手续,就好像做一件赚钱的事一样,要找这个,求那个,最后才批下来。

--摘自冯仑《野蛮生长》

背景分析

目前我国成立公益基金的法律环境还非常不完善,这使得企业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的渠道不顺畅。比如一家企业要去注册一个公益基金,想长期履行公民责任,但是政府在注册方面还没有接纳、设立一个公益基金的工作流程和完善体制。

冯仑的一位企业家朋友想注册1亿元的公益基金,这位企业家把钱拿到民政部,民政部蒙了,这个人拿那么多钱想干吗?最后这件事报到了国务院,才得以批下来。另外,对于企业来说,公益基金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政策扶持和利益回馈问题,即企业的公益捐赠带来的退税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原来只有国家指定的6个公益基金可以退税,政府希望企业把钱捐到那儿,由那儿分,最后再来退税。

目前国内公益基金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不完善,使得企业乐善好施的渠道不通畅。实际上,法律环境的不完善抑制了企业创办公益基金的积极性,致使整个社会,包括民营企业对积极推动公民责任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理解很不成熟,造成一些行为上的偏差,道德上的误解和社会上的负面评论。

行动指南

在转型期的中国,做企业需要耐心。在刚刚来临的企业公民时代,企业做公益同样需要耐心。企业应该主动承担开路人、拓荒者的光荣使命,通过做公益来为自己、为别人、为后人开创、培育一个良好的环境。

11月30日 王石做慈善“离圣人很近了”

据万科披露,王石这5年的合法税后收入是1900万元,在地震之前他已经捐出去1200万元……至少我认为他离圣人很近了……一算账才发现,(王石这5年收入的)2/3都捐了。

我问一个问题,你们还想要中国的企业家怎么做?你认为王石应该每个月只拿1000元钱的工资吗?你不为他感动吗?

--摘自2008年7月11日《财富时报》文章《冯仑:从王石样本看中国企业家慈善》

背景分析

在王石遇到网民非议之后,冯仑以王石的同行和朋友,为评价王石提供了最具有说服力的事实和数据。

根据冯仑知道的情况,王石这个人看见好事就做,但他做了也不说。王石的个人收入远远小于他的贡献,而且他又把收入中的大部分捐出去了。大家知道,万科是全球最大的住宅公司,2007年末的市值是美国前三大住宅公司市值的1.5倍。一个人从一无所有开始创业,干成了一个全世界最大的住宅公司,他一年的收入只有100多万元,这是真正拿回家的。另外就是剩下的700万元,他又承诺要捐出一两百万元。但他预计的一些别的收入没到,结果他没钱了,就借朋友的钱捐款。后来怎么还的呢?是因为家里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保险公司赔了些钱,他才有能力还钱。

而当大家有对他误解的时候,他没有再作解释,只是道歉,而且到现场去,最后说服股东追加捐款。你认为中国还能有比他更好的企业家吗?假定是你,你会这么道歉吗?道了5次歉,最后是无条件道歉,你会这样道歉吗?

王石为何要说服股东捐钱,因为他个人没钱了,不是他不捐了,他家里还得过日子啊。他答应了捐款,借朋友的钱履行了诺言。

中国的创业者,特别是像王石这样的创业家,在如今这个时代具有他的典范作用。如果中国的企业家都像王石一样,中国的市场经济和慈善事业会比现在还要好很多。

行动指南

民众对企业家、对公众人物有很高的道德要求,这是好事情,这是公众人物们一步步走向圣人的动力,但是这个期待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去实现。一个人由普通人变成能人,由能人变成英雄,由英雄变成伟人,从伟人变成圣人,这中间要经历很多事情、很长时间才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