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风马牛
9703500000013

第13章 下部(1)

你要让我把你看得清楚

财经媒体的一大主角就是企业。但凡谈到企业难免要议论其优劣得失,包括经营业绩、道德操守,甚至企业家的个人气质特征,都是财经媒体关注的领域。同一家公司被不同人看,或者同一人在不同时期看同一家企业,都会有非常不同的观感,状如观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也像看一个姑娘,一眼望去,十人十说。但总体来说,公司都是好看的是脸,摸着舒服的是胸脯,不能掏的是裤裆。一个外人,未经对方允许随意上下其手,会被斥为流氓,除非他(她)病得不轻需要手术,而你正好又是医生才能看得真切。因此人们通常为不能看清一家企业所烦恼,投资亦无从下手。近日求一中医,见其望闻问切,虚实之间看个分明,不禁产生联想,要为诊断企业号一下脉。

其一,好公司应当自己一句话说清楚,别人一眼看得懂。比如公司是做什么的,是做食品,还是制衣,自己一句话就能说清,不仅老板自己一句话讲得清楚,而且无论问哪一级员工,大家都能众口一词,八九不离十。另外,自己一句话说清了还不够,还得看别人,特别是外行、普通人,他们对你做什么的说法与你自己的说法是否吻合。例如,牟其中不光自己一百句话也没讲清楚南德是干什么的,而且一百个人听其言、观其行之后仍摸不着头脑。近几年频频失陷的企业当中亦有不少这样的故事:德隆的整合产业、三九的低成本扩张、各种“系”的资本运作等等,其掌门人大多自己一句话说不清楚,少说也得上百句才能把自己的故事说圆,同时,从媒体到投资者对企业亦如瞎子摸象。相反,再看那些稳健成熟如万科、联想、TCL、汇源等公司,其掌门人任何时候都只需一句,最多寥寥数语,就能说清自己,我们外行也无须多花工夫,只需一眼就看得明白他们在做什么。其实国外也一样,可口可乐、吉列、麦当劳都是简单到我们一眼看得懂的企业。而安然这类怪兽,当人们开始看不懂它的时候,它便忽喇喇如大厦倾了。世间万物,伟大只是一种简单,只有真实才不怕简单,复杂的东西特别容易好看,但好看的后面往往是荒唐和陷阱。

其二,一定要看得见终端产品的连续销售。商业的核心是交易,而交易的本能冲动无非是贱买贵卖,赚得利益。无论多大的买卖,无论多伟大的商业故事,说过来倒过去,如果只见其忙忙叨叨,不见有东西(最终产品)在卖,只听说卖什么东西,但市场上(如购物中心、超市等)并不怎么能看到,或者虽有东西卖,但时断时续、量又很少,那么,这家公司显然只是在中间过程倒腾资金或资本(号称资本运作之类),其形迹便十分可疑。没有东西卖就说明它没有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现金是公司的血液,而经营性现金流是唯一属于自己的健康血液。其他如资本性现金流和融资性现金流,固然可以输入企业维持其生命,但毕竟不是经营性现金流,不具有健康的造血机制,早晚会绷断的。时下资本运作最辉煌的企业,往往没有足够的经营性现金流,而是用融资性现金流伪造(如通过关联交易编造交易记录)经营性现金流,再用伪装的业绩去蒙骗投资人的钱,制造投资性现金流。欧亚农业的杨斌便是吸食这类财务鸦片死掉的。所以,不管多堂皇的企业,只要在市场上看不到它有产品在销售,就不应相信它的神奇故事,哪怕这故事再合乎逻辑也不要信它。比如坊间传闻不少的某首富,据说近来甚是了得,可他所说的可以让两亿人民聪明起来的神奇产品,市场上根本不见踪影,所以,我宁愿相信他只是虚构故事想在股市套钱而已。

其三,要看公司老板或经理下班以后干什么,和什么人混在一起。如果天天跟政府官员在一起扯,那一定是为了寻租或者遇到了什么麻烦。如果还在酒楼桑拿里泡银行,那一定是公司空手道还得银行援手。如果左右不离公检法、军警宪特、江湖弟兄,那一定还有也许是铤而走险的事需要摆平。相反,一家公司,如果老板或经理并不成天往政府跑,而是往国内外同行那里跑,往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跑,那它一定会变成行业先进。如果银行彬彬有礼、公事公办,或者由手下普通员工就能搞定,那一定是财务健康、运行良好的公司。如果身边出现的多是各路先进、亲朋好友,哪怕是所谓“小凤仙”,都说明公司中规中矩,并没有牵涉到复杂的泥潭中去。这基本上应的是一句老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万科声言决不行贿、阳光利润,所以鲜见王石混迹于官大人之间,亦不与公检法司的人推杯换盏,反倒是落拓洒脱,寄情未来,玩山弄水。

生一场病,晓得以中医的眼神对企业望闻问切,掐准了上面三脉,大抵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你要让我把你看得清楚”--情场如此,商场亦复如此。

贞操和绿帽子

一流的战略和团队,早晚能成就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业绩,无一流的战略和团队,早晚沦落为三四流的企业。

前一段时间我跟王石去滑雪。我跟他聊天,说世界上有三件事情是只能赢不能输,大家都比较认账,其他比如当官了,走红了,都有人会说是因为运气好,但有三件事情不太敢说是运气使然。第一件,做世界冠军,世界冠军就是全世界跑得最快的,而且此前他95%的比赛都必须是赢,这是硬碰硬的。第二件,做战争中的将军,谁敢比?他一定90%的仗都是赢,否则就死了。第三件,做一个长期赢利的中国的好公司和全球的好公司。长期是多长?至少15年。这不能吹牛,因为报表在这儿,一年一年可以检验。

民营企业在过去的150年里,尤其是1949年之前,能够活过15年的非常少。所以在1978年,从改革开放到现在30多年,一个民营企业能活过15年就算创造中国历史。但总有周期律可循,就是???多少年以后最终还是死,死于战乱,死于体制,死于个人。所以民营企业对我来说,现在思考的问题是怎么跳出周期律,怎样积累正面的东西。今天属于上升期的企业,也需要看到很多民营企业都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经济周期总是在波动,蜜月很短,日子很长,只有反周期安排你才能平顺。另外要从公司价值观上不停塑造和追求未来的贞操。所谓的未来贞操就是绿色、环保。要建立新的价值系统来适应未来的价值系统。这个价值系统是什么?是一个安全需要,也是一个市场需要,还是一种竞争能力。比如,在封建社会你看很多农村题材的小说,哪个妇女不守贞节,就被沉塘了。贞操是什么东西呢?贞操其实是一个合法性,是你生存在这个世界的一个信心,你要没有贞操,大家都骂你,你就完了。得道多助,这个“道”就是贞操,于是就有很多人支持你。

社会不断进步,需要我们着眼于未来的贞操,公司才能够跨越现在的是非。我希望万通在5年以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支持的公司,这是我们2008年为什么强化绿色公司战略的原因。我们最近开董事会专门作了低碳建筑的培训。万通接下来要做低碳社区、零碳社区。我们要用5年时间打造我们未来的贞操。从国际上来看,美国这三年新建住宅中绿色建筑已经占到了30%,而且在租金售价上都比非绿色建筑要高,从商业上也可行。

我们在绿色战略中提了三个方面,一个是产品,一个是价值观,一个是行为。这三方面都要持续推动,现在的重点是产品。另外从公司的体制上来说,怎么样建立一套绿色的零碳公司是下阶段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公司减少碳排放以后,碳足迹(即碳耗用量)可以擦掉或者通过交易抵掉碳积分(指欧盟设立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额,企业或个人通过购买碳积分清除碳足迹),我们希望做到对环境而言,万通不是个负担。如果万通变成零碳公司,对环境来说,这是负责任。上一次万通实业董事会我们请了气候组织来给我们作了培训,最近万通地产董事会也要进行这方面的培训,还要组织高管去参观,真正弄懂零碳公司是怎么回事,把绿色公司、绿色战略和具体到零碳公司的举措落到实处。

守住正的再说

最早“守正出奇”这四个字是一个朋友告诉我的--他2007年去世了--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所有天下的事,守住正再说变通。

老想着变通,一遇事就变通,不断地变,不断地变,最后就变成邪了。这是大概12年前他对我说的。我们70%到80%的事都不变通,把变通的事减到最少,人就简单了。你今天凡事都麻烦,都是因为当时的变通不简单。假定说你结婚图省事少签一个字,离婚的时候就麻烦一大堆,都是这样,任何时候省事回头就是麻烦,你就得变通,很多时候都会有这种教训。

《经济与法》节目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女的得了癌症,她老公把她抬回父母家,但他父母把她扔到了街上,不要了。我们撇开道德、人性这些不说,按法律的程序看,整个事件就是一个省事造成的。这夫妻俩闹离婚,离了,后来他们和好了,但只是一起住着,没有办复婚。主持人问为什么,她说我们觉得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不办也无妨,就没有当回事,可真有事了就是大事,这个男的懂点法律,说我不管,她不是我老婆,我管她干吗,就这么来回推。这个女的最后被推到医院去了,到现在还没解决。于是我总结出一个教训,凡事图省事是不行的,守住正的,再说变通,至少后面面对人性的冷酷你还能有理有据,保护自己。

价值观颠倒开出“恶之花”

现在,的确有少数企业的行为催生了所谓的“恶之花”。但是中国有中国特殊的情况,目前由于社会发展和转型太快,包括经济、社会、观念、行为模式、消费模式转型等,我们的法律、食品的标准、产品的规范要求等,相对于商业竞争、产品竞争和企业进步来说有滞后性。

比如说我们现在很多检疫的标准,食品、药品的标准可能都是一二十年前的,但是企业由于竞争的压力,它们有自己的研发,有些产品反而走到了政府标准前面。但即使这样,企业也面临着法治环境对它的要求。就像蒙牛引进的高端产品特仑苏,按照蒙牛目前提供的资料和说明是高于普通标准的,但由于我们的检测检疫标准比较落后,反而容易引起社会上的误解和信用上的挑战。

但还有少数企业是不属于这种情况的。它们是为了竞争,为了能够在产品销售方面制造一些噱头,在成本上投机取巧,不负责任,完全从商业利益角度出发,忽视产品质量、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把人的生命和客户的健康放在了第二位,而把自己的利润和资产快速增长放在了第一位。这样一个顺序的颠倒,实际上是企业价值观的颠倒。

这种根本性的价值观颠倒,会导致我们谈到的“恶之花”盛开,也就是说会使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走上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特别是关乎社会稳定,也关乎人的生命、健康和下一代成长的药品、食品行业,这种价值观顺序的颠倒将是一个致命的陷阱。

在这些行业(药品、食品行业)里面,就要特别特别关注价值观的正确性和商业伦理的合理建设,以及正确的引导和一些特别的约束。也就是说,这些行业要比别的行业更加关注生命、环境、社会公众利益,而应把资产和利润的增长放在第二位,首先满足公众健康、社会良心、道德完善以及人的生命延续和代际传承的需求,这些东西更重要。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少数企业在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过程中导致产品质量方面出现问题。前一阵出现了一件特别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上海一栋楼整体倒塌。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如果这栋楼里住满了人,那几乎所有人在这次倒塌当中都会丧命,比地震的伤亡还要严重。

商业理性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

马云有一句话,叫做“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我非常赞同。企业的价值观和合理的商业伦理,应该把客户的生命价值放在第一位,而把股东价值、公司利润放在第二位。

在美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几乎看不到股东,你只能看到CEO。CEO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实际上是强调他们管理团队利益的最大化。而管理团队利益的最大化,都是短期利益最大化,短期利益最大化实际上都以牺牲客户的利益为前提,而牺牲客户的利益,最终也使股东的利益不复存在。在竞争过程中,这种企业一定会忽略客户的价值,也会忽略社会的道德要求,最终使自己不复存在。

比如雷曼。雷曼一直是家族控制、CEO管理,完全站在企业和管理层的角度来运营,创造了很多高杠杆的金融衍生工具,而不顾客户的感受和最后的风险,从而导致了一场自己身陷其中也让世界深陷其中的金融危机,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在欧洲是相反的情况,欧洲非常多的是家族公司,很多公司存在达数百年时间。它们的治理结构中,股东利益最大化实际上就是家族荣誉第一,也就是生命安全第一,终极目标就是客户安全第一、服务质量第一和社会道德第一。这样的治理结构,反而让股东利益和客户利益以及社会道德变成了一致性的追求。

对于中国企业的未来,我想社会转型的完成还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至少还要10年、20年,我们的工商文明、商业伦理才能够逐步趋于完善和稳定,才有合理的社会体制结构。那么在这一二十年当中表现出来的媒体、客户、社会、企业、公众的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和感受到的一些浮躁以及怨恨、矛盾、冲突,都将大量存在,也是极其正常的。

这个阶段就相当于一个女孩的青春期,不像大人也不像小孩,你要把她逼回到小孩阶段去,这个人就废了,但是你耐心地等待她、引导她、教育她,她就变成了大人,就有希望担当重任。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她脸上可能会长很多青春痘,看上去并不好看,但是你会发现女大十八变,慢慢地她就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人了。

中国目前的社会就处于这样一种状况。对于社会变革来说,30年是非常短暂的。中国社会建立起的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正处于青春期,所以我们脸上会有疙瘩、痘痘,这些反映出包括产品质量、工商文明、企业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这种过程我们必须要忍受,必须要期待,也一定要相信,我们能够看见“亭亭玉立”的市场经济,看见一个朝气蓬勃的市场经济,一个完美健康的市场经济。它就在我们前方并不遥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