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村级干部
9632800000031

第31章

离春节还有几天,家家户户都显得有些忙碌。磨豆腐、推汤圆、灌香肠、熏腊肉,在忙碌中享受着一种说不出的祥和与快乐。尽管现在什么都机械化了,比如乡上那条不大的小街上,就有好几家用机器加工汤圆、豆腐和香肠的小店,但罗家老房里的人,还是笃信用石磨磨出来的汤圆、豆腐比用机器加工出来的香。而用自己瓦缸里的作料拌出来的香肠、用柏枝熏出来的腊肉,也比在城里商店里买的料做出来的让人放心得多,因为听说那些料里放了各种元素。因此,这段日子里,偌大的老房子里,到处都是石磨的“叽嘎”声,家家房顶上,都冒着熏香肠、腊肉的袅袅烟雾。从早到晚,空气中都是浓得化不开的大豆与糯米的清甜味儿,以及香肠、腊肉的醇香,让人想起日子的富裕与甜蜜。

除了积极准备物质方面的年货以外,还有一件精神方面的事,对庄稼人来说也同样重要,那就是“打阳尘”——扫除一年之中藏在屋子旮旯里的灰尘,把它们清除出户。别看院子里平时布满了鸡屎鸭粪,可到了除旧迎新之际,那可一点也不会含糊。他们不但会把那些鸡屎鸭粪给铲得干干净净,用水冲洗得不留一点痕迹,还会绑起长长的扫帚,爬到高高的梯子上,先将那些蒙在房梁挑枋、板壁柱头上的灰尘扫除干净,够得着的地方,就用水细细擦洗,直到上面那些彩画雕刻,不管是花草虫鱼,还是帝王将相、仕女顽童,都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为止。在这个时候走进老房子,会在一种古朴凝重中感受到说不出的勃勃生机,就像面对一棵长出许多新枝嫩芽的百年、千年老树一般。

这天,王老板忽然带着他的教授老表来了。一进门,王老板就像平时一样粗喉大嗓地叫了起来:“雷支书,我范老表来了!”声音中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气,和这节日前的气氛十分吻合。

雷清蓉这天也在屋后的小磨前,和婆母、女儿一起磨豆腐,听了王老板的喊声,急忙停下石磨走了出来。见王老板身边站着的这个人,年纪大约六十岁,瘦高个,宽额角,头上谢了很大一块顶,只剩下四周的头发一片灰白,仿佛顶着一只银圈似的。鼻梁上架了一副度数很高的近视眼镜,可镜片后的瞳仁却炯炯有神。脸刮得干干净净,腰板挺得笔直,显出一副很严谨的样子。雷清蓉感到很诧异,急忙一边招呼他们坐,一边有些手忙脚乱地对范教授说:“不是说春节过后才来吗?”

王老板把手里的一只旅行包放到桌上,说:“我老表被你们的老房子弄得睡不着觉,就提前来了!”

范教授也说:“是呀是呀,这会儿才空呀!”

雷清蓉听了这话,十分感激,可又觉得为村里的事,在这个时候让人家和家人分离,实在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就说:“范老师,真是对不起,人家过年往家里走,你过年却让你往外面跑,要是师母知道了,肯定会骂我们!”

范教授听了这话,推了推眼镜,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神色,说:“不会,不会,我年年都是这样,趁这个机会在外面跑跑!”

雷清蓉看着教授,说:“年年,你家里人不生气?”

教授红了脸,又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张了张嘴正想答话,王老板忽然大声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说:“生什么气哟!我老表现在是庙门口的旗杆,光棍一条,自由自在得很!”说完,才正经地对雷清蓉说:“我还没有对你说,雷支书!我表嫂前几年就去世了,表侄女远在天津,老表现在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饥。他一个人在省城过年,同样冷清,不如出来走走。”

雷清蓉听说教授没了老伴,女儿又不在身边,心里忍不住泛起一股同情心来,急忙说:“那好,范教授,如果不嫌弃,就在我家里过年!”说完,见范教授还端端正正地站着,用一只手托着腰,又马上说:“你怎么不坐呢,范老师?”

范教授说:“我站着好!”说这话时,脸上有了一丝痛苦相。

雷清蓉心里疑惑了,马上又问:“你怎么了,范老师,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范教授皱了一下眉,这才说:“前几天我做了腰椎间盘手术,钢板还没取。”

雷清蓉一听,不觉叫了起来:“你伤都没好,怎么就跑出来呢?”

王老板说:“我老表就是这样,什么都没有他的事业重要!”

雷清蓉看着范教授,目光里带着一种关怀和责备的神情说:“命都没有了,事业还有什么用?”

范教授看见雷清蓉的目光,内心里立即涌出一股暖流,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没事,没事!”

雷清蓉说:“腰上箍着一块钢板,还说没事,来,我扶你坐下!”说着,过去扶着范教授,在椅子上坐下了。她心想,人家是省上来的贵客,带着病为自己村里的事而来,可不能怠慢。一边这样想,一边又对后面的婆母和女儿喊:“妈、玉莲,先别忙磨了,来贵客了,做饭吧!”

雷清蓉的话音刚落,王老板急忙说:“做饭忙什么,雷支书,我老表有话要急着对你说呢!”

雷清蓉立即把头又转向了范教授,有些纳闷地问:“是吗?”

教授还没张嘴,王老板又抢着说:“可不是嘛!刚才老表只随我沿着老房子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就高兴得合不拢嘴,说是他发现阿里巴巴的山洞了!我叫他到我那儿吃了午饭再来找你,他都等不及了,说要马上和你聊聊!”

雷清蓉一听这话,也高兴得像小孩子似的跳了起来,一把抓住了范教授的手,连声说:“真的,范老师?这可是真的?”说着,又猛地松开手,一边往里屋跑,一边说:“我给高书记打电话去!”

王老板急忙掏出了手机:“还往哪儿走呀?这不是电话!”

可雷清蓉已经进了屋子。自从王老板的红薯加工厂安了电话以后,村里的许多人都从他那儿接通了电话,雷清蓉在家里也自费接了一部。

没一会儿,雷清蓉从里屋出来了。她的脸上放着红光,一对眸子又黑又亮,王老板刚才的话,像是一道被拉长的幸福,使她全身都焕发着青春的光彩和魅力。她的脚步又轻又快,仿佛少女一般,几步就跨到桌子旁,迫不及待地用有些颤抖的声音对范教授说:“范老师,你快说说,我们这老房子,真的是阿里巴巴的山洞吗?”

范教授看了看面前这个穿碎花外衣、腰系一根短裙、身材匀称、干练而精神的中年女人,像有什么触动了他的心思一般。他摘下鼻梁上的眼镜擦了擦,重新戴上后,这才说:“你们这所大院,当然是块宝哟!说实话,我走了这么多地方,考察和研究了不少的古建筑,可像你们这样规模庞大、气势恢弘又保存得这样完好的老民居,还是头一次看见!你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呀!”范教授的声音有点颤抖,显然也有些激动的样子。

雷清蓉坐在范教授对面,双手捧着腮帮,瞪着大眼,一动不动地看着范教授,像个好奇、乖巧而又耐心十足的小姑娘,等待着大人给她讲述那些美丽而动人的传奇故事一样。

范教授像在课堂上那样轻轻咳了一声,兴奋地讲了起来:“知道你们这是什么建筑吗?这种外封闭、内开敞、大出檐、小天井、高勒脚、冷摊瓦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明清时代川东的民居建筑!为什么是外封闭、内开敞、大出檐、小天井、高勒脚、冷摊瓦?这可是根据川东地区多雨潮湿,特别是冬天日照很少的情况而形成的一种建筑模式。这种建筑风格既适合自然气候条件,又最经济最适用……”教授的眼里闪烁着熠熠的光彩,声音明朗动听,讲着讲着,竟抬起叉腰的手挥舞起来:“什么叫‘外封闭’?就是那高高的院墙,不但是为了安全,更重要的还是为了避风,同时也为保护个人或家庭的隐私创造了一个好的条件。古人也是知道保护隐私的!外封闭的主要手法除刚才讲的院墙外,还有我进来看见的外墙不开窗、背后靠山和在四周大量设园林树木等。什么又是‘内开敞’呢……”

说到这儿,老教授像是激动不已了,撑着椅背要站起来。雷清蓉急忙过去扶了他一把,扑闪着大眼说:“范老师,你不要激动。你就慢慢讲,今天讲不完,还有明天,反正你把我们教懂了,我们才放你走!”

范教授一张脸容光焕发,连声说:“我没有激动,没有激动!我怎么会激动?”说着,把双手撑在桌上,挺直腰板,又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内开敞就是像你们现在看见的这样,别看外面又是院墙又是园林树木,把一座庄园封闭得紧紧的,可里面,却是天井呀、敞口厅呀、活动槅门呀、望楼呀、绣楼呀等等,开敞得很!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为了在潮湿、闷热、日照少的气候条件下,尽可能排湿通风,多吸收阳光日照,譬如这个天井,太阳光不就照进来了?住在这样的屋子里,虽然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却又能‘处处宣窗朝锦屏’……”

说到这儿,范教授禁不住摇了摇头,可刚摇了两下,腰痛了起来,急忙放下手,又去叉了腰。雷清蓉一见,又急忙说:“范老师,你还是坐下说,好不好?”

说着,雷清蓉又要过去扶他,可却被范教授制止住了,说:“不要紧,不要紧,你们都别打我的岔,啊!”似乎有些不高兴的样子。

雷清蓉听了,只好回到凳子上坐下了。

这儿老教授轻轻咳了一下,又接着眉飞色舞地说了起来:“什么是‘大出檐’?就是你们说的挑!大出檐做什么用呢?一是保护墙体,二是创造一个明朗而开放的生活、工作的共享空间!譬如遮风避雨、打牌下棋、闲话聊天等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多功能的生活空间!你们这座房子的出檐,不但有一挑、两挑的,我刚才看见还有三挑的,真是难得呀!尤其是那些撑拱,简直是一道特别的风景呢!至于‘小天井’、‘冷摊瓦’,就容易理解了。像你们这个天井,虽然不大,却不但能通风,能排湿,能采光,能排水,还能够用来晒衣、休息、看书、交往等等,作用大得很……”

范教授像是累了,说到这儿停了下来,咽了一口口水。正准备继续讲下去时,突然背后一个声音叫了起来:“说得好哇!”

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鲜老太太和玉莲正站在从里屋通向外屋的门边,样子很专注。刚才的叫声是老太太发出来的。看见大家都注视着她俩,老太太和玉莲干脆走了过来。老太太一边走一边说:“我这个天井呀,还真像你说的,空间不大,作用可不小呢!”

范教授抬起疑惑的眼,看着雷清蓉。雷清蓉这才急忙对范教授介绍说:“哦,这是我婆母、女儿!”说完,又对玉莲说:“玉莲,还不快叫范老师,省城的大学者呢!”

玉莲果然大方地叫了一声“范老师”。

这儿王老板却看着玉莲,对范教授补了一句:“老表,玉莲也是省城的大学生呢!”

范教授一听,眼睛立即又放出两道光彩来,急忙问玉莲是哪所学校,学的什么专业。玉莲回答了。老教授的双眼立即黯淡下来,不无遗憾地说:“怎么不学古建筑专业呢?”说完又回头对雷清蓉说:“你们有这么一座完好的古民居,要是再有自己培养的这方面的大学生,来研究、保护和开发它,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