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村级干部
9632800000030

第30章

走了一阵,老太太站住了,指了两块江中裸露出的黑色礁石对孝海问:“孙儿,知道那里是什么吗?”

孝海现在心情好一些了,就对老太太说:“不就是两块石头吗?”

老太太迎着阳光,眼睛眯起来像是瞄准似的,盯着石头说:“那不是两块普通的石头,那里叫‘望娘滩’,露在外面的只是其中两块最高的石头。你知道为什么叫‘望娘滩’吗?”

孝海望着那两块露出水面的石头,一副疑惑的神态,摇了摇头。

“那奶奶告诉你!”老太太整理了一下思绪,她没有看身旁的孙子,而只是全神贯注地看着石头,“过去呀,我们这里有个叫聂龙的孩子,他割草时刨到了一颗夜明珠。一个歹人知道他有一颗夜明珠,就带人来抢。聂龙急了,把珠子衔进嘴里,一不小心吞进了肚子里。随后,他就变成了龙,一头扎进了这江里。可是他舍不得娘,他每游一段,就回头喊一声娘,望娘一眼。每当他回头喊娘、望娘的地方,马上就变成了一块石滩,那两块石头就是聂龙望娘的眼睛呢!他一共回了二十四次头,所以我们这河里,就有二十四个‘望娘滩’!”

“奶奶,这是传说!”孝海听得很认真,可听完了,却对老太太这样说。

老太太并没有责怪孙子,反而说:“是的,孙子,这是传说,可你觉得这传说美不美?”

“美!”孝海没有思考,回答了一句。

老太太这才回头看了看孙子,微笑着问:“美在什么地方,乖孙孙知道吗?”

孝海眨巴着大眼睛,像是被问住了似的。

老太太拍了拍孝海的肩,像个循循善诱的老师似的,还是微笑着说:“好好想想,不急!”可说完,还是补充了一句:“世界上,最深最重的,莫不过娘和儿子的感情!”说着,老太太又往前走了。一边走,一边又说:“孝海,你妈让你去照顾奶奶,也是没办法。你妈是一个善良和孝顺的人,她不忍心让你奶奶受苦。她又是一个要面子的女人,不想在你小叔叔小婶婶面前丢人。再说,她也是为你好,让你锻炼锻炼!你知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几句话吗?”说着,老太太回头看了孝海一眼。

孝海见奶奶看他,急忙把头埋了下去,摇了摇头。

老太太说:“你没听过,奶奶就给你讲讲这几句话!”说着,一字一句地将孟子这番话讲给孝海听。然后,又盯着孝海问:“你懂了没有?”

孝海还是低着头,喃喃地说:“懂了,奶奶,不就是要我吃苦的意思吗?”

老太太点了点头,说:“我孙子知道了就好!从古到今,凡是干大事业的人,都是吃过很多苦的!”接着又说,“奶奶再给你背一篇古文,你愿不愿意听?”

孝海抬起了头,问:“什么古文?”

老太太说:“一篇六朝时期的文章,叫《陈情表》,听说过吗?”

孝海又摇了摇头。

老太太说:“这可是一篇好文章呢!我还是小姑娘的时候,你曾外公就要我背这篇文章,后来读大学的时候,我和你爷爷也读这篇文章!你后来的这个父亲,还有你妈,也都读过这篇文章!说不定你姐姐,也读过呢……”

孝海没等老太太说完,就急切地催促道:“奶奶,那你快背给我听听吧!”

老太太说:“你先别急,得把这篇文章的背景弄清楚了,你才会理解它!这篇文章的作者叫李密,是西晋时期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可他小时候很不幸,六个月时,他父亲就去世了。四岁的时候,舅舅又强迫母亲改了嫁,他只有跟着奶奶,由奶奶把他养大成人。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皇帝要他到朝廷当大官,可他不去。皇帝下了四次征召令,可他四次拒绝。那时候,拒绝皇帝的命令是要杀头的呀!他就给皇帝写了一封信,讲明他不去的原因,这封信就叫《陈情表》。皇帝看了这篇《陈情表》,不但没杀他,反而奖励了他。为什么呢?因为皇帝被他这种感天动地的精神感动了!孙儿你听着,他是这样写的!”说着,老太太便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背了起来: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至于成立……

老太太一边走,一边背诵,声音像是水波一样,一圈一圈地在上午的阳光中传播。她的背后亦步亦趋地跟着听得很认真的孙儿孝海。在金色的阳光里,少年孝海的脸上闪着既稚嫩又纯洁的光辉。

老太太一口气背完了,才抬起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回头对孙儿问:“听懂了吗?”

孝海说:“有的懂了,有的不懂。”

老太太张了张嘴,像是要解释,可马上又改变了主意,说:“不懂没什么,学问要靠自己学!回去后,在你妈妈床边的书架上,有一本书叫《古文观止》,是你后来这个爸爸的,里面就有这篇文章。你去把它找出来,自己学,多读几遍就懂了!懂了以后就来给奶奶说,听见了吗?”

“知道了,奶奶!”孝海说。

老太太转身正要往回走,可又忽然盯着孙子问:“知道是谁要你读这篇文章的吗?”

孝海眨着眼睛:“不就是你吗,奶奶?”

老太太说:“是你妈!”

“我妈?”孝海眼睛睁大了。

老太太抚摸着孝海的头,眼睛看着远处说:“是的,我的孙子!你读了这篇文章,就会知道你妈的心有多么宽广!”然后才看着他说:“你妈是一个世上难找的好妈妈,孩子!”

孝海把头埋了下去,没吭声。祖孙二人默默地回去了。

回到家里,老太太什么也不说,搬了一把椅子在天井里,坐在阳光下自己看起书来。看着看着,就听见了从孝海的屋子里传出了他有些磕巴的读书声。虽然磕巴,却是十分专注,声音也非常清脆悦耳,像是三月里阳雀动听的歌唱: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余终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听着孙儿那正处在变声期的嗓音,和那一句句情真意切却又感人至深、摄人心魄的句子,不知怎么的,一向坚强的老太太的眼眶忽然湿了。她放下书本,默默地坐了一会儿,听见孝海把“矜愍愚诚”的“愍”,读成了“明”,就想进去纠正他。可她刚要站起来,又马上改变了主意。她听得出孩子很投入,就决定不去打扰他,让他继续读下去。

吃晚饭时,雷清蓉又把让孝海去照顾奶奶的事提了出来,问孝海想得怎么样了。孝海低着头,既没说去,也没说不去。雷清蓉还要追问,却被鲜老太太接过了话:“有其母就有其子,你该准备就准备吧,还问什么呀?”接着又说:“你应该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

雷清蓉听了,还是盯着孝海问,但声音里充满着压抑不住的兴奋:“真的!孝海,你答应了?”

孝海还是没有应答,只“嗯”了一声,接着又胡乱地点了点头,显得有些害羞的样子。

雷清蓉见了,一把将孝海搂在了怀里,一边抚摸着他的头,一边激动地说:“孝海,我的好儿子!你真是妈的好儿子!”

孝海还是没说话,却像小时候一样把头紧紧依偎在母亲怀里,眼里湿湿的。

第二天一早,雷清蓉为孝海收拾起东西来。玉莲见了,就对雷清蓉说:“妈,快过年了,要不让弟弟过了年去吧?”

雷清蓉说:“哪儿过年不是过?”但说完后又马上对正在往书包里装书的孝海说:“如果过年的时候你小叔叔小婶婶不喊你奶奶,妈来接你们一起回来过年!”说完,雷清蓉又对婆母说:“妈,我还得从家里拿点粮食走哟!”

老太太说:“你拿吧,有这样孝顺的媳妇,还会担心饿到我了?”

雷清蓉又对绍元问:“绍元,你同不同意?”

绍元比划了一阵,见母亲没明白他的意思,跑过去拿过几根口袋,就到仓房里撮粮食。雷清蓉一下明白了,就又喊道:“绍元,别装多了,他们就两个人,吃不完会生虫的!这样近的路,吃完了孝海回来拿就是!”

绍元听了母亲这话,才把装了一半的口袋提出来,又用手势比划着告诉母亲,不用让弟弟回来拿,弟弟要读书,吃完了他给弟弟送去!

雷清蓉既感激又心疼地过去搂了绍元一下,对他说:“谢谢你,绍元!妈今天和姐姐要送孝海到他奶奶家去,你在家里要照顾好奶奶!”

绍元一边“哇哇”地叫着,一边点头,告诉他们放心去。

收拾好了,雷清蓉又去叫了绍国的车,拉上东西,就和儿子、女儿一起,往孩子们的奶奶家去了。老太太和绍元依依不舍地把孝海送出来,嘱咐了又嘱咐。孝海紧抿着嘴唇点头,没让眼里的泪水掉下来。在这点上,这孩子像他的母亲。倒是老太太,在汽车启动那一刻,忍不住背过身去擦起了无法控制的泪水。

下午,玉莲回来了,老太太问:“你妈呢?”

玉莲说:“妈妈要把弟弟安顿好了才回来,她正在给奶奶盘灶呢!”说完,玉莲秀气而好看的眉毛颤动起来,从眼里飞出一道道明亮和喜悦的光彩,看着老太太高兴地说:“奶奶,我妈今天可露脸了!”

老太太忙问:“怎么露脸?”

玉莲扑闪着大眼,说:“嗨!奶奶,你不知道,听说我妈让弟弟回去照顾奶奶了,全村的人都跑来看,夸我妈是大孝子!说有亲生的儿子媳妇在身边,却要一个改了嫁的媳妇回来行孝,说奶奶那儿子媳妇怎么不寻个牛脚坑去淹死!还有人说,一报还一报,老天爷会长眼睛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是说我小叔叔、小婶婶不是的。小叔叔、小婶婶躲在屋里出都不敢出来!也巧了,大家正七嘴八舌地说着的时候,小婶婶的爸来了,听了众人那些话,羞得面红耳赤,过去几脚踹开了小叔叔的门,对小婶婶骂道:‘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东西,不但把自己的人丢尽了,娘屋人的面子也让你糟蹋尽了!从今以后,你再不要跨我的门槛一步了,老子只当没生你!’骂完就走了!后来大家就听见了小婶婶在屋里的哭声。奶奶,我估计这次呀,小叔叔和小婶婶的思想,可能受到触动了!”

“是吗?”老太太听孙女说完,也高兴地叫起来,“要真是这样,就太好了!”

“可不是吗!”玉莲还处在兴奋不已的状态中,听了老太太的话,禁不住又高兴地说,“奶奶,要是我小叔叔、小婶婶改正了错误,我弟弟就可以回来了,你说是不是?”

老太太听了,故意沉下脸说:“死丫头,就想到你弟弟,怎么就不想想你妈?”

玉莲不明白地问:“奶奶,我妈怎么了?”

老太太说:“你不觉得你妈很了不起吗?”

玉莲听了这话,马上说:“是,奶奶,我妈很了不起!”

老太太在孙女头上点了一下,说:“明白就好,今后嫁出去呀,可要以你妈为榜样!”

玉莲立即挺了一下身子,说:“是,奶奶!”样子有些调皮。说完,祖孙二人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