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微博改变一切
962200000032

第32章 江湖开复录 (3)

李开复:【今天演讲内容8】:7个预测(续):(5)网络市场前置收费模式会被本土化收费模式取代;(6)三年内行业收入数倍增长:从一款游戏扣用户5元,到用户主动支付每月50元;(7)未来用户两极化:高端用户以手机为碎片时间工具、草根用户的全部网络行为均基于手机。

2010-10-21 12:09

李开复:【今天演讲内容9】给创业者的四个建议:(1)避开巨头核心领域,但别过分恐惧;(2)参考美日市场,但深度理解区别;(3)不要迷恋热门概念,挖掘真实需求;(4)以用户痛点为契机。

2010-10-21 12:10

李开复:【今天演讲内容10】创新工场期望携手开发者和创业者,共同打造中国移动互联网未来。创新工场提供资金、辅助、招聘、法务、财务等多方面平台。无论是有经验、有团队的创业者(加速计划),或初次创业者(助跑计划),欢迎来我们的网站,或email创业想法给:zl@chuangxin.cn。(完)

2010-10-21 12:12

李开复:不是每个创新都可以靠咨询用户来设计的。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开发自动取款机的团队问一组潜在客户:是否愿意使用机器从账户存钱和领钱,而不是亲自到银行柜台处理?结果这些客户因为种种担忧和缺乏想象力,大都地回答不愿意。这个团队因为客户不认可就放弃,结果错失良机,把一个革命性产品机会拱手让人。

2010-10-27 16:20

李开复:不应该怪罪监管和社会。同样的监管和社会,微博怎么成功的?我认为理由:(1)缺乏扎克伯格专注用户,推迟赚钱的心态,(2)仅仅推广游戏太单一,(3)平台不够开放,(4)腾讯的强大,(5)微博的崛起。还有,这两个网站都还有机会,Facebook发展中也有成长放缓的一段时间。

@财经网:【观察?博客?信海光】为何facebook的中国克隆版,比如开心网、校内网等社交网络,对用户没有太大吸引力?中国不是一个发达的诚信社会,也普遍缺乏社交习惯,没有沙龙文化,互联网内容管制严格,就算扎克伯格亲自来华运营,也未必能够取得境外那般成功。

2010-11-18 18:35

李开复:摩根斯坦利Mary Meeker说互联网公司必须学习:1)别的国家类似你的公司领先你之处,2)移动战略,3)苹果、谷歌、Facebook的方向对你的影响,4)广告领域创新,5)“娱乐化”电子商务,6)线上视频爆炸成长,7)互联网领导者换位的意义,8)从乔布斯身上学习,9)新技术,10)未来大小公司的互动和趋势。

2010-11-19 13:43

李开复:这个问题是问看好哪一家的意思。其中有三家各有理由看好:(1)苹果:乔布斯的魔术,软硬件和服务的完美结合,封闭高利润的商业模式;(2)谷歌:广告界的成长空间,最牛的云计算技术,尚未套现的Youtube、Android;(3)Facebook:世界最大的网站,拥有的社交链和封闭的内容可打造新服务和高价广告。

@李开复:昨天邓峰来访,问我们:“你宁愿做苹果、微软、谷歌、Facebook?”我的回答是:“很难说最宁愿做哪一个,但是很容易回答最不宁愿做哪一个。”

2010-11-19 13:36

李开复:微博的成功因素之一是它的精简。写一条精简的微博并不容易。我记得马克吐温说过:“我本来想写更短的一封信给你,但是我的时间不够。”

2010-11-26 11:17

李开复:有些互联网公司有很好的移动策略(例如Google),但互联网公司在移动方面可能犯很多错误:1)不舍得抛弃包袱(为了维护过去的利润,不愿开启新的业务);2)不够专注移动(资源分配不足);3)庞大公司速度太慢(内部决策、政治);4)错误地把非移动的理念移植到移动(例如第一版本的Windows Mobile)。

@郭去疾:我始终对移动互联网这个概念存疑,我以为以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与软件公司都自然移步决战移动互联网,就像WAP死了一样,孤立的移动APP大多也会死亡,或许会诞生1-2个新的王者(每十年必有王者兴),但作为一个与互联网可以划“线”而治的产业链,我完全看不到。

2010-11-30 13:24

李开复:公司的使命很重要,因为:(1)有了长远的使命才能够让员工更清晰公司的真正意义,(2)帮助员工做每一个重要的决策(怎么做更符合公司使命),(3)在困难的时候给员工信仰和希望,(4)让员工更认可、理解、热爱公司。

2010-12-1 10:18

李开复:好的公司使命:(1)索尼:扭转世界认为日本产品是劣质的看法;(2)微软:让每一张桌上都有一台电脑;(3)谷歌:整合全球信息,让人人受益;(4)福特:让每个家庭可以买得起汽车;(5)迪斯尼:让人们快乐;(6)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从这些公司的成果可以看出使命的效果。

2010-12-1 18:38

李开复:公司的使命不可以太短视,只看短期利益,也不可太笼统没有引导作用。三个不好的使命:(1)“给股东最好的回报”(雷曼兄弟),(2)“成为电信业最赚钱的运营商”(世通公司,因为财务作假导致高层入狱)。(3)“诚信、沟通、尊重、卓越”(安然,因为财务问题倒闭)。

2010-12-1 18:39

李开复:对于《Wired》创始人KK的8种收费模式,我觉得太美国化,在中国和其他开发中国家,金钱比时间更宝贵,所以有网游代练、iPhone越狱、团购找deal、盗版书、用豆瓣找书但是到别处购买等现象。KK的回答更理想化,他说:“金钱和时间之间,时间更宝贵,既然时间较多,那么用时间来创造吧!”很可爱的乐观者!

2010-12-4 15:06

李开复:今天见了一个Facebook的股东。他认为谷歌依然强大(五大产品:搜索、Android、Youtube、Chrome、地图),但是新的时代将由Facebook引领。另外,他认为Facebook私下估值已经到700亿美元(虽然交易数据只显示500亿)。

2010-12-6 21:27

李开复:今天和一些美国投资人交流中美互联网情况。结论是:在能赚钱的领域,中国有些地方已经超越美国(网游、淘宝、QQ游戏)。但是在其他的领域,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和美国的技术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2010-12-6 21:32

李开复:因为 1)投资银行用五岁小孩都能懂的语言包装了这两个公司(中国的Youtube,中国的Amazon),2)看到中国和中国消费者在世界经济危机中一枝独秀的表现,3)股民认为自己懂这类产品和商业模式,4)百度腾讯的股价和涨幅。 //@侯继勇:求分析。 //@圆圆的黎明:谁来分析一下,优酷为何如此疯狂

@侯继勇:今夜无人入睡:中国概念如此疯狂。http://www.*****.com/?hbqsL9

2010-12-9 12:18

李开复:Android的成功来自:1)战略眼光:发掘Windows Mobile的弱点(昂贵和不开源),理解欧美产业链中运营商的重要角色和对苹果的严重不满(昂贵和抢走客户关系),看到手机厂商的无奈(自己做或用微软);2)基于战略分析,提供开源、免费、分成给运营商和手机厂商;3)很棒的技术和迅速的更新。

2010-12-11 11:04

李开复:Chrome两年市场份额从0%增到9%(IE从75%降到58%)将带来:1)所有站长不得不考虑Chrome的兼容度,也将终止IE作为事实标准(de-facto standard)的地位。2)成为 Google的第五个杀手级产品(另外四个:搜索、Youtube、地图、Android)。3)给ChromeOS做很好的铺路,走向浏览器就是电脑用户体验的境界。

2010-12-13 10:47

李开复:陌生人见到我常说的第一句话:2002年:“我在《对话》看过你”;2005年:“我看过《做最好的自己》”;2009年:“我看过《世界因你不同》”;2010年:“我看你的微博”。

2010-12-14 11:39

李开复:团购办抽奖,其实是获取用户。参加抽奖,其实是出售自己的邮件地址。 //@郭去疾:若20万人参加,成本10万,信息有效期12个月,每月推送4期信息,共计约50期推送。若推送送达率0.5,送达后打开率20%,打开到访问网站25%,访问到购买转化率1%,每单毛利20元,购买用户回头率30%,则此次活动毛利为6.5万。

@张亮 :今天美团的团购劲爆了……我觉得我也别抽奖了,直接去抢中奖的吧。

2010-12-15 06:08

李开复:中国的出版界有没有New York Times这样的技术前卫呢?中国出版界很多公司都在准备上市。我建议他们多融点钱,投入新媒体。美国平面媒体的灾难几年后就会登陆中国了。

@黄继新:基于 HTML5 的报纸?在 iPad 上输入此网址: nytimes.com/chrome。虽说是给Chrome Web Store开发的,但其实针对触摸屏进行了优化。在新媒体的探索和尝试上,《纽约时报》总是立于传统媒体之前。

2010-12-20 08:35

李开复:“我的竞争对手不是电脑,是纸”。当年Palm的创始人是靠专注得到成功的。把电脑“迷你化”的产品一个个都失败了,从早期的Windows Mobile、NC、TabletPC,甚至到曾火了一阵的上网本。最后胜出的总是那些在乎用户和用户体验,细腻分析使用场景的产品(例如早年的Palm Pilot,今天的iPad,iPhone)。

2010-12-27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