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高干子弟从军:给我一个连
9584400000028

第28章 绝望中永生 (13)

“啊?”雷钧大吃一惊,不解地看着徐清宇。

徐清宇也盯着雷钧,半天没见他回应,才微叹一声说道:“有时候,学会做事,首先得学会做人。农场干部加起来不到十个,时间久了,谁放个屁都能闻得出来,就这几个人,关系都处不好,谈何更多的担当?谈何更大的抱负?”

雷钧微蹙眉头,一脸不忿地说:“我一直坦坦荡荡,所以才会到哪里都如此不堪,不受人待见吧?”

“你别误读我的意思。”徐清宇有点懊恼地说道,“人与人相处是需要技巧的,沟通更是如此。位置不同,立场也各不相同,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胡忠庆既然能主动跟我提这个事,就表示他根本没有排斥。我觉得你要好好检讨一下,多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还有,我刚刚想说的是,如果我下了命令,这个事情还得是你们场长具体去安排,你能不能参与进来也是他说了算。”

徐清宇可谓用心良苦。他思维发散,喜欢敲边鼓,讲话的方式有点跳跃,又习惯留有余地。苦的是一根肠子通到屁眼的雷钧,他能听明白道理,却很难理清逻辑。

“凡事都有个过程,你要学会适应环境,而不能一味强求别人去迎合你。我知道,以你的性子,有点难为你了!这就是部队,要把钝刀磨成利刃,也要把刺头磨平磨圆。锋芒毕露的地方应该是战场,棱角对的应该是敌人而不是自己的同志!有一天当你能坦然面对挫折,学会冷静思考时,你才会前途无量。”徐清宇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

“谢谢。”雷钧挺直胸膛,声若蚊蝇。

徐清宇抬腕看了看表,说道:“好了,今天就到此为止。这件事情,我希望你能自己处理好。只要你认定是有意义的事,就尝试去干,一定要相信同志、相信战友。想办成一件事,方法有千百种,就看你的能力了!还有一个劝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管什么样的结果,都不要怨天尤人!”

送走师长,雷钧独自坐在会议室里陷入了沉思。无论是师长的一席话,还是他即将要面对的眼前的这件事,对他来说都是个难题,需要慢慢去消化。

师长和雷钧关上门一谈就是近两个小时,这让胡忠庆有点惶然。这段时间,他一直枯坐在值班室里,静候师长召唤。他想不通,师长为何谁都不找,独独找他聊?难道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在?这个桀骜不驯的年轻人会向师长反映什么问题呢?

听到会议室的门响,胡忠庆赶紧从值班室里冲了出来,紧跟在徐清宇的身后,试探性地问道:“师长,其他几个干部我都通知了……”

徐清宇匆匆下楼,头也不回地举手过头,冷冰冰地说道:“我晚上还有个会,等到你们马铃薯长芽了我再来看看!”

“晚饭都准备好了,您看是不是吃了再走?”胡忠庆仍不甘心。

徐清宇已走出营房,停下脚步,想说点什么,想想又抬脚往前走。胡忠庆顿觉无趣,紧赶几步,上前拉开车门。

徐清宇关上车门,摇开窗户对站在外面的胡忠庆说道:“工作要一步一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光靠嘴巴吹是不行的!开弓没有回头箭,我等着看你这个项目的成绩单!”

大年三十一早,胡忠庆喜气洋洋地领着老婆孩子进了农场。这个春节,他早就放言要留守农场,带着家属和官兵一起过年。和他一起留守的干部还有熊得聪、周永鑫和雷钧。

胡忠庆那七八岁的儿子,肉嘟嘟的,车子还没停稳,小孩子就呼啸着蹿了下来,像只小兽一样,一边惊呼,一边满地飞奔。

胡忠庆的老婆身材高挑,看起来一点儿不像步入中年的妇人。一头精致的波浪长发,下摆过膝的水红色呢子大衣再配一双黑色的深筒皮靴,走起路来袅袅娜娜、风情万种。夫妻俩站一起,一红一绿,相得益彰,让人如沐春风,好不羡慕。

熊得聪看上去比胡忠庆还要兴奋,他对胡夫人并不陌生,整个农场只有他和少数几个当年参加了胡忠庆婚礼的人见过她。而他算是胡家的常客了,每年都会去蹭上几顿饭。见到两人,熊得聪忙不迭地迎上前去,盯着胡夫人笑逐颜开,打趣道:“哎哟!这是谁啊?天下掉下来的吧?呀呀呀!看我这眼神,原来是嫂子!我还以为老胡在路上捡了个新媳妇!”

胡夫人粉脸飞红,俏目含嗔。

“嫂子这是从哪里来?”熊得聪不依不饶。

胡忠庆故意板起脸,答道:“熊得聪,你小子当我不存在是吧?有你这么明目张胆搭讪的吗?”

“得!”熊得聪笑道,“嫂子你看见了吧?这就是你男人,对老婆温柔体贴,对同志毫不留情!”

胡夫人捂着嘴笑,一旁的雷钧和周永鑫也忍俊不禁,开怀大笑起来。

都说一个男人的品位如何,看看他选择的女人就知道了。一嫂的到来,让农场的兵们对心目中形象并不伟岸的胡忠庆,瞬间多了几分好感。雷钧亦是如此,看着这一家子温馨的场面,心里暖暖的,早将这几日来的烦闷丢在了脑后。

胡忠庆兴致大好,一家人和兵们吃过年夜饭,又把留守的三个干部请到了自己的房间。几个人的话题一下子引到雷钧身上,周永鑫说:“小雷真是个怪人,两个春节都不回家,这一年多累积了几十天的假期,你小子打算什么时候休啊?”

雷钧一脸尴尬,瞄了一眼熊得聪,这伙计正悠然自得地剥着花生。

胡忠庆答道:“小雷同志舍小家为大家。年轻人都是这样,没什么家的概念,等到结婚生子了,才会恋家。父母身体还好吧?多给家里打打电话,等到开春了,回家走一趟,路也不远嘛!”

“他们身体都很好。”雷钧有点紧张,很想马上转移话题。其实他不知道,胡忠庆早就对他的身世心存怀疑,前几天师长只找他谈话,更加深了他的怀疑。

这伙计还刻意翻出了雷钧带到农场的一份个人档案。可惜他有点失望,家庭成员一栏里,留的是雷啸天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雷小田”,这是他的原名,参军后才改名为雷啸天。而刘雅琪的名字,估计整个D师除了徐清宇外,都无人知晓。

胡忠庆见雷钧兴致不高,转而说道:“小雷啊,你上次讲的扫盲班的事情,我考虑了很久,并且征求了师领导的意见。”

雷钧没想到他会主动提这个问题,心头一颤,忙不迭地问道:“那师里的意思是?”

胡忠庆反问:“徐师长那天找你谈话的时候,难道没提这件事吗?”

“提了,他让我再征求您的意见。只要您同意了,师里就没意见!”雷钧明知场长又在套他的话,还是非常爽快地回答了。

“哦。”胡忠庆若有所思,抬眼看看熊得聪和周永鑫,对雷钧说道,“小雷,师长的意思应该是要我们农场党委研究决定吧!怎么能只听我一个人的意见呢?”

雷钧点点头。胡忠庆这手太极的功夫已臻完美,话说得滴水不漏,这让他不得不服。

“这样吧,反正今天晚上党委成员过了半数,咱们就讨论下这个事。我知道,这个事一天不明确,小雷就无法兑现自己对金德胜同志的承诺。”胡忠庆笑吟吟地说道。

沉默好久的熊得聪终于开口说道:“我觉着吧,首先这是个好事,但这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得要花很大的精力,老百姓还不一定买账。而且,同志们对几年前的事还心有余悸。我们应该要慎之又慎!”

周永鑫也附和道:“是啊,老熊说得实在,这个事情要从长计议。目前来看,温室刚刚建成,会牵扯不少精力。我个人的意见是,等到开春再说,天气回暖,马铃薯项目也差不多得有个定论了。”

胡忠庆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考虑的!事情要一个一个解决,工作也要一步一步去做。目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在马铃薯上,一点都马虎不得!我的牛皮已经吹出去了,咱农场组建这么多年来,我感觉这一次最让人扬眉吐气!要是一个不小心吹破了牛皮,在座的各位往后的日子都不会好过。老徐的脾气你们应该都知道,事情还在顺利进展,我就开始挨他训了……”

雷钧一直在默默地倾听,现在他已经释然不少了。众人讲完,他才小心翼翼地问道:“我们是不是应该表决一下?”

“哈哈!”几个人都乐了。

熊得聪抢先笑道:“小雷你还真爱较真。同志们的意见都很明确啦,就是个什么时候执行的问题。不用再表决了吧?”

胡忠庆面露不悦,熊得聪有点自作聪明,他其实是真的没想好这个事要如何办。今天主动提这个事,他是知道躲不过的,雷钧迟早还得找他磨叽。另外,正如雷钧所想,他就是想知道师长那天跟他到底交流了些什么。没想到让熊得聪这个搅屎棍,有意无意地将了他一军。

“既然大家的意见都明确了,这个事就先搁一下。小雷,你先作个详细的调研,去走访走访,收集一下老乡们的建议。最终还是要拿一个详细点的可行性方案出来,最后还得报到师里审批。”胡忠庆算是给此事暂时下了个明确的指示。

这天晚上,雷钧同志兴奋得一夜没睡。事到如今,他已经不再害怕会出什么幺蛾子了。从那天师长的话和今天胡忠庆的反应来看,这伙计虽然行事有点诡异,但脑子并不糊涂,更不至于完全公私不分。

他有他的一套做人和做事的方式,虽然多数时候会让人心里不舒服也不可避免地把他往坏处揣摩,但他的确还是愿意做些实事的。

接下来,如何做,就要看自己的了!

阿拉善东面的戈壁滩边,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庄——蓝河子,那是一个甚至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内蒙古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与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不同,这里世代居住着几十户以放牧和采掘肉苁蓉为生的百姓。

蓝河子正如她的名称一样,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除了风景迷人,还因为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七百年前,铁木真手下的一支精兵穿越巴丹吉林沙漠,一路征战,来到距离这里数十里外的一个地方时,已经兵困马疲、粮尽水绝。饥饿对蒙古汉子来说并不是最致命的问题,最可怕的是没有水喝。穷途末路的兵们杀马饮血,没想到非但没能止渴,许多兵还染上了一种怪病,身上的皮肤开始一片一片地溃烂。数万精疲力竭的大军被困在了方圆不足五公里的地方,寸步难行。

指挥这支部队的将军,下令属下出去找水。有一个十六岁的小兵,在找水的途中救了一只被狼追赶的麋鹿,小兵也因此被狼咬伤,奄奄一息。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一个河谷边,那只报恩的麋鹿已经绝尘而去。这里的河水就像一块巨大的蓝色宝石嵌镶在戈壁上,小兵艰难地掬起一捧河水放入嘴里,沁入心脾的河水让他精神大振,身上的伤瞬间不治而愈。

大军被救,蓝河子也因此得名。成吉思汗为了感谢小兵,三年后赐给他一百个奴隶和无数珍宝,让他留守在此。没想到,得了恩施的小兵再来这里的时候,蓝河子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了干涸的河谷。小兵顿时醒悟,那或许是条并不存在的神河,是长生天救了他们。于是他尽散珍宝,遣散了九十八个奴隶,只留下两个奴婢,在这里繁衍生息……

这里距离D师农场只有不足四公里,因为人口相对集中,便成了雷钧调研的首站。据农场十年前掌握的资料,这里的村民应该接近两百人。十年前,这里的孩子几乎没有正常上学的,村里唯一一个懂点文化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兵。

老兵祖籍甘肃,因为战乱和天灾,十多岁便成了孤儿,追随路过的解放军,当了一名勤务兵。20世纪50年代末,他从部队受伤后复转,在回家的途中路过美丽的蓝河子,于是选择了在这里定居。

老兵一辈子未成家,因为村里有个习俗,不和外人通婚。他用在部队里学来的那点文化知识教授村里的孩子们,几十年来从未间断。三年前,年过七旬的老人与世长辞,孩子们从此失去了学习文化的机会。

当地政府也曾经作过努力,试图让孩子们到十几里之外的镇里上学。最后终因路途遥远,多数村民放弃了孩子求学的机会。陪同雷钧一起到蓝河子的是旗教委的一个年轻干部,关于这里的一切都是从他口中得知的。一路上雷钧面色凝重,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好在,年轻的干部向他透露了一个好消息,地区政府和教育部门已经将蓝河子这样情况的村庄纳入了整体规划。打算在未来两年里,兴建二十所中小学或者办学点,并号召本地高校的大学生们充当志愿者,走村入户,为不能上学的孩子们传授知识。

在蓝河子,雷钧走访了所有三十多户人家。热情而质朴的牧民们,眼神中流露出太多的无奈。村里只有三户牧民的孩子还坚持在镇里上学,但更多拥有几个孩子的家庭,因为负担不起学费和担心孩子的安全,选择了休学。很多孩子,甚至连学校都没有去过。这让雷钧震惊之余心痛不已,特别是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更是让他无法释怀。

临行前,会汉语的村长告诉雷钧,村里来了两男一女三个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他们就住在村西老兵留下的那座石头房里。雷钧决定去拜访他们,没想到大门紧闭。透过门缝,可以看到空旷的客厅里摆着几张桌椅,还有一个悬挂在墙上的小小黑板,那上面一行娟秀的粉笔字清晰入目:“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

出乎雷钧的意料,这次他伏案整整两天两夜完成的调研报告,在胡忠庆那里以最快的速度上报给了师党委。胡忠庆没有召开党委会研究,甚至连一个字都没有修改,只在报告的最后加上了一句“恳请师党委予以重视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