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混子
9563100000039

第39章

人总是要犯点错误,否则的话,正确的道路上就要出现塞车现象了。

永福开车直接去了长乐路文化市场。这几年开放搞活了,很多人手里都有了钱,那些有远见的人就把手头上的闲钱扔到了古玩上,四处搜集古董字画,既是收藏也是投资,而且还显得有文化有品位,毕竟古玩这玩意没有可复制性,收藏一件市场就少了一件。这么一来,古玩市场可就火了,原本长乐路只是一条普通的街道,竟然发展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古玩市场,有钱的没钱的都纷纷到古玩市场上来淘宝,卖家也敢狮子大开口地漫天要价,专门蒙那些附庸风雅的有钱人。毕竟知道文物这个词的人多,而真正识货的人却寥若晨星,那些摆在面上要价动辄十来万的青花以及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的东西,也装模作样打着什么万历、天启年号的所谓官窑瓶子罐子,有的甚至表面上还故意带着一层泥土,极像是刚刚从地下挖出来的,其实没一件是真的。可能恰恰是这鱼龙混杂的古玩市场里充斥着赝品和假货的刺激,才更显出古玩的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人纷至沓来。这玩意可是锻炼眼力的一块试金石,万一看错了,行话叫做打了眼,那可真的就亏大了。在这行里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旦打眼吃了亏,自己还不敢对外人说,怕被人笑话事小,而被人瞧不起这事可就大了,所以,打眼就是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吧!

永福把车停在路口处,径直向文化市场走进去。路不是很宽,两旁全是摆着各种真假古董的摊子,大概是到了准备收摊的时间了,市场上冷冷清清没有几个人。那些摆摊的摊主们见来了人,都一齐招呼永福过来看看。永福也不说话,只是挨着摊子看,主要是想看看这些古董堆里有没有和自己车上的那个花瓶一样的东西。一直走到最后一个摊位上,才看到摆着几个也是蓝绿色的花瓶,他伸手就拿起了一个,上下看了看,随口就问了一句:“老板,这个东西卖多少钱?”

那古董贩子有五十多岁,戴了一副秀朗框眼镜,显得还挺有文化。一听有人打听价格,就抬起头来指着那花瓶说:“你这个兄弟好眼力,一看就是个行家,什么不抓专抓这个,我今天算是碰上识货的了。不用我说什么你也知道,这是真正光绪年官窑的青花瓶,你看表面的这层包浆,这画功,还有这釉,你再看看下面这款儿,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毫无疑问的正宗官窑货。你到周围打听打听,我老梁从来不鼓捣假货蒙人!”说着,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名片递给永福。

永福接过名片一看,好家伙,这名片印的名号可不小:中国古玩研究会理事、古玩鉴赏家、古玩艺术鉴定专家,梁建平。名片的背面还用自己的名字作了一幅对联:建成世上惊天业,平揽人间动地诗。

永福看完了名片,又打量了一眼这三尺长的摊位,也没说话,只是对老梁点头笑了笑,顺手把名片装进了口袋。老梁看出永福对他名片上的字号不相信,就有些急眼地说:“兄弟,你别看我这个地方小,我还从没有打眼进赝品的经历。”

永福说:“我这里有一个家传下来的东西,麻烦你给看看?”

老梁问:“东西在什么地方?”

永福往车的方向指了指说:“就在那里。”

老梁顺着永福所指的方向看了看,对他说:“看看可以,不过按照行规,你得给五十块钱的鉴定费!”

永福嘟囔了一句:“你们这钱也挣得太简单了,什么还没看呢就先要五十。”边说边掏出钱包从里面点了五张递给他。老梁接过钱直接就装口袋里,对旁边摊位打了个招呼说,麻烦帮忙给照看一下摊子,随后就跟着永福走过去上了车。

永福从后排座上把那个用破布包起来的花瓶递给老梁,老梁接过来只看了一眼,顿时大惊失色,愣愣地望着那个花瓶,又抬头看了看永福,连连摇头像是自言自语地说:“怎么可能呢?不可能,不可能!太不可能了!”

永福疑惑地看着他,急忙问:“什么可能不可能的?”

老梁两眼紧盯着手里的花瓶,还是不停地摇头。过了好长一会,像是刚刚缓过神来一样盯着永福道:“小哥,我不想知道你是谁,说实话我一个做小买卖的也不敢打听你是谁,一看你手上这个东西我就知道你是道上的。我下车以后就当咱俩从来没见过,我保证对任何人也不提半个字,只要你以后不要来给我惹麻烦就行!”说着,就把花瓶还给永福自己要准备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