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学校里,学生们有充裕的时间却没有钱,所以长篇大论的论文、电子邮件和报告陈述都很正常。不过,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有很多钱(或至少比学生们有钱),却没有时间。我真希望毕业前在学校里学到了下面这些东西:
1.怎样和老板说话。在大学里,你会在办公时间给老师提出问题,然后和老师一起找到解决方案。在现实中,你是在电子邮件中、在大厅里,或在5分钟的简短谈话中给老板提出解决方案。多数情况下,你的老板或者已经知道了问题,或者不想知道。你的角色是提供答案,而不是问题。信不信由你,在现实中,能够这样做的人就能成功。做不到的人,则和其他做不到的人一样碌碌无为。
2.会议中的生存之道。忍受时间漫长且无意义的无聊会议是一个重要的生存技能。获得这一点需要三个关键方法:首先,假定你将听到的大部分东西纯粹是无足轻重、自圆其说的空话,它就是游戏的一部分。这会防止你发疯。第二,注意力放在你想通过会议取得什么进展,忽略其余的事。一旦得到了想要的东西,那就让心婺八极、神游万仞去吧,放松地坐着,欣赏一场好戏。第三,暗自发誓如果有一天你开家公司,你的会议不会是这个样子。
3.怎样召开会议。有一天你也会召开会议。召开会议时,首先要学习这件事情:除非必须,否则不要有计划地安排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做决定,不是分享经验或让人感觉快乐和满足。有了这个心理准备,举行会议就需要知道5个关键点:(1)按时召开,即使人员没有到齐,因为这样一来下次他们就会按时到了;(2)尽量限制与会人数;(3)制订日程,准确指出会议进程;(4)按时结束,这样大家都会关注相关问题;(5)给所有参会者发电子邮件确认会议决议以及复审行动项目。成功召开会议还有更多有效的招数,但是如果能做到这5项,你就胜过90%的人了。
4.怎样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利用谷歌、PDF使用指南,并且自力更生,强迫自己学习如何依靠自己来解决所有事情。现实世界中没有办公时间,没有教师帮助,没有研究小组。事实上,现实情况通常像是一个长期的、孤独的独立研究,所以要适应它。
5.怎样谈判。不要相信直播电视节目中表现的谈判和合作的样子,那些都是废话。现实中行得通的方法包括5步:(1)通过了解自己的现实情况来为谈判做准备;(2)找出你真正想要的东西;(3)找到对你无足轻重的东西;(4)找出对方真正想要的东西;(5)设计一个双赢的结果以确保每个人都满意。如果能做到这几步,你会成为谈判高手。
6.怎样闲谈。通常情况下,“最近在忙什么”在现实条件下不管用。一般来说,“你好”引发的回应是一场有趣对话的开端。一般来说,如果你听的时候比说的时候多,你就(讽刺的是)不仅会被认为是个健谈的人,而且还被认为很聪明。生活有时让人捉摸不透。
7.怎样用半分钟解释清楚一件事情。遗憾的是,很多学校没有电梯,要不学生就知道怎样利用半分钟的电梯推销词进行解释。考虑口号(3个词)而非目标宣言(60个词),把时间而非金钱作为最重要的商品。提前考虑和准备,而非临场碰运气。如果你不能在半分钟内做出解释并引起人们的兴趣,你的事业会经历漫长的艰难时期。
8.怎样撰写一页纸的报告。我记得上大学时常为了满足报告的最低页数要求而绞尽脑汁。双倍行距和Selectric打字机的14号字救了我。然后当我进入现实生活时,老板却要求报告不能超过一页。这是怎么搞的?现实中最好的报告都是一页纸左右(这点对简历也非常现实,不过对于想列出他们参加的所有网络课程的失业人员,是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
9.怎样写一封5句话的电子邮件。年轻人在这方面比年长者更有优势,因为年长者(比如我)受的教育是把信写在纸上、签名、装进信封然后邮出去。写一封简短的电子邮件对于他们来说是全新的经历。年轻人恰恰相反,习惯了即时通讯和聊天。如果说他们有什么特长的话,就是他们太善于写简洁的东西,但是教人写比较长的东西比教他们写短的东西容易一些。不管你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一定要学会写5句话的电子邮件。
10.怎样与同事和睦相处。学业成功主要取决于个人成就:等级、考试分数、课题项目等等,很少有活动是集体努力的结果。然后当你进入现实世界时,你在一个组织里的职位越高,你个人成就的重要性就越低。变得越来越重要的是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要学习的最重要的课程是与大家一起分享荣誉,因为水涨船高。
对于不劳而获的人(那些不为集体做任何事的地球上的败类)该怎么办呢?在学校里你可以让他们知道你的真实感情,但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因为笨蛋们有办法爬到很多组织的高层,而且笨蛋们伺机报复。最好的解决之道是保持缄默,容忍他们,想办法以后不要让他们跟你在一个团队,但是批评他们可没什么好处。
11.怎样使用PowerPoint(或Keynote)。我看过很多教授的PowerPoint幻灯片--这些人提供了多么坏的榜样啊。也许他们在想:“这堂课一个小时,每分钟我能说一张幻灯片的内容,所以我需要准备60张幻灯片。哦,这一课的内容我已经写在教材里了,所以我只要把原稿里的12号字内容复制粘贴就行了。”也许是终身聘用制引起了这种问题。在现实条件下,不存在终身聘用,所以你需要限制自己用10张幻灯片、20分钟、30号字--如果你想达到预期的效果。
12.怎样留一个语音邮件。很少有人能发优秀的语音邮件,所有年龄段都是如此。语音邮件的目的是促进局面朝着你的目标方向发展。一封长篇大论的语音邮件无助于达到你的目标,不妨使用5句话电子邮件的口头版本:语音邮件的理想长度是15秒钟。
两个有效的招数:第一,信息开始清楚地说出你的电话号码,结尾时再说一次。不要让人们后退播放才能听到你的电话号码。第二(这个也适用于电子邮件),总是向目标的方向靠近。不要在语音邮件里说:“给我回电话,我会告诉你我们会面的时间。”而是说:“星期二,上午10点,在你的办公室。”
最后一点是,上学的目的不是为工作做准备而是为生活做准备。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管你寻求什么事业,这种技能都是必要的。不过,生活不仅仅是工作,因此学习你自己喜欢的东西。
汤姆·博德特(Tom Bodett),美国作家、配音演员和电台主持人。--译者注
第82、为什么聪明人总办糊涂事
意志坚强是不成熟的标志。
--莫蒂默·范伯格博士和约翰·J·塔兰特
2007年暑假结束时,我发现我的MacBook笔记本硬盘近乎瘫痪,虽然没有彻底瘫痪,但只能“接受命运--你无计可施;它死了。”虽然我差点能正常打开文件甚至几乎启动它,但我还是在对MacBook硬盘的哄骗、强迫、诅咒中结束了这个夏天。
这个价值64000美元的问题是:“为什么我没有对MacBook里的所有东西进行备份呢?”在这个恼怒的周末,我读了一本名叫《为什么聪明人办糊涂事》(Why SmartPeople Do Dumb Things)的书[我的好友比尔·米德(Bill Meade)推荐的],作者是莫蒂默·范伯格(Dr Mortimer Feinberg)和约翰·J·塔兰特(John J. Tarrant),这本书为我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傲慢。骄傲到不再感到羞耻、不再相信要遵守公众舆论,不再需要害怕“神”的地步。例子:加里·哈特与唐娜·莱斯的纠葛葬送了他的总统竞选,以及泰科公司的泰科·丹尼斯·科兹洛夫斯基(Tyco Dennis Kozlowski)豪掷200万美元的古罗马长袍派对。
·自负。英文中“自负”(arrogance)这个词源于拉丁词arrogare意为“自以为是”。自负的人相信他们有资格得到他们想要的所有东西,任何东西--因为他们有权得到这些东西。比如,大卫王有权得到他士兵的妻子拔示巴。现代的大卫王们认为自己有资格得到私人飞机以及一群随行人员,并通过随行人员得知自己的主题演讲引起了轰动。
·自恋。自我陶醉到了看不清楚现实的地步,以致认为世界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例子:理查德·尼克松和水门事件,以及克林顿和白水事件--真正道出了每个政治家和总裁失宠的原因。
·无意识地需要失败。如果你认为失败很难,那就想办法取胜。当人们处在成功的门口,他们心里划过的问题是:成功真的应该属于我吗?我愿意承受未来必须不断取得成功的压力吗?我真的能够应付得了成功这件事吗?也许这解释了为什么职业运动员即使目睹了同行被捉住后也仍然服用兴奋剂的原因。
该书作者接着讨论成熟(“建设性地利用我们内心情感的能力”)以及他们所谓成熟的6大基本原则:
1.接受自己。“如果你能开始欣赏你自己而不是想方设法地去做你不可能做到的事,那你就离成熟不远了。”苹果公司的总裁们之所以一败涂地,就是因为他们错误地想成为另一个史蒂夫·乔布斯。他们不能接受自己,以及自身不同的能力和弱点。
2.接受他人。“你和他人的关系基本体现了你的成熟程度。如果你和别人相处不融洽,不是因为你不够聪明或者你聪明而他们太笨,而是因为你自身某些重要的方面仍然需要发展提高。”比如,硅谷有些公司仍然维系着一套“博士专制”,只有博士才获得敬重,而销售、市场、经营和其他职能只能垫底。
3.保持你的幽默感。“你的幽默表现了你对待人们的态度,成熟的人不是把幽默当大棒槌而是当做缓和冲突的刨子。”
4.接受简单的快乐。“很容易因为某件事情而开心的能力,即使这件事在他人看来很平常--这是健康人格的标志。”比如,有些技术公司创业者的豪华游艇差点就过不了金门大桥,可我只要能倒退滑冰就非常高兴了。
5.享受现状。“情感上成熟的人不是生活在预期的基础上。他们会制订未来的计划,不过他们知道自己必须生活在当下。成熟的人认识到明天最好的保险是有效利用今天。”
6.欢迎工作。“对工作表示感恩是成熟人的特点,不成熟的人一直与自己工作的某些方面作对。他们讨厌例行报告或者会议,或者通信,他们让这些恼人的事情不断刺激自己的神经,工作出色的满足感被痛恨琐事的视角遮盖了。”
这是本好书,你可以影印我摘录的这一段塞进那个人的办公室门缝里。回头再说我的硬盘。我--按理说是个聪明人,有着计算机专业背景和难以替换的文件--为什么没有备份我的硬盘?
傲慢:我不再害怕硬盘这方面的神了。
自负:我有权得到一个不出问题的硬盘。即使它真的不行了,我也有足够的资源能找到一些公司来想尽办法帮我恢复数据。
自恋:硬盘故障不会发生在我盖伊·川崎身上,现在让我回过头来自我欣赏。
无意识地需要失败:也许我无意识地需要让我的硬盘出故障,这样我就不必回复积压的700封电子邮件了。
正如我从这本书里学到的,不管你谈论的是商业、政治还是你的硬盘,做个成熟的人总是很值得。如果苹果公司能推出一个酷酷的备份产品--时间机器,那可能会有所帮助。
古罗马长袍派对,toga party,一种特殊的化妆舞会,参加舞会的人身着古罗马长袍。--译者注
第83、为什么聪明公司办糊涂事
愚蠢要是不让人痛苦,那就太糟糕了。
--安东·拉维
没错,聪明人办糊涂事,不过你会认为,聪明的人在一起合作不能说明一个公司就不会做傻事。毕竟,他们可以互相制约平衡。你错了,公司经常做糊涂事,小到出售蹩脚的产品,大到违法乱纪。这样的例子可以从字母A(Adelphia)举到字母X(Xerox),中间在E(Enron)和G(Global Crossing)停一下。幸运的是,《为什么聪明人办糊涂事》也解释了聪明公司办傻事的原因。
·共识。提起办糊涂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部分的总和少于整体。让更多的人参与解决问题意味着更多的数据、更多的观点、更多可能的方案、更多对方案的批评以及更多人来执行方案,对吗?
可能是这样,但是人多也有弊端:一旦共识开始形成,改变一个决定的难度就更大。反驳几个人不难,但反驳群体的智慧会困难很多。坚持己见、质疑或反对的个人会被贴上愚蠢无知、不合作的标签,甚至被排除在团队之外。
·坚信。共识在决策过程中扮演了丑恶的角色,但是一旦开始执行,情况会愈加糟糕,因为组织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并怀着这种信念前进。在这一点上,一旦某个决定有了自己的神圣使命,那这个公司就看不到缺点。
坚信本身并不是件坏事,而且它的确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玄机在于把坚信与明察秋毫及深思熟虑联系起来,以减少坚信错误决定的可能性。
·总裁。有一种共识力量尤其强大,也尤其危险:总裁(或某个高管)暗示她喜欢哪种决定(CEO=共识执行官吗?),然后,由于严重的职业风险,这种共识引起某些人反对。不过,聪明人没必要仅仅因为总裁喜欢就成了两三岁的小孩子,那么该怎么办呢?
可能是那些人,不管自身多聪明都要重新排列现实。他们不是简单遵从总裁愚蠢的暗示,而是需要一个过渡阶段:他们看到了暗示,进而重新排列心中的事实,然后推断出总裁是正确的,虽然无论怎样结果都一样。
·专家。如果说聪明人能崇拜谁的话,那就是别的聪明人。比如,你不大了解地理,所以聘请了一个地理专家作顾问,他告诉你地球是平的,而人们很难强硬到不听专家的话的地步。
大部分专家都很难应付超出他们专业范围的问题。比如,如果你来问我市场营销问题,我的答案通常就是宣传布道。
·好消息。竞争对手、用户、政府和笨蛋专家不断攻击一个公司。由于这些连珠炮,好消息会更受人关注--比如一种令人上瘾的非法危险药物。这促使你渴望看到好消息,你拒绝向行政管理上级传播坏消息。最终,你甚至根本不想听到坏消息。历史上有多少军队的总指挥官被这种现象打倒呢?
·崇高的目标。崇高的结果可以为各种古怪且不恰当的方法找到借口。局限于对和平的追求反而制造故意伤害罪和暴力,或者,赢利的欲望(对股东和顾客来说是好事)反而歪曲了公司的论理准则,即使公司是由聪明诚实的人组成的。想方设法达到一个崇高目标的公司开始相信只要能达到目标,可以不择手段。
除了范伯格和塔兰特的观点,我从自身的职业经历中还注意到另外三个因素可以让聪明的公??办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