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津门女排魂
9471100000043

第43章 梅绽两枝俏(4)

同日,官网以《荷兰找不到对付中国的办法》为题,点评本场比赛:“荷兰女排再一次遇到麻烦,她们的年轻选手不能找到很好地对付中国队的办法,整场比赛的进攻也处于瘫痪状态。中国队本场比赛发挥出色,她们总能找到破解荷兰队拦网的办法,荷兰队比赛中缺乏更多的配合,此消彼长,中国队越打越顺手,尤其是最后一局,她们完全控制了场上节奏,此后本场比赛也失去了悬念。”

喜获两连胜的中国女排接下来首遭败绩,在第三天的比赛中苦战五局,以2比3惜败古巴队,以2胜1负结束小组赛,锁定了四强席位。在半决赛中,中国与俄罗斯队狭路相逢。中国队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赢三局,以3比1逆转俄罗斯女排,跻身决赛.这场与俄罗斯女排的半决赛较量,关乎“王家军”首次国际比赛的前景,全队上下作好充足准备,势在与这个老对手一决高下。

可能因为这天是周末,从欧洲和瑞士各地涌来不少中国面孔,他们或邀上三五好友结伴而来,或带着老婆孩子一家出动,都是专程来蒙特勒给中国女排姑娘们加油的。球场两侧第一次飘动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场上中国女排姑娘们打得精彩,场下中国球迷喊得响亮,“中国加油”的声音震彻球场,皮埃尔体育馆仿佛成了中国女排的主场。

在南非世界杯开赛的情况下,许多中国女排的“粉丝”看不到电视直播,只好另辟蹊径,一位网友写道:“熬夜在网上看完了女排与俄罗斯的比赛,看得惊心动魄,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女排姑娘不放弃、不服输的劲头让我肃然起敬,尽管一传不稳、防守不牢等毛病仍然存在,但只要有一线机会就争取胜利,我还是要对女排姑娘们的表现竖起大拇指说:棒极了!”

6月13日,瑞士女排精英赛进入最后一天争夺,在冠军争夺战中,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连扳三局,以3比l逆转美国女排,时隔三年再次获得瑞士精英赛冠军,这也是王宝泉带领中国女排首次征战海外比赛夺冠。

在各个单项技术排名中,惠若琪在一传排行中高居榜首,一传到位率达到64.18。陈丽怡在发球榜上排行第一,发球总数92个,其中有12个直接得分,甲均每局得分0.63.魏秋月在带伤上阵的情况下,在二传排行榜上独占鳌头,总传球467个,其中跑动传球245个,静止传球217个,仅有2个失误,每局跑动传球次数为12.89次。

王宝泉赛后对记者坦言,比赛之前没有想到(拿冠军),球队除了跟世界球队碰了一下,最主要的还是增强了自信。这次参赛的各支队伍比较强,尤其俄罗斯队、美国队等,但从比赛来看,他们没有达到最好的水平,可能是刚刚集中,人员上不齐。美国队技术全面,防守好,失误少,因此赛前中国女排就做好了迎接困难的准备,要想赢,就只能靠自己拼。总的来说,这场比赛,大家拼得非常好。

“当人们的视野都集中在南非世界杯的身上时,我们的女排姑娘在新任主帅王宝泉的带领下,正在悄然地收复失地,一个瑞士女排精英赛的冠军,虽说成色差了些,但也能宽慰国人之心。”一位网友用这样的文字,表达了国人迎接王宝泉和中国女排姑娘们凯旋时的心情。还有一位球迷写下《贺中国女排瑞士夺冠》的小诗:“发拦垫扣传搏拼,运筹帷幄真如神。喜贺宝泉初折桂,重塑女排慰国人!”

信息社会,网络时代,人们用现代表述手段,对中国女排见仁见智。

有人说,王宝泉的高明之处,就是把执教天津女排的那套经验给移植到国家队,于是乎,重用天津旧部,也就顺理成章了。君不见首发人员中,来自天津队的魏秋月、李娟、陈丽怡、王茜就占了半壁江山。尽管以往国家队也有天津队的三四名队员入选,可天津队员如此受器重,也是得益于王宝泉上任了。

有人出来反驳,王宝泉重用天津队员是权宜之计,你以为他不想用好队员,现在有吗?不是没一传就是没防守,基本功都没练好,怎么用?他接手国家队只有两个月,不重用熟悉并且根基相对好的队员,用谁?相同位置全国有多少人能超过小魏?如果有人比小魏优秀,王宝泉早就让她上场了,毕竟他要保住自己的名声,他不想在国家队弄得灰头土脸,我相信他用人是出于公心的。

还有人说,瑞士精英赛的含金量不高,是不争的事实。王宝泉身上的压力极大,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女排在国内的受重视程度极高。受重视了,压力就大。现在的问题是,压力就在那儿明摆着,谁干教练也脱不出来,逃避是不可能的,只能面对。中国的国情如此,我们应该理解这些教练们了,无论是辉煌过的陈忠和,过路的蔡斌,现在的王宝泉,我们都要理解他们,他们都不容易。

更有人说,瑞士精英赛决赛,中国女排防守反击达到30次,5个攻手全部轰下14分。这个数据表明,中国女排的进攻能力足够强大,魏秋月在提速和进步,王宝泉对一传、防守、小球串联方面的训练颇有心得,彰显着王宝泉培养意志力的功力。因此,只要他有足够的时间,就会将中国女排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当然,这仅是一场球的数据,但如果这个偶尔变成了中国女排比赛的常念,她们必定走向辉煌。所以,我说这届中国女排值得期待。

一次瑞士女排精英赛,重新点燃起国人对于中国女排的期待。

5.出其不意泼冷水

拿到了谁都没有想到的全国女排大奖赛冠军,天津女排的姑娘们心情好极了,尤其是那些初出茅庐的小队员,仿佛天上掉下馅饼,晚上做梦都在笑。

捷报传到天津,媒体迅速作出报道。

新帅、新人、新阵,全新的天津女排用全新的起点宣告了辉煌的延续。在昨晚进行的2010年全国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冠军争夺战中,天津队3比2击败主场作战的浙江队,夺得了这个意义非凡的冠军。

——《天津女排勇夺冠军》,天津日报报道

更换了主教练、吸收了年轻队员的全新天津女排昨天拼下了全国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冠军,这也是大换血的天津队拿下的第一个全国比赛的冠军。

——《气势如虹换血津旅卫冕》,今晚报报道

天津女排以3比2取胜,夺得了本届大奖赛的总冠军,这也是天津女排新帅上任之后的首个冠军,在新老交替且四名国手不在队中的情况下获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天津女排卫冕大奖赛总冠军》,北方网报道

4月24日一早,天津女排从舟山取道宁波,中午乘飞机返回天津。

一路上,姑娘们说说笑笑,露出难见的轻松。没跟着说笑的队员,头靠在座椅的靠背上,耳朵上戴着耳机,眯着眼睛悠然地欣赏MP3里的音乐。

刘晓明坐在队员们的前面,不说也不笑,静静地想着心事。

自从上任以来,刘晓明生怕小队员不刻苦,一直在给队员们灌输危机意识。有时候他在训练馆里发火,最常跟她们说的就是:“前面拿这么多冠军,跟你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你们现在什么都不是,就是头顶着天津女排的名分,等你们自己手里拿了冠军,才叫冠军。”

谁知,新人新阵出师,竟然拿了冠军。

没有光环耀眼,容易让人平庸;光环过早地降临,也容易让队伍飘飘然。在一起练了半个月就拿全国冠军,小队员很容易翘尾巴。队员们都可以高兴,唯有教练员要清醒。这样想着,刘晓明心里酝酿着新的降温措施,他要给队员们来个出其不意的泼冷水。

飞机缓缓地降落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天津女排的姑娘们推着行李走到机场出口,远远地看见天津市体育局的领导和同志迎候她们,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兴奋和激动。走到迎候人群的跟前,迎接她们的是掌声和鲜花,还有照相机的闪光灯,好几个小队员第一次经历这种阵势,真幸福得有点找不着北了。

简短的欢迎仪式之后,队员们登上她们熟悉的大轿车回体工大队。

此刻她们最盼望的是刘指导宣布放假的时间,累了这么多日子,连备战带转战温岭、余姚、宿迁、舟山,打了一个月比赛,怎么也得放假几天吧。对了,放假这几天,先睡个懒觉,跟亲人团聚,再逛逛商场,彻底放松一下。真是,刘指导怎么还不宣布放假的消息?

就在队员们胡思乱想的工夫,大轿车沿着快速路,驶进体工大队院里,在运动员公寓北楼前面,稳稳地停下了。

刘晓明站起身来,跟常良才、胡剑钊、李珊等教练交换了眼色,朗声讲话:“大家注意,我代表队委会宣布,明天放假一天……”

“啊!”许多队员都吐舌头,表情很失望:“怎么才放一天假?!”

更让她们惊讶的消息从刘晓明的口中传出:“还有,为了让大家总结经验,以利今后再战,利用放假的时间,队里决定年轻队员每人写一份书面总结,根据自己在这次大奖赛上的表现,总结自己的收获或教训,恢复训练时交给我。这些队员是李莹、张晓婷、米扬、刘亚、张晓宇、孙铭健、孙妍、王宁。大家听清楚没有?”

大家都听清楚了,却没有人痛快回应,隐约传来小声嘟囔的声音:“这下完了,就放一天还得写总结,等于没放假……”

刘晓明装作没听见,重申一声:“好,就这样,下车,解散!”

其实,刘晓明执教天津女排虽然不到五十天,他对这支队伍却有了初步了解。新一茬的队员年龄虽小,但受老队员的影响,有着优秀运动员的基本禀赋。有人打个形象的比喻,说天津女排已经熬得像是一锅老汤,虽然不断地盛汤、添水,但老汤的味道却依然醇厚。就眼下来说,别看有些小队员有点小牢骚,但他相信大家会认真写总结的。

果然,当晚就有队员动笔了,她是司职副攻的张晓婷。

张晓婷,进入天津女排四年,曾经转会到广东队,技术发挥全面,不但发球威胁大,而且进攻和拦网都有出色的发挥。这次大奖赛中,张晓婷第一次作为主力打满全场。在温岭站第一场对八一队的比赛中,张晓婷把自己放在较低的位置去拼对手,没有任何包袱,打得很自信也很顺。第一场的胜利让她和同伴们有了轻敌思想,第二场对实力稍弱的河南队,一上来重视对手不够,对方却越打越开,造成张晓婷想赢怕输,缩手缩脚,每局都打得很紧,结果虽然赢了,但打得很被动。第三场对浙江队,张晓婷没经验,技术动作不过硬,让对方在节奏上占了上风,最后负于对手。总结这些赛事,张晓婷先打草稿,后又通过笔记本电脑打印,写下自己的感悟:

这站比赛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轻视任何一支队伍,要珍惜每一个球、每一分。我们在场上靠的是作风带动技术,作风不过硬就不可能打好球。这是我在今后要警惕和重视的。在对方的气势被我们压住的时候,要一鼓作气拿下比赛。在我们失利的时候,反而不要被对方束缚,要放开手脚去冲对方。

主攻李莹进队五年,以前一直打替补,在2009—2010年联赛中有过几次上场的机会,给观众留下不错的印象,这次天津女排参加大奖赛的两套主力阵容都有她的名字。回顾大奖赛期间的表现,李莹对自己又满意又不满意。满意的是,以前她拦网、防守的薄弱环节有了改观,虽然她有身高的不足,但感觉只要在拦网时早判断、准判断、快移动、大胆取舍,还是能够拦住球的。不满意的是某些时候心态仍制约技术的发挥。

放假那天,李莹的姥爷、姥姥从居住在红桥区的家,来到坐落在河西区的李莹的家,来看望载誉而归的宝贝外孙女。在李莹的印象里,姥爷、姥姥都是天津女排的“超级球迷”,只要有天津女排的比赛,他们总是端个小马扎,坐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观看。今天,当两位老人来看望李莹时,外孙女却没工夫跟他们聊天,因为她要忙着写总结。姥爷、姥姥一听说是这个原因,笑呵呵地说:“你们的教练有眼光,对年轻队员就该抓紧,好好写吧……”

客厅里,姥爷、姥姥在和李莹的爸爸、妈妈说话,李莹在自己的房间里,写下了这样的总结文字:

我认为心态是主导我发挥的关键,就像刘教练说的,不要对自己要求得太高,这样反而会把自己束缚起来。想一想,我确实对自己要求太高了,总觉得一个主攻要是不下球,会给整体造成很大困难。进入决赛以后,我一直在给自己“解放”思想,跟自己说不要想太多,要下手果断,头脑里不能有“杂念”。

二传米扬,进入天津女排四年,这次也是首次以主力身份参赛,心情又兴奋又不安,总是担心自己能不能挑起主力二传这个沉甸甸的担子。在温岭站对阵八一队和河南队的比赛中,米扬与张晓婷有着相似的体验,经历了顺风球与逆风球的磨炼,收获了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掌控比赛的节奏。一路的比赛经验积淀,使得米扬和她的队友们拼下了决赛,摘得了桂冠。她这样记下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