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津门女排魂
9471100000041

第41章 梅绽两枝俏(2)

王宝泉要重新开始,他的下一个战场是中国女排,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桩关系天津女排前途的头等大事——为天津女排物色新帅。

为这桩事,王宝泉已经反复考虑多日了。虽然他去中国女排上任还要等待履行任职程序,还处于保密阶段,但物色天津女排新帅不容拖延。

中午,王宝泉约来的是刘晓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天津排球人。

刘晓明曾是天津男排主攻手,与王宝泉有过三年的队友经历。42岁的刘晓明比王宝泉年轻七岁,1989年退役后一直从事基层排球教学运动。在前中国女排名将杨锡兰的母校红光里小学带排球业训班时,就培养出张子茜、杨娅男、魏秋月、王茜等后来天津女排的名将。2002年他调入天津市体校,更为天津女排输送了不少队员。他不知道王宝泉今天约他来谈什么。

王宝泉一开口,就吓了刘晓明一跳。

“晓明,我要离开天津女排了,你来接,怎么样?”王宝泉平静地说。

刘晓明忙问:“你说什么,你到哪儿去,要我接嘛?”

“排管中心要我去中国女排,还没宣布,替我保几天密。我琢磨来琢磨去,觉着你接天津女排合适,干吧!”

刘晓明的脑袋顿时变大了,他怎么也没想到王宝泉今天要和他谈这个,忙说:“我不行,赶紧另找别人!”

“你怎么不行?”

刘晓明说:“你八年拿了七次冠军,还有全运会冠军,锦标赛冠军,大奖赛冠军,亚俱杯冠军,你把天津女排带得太高了,这样的高度,别说超越你,就是想保持都难……”

王宝泉盯着这位师弟,没有说话。

冷了一阵场,王宝泉说:“你说的有点道理,可你最大的优势是年轻,从长远考虑,你接对队伍建设更有利。谁都是从不行的时候过来的,我不也是一年一年闯过来的吗?这是个机会,你也来闯闯,怕嘛了?”

“不行,不行,压力太大了。天津女排成了一面旗帜,把天给罩住了,我没法儿带了。”刘晓明说嘛也不松口。

这是一次注定谈不出结果的谈话。王宝泉看刘晓明的为难劲儿,知道欲速则不达,就说让刘晓明再好好琢磨一下,刘晓明也不好马上把话说死了,就顺势勉强地点了点头。

3月25日,王宝泉接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一事正式宣布,在去国家队以前仅有的时间里,王宝泉又与刘晓明深谈一次。

深谈之前,刘晓明几个晚上没睡好觉了,他想了许多。见了王宝泉,刘晓明坦率地摆自己的难处:“现在队里正处于新老交替的时期,几个国家队选手走了以后,留下的老队员伤特别重,年轻队员的心理和技术又难以承受后面的大赛,而我是个年轻教练,在执教水平和大赛的临场指挥方面经验也欠缺,所以实在是不敢接下来。”

凭着多年的接触,王宝泉知道刘晓明是个实在人,他谈的确实是天津女排的事实,但根据自己执教的体会,还是应该在困境中发掘队里有利的因素,就结合实际给刘晓明逐个分析队员的情况,对执教理念和训练方法也作了一些探讨。

王宝泉入情入理的分析,让刘晓明听进去了,开始有了信心,特别是两个人相似的执教理念和风格,让他感到了传承与衔接王宝泉执教阶段的有利条件。慢慢地,他仿佛感到看见一线希望了,心里活动了。

两天后,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黄维勉来到体工大队。刘晓明正带着三线队员训练.黄维勉先向他了解全运会青少年组年龄段的情况,紧接着谈起天津女排的事情,告诉他成绩方面不用多考虑,先把这个担子挑起来。刘晓明看到体育局领导对自己这样信任,也就没有再推辞,决心尽力把女排工作做好。

紧接着,黄维勉通知刘晓明到体育局,天津市体育局局长刘凤山与刘晓明谈话,意味着天津女排新任主教练的任职程序进入实质性阶段。刘晓明谈了自己的执教思路,以及如何传承天津女排精神,带领队伍更好地发展。刘风山鼓励刘晓明学习、弘扬天津女排精神,为实现建设体育强市的目标建功立业。

2010年4月8日,刘晓明走马上任,与媒体记者见面,上了第一堂公开训练课。

走进天津体工大队整洁、安静的大院,在东南侧绿树下的一溜平房后面,坐落着排球训练馆。训练馆分为里外两个馆,外面的训练馆是天津女排二队使用的,拉开两个馆之间的大门,进入天津女排专用的里面的训练馆。

训练馆内,横着迈开五十步,纵着走去一百步,中间是排球网架和球场,最里面靠墙摆列着体能训练器械,两边窗棂式样传统,通体装修有些老旧。唯有两端墙上的布置,凸显训练馆的精神氛围和文化属性。

东端墙面正中,高悬着五星红旗,两侧是天津女排精神的十六个大字:“锐意进取,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争创第一。”西端墙面上方,平列着两句口号:“以坚忍意志苦练过人实力,用顽强作风铸就更新辉煌。”字体为魏碑,显得规整、内敛、端庄、苍劲。

这就是孕育和诞生全国女排冠军的地方。站在这个貌不出众、风格质朴的大厅里,很容易让人想起唐代刘禹锡《(陋室铭》里的传世佳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是啊,一座“陋室”训练馆,练出“德馨”运动队,多么富有哲理和意味!眼下,陋室今犹在,只是头雁改。王宝泉进京,刘晓明来了。

然而,刘晓明虽然接过接力棒,心情似乎依然忐忑。他说,自己能出现在天津女排的训练场上,还是要感谢前任主教练王宝泉。从通知我做主教练到现在两个星期,可以说都没怎么休息好,感觉头发白了不少。局里没给我下什么任务,我自己也希望从头做起,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先不给自己定什么目标。

谈到天津女排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刘晓明说,我和王宝泉指导的风格比较相近,依然要坚持“三从一大”和全面、灵活、快变的战术特点,因为这条路最适合天津女排。现在的女排没有防守是根本不可能打好的,尤其我们天津女排的身高在国内也不是突出的,所以像基本技术方面肯定是要狠抓的。

记者问刘晓明上任后的首要工作是什么,刘晓明说:“巩固天津女排的拼搏精神,刻苦训练.坚持‘三从一大’的原则。同时,大力培养年轻队员,培养天津女排的后备力量。我会着重要求新人,学习老女排的精神。宝泉留下来的技术全面、战术灵活多变这种风格是天津女排绝对不能丢的东西。”

记者感觉刘晓明带队风格也属于“魔鬼”级别的,刘晓明忙说:“没有,我还达不到宝泉那种要求和级别。从管理上说,我从体校就比较严格,从风格上讲,我这些年跟宝泉学了不少东西。有一年我跟女排到秦皇岛基地封训了十天,切身感受到宝泉的带队风格,确实对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那时起我就从潜意识里开始向他学习怎么带好队伍。”

记者问刘晓明想没想过联赛第一年无法卫冕,刘晓明说:“想过,我做好了挨骂的准备。毕竟新老交替是每支队伍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把训练解决好了,新老交替的时间会缩短,我在想办法去这么做。我也会要求年轻队员训练必须吃苦,天津队这些冠军跟年轻队员没有多大关系,年轻队员享受现在这么好的待遇,其实真正凭她们的水平是得不到的。”

让刘晓明心里感到踏实的是,天津市体育局非常重视新组队的天津女排的队伍建设,参照中国女排的做法,组建了由体工大队领导挂帅的队委会以及运动员委员会。曾经为天津女排建功立业的常良才指导继续担任领队兼教练,胡剑钊指导侧重负责体能训练,天津女排的老队长李珊则受任助理教练兼队员。

媒体记者注意到,在训练课中,李珊多数时候站在刘晓明身旁为他递球。谈到正在经历的身份转变,李珊说:“当运动员对我来说已经比较简单了,毕竟十几年的运动生涯,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是对于教练员的位置还是要从零开始。虽然这些年我也从不少教练那里学到了一些,如果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练,肯定还需要时间和学习才能够做到。”

面对记者,李珊时常谈到“责任”:“作为教练,我觉得责任重大。我的一言一行对年轻队员都有影响,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天津女排毕竟不是一支普通的队伍,我觉得刘指导上来之后,自己的压力也非常大,他能接这个队伍肯定也是抱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所以我们教练组每个人也都应该有这种责任心。”

刘晓明上任后面临的第一项大赛是4月29日开赛的2010年全国女排大奖赛。显然,留给他的时间太紧了,只剩下十五六天的准备时间,想在现有人员中攒成个阵容都不容易。刘晓明抓紧仅有的时间,备战上任后的第一个赛事。

4月22日,天津女排的常规训练课上迎来了十多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天津队的“铁杆球迷”。原来,全国联赛结束后,球迷们已经有一个月没见到女排姑娘了,他们对这支队伍的关注有增无减,特意前来看望新组建的天津女排。

这天的训练还没结束,到场的球迷便在场边拉起“向天津女排学习”的横幅,这条横幅在近几年的联赛中多次在天津主场出现,每个队员对它都不陌生,如今它的再次出现也代表了球迷对新组建的天津女排依旧的期盼。

“这几天看报纸上的消息说天津女排青黄不接,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作为女排的铁杆球迷,我们今天特地来为大家鼓劲加油!”球迷代表这样表达了对天津女排的关注,并且给女排姑娘每人送上一支鲜花。

年轻的女排姑娘被球迷代表的热情感染,大概是太兴奋了,有的小队员接过鲜花闯了一下,马上就将鲜花转送给在场的女排以外的同志。这个细节大概当时没人理会,但它被上任不久的助理教练李珊看在眼里。

训练结束了,队员们抹着汗水,三三两两地步出训练馆,李珊叫住了转手把鲜花送给别人的小队员:“你们刚才的事情做得不妥当!”

珊姐的话让小队员一下子愣了,瞪着大眼望着李珊。

“刚才的鲜花是球迷代表送给你们的,那里面包含了天津球迷对女排多深厚的情意,你们当着客人的面就把鲜花转手送人,这是不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小队员大概没想到这一层,顿时感到了自己的失礼。

李珊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进队的时间短,还体会不到球迷对天津女排的深情。没有球迷给女排的力量,就没有女排的今天。尊重并热爱球迷,是天津女排的好传统,也是每个队员必须做好的功课,你们说对不对?”

小队员若有所思,痛快地说:“我错了,谢谢珊姐!”

李珊给小队员上的这一课,深深地烙在新一辈女排姑娘的心上。她讲的是细节,凸显的却是天津女排与天津人民血肉联系的本质。

3.天津女排卫冕

2010年4月29日,全国女排大奖赛在浙江和江苏同时开赛。天津女排在温岭体育馆首战对阵老对手八一女排。与其说这是天津女排参赛的首战,莫如说是天津女排的“后王宝泉时代”或“刘晓明时代”的开始。

天津女排是2006、2008、2009年三届全国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冠军,随着王宝泉出任新一届中国女排主教练,魏秋月、李娟、陈丽怡和王茜被招人国家队,球队经历了很多变化,不仅更换了主教练,主力队员也所剩无几。这是新任天津女排主帅刘晓明首次带队亮相。

有人说,参加本次大奖赛的天津女排正处于“缺兵少将”的困难时刻。老将杨娅男因伤缺阵,霍晶术后伤口刚刚拆线,原主力队员只剩下殷娜一人。面临窘境,刘晓明不得不从新人中挖潜,张晓婷、李莹、米杨、刘亚、张晓宇、孙铭健、王宁等小将就成为近期训练中重点打磨的对象。所以,本次比赛对刘晓明、对小队员都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锻炼新人、磨合阵容的好机会。

两队比赛的帷幕拉开,天津队排出的首发阵容中只有接应二传殷娜一名老队员,张晓宇和李莹担任主攻,张晓婷和16岁的小将王宁担任副攻,二传手米杨,自由人刘亚。这套阵容中,李莹、张晓婷、米杨和刘亚在上赛季都只有短暂登场的机会,张晓宇和王宁则是第一次参加成人大赛。八一队排出陈瑶带领年轻队员的首发阵容,刘聪聪、王忱等主力队员都没上场。

第一局天津队以25:15赢得比较轻松,让八一队有些措手不及。第二局八一队作出调整,陈瑶、沈静思、刘晓菁、王琳等名将悉数出场,一度保持4分领先优势,天津队顽强将比分追至25平,但年轻队员缺少经验的弱点暴露出来,让八一队以27:25、25:18连扳两局。第四局一开始,殷娜眼睛受伤下场,刘晓明不得已换上助理教练兼队员李珊。经验老练的李珊让年轻队员的心态一下子稳定下来,以25:21将总比分扳平。在最后的决胜局,刘晓明告诫队员,不要慌,要稳住阵脚,打出自己的东西。天津女排继承了老队员在决胜局成熟稳重的心理素质,最终以15:9获胜,拿下了大奖赛的首战。

首战拿下八一队,这让天津队上下都没想到。赛后点评比赛,第一次亮相的新任主帅刘晓明坦言:“我第一次指挥这种比赛,确实感到有些紧张。”对于他自己的首秀表现,他打了80分,。还应该指挥得更好,另外20分还要慢慢学习来提高”。